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47 次) 时间:2001-04-10 16:36:56 来源:田瑾 (田瑾) 原创-IT
田瑾(旧作)
“预热”了不少日子的铁通,被形容为“第六个半运营商”的铁通,一直众说纷纭的铁通,近日终于宣布成立了。无论是翘首以待的媒体,还是早有准备的业界,几乎在同一时间知道了这一新闻。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说,铁通成立已不算是新闻。或早或晚,它挂牌成立、拿到执照,尽在意料之中。
只是铁通,在沸沸扬扬的传闻之中,当引人注目的消息过后,面对日益成熟的市场,背对虎视耽耽的外资,凭借什么去已经存在六家运营商的电信市场里分一杯羹?又到底依靠什么能够在竞争中发展 ,并且站稳脚跟,甚或壮大到立于不败之地?
路,是要脚踏实地走出来的;市场,是靠技巧与经验开拓出来的。
一问铁通:是电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被外界称为“又一只虎”的铁通,全称是中国铁路通信集团公司。它表示,将从今年1月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提供电信服务。
铁通的业务范围与电信几乎完全相同——除了移动业务,其它电信基本业务,包括增值业务都在经营许可范围之内。主要涉及:固定电话、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传输、IP电话等。
尤其,铁通获准以更低廉的价格提供这些服务。
中国电信又有了一个对手。铁通,跟以前的联通、吉通、网通不同,它将在固定电话领域与电信展开竞争。固话,是电信之所以成为“老大”的“资本”,经历几十年垄断性的不断投入与运营,已经赢利,极大的赢利。
铁通,会成为电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吗?
记者从上海电信部门一位负责人那里了解到,铁通不会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开展本地电话业务。这位负责人说:“要大规模地开展本地电话业务,没有3至5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做不到的。”他尤其强调:“固话业务,不是说1个亿、2个亿的投入就能够做下来的。没有投入1000个亿,根本别想做这件事情。”
记者问:“如果铁通收费更低,电信会不会有压力?”
电信答:“铁通的价格最多比信息产业部规定的便宜10%。在电信服务领域,价格都是按照规定来的,不允许随意地降价、提价。”这位负责人说,铁通在上海的运营成本必然上升,做不到较便宜的价格,因为铁通不具有本地化的接入条件,要租用电信的线路。
电信这位负责人还说:“铁通在方圆5、6公里的小城镇这样的地方,运营固话业务会比较快。而在上海,它只在铁道新村等少数小区有几个本地网,可以说,本地网接近于零。”
“做事要有卖点才行。”这位负责人最后说,“联通以前不也准备做固话吗?后来放弃了。做这块儿必须大量投资,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必须作好准备——10年不赚钱,并且每年都有大量资金在投。而电信,已经开始赚钱了。”
电信的回答不言而喻。铁通的成立,铁通经营固话,成为了电信的竞争者,但未必是强有力的。
在这个时代,不是强有力的竞争者,还能算是竞争者吗?
除了最直接的“对手”电信,铁通还必须面对已经“占先”的联通、吉通等。那么,后者又如何看待铁通这个“新”电信运营商?
联通的反应平静。一位部门负责人说:“面对WTO,市场压力本来就很大。现在多了一个运营商,政府的管理会更加规范一些。当然,太多运营商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行业门槛较高。”他补充说:“要想白手起家,是完全不可能的。”
吉通市场部的人认为,铁通近期不会给他们造成什么压力。因为铁通网络的覆盖范围虽然仅次于电信,甚至在老少边穷地区优于电信,但是,铁通基础设施较差,技术力量薄弱,市场经验缺乏。
看来,几大运营商都没有把铁通“放在眼里”。
如果,铁通在互联网接入与数据传输业务上,能够提供更加低廉的价格,ISP们又怎样?
上海经济信息网的说法,具有一定代表性。这个ISP说,由于与电信的关系一直都不错,所以要转换线路是慎之又慎的一件事。其中还牵涉到路由问题,即是在换了线路后,要保证用户使用起来同样通畅。上海经济信息网不得不承认,价格是一个决定因素。但是还是要综合考虑“性价比”。
专家认为,铁通发展新的ISP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老ISP们长期与电信合作,对于老客户,电信肯定有特惠政策。
IT的发展速度总是出人意料的快。一个ISP倒下了,“千万”个 ISP在成长。铁通总会有自己的客户的。关键在于:是否能牢牢地抓住已有的客户?是否能吸引过来更多的客户?
铁通,有长路要走。
长路,更体现在它上市的过程中。
二问铁通:在中美两地上市?
