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44 次) 时间:2001-04-10 11:26:37 来源:蓝咖啡_旷强 (蓝咖啡) 原创-IT
方兴东是在西安上的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据说他老家是在浙江。后来北上,在清华念博士。浙江是个出才子佳人的地方,余秋雨、鲁迅,都是浙江人,浙江人杰地灵。西安是千年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其他地方很难比的上。西安的文化人能忍受寂寞,田间地头、高校绿荫,处处可见学子苦吟,众多的唐诗古迹零星地落散在西安周围,斑斑斓斓,寂寞可见。西安交大落脚城市东角,学校正门对面是一个公园,唐代一个公主住的地方。方兴东当年读书的时候,或许没有多少闲暇时光四处走走看看,或许并没有到过“桃西山庄”、“兴教寺”等地方,但对面的兴庆公元估计是常常光顾吧!有人称,西交大是铁面,意思是说西交大的学生拥有铁面般的学习精神。没有到过西交大的人或许并不能真实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当你走进校园的时候,那种隐藏在各个角落的棱角并不暴露,但当你发现那些冷冷的面容所表现出的震撼力并不亚于时尚潮流观点的时候,你或许会长叹一气。幸好,在西安的时候,上面说的这些地方都是我的孰处故地。
然后早上看到方军的文章《寻求大智慧》。方军据说也在清华,通电话的时候明显感受到他不是正宗的北京人,或许也不是北方人,只是在清华才显的普通话略带北腔。方军的文章看过很多,这半年来至少有10多篇。数量上比起其他人的,显然是最多的了,再下来就是薛兆丰先生的文章了。
方兴东曾经写过一篇汪丁丁的文章,说的好象是“自由人”什么什么的,他说我们中国人缺乏大智慧云云。记得99年的时候他写过一篇说自己搬家的时候整理书架的一些收获的事情,说思想变化的很快,很多书都已经过时了,可以仍掉了。薛兆丰先生却在一篇文章中批评汪丁丁,说了“受过不充分教育的人的傲慢,就是夸夸其谈,佯装具有我们所不具有的智慧。它的诀窍是:同义反复和琐屑之事再加上自相矛盾的胡言。另一个诀窃是:写下一些几乎无法理解的夸大的言词,不时添加一些琐屑之事。”这样的话。
不知道方兴东是不是认为汪丁丁就是知音?不过他99年的哪个说自己书架的文章我倒是有些看法。或许,他还在西交大的话,并不会那么认为吧,毕竟,西交大是铁面。北京这个城市,总好象很慌张,但有装出一副紊然有序的样子,说一些看似权威的话,这真是苦了那些带着铁面气质的人了,不过,他们在北京毕竟是少数。
薛兆丰先生对方兴东之微软态度是很不认同的,这很多人都知道——前提是IT经历在2年以上。经历1999,你就知道方兴东当年的激情是多么澎湃,《计算机世界》这个舞台每期能为他提供2个版面左右的空间,他似乎随时都有兴趣谈他的微软态度。薛兆丰先生是在方出了《起来》一书之后才写了篇文章引起轰动。《南方周末》、CCTV等强势媒体纷纷出面,给他们搭起对弈的台子。双方都非常的生气,不知道是不习惯在中央电视台露面还是怎么的,双方的表现给不懂IT的文化人留下的印象估计是不好,或许西交大的学生老师并不怎么看好,他们或许会以为两个人都还年轻。我没有看当时的现场,因为自己的确是非常久没有看过电视了。不过看薛兆丰先生收藏的文字现场,的确不是感觉很好,好象两个人都比较激动,所表现出的理性,只是为了不被对方辩倒,在中央电视台出丑。薛兆丰先生所挑出的几个破绽,也是那么的简单,不知道是方兴东本身就只会犯简单的错误呢还是薛兆丰先生只发现了简单的不应该?太简单,显得有些小气。所谓的煽动民族情绪,不过和我在某文章中提到的集体伤害差距不大。
