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09 次) 时间:2001-04-23 10:52:19 来源:阿镝 (flyhero) 原创-IT
(导语)一边沉下去,另一边就会升上来,这就是跷跷板。在目前的互联网市场中,.COM和IDC有幸分坐在了跷跷板的两端,就眼下的情形看,下去的是.COM,上来的是IDC。浮出水面的IDC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上升过程?继续上升的动力在哪里?
到底什么是IDC呢?有人认为IDC就是让大家把建有自己网站的服务器放到它的机房里去托管,还有人认为IDC就是网络时代里为各网站主机所建的“楼堂馆所”,在那里它们会得到最好的照顾。其实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主要服务包括:整机租用、服务器托管、机柜租用、机房租用、专线接入、网络管理服务。广义上的IDC业务,也就是数据中心所提供的一切服务。客户可以租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和带宽,并利用数据中心的技术力量,来实现自己对软、硬件的要求,搭建自己的互联网平台,享受用数据中心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一个典型的IDC已经不仅仅是骨干网的一个高速接入网,而且还应该是所有独立网络的高速对等网,是同任何网络平级的网络基础设施。以往连线接入这种最简单的服务就代表了全部的Internet外包服务,而现在对于IDC,服务范围和内容则更加丰富广泛,并且IDC与客户签订的服务品质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将规定双方的责任和权利,若IDC服务违约将做出相应的经济赔偿。
初期,与.COM的跷跷板效应
原来一个.COM企业无论是做门户还是BtoB、BtoC,都要自己建网站,于是就要租用带宽、拥有服务器、建设机房、招募相关的技术人员,这在互联网的“春天”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随着纳市的风雨飘摇,互联网一夜间就进入了冬季,开展收费服务、改进网络广告视觉效果、裁减冗余人员及不再“烧钱”都成了.COM们为实现早日赢利所采取的常规手段。每况愈下的.COM要开源节流,于是有聪明人高举IDC大旗杀将过来,.COM要盈利要甩包袱,IDC正好顺势而上。应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商业行为。对.COM来说,租用IDC的服务在提高网站响应速度、安全系数和服务质量的同时,释放了相关技术人员的雇佣费用,在很大程度上为“节了流”,特别是对于一些超大规模的网站,IDC更是功不可没;对IDC来说,.COM的这个包袱正是自己眼馋的“肥肉”,一个愿抛一个愿接,买卖顺利成交。于是一边是纳股大跌、.COM惨淡经营,一边却是IDC顺利切入、盈利不同凡响。一下一上,跷跷板也。可聪明人毕竟是少数,当所有人都看到这个机会后就出现了和以往极其类似的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一时间IDC建设热浪滚滚,一发而不可收。
核心竞争力才是取胜之本
初期,先入的IDC可以凭借这种跷跷板效应取胜,但终归这种现象只是是处于转型期的.COM企业和处于新兴阶段的IDC双方在特定时期所产生的特有现象,随着互联网市场链条中各环节的细分完毕,IDC的发展必定是要和.COM企业的持续壮大及传统企业的“触网”紧密互动的,所以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IDC的取胜之本。
众多IDC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呢?
