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们离开网站以后 - 专栏 - 田瑾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51 次) 时间:2001-04-11 15:58:06 来源:田瑾 (田瑾) 原创-IT

田瑾(旧作)

最近的消息是:Lycos以1275万美元并购Myrice后,部分原Myrice的高层将要离开。记者拨通了原Myrice门户总监的手机。消息部分得到了证实。
这位总监即将离开Myrice,他说:“互联网可以赢利的产业链还没有形成。一开始的追求人流量、页浏览率,都是资本逐利的结果。扩张之后,第二轮融资却跟不上。这是资本的罪恶。”无论他的话有多少隐含意义,无论他从个人的角度有多少感慨,记者能够确知的是,没有这段在网站的经历,他就没有今天看待这类问题的视角。
当被问及“离开网站以后还会留在互联网业界吗”,这位总监说,他正在考虑这个问题。
不远的将来,不管这位总监会去做什么(他曾经当过老师,搞过广告),在网站的这段经历,都将成为他新的起点。这种新的开始,应该同业界那些知名人物:张静君、高春辉、谢文……没什么两样。

离开而成功:张静君的故事

是故事总要有个开始。尽管业界对张静君已经非常熟悉,为读者着想,还是稍作铺垫。
张静君原来是广州电信数据分局的局长。当时一个33岁的年轻女性,在电信部门做到局长的位置,应该说是顺利的。张静君自己的心态倒很平和,她说:“我本不是有很大野心的人,也并不太在乎仕途,理念就是踏踏实实做事。”张静君用丁磊的免费邮件系统推出了国内第一家免费电子邮局163.net。
163.net以当时无法预期的速度迅速壮大。用户增加,邮箱就需要扩容,要扩容,就必须追加投资。广州电信不给投资,张静君就自己想办法打算引进外资。后来,信息产业部有令,外资不得进入电信领域。生路断了。不能“进”,那能不能“出”?再后来,张静君决定卖掉163.net。“既然自己养不起,管不好,不如让别人去管。也好有一条生路。”她说。最后,163.net作价5000万元,卖给了深圳新飞网。
最终,行事果敢的张静君因这桩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买卖,遭到免职,黯然离开“亲手养大”的163.net。
离开了163.net,张静君需要重新开始。她完全有能力重新开始。
2000年6月,张静君和杨震霆(因完全上网手册而闻名),创办了广州时代财富互联网咨询公司。张静君任总裁。
虽然时代财富刚起步时,有靠张静君去借钱来发工资这样“险过剃头”的时候,但是现在,它已经开始赢利了。
在2001年的春天,互联网依然寒意料峭的时期,时代财富的赢利是张静君的胜利。
记者在采访杨震霆时,问:“ 当时为什么会支持张静君离开163.net?”杨震霆说:“因为当时的环境舆论促使你不得不离开。”“怎么看待张女士的离开?”“离开自己亲手做大的163.net是很可惜,不过我对张静君说,以后你回过头来看这个,其实是人生短短的历史。”“是不是可以说当初的离开,才成就了今天的时代财富?”“可以说是,要不是离开163.net,也不会开办时代财富。”“会不会有一天,你离开时代财富?”“说不准,也许会,也许不会,不是有句话吗?Never say never,当时张静君怎么能想到自己会离开163.net呢?”
在电信工作的十几年,无论怎样,张静君都会站在一定的立场上来看待互联网里不断变化的人和事。也许,以这样的立场为基础,她只有透过一扇窗或者一道门看世界的视野。而离开电信,离开163.net,她也就走出门,完全置身到了世界当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离开而波折:高春辉的故事

