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6 次) 时间:2001-05-06 00:26:32 来源:黄果 (黄果) 转载
五十年前的北京五大学
曾经有这样一段话:“北大老,师大穷,燕京清华好通融,辅仁是座和尚庙,六根不净莫报名。”这是五十多年前,北京各大高校,经常听到的几句歌谣。据说,这歌谣当时最初指的是某些女生的择婿标准。按如此说,则北大,师大之穷,辅仁之庙皆难入选;只有燕京,清华倒好通融了。哎,看来,大家的标准,50年了,还没有变化。
其实,这歌谣如仅仅是指择婿标准,决不会流行得那么久远。妙在这寥寥几句,又恰恰概括了这五所大学的特点。
提起“北大老”,确是老。北大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前清的译学馆,即使在全国的大学中,也算上是老大哥。倘若到北大去看看,学生年龄也比别的大学老。这是因为北大一向没有严格的点名制度,谁都可以坐进去旁听,这些旁听生有的已经工作多年,有的还正在工作,这样出出进进,就很难分清谁是正式生,谁是旁听生了。鲁讯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所提到的柔石,后来以办《世界日报》出名的成舍我,都曾做过这样的旁听生。
“师大穷”是真穷。“家有隔夜粮,不做猢狲王”,似乎教书永远与穷分不开。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冬烘先生曾“面团团作富家翁”的。师大是冬烘先生养成所,其穷不亦宜乎?再加师大对学生分文不取,更给穷学生开了一条生路。那时,北京的大学生多,没有钱而想谋私立中学钟点的也多,粥少僧多,学店老板压价收进,教一小时课一般不过两毛钱左右。有些师大同学为了两毛大洋,仆仆风尘,更显得师大穷了。
“辅仁是座和尚庙”,也确象座和尚庙。辅仁属天主教。既是天主教,当然男女有别,只收男生不收女生,至于“七七”事变后,于校外另设女部,那是后话。学校不但同学没有女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女的。真是目不斜视、修心养性的地方,此所谓“六根不净莫报名”也。
燕京,清华,一个有美国教会捐款,一个当初由美国所退庚子赔款建校。清华校园内不但清幽宜人,还有时髦的游泳池。燕京则有秀丽的未名湖,湖畔还有条“情人路”。往远里说,清华通过研究院有横渡太平洋镀金的希望,燕京则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有时可以直接送学生出国,终南捷径,人人艳羡。自难怪有些女士在择婿标准中,把燕京、清华的男士放在优先地位,此所谓“燕京清华好通融”也。
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当年五大学的同学,天各一方。每每念及旧日同窗,则水木清华,影事犹存,未名湖畔,踪迹尚在;红楼的旧梦依稀,什刹海的蝉声在耳,怎不令人思绪万千!
虽说已是往事,可就是不一样,比起现在的什么“十回头”来,实在是有水平的多了。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