联通与移动已经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了;电信正加快上市的步伐;吉通也瞄着上市的“门槛儿”……铁通有关负责人表示,计划3年内同时在中国和美国上市。
铁通能够3年内在中美两地上市吗?
先“翻翻”铁通的历史。
铁通,隶属于铁道部,资产136亿。由铁道部及其麾下14个铁路局共同出资组建,铁道部将占到51%的股份,下属14个铁路局及铁路相关一些企业将占到49%的股份。
铁通有一张具有50多年历史,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铁路通信网络。至1999年底,铁通已经拥有通信干支线12万公里。包括:光缆4万公里,数字微波4600公里,卫星站70个,支线网遍布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甚至,铁道部还沿11条铁路干线安装了SDH(同步数字传输)设备。
铁通网络的规模,随着铁路网的拓展而迅速扩大。
铁通的另一大优势在于路权。按有关规定,铁道系统有权在铁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开沟、埋线。而对于电信、联通等运营商而言,这种路权则需要现金和耐心来向地方政府赎买。这就意味着:一,铁通有成本优势;二,铁通有统一规划,较之于各自为政的电信,这一点尤为突出。
为了3年后的上市,铁通要走三步棋:
第一步棋,至今基本下完。1997年,从原铁道系统中,先剥离出一个中铁通信中心。有一定人员,用一定资金,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具体业务。同时,负责铁通公司成立之前的运作。中铁通信中心成立后,相继诞生了中铁网络和中通寻呼两个子公司,分别发展了100万“路电”(铁路内部电话)用户,140万无线寻呼用户。从某种意义上说,为铁通独立运营探了路。
第二步棋,正在走。在中铁通信中心基础上,将铁路通信传输网、数据网、交换网和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等划转组建铁通公司。继续筛选、剥离人员,精干队伍、加紧建设、规范运作。
第三步棋,将要走。引入外资,在上市前使资本金更雄厚,业务模型更明晰,管理团队国际化。
铁通要大发展,必须动大手术。6、7万人的臃肿身躯,人员知识层次偏低、年龄层次偏高;连那张最有价值的网络,也被有一定发言权的人认为“80%是垃圾”。铁通该怎么办?
当然,铁通要发展肯定是一件好事情。问题在于,它能否坚持到最终上市?
三问铁通:3年后并入联通?
铁通3年后将并入联通的消息“漫天飞舞”。
记者拿这个问题去问联通。联通一位负责人以平淡的语气回答:“没听说过。”
此前,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香港举办的电讯展上声明,铁通与联通合并是市场行为。
业界专家预计,铁通会并入联通,因为这是政府行为。
如果专家的“嗅觉”足够敏锐与准确,姑且不论到底是哪种行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有了。
但是,IT业风云变幻莫测,令行家大跌眼镜的事情屡有发生。抛开“是与否”之类意义不大的猜测,来问问“铁通为什么要并入联通”?
1994年联通的出现,是基于信息产业部要扶植一个电信竞争对手的考虑。但是联通成立之初,无疑让大家都有些失望,它不成其为电信的对手。从布网规模、基站数量,到通话质量,还是电信的好。
由于铁道部本身是联通的股东,又租借了网络给联通使用,1999年,合二为一的方案被提出来。拥有移动牌照的联通,和拥有固话网络的铁路,优势互补,联手挑战电信。
时易事变。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加盟、财政注资、国信寻呼并入等一连串“动作”做完,联通与以前孱弱的形象判若两人。尤其在最近全国宽带网建设中,联通建DWDM(波分复用)宽带光纤网等,件件事情都是大手笔。
原本8000多人的联通,即便在兼并了国信寻呼后,也只有2万多人。它如何“咽”得下6、7万之众的铁通?
为避免拖跨联通,铁通并入之事只能分成两步来走。首先,铁通作为独立公司运营起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其次,当铁通在这两方面与联通大致相当后,再与联通合并,进行资产重组与人员重组。
专家认为,铁通的人员负担,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技术装备等问题倒不是问题。
在专家眼里,铁通是“瘦死的骆驼”,虽然比马大,但是没有竞争力。我们有理由为铁通担忧,并且我们更有理由希望——铁通能够坚持到底。毕竟,在一个没有垄断、存在竞争的社会里,消费者才是幸福的。
电信业大事记
1994年7月,联通成立。意味着在我国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引入竞争,对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年,在联通成立前几个月,吉通注册成立,归口信息产业部领导。
1999年1月,电信与邮政分离。
1999年8月,电信分离出移动,成立独立移动公司。
同期,卫星公司成立。
1999年8月,网通成立。
2001年1月,铁通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