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6 次) 时间:2001-04-30 14:55:59 来源:王宏亮 (乐天) 原创-IT
□www.ihw.com.cn
瀛海威的历史几乎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一样古老。从1995年5月创立“瀛海威时空”,
到1998年1月在CNNIC的首次十佳网站评选中脱颖而出,名列前三甲,瀛海威似乎始终在领跑着。然而曾几何时,故事不那么好听了,瀛海威几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渐渐消失,直到今年8月爆出张树新女士要收购瀛海威的新闻。
瀛海威与张树新这个名字紧密地纠缠在一起。要关注瀛海威,就不能不提到张树新。作为瀛海威的创始人,没有张树新就没有瀛海威;然而没有了张树新的瀛海威,仍然在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在最近由于张树新的介入而纷纷扬扬的收购案尘埃落定后,瀛海威由于解决了债务问题的沉疴而有了更好的发展势头。
□ 钱景:1999年11月20日,瀛海威宣布它已经得到了新的融资,新瀛海威在香港注册成立。在这之前,1996年10月,中兴发正式参股瀛海威,使瀛海威的注册资本增加到8000万元。张树新夫妇占26·5 %的股份。次年,瀛海威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ISP之一,全年收入963万元,但广告宣传费却达3000万元。如此烧钱,公司自是吃不消,于是从1998年起瀛海威开始收缩战线。但到当年底,还是出事了——除总经理外全体瀛海威中高级管理人员集体辞职,给瀛海威以沉重一击,加之盈利无望,债务缠身,瀛海威由此一蹶不振。几个月前的那桩纠缠不清的收购案就起源于债务危机。
□定位:瀛海威一度是中国最大ISP以及ICP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开展电子商务的网站。瀛海威的前身为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5月,最初的业务是代销美国PC机。后来创建人之一的张树新到美国考察时接触到互联网,回国后即着手从事互联网业务。瀛海威由此而诞生。早期的瀛海威主要做个人接入服务,兼营信息增值、网络平台、专线接入、虚拟主机、网上广告、商品销售等。1997年邮电投资70个亿的169全国多媒体通信网启动,瀛海威受到明显的冲击。同年8月,瀛海威提出转型,从“百姓网”转向金融服务。但当时网易、四通利方、chinabyte和搜狐的崛起又对瀛海威构成了某种程度的威胁。虽然瀛海威有得天独厚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拥有全国20个城市的互联网接入许可证和特服号码,但在这些后起之秀面前,已显得有点老态龙钟,跟不上互联网的步伐了。
□转型:1999年成立的新瀛海威定位于网络平台服务商,即以原有ISP接入为主,重点开展增值业务。新瀛海威的业务主要有三块,一是个人接入服务,一是IPP,即企业网络平台服务(在成熟的情况下考虑向ASP发展),一是ICP,即主题虚拟社区内容服务。这就是瀛海威业务的三驾马车和一个方向。当互联网已经由早期单纯的I SP和ICP发展到ASP阶段之际,单纯依靠接入、域名注册、空间出租、电子邮箱、网页设计等简单服务已经不再构成竞争优势了,因此,瀛海威把核心业务定位在发展传统的个人上网服务和针对企业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两个方面,并首次提出了TISP(Total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概念和新的服务方程式:TISP=ICP+ISP。
潜力:没有了债务负担的瀛海威无疑是一身轻松。瀛海威通信的股东中兴发和中兴信托通过向兆比特公司有条件地转让对自身拥有股权的优先受让权的承诺,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瀛海威通信公司的债务负担,瀛海威于是由原来必须通过不断“输血”才能运作的“病夫”,转变成为一个有自身“造血机能”的健康肌体,并且再次抢行到了网络经济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