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4 次) 时间:2001-04-13 13:12:09 来源:王宏亮 (乐天) 原创-IT
不可否认。OICQ和联众是中国目前最成功的.NET软件和 ASP,然而,现在还很难说谁能笑到最后,对于OICQ来说,断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恐怕还为时太早。
脆弱的领先
据腾讯公司最新的统计,目前其注册用户或者应该说是注册号码已有3800多万,每月活跃用户数更达到1500万。用户注册数量已成为OICQ与其他即时传讯类XICQ们竞争时最强有力的法宝。
其实注册数不能说明真实情况,最关键的指标应该是最高同时在线用户数。”目前OICQ每周末都创新高,已经达到76万多人同时在线,比国内第二大的在线服务–联众的5万多人高出十几倍,更比网易聊天室的3~4万人高出20多倍。”腾讯公司的CEO马化腾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OICQ 的另一法宝是基于本地化功能的”贴身跟踪”服务–可以同传统的无线寻呼、GSM移动电话实现短信息联通。目前OICQ覆盖了国内1350多万BP机、GSM手机用户。
用户端BANNER广告是腾讯OICQ不久前推出的一种蛮有原创性的广告形式。它位于OICQ用户的信息发送栏中,按投放时间计费。”从8月份开始推出以来,广告收入已经能占到公司日常开支的一半。”马化腾说。
以每天七八十万的上线人数(可轻易获取这些用户较为详细的个人资料),其广告的效果和收益却还是入不敷出,可见单靠广告,OICQ是难以维持生存的。据说今年初Tom.com和MIH的脉博网之所以开始还一个劲嚷嚷要收购腾讯,最终却不了了之,就是因为OICQ用户的含金量不高。虽然OICQ用户规模已超过ICQ,但领先者是不是能始终保持领先,还取决于很多目前难以确定的因素。比如资本市场的支持–腾讯一直没有在资本运作上有过什么大的动作。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吗?
近来,感到错失即时通信系统良机的微软开始奋起直追,在MSN中为用户增加了Messenger功能。与OICQ需要下载或从光盘中获取不同,Messenger集成在操作系统内,使用WindowsMe的用户可以直接调用运行。这使其在线用户数量发展很快。不久前微软推出的MSN Messenger Service3.5版本中,更融合了不少网络功能,如网上语音聊天、拨打网络电话等。
但就全球来讲,目前MSN Messenger 的用户并没有OICQ多, 中文用户则相差更远。
马化腾因此不无得意地对记者说:”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MSN Messenger想追赶OICQ是很难的。同样道理,国内其他IM产品也很难对OICQ构成威胁。我们目前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除非我们犯下重大错误,否则即使是腾讯自己再重新做一个即时通信软件和OICQ竞争,都几乎不可能赶得上。”
实际上MSN Messenger 2.0版本中就有语音服务了。这是和Net2phone合作的成果之一。至于网络电话,也就是IP电话,在最新版本中也已开通。它不光免费,而且不需要第三方软件支持,很是方便。微软(中国)负责此项目的一位经理向记者介绍说,目前的网络电话还只对美国和加拿大用户免费,也就是说,从中国打美国的国际电话是免费的,从中国打到其他国家则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但这个费是电话运营商收的,目前Messenger还不收费。”
显然上述网络功能还不足以使微软在与OICQ的竞争中保持优势。语音聊天、NetPhone等功能OICQ很早就推出了,比如二人世界中的语音直接对谈、和MediaRing合作的PC2Phone等服务。即将发布的OICQ2000 Preview2还将更新PC2PC的增强型语音对谈及白板功能。不过马化腾表示,”目前语音的需求在整体用户中比例较小,对IM整体竞争影响并不大。”言下之意是,在这些非主流技术上领先一步半步,仅仅是崭时而脆弱的领先–真正起作用的是市场因素。
触摸盈利点的赛跑
MSN Messenger是一个看上去和操作起来都霸气十足的商业策略。虽然它只是微软.NET计划的一部分,却标志着微软向即时通信领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微软以此完成了从软件到服务的力量转移。
作为第二代个人通信的中心和Web的通信平台,即时通信可能是用来建立第二代Internet 应用的关键部件。它对于Web的影响甚至要远大于浏览器。因为即时信息所有新的功能都本着这样一个思路:只有知道用户何时在线,才能使得基于互用性的即时信息服务与产品集成(在线广告和在线商务)成为可能。
MSN已表示要在一些服务项目上采取收费模式,如网上音乐、游戏和长途电话服务等。MSN的一位官员说:”仅仅依赖广告收入的日子不会是我们唯一的收入模式。”与此相呼应,雅虎和AOL亦表示将对一些服务进行收费。
反观OICQ,长期以来却一直在走社区这条路,充其量只是一个交互的工具,而没有切入到其他在线服务和协同工作模式上,从其他的方面获取收入。换句话说,它还是一个C2C模式,而不是某种针对特殊行业和群体的B2B模式。这或许是OICQ一直触摸不到盈利点的原因之一。
马华腾表示,OICQ不久将尝试直接向用户收费。”从长远来看,广告并不是我们长期重要的赢利手段。我们的目标是提供即时通信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订户服务费和通信费用获得稳定的长期经营性收入,而不是广告等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的收入。公司将努力拓展会员业务、移动业务、企业即时通信业务、IP电话和ISP合作业务、声讯业务等等。”
没有理由认为直接向用户收费会使OICQ的品牌忠诚度受到削弱,因为OICQ已经成为国内即时消息软件的事实标准。虽然在与美国在线的域名官司中败诉了,从今年3月起被迫放弃oicq.com域名,开始沿用tencent.com域名,但毕竟OICQ这个品牌还在,锋芒也还在。最重要的是,OICQ迄今仍是即时通信领域的领跑者,而真正厉害的敌人还没有跟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