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27 次) 时间:2001-04-14 11:29:10 来源:冯晓东 (冯晓东) 原创-IT
P2P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P2P,英文Peer-to-Peer的缩写,中译为对等互联或点对点技术。P2P让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另外P2P在深度搜索、分布计算、协同工作等方面也大有用途。其实,P2P也不是一个新概念,互联网产生时一个本质的特征就是P2P,只不过由于带宽及处理能力等的限制,使得我们的沟通中出现了很多的中间环节,如中间服务器、门户网站、第三方信息(交易)平台等,这样个人用户在互联网上变成了被动的参与者,我们被动地接受那些“中心”提供的过时、芜杂的信息。我们发现,我们越来越背离互联网自由、平等的本质。
一个小小的Napster软件给美国唱片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旧的规则已经打碎,新的规则正在建立。P2P就是这股创新的力量,互联网的基本构架、人们的上网习惯、企业的运作方式、相关法律等等诸多方面都在受P2P的冲击。在国外,P2P发展已经如火如荼,Intel、Sun、Microsoft等公司已经在制定P2P的标准。Napster虽然败诉,这似乎预示着P2P的挫折,但实际上这却意味着由P2P带来的新的规则正在建立,相关的数字版权立法已经开始,P2P的力量开始逐步显示出来。
P2P引导网络计算模式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偏移,也就是说网络应用的核心从中央服务器向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扩散:服务器到服务器、服务器到PC机、PC机到PC机,PC机到WAP手机……所有网络节点上的设备都可以建立P2P对话。这使人们在Internet上的共享行为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使人们以更主动深刻的方式参与到网络中去,正如I2(第二代互联网)之父Doug. Van Houweling 在他的中国之行时说到的:“下一代互联网民们将真正参与到网络中来,每个人都能为网络的资源和功能扩展作出自己的贡献。”P2P给互联网的分布、共享精神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很多新的应用被开发出来,从目前的应用来看,主要集中在四大类型的应用:集群计算、协同工作、搜索引擎、文件交换。
国内P2P的市场基本从2000年底开始逐步启动。目前,国内P2P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向:文件共享及协同工作,文件共享包括了部分的搜索功能,集群计算在国内目前还未开始。
一、文件共享
在基于P2P技术进行文件共享方面,国内有多家公司已经推出了自己的产品,目前主要的几款中文P2P软件有Workslink、Ezpeer、Jelawat、Kuro、Toperson等。
WorksLink的主要功能是搜索和下载其它用户共享的文件。该软件提供了一个大范围文件共享的平台,其用户通过它可以与其他网友交换共享出来的音乐、视频、图书、图片、软件、游戏等。Workslink还有共享管理、添加好友、即时短消息等功能,同时支持断点续传。另外workslink体积较小,仅422K,使用简单,易于掌握。Ezpeer、Jelawat、Kuro、Toperson等产品能做MP3的共享,功能相对单一。这几款软件体积较大,少则1M多,大则七、八M,有的还需下载jre1.2.2或jdk1.2.2。由于上述原因,workslink的用户增长较快,用户多,带来的可共享资源也相对较多。
从技术上讲,目前的P2P共享软件从服务器起的作用来讲有以下几种。一些交换软件,如Napster等,属于“中心文件目录/分布式文件系统”,交换数据时是通过中央服务器来进行目录管理的。另外一类属于完全P2P的,这类软件没有中间服务器,如Gnutella,Bearshare等,这类软件更接近于绝对的自由,因为没有中间服务器,这样形成的P2P网络无法进行诸如安全管理、身份认证、流量管理、计费等。而与此不同,workslink有中间服务器,但文件目录是分布的,目前中间服务器起的作用是让两台电脑进行“握手”,workslink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建立完全开放的可共享文件目录,此概念更为先进。Workslink倡导的是相对自由的P2P网络,这样的P2P网络才是安全的、可管理的。
二、协同工作
