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经济之我见 - IT观察 - 王宏亮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4 次) 时间:2001-04-27 12:33:35 来源:王宏亮 (乐天) 原创-IT

    
  互联网企业有可能倒闭,互联网及其所代表的新经济是不会消失的,尤其是主流模式的校园新经济。

中关村与硅谷的差距
  
说到新经济,不能不提到美国的硅谷;而说到硅谷,便不能不提及斯坦福大学。

  硅谷如今已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其1998年的GDP值即占到全美GDP的3%,相当于中国GDP总值的25%,北京市海淀开发区GDP总值的140倍。然而,在起步之初,它却不过是斯坦福大学出租的一小块地产。

  美国著名学府可谓多矣,为什么单单斯坦福大学占此先机,而哈佛、迈阿密等科研实力一点也不逊色的大学所建的研究区却大多没什么起色,未能成为创业公司的栖息地和孵化地呢?

  斯坦福师生的创业风气是罕见的。从惠普公司以及特曼教授开风气之先的“天使资本”,到近来的雅虎、太阳微、硅图和思科,就都是从斯坦福大学派生而出。这类派生企业构成了硅谷企业的主体。

  另一个因素是资金。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是全美第二大金融中心,不光风险投资充裕,更有NASDAQ为这些企业上市大开方便之门。而由于有期权安排,上市又反过来成为激励创业者的根本动力。

  硅谷模式的效法者一直不绝如缕。著名的如台湾的新竹、印度的班加罗尔、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当然,还有中国的中关村。

  已经叫了20年“中国硅谷”的中关村与硅谷的相似之处,是云集了国内68所高校和213家科研机构,据说其智力资源密集程度和科技力量连硅谷都瞠乎其后。可惜的是,这个叫了20年的“硅谷”口号显得有点底气不足。有数据为证:硅谷有企业8000余家,年营业额2000亿美元;中关村有企业近5000家,年营业额仅400多亿元人民币,收益差距天悬地隔;硅谷的高技术含量为66%,中关村则仅为3%,技术差距又是天悬地殊。堪称中关村老大的“联想”去年的营业额也仅有178亿元,且产品并无核心技术可言。

  校园创业者

自从喊出“新经济”的口号之后,位于中关村的北大、清华等高校以校园科技为依托孵化的创新企业、上市企业,已在校园周边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大学科技园区。校园创业者更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先有清华学生王科、邱虹云、徐中等组建的视美乐公司,后有清华允许学生停学创业以来首获批准的易得方舟。前者成立当日即获得上海第一百货250万元风险投资,后者则是发起者自掏腰包起家,随后又从社会上进行个人集资,最终获得了660万元的一期投资,于是得以从教育网跻身为公众网,从而成为一家与新浪、搜狐等同台竞技的互联网公司。另一家风险投资业已到位的学生公司是东方鼎兴。

  其他十几家学生公司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有的因为融资失败,难以做大,将公司或卖或并,有的改变发展方向,有的则是创业者各奔东西,导致初创中的公司草草收场。国内风险投资机制的缺席和不规范,使这些欲将知本与资本携手的年轻创业者的计划胎死腹中了。

  不过情形正在起着变化。1999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目前清华园内已应运产生了两家风险投资公司:一家是注册资本2亿元的清华科创,一家是注册资本1.5元的紫光创投。

  新经济新法则,从校园走出来的创业者以其学院情结和前沿知识的知本优势,一经与社会资本结合,就显示出不凡的价值来了,这自然远非传统经济时期各高校搞的所谓“校办工厂”可比。

  校园新经济的主流模式

  校园新经济的模式,从高校类上市公司身上可见一斑。

  从资本运作方式看,较为典型的模式有三种。其一是北大模式,也就是买壳上市模式,高校下属企业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法人股、国家股或流通股,来间接实现上市。如:有老八股之称的延中实业脱胎换“股”为方正科技,近的如青岛天桥、华光科技、明天科技等等。

  其二是清华模式,就是高校直接以校办企业资产打包,以发起人身份申请上市。这是高校采用最广泛的形式,涉及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等多所高校。

  其三是更为普遍的合资合作类公司,即上市公司以项目方式与高校展开合作,而不涉及股权变动和管理层更替。如宁城老窖、特变电工、青岛海尔等。

  从经营方式看,又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同方模式,即上市公司逐步成为高校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将高校科研成果向产业链延伸;另一种是阿派模式,其特征是集中精力突出主营业务,利用高校科研优势给予上市公司后续发展支持。

  自方正科技入主延中实业以来,高校概念股早已是沪深股市一个独特而巨大的存在了。从去年“5·19”井喷时东大阿派、方正科技、清华同方的异军突击,到今年伊始亿安科技、清华紫光的冒过百元大关,高校版块的魅力可谓一展无遗。

  “泡沫”也末尝不可,其领跑和先锋的锐势,更代表了新经济时代的主流。

  高校上市公司当然也非一派阳光灿烂,其中也尽有可称为“垃圾股”的劣绩企业,如中国高科、复华实业、南洋实业等等。但这些企业之劣,恰恰是因为未能有效利用自己独具优势的科研资源,而反去追逐自己并无什么优势的房地产之类项目所致。这当说是校园经济的败笔,显然不属于新经济,倒更像是过去搞的所谓“校办工厂”。颇可慰藉的是,这样的企业正在少起来。

  高校类上市公司还可以包括上市公司参与完成企业化转制的一批国有科研机构,它们构成了沪深股市中的次高校概念股。随着转制的逐步实现,这一板块将有望与高校概念股一道,领跑于中国股市,进而领跑于中国方兴未艾的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