理论与实际差多远? - 山水看点 - 盒子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9 次) 时间:2001-05-08 08:54:54 来源:盒子 (山水) 原创-IT

理论与实际差多远?
——听“大学生心目中的北泰”有感
上初中我就学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句话,并且知道这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常常发现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总是相差太远,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真是不容易!
前不久在北泰参加了一次名叫“大学生心目中的北泰”座谈会,更是叫我加深了这种感觉。
长长的会议桌的一边,坐了一排沈阳大学生,他们是2000年度东北大学十佳大学生。东北大学,又是“十佳”,毫无疑问地代表着他们是当今天之娇子中的娇子。他们中有一名博士,两名硕士,八名本科。学历的光环都是让人羡慕的。
座谈会的第一个内容是十佳大学生发言,谈刚刚参观完北泰的感观。先前的几位大多是一般座谈会中的套话,泛泛而谈,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最后的两位发言却一下子拉起大家的兴趣,这使得在座的北泰领导,北泰集团总经理金洪华与另一位北泰副总也加入到了讨论。
陈丹是东大外语系的本科生,她的话代表着一个转折,让大家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北泰不足的一面。她从对北泰显示器车间的劳动环境的感观谈起,首先她认为板卡车间里的插件机噪声太大了,“这种噪声会不会伤害工人们的听觉能力?会不会引起劳动者心理和情绪方面的病变?”她问。“北泰的领导是否考虑过在车间里放一些轻音乐?”“这样即减少了噪声的影响,也减低了工人们的疲劳强度。”她建议。
她的这番话引起了与会者的笑声,大家也许觉得她的话有些太过浪漫。
但金总的回答却是严肃的,他说,“我们确实曾经讨论过要在车间里放音乐的问题,这个提议还是我们的董事长慕昕提出来的,但主要的反对者是我,我没有执行这个建议。”他说,“在日本、韩国的显示器工厂里,的确有放轻音乐的情况,但他们的自动化水平要比我们高,而且他们的工人有一半都是大专以上的学历,而我们一线职工80%是高中生。做为一个总经理,我要对工厂的产品质量负责,我担心的是,放了音乐以后,工人们的注意力会分散,会影响我们的产品质量。”
其实陈丹的观点与北泰的“爱的管理”的企业文化如出一辙。我想在北泰看到国外的先进观念,或者说在引入这些观念时,北泰也曾经打算这么做过。但后来的现实却并非如此,其中关键的因素,大概是因为,“爱的管理”是从台湾企业引进的,观念虽然进来了,但相对落后的硬件环境和生产水平,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由此,理论的东西在实际面前,还是做了妥协。
另一位是东大财经学院的研究生蔺强,他的谈话即专业又有深度。他认为北泰的领导人都很年轻,这很值得欣慰,在民营企业的管理上,他认为,“要淡化企业创立者个人主义的色彩,要避免家族化和一人作主。”他认为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大痼疾。由此他还举了几个中国有名的民营企业失败的例子。他说他并不了解北泰的实际管理情况,但以前曾听说,北泰引进近台湾的高级管理人才,目前的管理体制一定也从台湾企业那里得益很多。
金总首先对他的建议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北泰企业管理的发展道路。92、93年公司成立之初的一段时期,基本上延续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90年代后期引进和借鉴了台湾和日本IT企业的管理方式,98年还从台湾引进十位高级管理干部。台湾的管理讲究对专业经理的充分授权,这些经理只对总经理和董事会负责,而公司高层也只管理好这些经理就行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层干部的积极性。但时间一长就出现了问题,公司高层领导发现对下层的职工的联系少了,很多基层的情况得不到反馈。后来,十位台湾干部陆续走了,也给北泰留下了不少问题和疑惑。2000年起,北泰开始重新调整中层干部队伍,并对以前的管理模式给予重新定位。如今,北泰正在探索一种既有效率又有温情的“爱的管理”模式,虽然这种理论仍是来源于台湾,但在几年的实践中,也许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以上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有些东西看起来虽好,但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并不合时宜。也许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民营企业的企业管理模式,还需要长期的在实际中的摸索才行!
(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