充足的电信资源。象中国电信、网通、联通这样的基础电信主体运营商其优势就在于资源,路是我的,其它IDC都要走我修的路,那么这些掌握电信资源的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自然不言而喻。但这类企业往往因管理、机制或战略方向的问题,其IDC业务并没有发展成或打算发展成公司的主业。以中国电信为例,它拥有最多的互联网带宽资源,但中国电信数据局副局长杨宝升说,“中国电信不会做单纯的IDC,已经规划的在全国四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建设IDC设施,这种IDC是一种以共享和提供全网服务为特征的业务,多了之后自然就会跟国家现有的应用水平不匹配。”电信部门目前主要是提供的是托管类的服务,这种服务以前不叫IDC,就是利用现有的机房,为各类没有这种机房环境的企业、IDC或其他合作伙伴提供托管类服务。从电信的角度来看,它认为自己所提供的服务已经可以满足目前国内互联网的需要,而且似乎这种服务并没有因其它IDC的兴起而发生太大的变化。
ICP、ISP、IDC的整合互动。在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非263莫属,其ISP可以给IDC的客户带来流量,ICP可以直接给IDC的客户做广告。263网络集团IDC总裁张大庆对自己的模式颇有信心,“因为现在企业上网动机还是浅层次的,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宣传企业本身及其产品,所以访问量很关健,263的ICP就有了用武之地。另外,企业某些简单的业务要在网上实现,需要一种特殊便捷的方式,就又涉及到ISP的业务,263也有,再加上IDC,三位一体。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目前的需求。” 显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个模式的确是极具吸引力的。
执拗的专一。刻意弱化自己ISP业务的世纪互联是专一的典型代表,相对于263三位一体的模式世纪互联专心致志只做IDC同样成功。按照世纪互联的说法,道理显而易见,“263在ICP、ISP上的竞争对手都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和客户。中国十大ICP网站,263是其中之一,那么其他9家绝不会到263的数据中心去;再拿ISP来说,263在上海和上海热线竞争,那么上海热线当然也不愿意到他的IDC去,这等于给了我们很多机会。所以我们会把ISP的生意卖掉,将IDC确定为核心业务。”
技术服务+客户。清华万博是目前少数几个可以盈利的IDC服务商,它对自己有着IT服务中心的明确定位,其IDC业务有自己独特的思路,清华万博把这块业务称为基于IDC的互联网技术服务,即Internet技术服务(ITS,Internet Technology Services)。同时,清华万博又有强大的中国教育网背景资源,对该网下游客户有得天独厚的垄断优势。
只租不建低风险。凭借多年在信息产业部工作积累的资源优势,互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红冰先生迅速地在全国各地租到了“比较便宜的机房和必须好的带宽给用户”, 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基础电信主体运营商为紧密合作伙伴,以海外大型IDC公司结成战略同盟,以国内外互联网业界专业人员组成精干的管理、技术和服务团队,以IT知名软硬件厂商和应用服务开发提供商为技术后盾,通过整合IDC机房、带宽资源、数据电路、网络设备等相关的电信和服务资源,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服务。互联通不投资机房、只租不建的策略,使公司的业务发展几乎不需成本,因此也拥有了良好的现金流。
资本的驱动。这类IDC公司的成份比较复杂,但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资金雄厚,它们往往是市场的后来者且无其它优势可言,总体操作理念是不怕赔钱,希望以雄厚的资本拖垮对手。明眼人是不是觉得这和从前的.COM极为类似呢?因此这种IDC的资本因素是否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范畴也尚需商榷。
IDC也要有中国特色
面对时下动则千平、万平的机房面积,及上亿元的投资,美其名曰是与国际接轨,可如此IDC们是否考虑了中国用户的实际需求呢?
应该说,目前除互联网企业对IDC的硬件要求相对较高外,大部分的国内中小企业对“触网”的要求还停留在“宣传自己”的较低层次上,至于对电子商务等应用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对于这样的企业你建一个星级宾馆似的机房来存放它们的主机,它会认可吗?263网络集团IDC总裁张大庆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到香港参观坐落在中环广场的某数据中心,陪同人员很骄傲地介绍说:“我们的机房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海湾!”张大庆当时心里的感觉就是,如果我是客户,肯定不情愿,为什么我要花那么昂贵的地段费,让我的机器天天欣赏维多利亚海湾呢?其实这就和理发一样,生活六、七十年代的人们只要求把头发剪短就可以了,理发师非要做个新潮的“蘑菇头”,那人家能接受吗?时候还不到啊,要是现在,你给做“蘑菇头”我还嫌土呢!
目前,IDC的市场只不过刚刚启动,随着.COM企业的日渐成熟和传统企业对网络依赖性的提升,才会爆发真正意义的IDC大战,到那时品牌、服务、硬件将成为取胜的核心竞争力,如今在变数中发展的IDC到那时会是什么样子?让我们拭目以待!
http://www.ccidnet.com/market/expert//2001/04/23/72_2030.html
输入想要加粗显示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