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6 次) 时间:2001-04-26 09:52:55 来源:李晨鹏 (u3w) 转载
自从技术上的标准成熟之后,国内对于宽带上网的宣传力度从没有减弱过。然而虽然几种主流的“最后一公里”接入技术通过媒体的不断灌输已深入人心,在应用上,VOD视频点播、远程医疗等也耳熟能详,但实际的应用状况却如同雾里看花,更多的是停留在广告宣传上。总之,宽带给人的印象就是,说的多,做的少。
宽带的烧钱速度绝不亚于.com,但是以目前这种应用现状来看,宽带的春天还远未到来,那么宽带在这种大规模炒作下会不会重蹈.com的覆辙,这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宽带这盘棋下到现在,谁输谁赢已经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怎样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让宽带市场吸引更多的目光。
●○ 成本瓶颈
应该说,是城市住宅建设最终把宽带推到了前台。赋予宽带真正活力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兴旺,而不是应用的驱动,这多少有些讽刺意味。从中能够看出,设备改造和成本问题仍然是宽带接入的困难所在,只不过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房地产商可以在开发之前就充分考虑好线路的问题;另外,商品房的购买者以中高收入层为主,与对Internet有较高需求的人群基本重合,因此不愁没有用户。所以说,宽带成本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只是转移到了承受能力较高的阶层。
●○ 选择空间窄
在国内,三种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ADSL、双向HFC(有线电视同轴电缆)、高速以太网接入形成了齐头并进的局面,关键的市场决定因素在于实际服务。但对用户而言,这种三足鼎立恰恰缩小了用户的选择权,使用何种技术完全由房地产商与宽带提供商决定。再说对于一般的住宅用户,上网速度与其它条件相比,在决定最终购买行为时绝对是个次要因素,没有人会过多计较,可一旦入住之后再想计较可就难了。
●○ 不能独享美餐
几百K甚至1Mbps以上的传输速度让用惯了56K拨号Modem的人们兴奋不已,但只要在集体环境下有宽带使用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总担心同时上网的人太多,同一社区里几百个人哪怕共用高达10M的出口带宽,也会让人怀念起拨号Modem来。原因很简单,你不是在独享这份“美味”的带宽。
‘ 目前的宽带实际应用大都采用共享的方式,人多就变慢的问题难以避免。而被我们嗤之以鼻的拨号Modem却是一种独享带宽的上网方式,如果我们在宽带大路上还没走出五公里就被堵死,那真是一件可悲又可笑的事情。
●○ 服务问题初现
宽带网蓬勃发展之初,服务上的问题就跳了出来。首先是实际使用情况与承诺不符,有的服务提供商声称满足每户宽带上网,但实际上却是几家甚至是一个楼道的所有住户共用一个Cable Modem(HFC用户终端设备);有些ADSL用户没有被分配固定的IP地址,每次上网前仍需进行虚拟拨号,并按实际连接时间收费或限时收费,这与ADSL本身一直在线的技术优势相悖,让宽带的优势打了折扣。再有,网络的数据流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普通用户难以以量化的方式衡量服务水准,也容易让某些服务提供商钻了空子。
●○ 应用虚幻
曾有业内人士谈到,“需要走出的一个误区是,一提到宽带就是VOD视频点播。”确实,VOD简直成了扣在宽带头上的一顶滑稽的帽子。VOD的概念已人尽皆知,但有实际价值的应用却没人见过,真正有多少人对其感兴趣也值得怀疑。不光是VOD,众多需要高带宽支持的应用往往是在实验室中被厂商们用来向人们证明宽带接入的能力,仅有实验价值。从长远角度看,网上视频教学有可能首先成为有意义的宽带应用得到普及。
●○ 带宽无止境
宽带永远是个相对的概念,就象人的满足感不会持续多久一样,宽带带给人的满足也是暂时的。随着Internet骨干传输能力的增强,以及普遍的用户接入速度的提高,相信互联网的应用会越来越复杂,占用的存储空间和带宽资源也越来越多,从最直观的来看,网页也会越来越花哨和臃肿。因此,也许我们面临的窘境是,需求终究会把带宽撑满,带宽的增长赶不上应用需求对传输速度要求的增长。也许几年后,我们会再次象今天一样,掀起又一场宽带运动。
●○ 企业应用滞后
与红火的家庭宽带服务市场相比,企业的宽带之路则显得有些滞后,基本上沿用传统的租用电信专线的方式,甚至仍以拨号上网为主。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与用户集中的住宅小区相比,企业相对分散,服务提供商们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效益;此外,专线方式虽然昂贵,但因其独享带宽方式,相比之下服务质量易于保证。但随着城市商务区的形成,密集的写字楼理应成为宽带接入的理想场所,而且,无需布线的无线宽带接入方式(如LMDS)也有望成为商务区的新宠。
如果不能解决以上种种问题,宽带仍仅是一个美丽的梦想,而且伴随.com危机之后的可能就会是宽带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