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的网站收集用户信息 - 电子商务 - 阿龙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30 次) 时间:2000-06-08 21:28:11 来源:阿龙 (紫杉龙王) 原创-IT

如果在网上你有被监视的感觉,那很可能不是你的臆想。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网站从用户那里收集了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据FTC的调查发现,有97%的网站收集用户的E-mail地址,”或其他某种类型的个人身份验证信息”。

对那些生性多疑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糟糕的消息。对注重隐私保护的用户,好消息也是有的,那就是到目前为止,根据网站存储的客户信息对具体某个用户进行定位和分析的技术仍处初级阶段。

在因特网的土壤上培养出的用户行为追踪技术已达到了令人敬畏的程度,不管是你的阅读习惯还是购物喜好,它都事无巨细尽收眼底。不过现在网站对这些数据的使用还算是小心谨慎,并且已有一些机构和隐私保护的倡导者正在推进一项旨在阻止数据滥用情况发生的运动。

Zero-KnowledgeSystems是一家从事隐私保护软件销售的公司,其总裁及共同创始人AustinHill认为,大多数在线企业使用这些数据的目的只是想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客户及其消费需求。在线企业也并不想给人一种偷偷摸摸窥探消费者活动的形象,而且有人认为,网络公司会有起码的理智来保证客户信息的安全性,因为他们决不愿意将这些信息泄露给竞争者,从而给自己带来威胁。

不过网络信息就像个黑洞,网站总也无法抗拒发掘更多数据的强烈诱惑。而且,网络公司都在电子商务业务上投入巨资,他们需要收集足够的信息以明确自己的经营状况。正如Hill所说:”如果人们不清楚哪些数据是真正需要的,或这些数据将被如何运用,通常的解决途径只能是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就算现在没用,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那时侯,就能省不少力气了。”这种”极限搜刮”的作风引起了FTC和一些消费者团体的注意。这些组织认为,即使这些数据未被滥用,但网络公司以低成本获得更多信息的能力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FTC在报告中声称,技术进步使电子商务成为可能,并增强了企业收集、存储、传输及分析大量消费者信息的能力。MerillLynch的网络分析员HenryBlodget在一份有关在线隐私问题的简报中谈到,从目前情况来看,用户信息的使用还是相对安全的。这种使用不是要暴露网络用户的身份,而是要更有针对性的传播广告讯息。

尽管事实上,DoubleClick公司已于今年早些时候因声势浩大的抗议行动而被迫放弃了一项大规模网民身份认证的计划,Blodget还是认为,用户个人信息收集行为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有效的使用网络广告,使其发挥最大功效。他说:”这就好象是在一位刚刚搜索过足球信息的用户的电脑屏幕上即时传送一条足球广告。”而有些市场情报人员采取的措施就更进一步了。他们试图跟踪用户的一举一动,并将获得的数据编制成个人信息库,甚至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身份辨认。他们的理论是,这种做法将能创造网络广告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新境界。

不过,这种更为详细、更具侵略嫌疑的”数据采掘”方式,引起了隐私倡导者的强烈不满,尽管这种行为在网络监控方式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并未试图限定数据采掘的具体数量,但已明确要求网站将汇集的数据无保留的向用户开放。华盛顿方面正在讨论通过立法保证网站对用户的透明度。

民意测验结果显示,多数网络用户表示不愿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过该项调查也表明,被监视并非网民最大的忧虑,至少比不上信息窃取所引起的恐慌。安盛公司本周发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身份密码盗用者是最令网民头疼的部分。有80%的被访者表示不愿自己的社会安全号码被网站掌握,安盛公司技术风险咨询部的RussGates认为,其原因在于,人们会为有人冒充自己而感到不安。

然而,用户最害怕泄露的信息已经能够很轻易的被市场情报人员获取了。在网上,用户的观念、时间分配、行为偏好等背景信息是最受欢迎,从而也是被采掘最多的信息。能将一些具体的喜好,诸如”喜爱的颜色?”、”是否喜欢宠物?”等,与具体的用户准确的联系起来,在数据采掘者眼中是最有价值的一项工作。

安盛的咨询顾问Gates还指出:”理论上,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市场定位水准肯定值得为之付出一切代价。但我不认为它在现实中一定行得通,在网上,起决定作用的毕竟不是理论,而是广大的网络用户。”对网上隐私倡导者来说,他们根本就不愿看到这种理论得到实施,哪怕只是做做试验。

摘自:硅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