在P2P技术用于协同工作方面,国内公司也已经开始尝试。国内许多公司机构日益分散,给员工和客户提供轻松、方便的消息和协作的工具,变得日益重要。网络的出现,使协同工作成为可能。但传统的WEB方式实现,给服务器带来了极大的负担,造成了昂贵的成本支出。P2P技术的出现,使得互联网上任意两台PC都可建立实时的联系,建立了这样一个安全、共享的虚拟空间,人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同时进行,也可以交互进行。P2P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和关键客户,以及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一种安全的网上工作联系方式,因此基于P2P技术的协同工作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Workslink在文件共享的基础上,即将推出了面向企业的新版本。这是P2P应用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上图为基于P2P技术构建的企业内部系统的简图。无论企业的信息点在哪里,只要在Internet上,都是一个独立的P点,它与企业其它任何一个P点都可以进行即时通讯和文件共享。整个P2P网络由中间服务器进行管理,接口服务器为整个P2P网络与公司集中数据库的接口,实际上这是一种既集中又分布的模式,各P点之间进行对等通讯,避免了传统C/S结构的低效与高成本,数据的集中处理又避免了P2P带来的数据分散,保障企业能进行统一的数据处理与管理。
P2P技术应用于企业内部时有如下特点:
² 成本低廉:与传统C/S结构的网络相比,P2P网络的成本很低。首先基于Internet网,省去了租用专线的巨大运营成本,其次中心资源如服务器要求降低,也节约了成本;
² 高性能:系统采用PtoP技术,能充分利用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资源,整体的平均事物处理能力较高。
² 可扩展性好:中间服务器采用多服务器并行处理,并支持异构特性,可以动态扩展服务器的功能和数量,系统提供的应用功能也就随之不断地增加扩展。
² 安全性好:系统提供任意两点间动态密钥加密机制和对任意节点的身份验证机制,并在面向应用的格式化消息结构和系统接口中,预留了第三方加密软件接口,用户可以对其安全性进行任意定制。
上海鹰腾公司基于P2P技术推出了PASP_Eschool实时交互多媒体在线课堂教学软件,该软件采用Peer To Peer技术,将只有专用网远程教育中才有的实时教学搬到了互联网上,并提供了多媒体手段(文字、音频、视频、数字白板)进行教与学的双向在线交流,真正做到通过互联网“在家里上学”。PASP_ESchool使用纯软件手段,率先在互联网上实现的实时在线课堂,弥补了现有网络教学的不足,给网络教育行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开拓领域。
P2P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还刚刚开始,多数人对其的认识还不完整,甚至还有很多的误解,例如盗版问题、管理性差等很容易与P2P联系起来。实际上每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出现的时候它往往可能被人们误读。P2P这次也不例外,Napster让人们开始关注P2P,但也使得许多人认为P2P就是歌曲交换、文件交换,甚至认为P2P和盗版有着必然的联系。P2P肯定会对原有的数字版权等体系造成很大的冲击,甚至某些解构,但这是技术创新的力量。我们不能因为现有的某些习惯、体制而扼杀技术创新带来的进步。而事实上,也正是每一个技术进步带动着社会的前进,带动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体制、法律法规的更新与进步。现在,我们重又面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P2P,我们对其应该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同时,一项技术刚刚出现,往往是在个人用户中首先开始,企业应用需到技术比较成熟时才会开始,因为企业更关注安全、管理等问题,所以P2P在国内用于企业还需要一段时间。可喜的是国内多家公司已经开始了P2P技术的推广,我们相信在这些公司的共同努力,P2P将很快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企业。我们期待着P2P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新的变化。
P2P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 atlans - 2001-04-15 00:58:04
在技术面前我们的思考是 能给我们多大的好处 谢谢
Re:P2P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 闷罐 - 2001-04-15 15:03:14
Napster模式在中国一无用处
Re:P2P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 wangking - 2001-04-15 23:09:02
说的对。 我有开发过这种软件,基于c/s分布方式的,但后来发现这东西在国内用处实在不大,卖给外国人吧,外国人访问我们服务器又慢。 也许唯一的用处就是分享点XXX吧。:) 还不能是MP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