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元凯放言二板市场 - 资本观察 - 王宏亮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47 次) 时间:2001-04-25 11:17:09 来源:王宏亮 (乐天) 原创-IT

“二板市场之于新经济,其意义可以与1990年主板市场的设立之于中国市场经济的意义相提并论。我相信,新经济从浪到浪潮,二板市场将成为最重要的推进器和发展平台。我对此是很乐观的。哪怕眼下推出的二板不成熟,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它就像阿拉伯古代神话中瓶子里放出来的魔鬼一样,是不可能再装回去的。”

记者:据我们所知,“创业板”的概念是您1998年在《中国经济时报》上最早提出来并加以倡导的。您呼吁设立创业板的初衷是什么?

温元凯(以下简称温):我是1997年从美国华尔街回来的。我回来之后不久就一直在讲一个话题,就是从华尔街看中国未来的新经济增长点,后来又将这个报告在中关村讲了一次,题目叫“从华尔街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才能成气候”。那么如何成气候呢?我以为其核心就是建立创业板。

在华尔街3年,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华尔街作为美国经济尤其是新经济的推进器,居功至伟。为什么美国经济能有长达110多个月的景气,华尔街能有近10年的牛市,而且道琼斯指数和NASDAQ指数都持续创了新高?是因为以华尔街为依托的新经济浪潮在以推倒重来之势转移和整合着现有的资源和价值。我回国后之所以呼吁设立创业板,包括向朱总理建议对中国证券市场加以改造,其初衷,就是为了使中国证券市场成为国民经济的有力推进器。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可以说困境重重,国企亏损、银行坏账、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一直困扰和阻碍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要走出困境,资本市场就成为一个瓶颈。当然,中国可公开交易的资本市场迄今已有10年历史了,上市公司也有那么1000来家,但壳资源的稀缺以及主板市场的封闭,几乎注定了股市必然成为权力经济寻租的场所。所谓“吃完财政吃银行,吃完银行吃股民”,说的就是这个。

记者:在这种背景之下,二板市场可说来得正是时候。但中国社会是否对二板的到来做好准备了呢?

温: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二板市场的风险与主板比起来,只会加剧。二板的波动会更厉害,对股民的杀伤力之大,可能会使其一批一批逃离股市。我听说上海一家生物工程公司的承销商就放出了风,说其承销的股票上市后,一个月内就要到100块,那还了得?那样一来,岂不是会有一大批股民被套在高位而且永世不得翻身?稍稍了解一点中国证券市场的人都知道,庄家炒作和操纵股票曾是并至今仍然是中国股市一个非常猖狂和嚣张的现象,简直可以说是明火执仗。因此怎么梳理二板市场,使之以一个平和的方式出现,可能还是一个难题。但反过来讲,水至清则无鱼呀。既然资本市场是带有投机性的,投机就不完全是坏事,至少可以教育投资人。

记者:在目前很多配套制度和措施还未跟上的情形下推出二板,从时机上讲是不是太早和太不成熟了呢?

温:也不能说早,因为酝酿已经一两年了嘛。你说什么时候成熟?1990年推出沪深股市时就成熟吗?实际上,在二板的推出时间表上,完全成熟的时机是不可能有的。我认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结果,二板应该成为未来创新企业融资的主流。不能因为怕疼,就不敢把小孩子生下来,更不应该将脏水和小孩一起倒掉。就是二板出现问题,也是意料之中的,我们加强监管就是了。

记者:就监管的手段来说,目前提上日程的制度安排已有不少了,如“信息披露”制、“保荐人”制、注册制等等,您认为除此之外还缺些什么?

温:我认为要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建立一个信誉系统、商誉系统以及信用系统,也就是说,建立职业经理人的信誉,建立绩优公司的商誉和信用。不久前我和《中国企业家》杂志商量,准备在全国评选软指标的最佳企业和企业家,以期调整社会的价值定向,使企业家们注重信息的正确披露、合法纳税、赢利的提升以及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以二板市场风险之高,没有这样一套商业体系是不可想象的。

记者:二板市场的建立为风险基金提供了退出机制与场所,但我国风险投资还远不成熟,而海外风险资金又被排斥在二板以外,这是否意味着对创业企业来说,二板市场还不是一个对风险资金有吸引力的退出通道?

温: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按照WTO的规定也不过只有5年了。不超过5年,外资应该是有权购买中国股票的,甚至外资和合资企业也是可以在中国上市的,比如联合利华就在做这样的尝试。相反地,很多中国公司,比如搜狐、新浪、网易,却只能沿街叫卖般地在美国上市,它们为什么就不能在中国上市呢?可以说,这是对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挑战式的提问。在WTO的门槛已遥遥在望而且愈逼愈近之际,我们要为这个问题而热身。

记者:那么这些海外上市的企业有没有可能掉回头来在二板分拆上市?

温:他们不但有分拆上市的可能,而且会有非常强的购并潜力。将来的二板,会是一个购并的春秋战国,从搜狐收购Chinaren,已经可以看出风起于清萍之末的一些迹象了。虽然目前网上有传言说,证监会已堵死了分拆上市的路,但我相信,这个规定肯定是暂时的。

记者:据说二板市场将只对民营企业开放,国营企业将不被接纳,这一规定是出于一种什么考虑呢?

温:我不知道是出于一种什么考虑,但我相信这个规定一定会变。原因很简单,资本市场应该是一视同仁英雄不问出处的。主板不接纳民营企业是一种所有制歧视,二板不对国营企业开放就不是歧视?也是歧视,因此同样荒唐。

记者:目前想在二板上市的企业已有2000家之多,您认为它们最想在二板得到的是什么?

温:我猜50%的企业家的头脑里大概只有“圈钱”两个字,而不是将上市看作整个企业战略提升和与国际接轨的手段。要做到比较规范化的资本运作,可能还得有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