他们二人或许是死敌,方兴东赞汪丁丁,薛兆丰就出来反驳,说的还非常具有杀伤力,同时绅士气派十足。关于微软的话题,二人更是牢记前仇,死死不放,有心人都能发现,二人一直对当年的棋具表示不满,一直在研究下面的棋,看他们该怎么走。薛兆丰先生有关于“垄断”的研究成果,方兴东现在更加关注互联网,不过凭借当年自己研究的微软成果,对付起来也不会太为难。在当年Linux的热潮中,方兴东的影响是功不可没,但薛兆丰先生在自己的主页上标明“建议选用微软产品浏览本址”。
方兴东一直都非常有激情,我至今记得第一次看到他文章的时候,当时我真的不知道,IT评论界还有这样的一个人,我知道段永朝、姜奇平等人,他们当时都在媒体上比较红。我坚信,方兴东因该是一个30岁以上的学术派。后来才知道自己多么的错,由于自己的固执,只看《计算机世界》,是多么的错误,不知道《南方周末》也有IT版,不知道还有个郭良,更感到不好的是,网络上还有王小山、王佩、猛小蛇这些人。不过冷静下来想想,他们还是各自有自己流派的。有的是老到,有的是激情,有的是情绪,有的是想法,有的是灵感。
方军这个名字让我感到舒服,不乏平易,又不缺少严肃,看到他的一些品位,又看到他的一些文章,他也对我的一些文章表示一些认同,我感觉到,这是个朋友。朋友的文章总是有一些自己认同的东西,偶像的文章则更多的是景仰,是读不太懂。
还有一个人,就是高丽华女士。她的文章选题有条不紊,文字严谨,又不乏活跃,比如最近写的《摘牌了又怎样?》。许多媒体都在说“Nasdaq情节”的问题,我自己的版也在作这样的题目。没有选择,我不得不在自己手记的结尾摘录高女士的一些原话,才能够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唉!
但,这些人,这些文章,能得到多少人的认可?能得到多少赞许的语言?
西安,一般被人列为二等城市,只有在“古都研究”这样的书籍中才能找到它的高贵。它可能是有些不争气,我自己都曾写过对它不满的诗句。但,当我想起那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西安文化人的时候,脸就会红。为故地而哭,为故人而泣,这或许是文人的一种境界,但我从来没有为西安这个城市或者这个城市中的某个人哭泣过。而最近一次流泪,则是看香港的一个电影。
想到这些,我就想到了市场。名人大都是指大众名人,而非大众者,一般不能成为名人。作为名人有他的好处,他的语言权一般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但名人不一定是这个领域最好或者比较好的人。文章也是一样,市场很重要,毕竟,这已经不是“为知己者死,为悦己者容”的时代了。而且,人言可惧,很多人他因为自己年少无知而不懂你的文章,胡说一通,再大肆宣扬对你的不认同,你就很臭了。
尤其是在网络上,很多人凭借自己的语言优势,对你作一些手脚,你就知道,不懂市场要倒多大的霉。
方军又在提大智慧,方兴东以前也提,薛兆丰先生则认为“经济学是要改造人们的世界观”。
方军有几个专栏,有一些说话的权利。方兴东说话还有多少人听?薛兆丰一般人又读不太懂。三个中的两个又是死敌。
昨天还有人让我看他在某网站发的几个文章,估计是对我说他哪个文章不能发表示不满。而另外一个,则很疑惑,“为什么我的文章他们不给我发呢?”两个都还是学生,一个是大二。当我再次考虑市场的问题的时候,就没感到自己又发现了别的什么东西,其实影响市场的,有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也有选题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但这一些都不表示,很有影响的人、很有影响的文章,它们能想到的你想不到,一般来说是你没有想办法作到。尽管你可能比他还早就想到了某个事情。
文化的事情,估计还是在西安作比较合适。所以我强烈建议,清华的两个方先生,都到西安住下。至于薛兆丰先生,随便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