高春辉很年轻。互联网业界本来就是一个少年英雄辈出的地方。
高春辉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超级网虫”。16岁时,第一次获得计算机竞赛的第一名;17岁,获得辽宁省职业中学计算机竞赛基础组非专业类第一名。1999年,正式进入金山公司,任卓越网站事业部经理。
高春辉的卓越网是以免费下载软件为主的网站。高春辉与卓越网都因这个内容而小有名气,但这个内容却无法带来利润。
在资本面前,赢利是第一位的。个人的兴趣爱好、网站的良好声誉统统靠边站。卓越网需要一个以赢利为目标的重新定位,高春辉只好带着他的兴趣离开。
能把自己的爱好与工作合二为一,是一件圆满而令人愉快的事情。离开金山卓越的高春辉有了自己的天下网tiandown.com。
记者问高春辉:“回过头来,你怎么看待离开卓越网?”高春辉说:“离开是正常的了。也许我现在也不看好JOYO的运营模式。”“是什么支持你在天下网关闭一个礼拜之后,又继续办下去?”“当然是资金了。”“如果有一天你又要离开天下网,会去做什么?”“我自认为自己的能力并非只在IT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有研究,
只不过我是那种希望能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的人。在天下网达到一个阶段后,我也许会考虑去做做其他方面的互联网事业。”
虽然高春辉的天下网眼下比不上张静君的时代财富红火,但是谁敢肯定高春辉就不是笑到最后的人之一呢?何况,人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并不是仅仅依靠赢利与否这个标准来衡量的。

离开而失败:谢文的故事

谢文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77级本科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硕士。
谢文与海虹的康健一起创办了中公网。中公网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谢文成功收购了中国最大的在线游戏网站联众;并与北京电信达成全国首例网上分成协议,这开创了国内电信管理部门与ICP进行信息分成的先例。
然而,2000年5月,谢文离开了中公网。
记者采访谢文时,问他“怎么看待第一次的离开”?谢文说:“不是单纯地讲利益驱动那么简单。涉及到企业机制、管理制度以及对行业的判断等等综合因素。”也许企业在发展中就好象一辆前行的大车,最初往一个方向牵引的合力,由于往前走的关系,各股力量逐渐散开,偏离成各有各的方向,虽然各股力量增强了,但是合力却没有多大改观,甚至不增反降。这时,企业就必然进行调整 ;这时,出现一些人事变动再正常不过了。
离开中公网后,谢文开创了宽信网,做宽带信息服务。遗憾的是,中国的宽带接入才刚刚起步。宽带ICP更是“在天刚蒙蒙亮时就上路”。只能是观望的人多,想投资的人少。
可以借鉴的例子发生在VCD行业。当年,万燕辛辛苦苦把钱“砸”在了培育市场上。当VCD这个名词终于跟电视机一样普通时,万燕已无“力”再扩大规模进行生产。如今,谁会记得做过VCD“铺路石”的万燕,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新科和爱多。
宽带服务只不过是有着同样过程的另外一个行业。
从这个角度,谢文的宽信网无非是“宽带版”的万燕故事。
2001年1月,宽信网由于资金问题被迫解散。
记者问谢文:“怎么看待第二次的离开?”谢文说:“有些机会没有把握好。”如果在离开之后领悟,有些时机不应如此错过,想必下一次就该抓得住了。因为至少又多了一种“把握”的方式。
离开宽信网的谢文,仍然要把“宽带信息服务”这个内容进行下去。他说:“内容还是这个内容,只不过未必采取宽信网的形式。”
记者问:“你是学文科的,为什么会投身到互联网业内来?”谢文说:“我83年就开始使用互联网。对互联网有感情。”
如果有哲学思想作为战略上的底气,以商场上的历练作为战术上的应用,又积累了两次“离开”的失败经验,谢文在将来会有大作为。

当CEO们离开网站,他们在做什么?其实,网站CEO们的离开已经平常得跟我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睡觉一样了。
只不过网站仍旧维持着一定的媒体关注度而已。
搜狐的陈一舟最近离开了,回到美国硅谷,打算在通信及与之相关的软硬件领域开始第二次创业;Lycos的戴维斯离开了,Yahoo的库格尔将要离开,Amazon的贝索斯恐怕也要离开……
网站CEO是职业经理人,在资本是第一驱动力的互联网业界,CEO们的去与留似乎只剩下了与利润之间的关系。不过,既然曾经是CEO,即便离开了,他们也有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是不曾做过CEO的人无法体验的。
“最出名的厄运最终也必然屈服于百折不挠的哲学精神——犹如最坚固的城池最终也必然失陷于锲而不舍的敌兵。”爱伦.坡的句子,相信对CEO们会有帮助,当然也对除CEO外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