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31 次) 时间:2001-04-09 20:30:40 来源:张翼轸 (earl) 原创-IT
新世纪的二月似乎是个多事之秋,狼来了的喊声到处都是,一会儿是说AOL要收购FM365了,一会儿又说MSN要收购搜狐或者网易了,一时间国内有点实力的门户网站几乎都成了被收购的对象,姑且不论这些传言可靠与否,以AOL、MSN、Yahoo、Lycos为代表的巨无霸们将大举进入国内市场那是毫无疑问的,唯一还值得讨论的只是时机问题和方法问题。需要提醒的是,当我们都把目光聚焦在ICP身上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国内另一个重量级的选手——OICQ。在最近的一次调查报告中, http://www.tecent.com取得了第四名的优异成绩,仅次于新浪、搜狐、网易三强,而www.tecent.com不过是OICQ一个附属的病不算太重要的社区,OICQ的魅力可见一斑。毫无疑问,如果狼真的来了,那么OICQ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一只肥羊,不要忘了AOL有ICQ,MSN有Msn Messager,他们都对中国庞大即时通讯市场垂涎已久了。所以,在现在这个时候审视OICQ绝对是一件十分有趣味的事情,而这正是本文所要做的事情。
上篇:OICQ究竟有多强
OICQ的飞速崛起似乎是一个奇迹,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强的即时通讯产品,可却偏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无可争议的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成为了事实上中国市场的霸主。个中原因是值得思考的,但不是本文的目的,本文更关注的是现在是未来,而不是过去。所以,笔者首先要问的就是:现在的OICQ究竟有多强,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OICQ能够保住霸主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海外巨头会采用什么策略来对付OICQ。
在以往的分析中,对于OICQ更关注的是它的用户数量,于是许多的文章围绕着OICQ的真实用户究竟是腾讯宣布的3000万还是世人推测的350万。这个问题固然重要,但并非最重要的。想想当年独领风骚的Netscape便会明白所谓的市场占有率是如此的脆弱,所以,笔者在这里要用新的方法来分析这个问题。而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软件的社会功能。
什么是软件的功能?这个问题是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比如一个即时通讯软件,功能便仅仅是诸如能够发短消息,能够群发信息,能够传送文件,能够聊天室聊天之类的吗?不可否认,这些都是一个即时通讯软件的功能,但绝对不是全部,相反,仅仅是极小的一部分,而且仅仅是由程序设计,由技术产生的功能,在这里姑且称之为技术功能。技术功能是软件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绝对不是全部。
在这里,要暂且把这个话题搁置一下,先来谈谈经济学中的一个新的突破。在传统的经济学中,资本是一个很单纯的物化的概念,仅仅包括金钱、不动产等物化的东西,但是随着近代经济社会学的兴起,资本的定义被大大拓展,产生了社会资本这个定义,社会资本包括社会地位、名望、关系网、交际圈等以往从来没有被当作资本来考虑的许多因素。
好了,现在言归正传,如果我们把社会资本概念的产生思路引入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的话,那么是否可以在软件传统的技术功能之外,再产生一个被称为社会功能的概念呢?就以OICQ为例,能够聊天、发文件毫无疑问是它的技术功能,那么能够与特定的人联系便是它的社会功能了,而且,于不同的人联系都是一种不同的社会功能。这也便是意味着,以OICQ拥有2000万用户计算,仅仅是与特定的人发送消息便具有2000万项这样的社会功能,如果再加上发文件、聊天式等的话,那么OICQ所具有的所有社会功能将要上亿。当然,这么多上亿的社会功能都是潜在的,只有在我们再把他们加入好友名单,这些功能才会真正发挥作用,但即使是这样,以笔者OICQ中有100名好友来算,那么OICQ对我而言具有的社会功能也有几百项。
其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OICQ在技术上不是最先进的,但仍旧能执国内即时通讯市场的牛耳。OICQ在技术功能上可能不如OMMO,不如xICQ,但是差距只在几个技术功能上,但是在社会功能上的优势,OICQ却是有着几十倍甚至上千倍的优势。
而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OICQ在市场竞争中有着两点至关重要的优势。
一、极高的转移成本。一个用户要放弃原来使用的软件而采用新的软件,在正常情况下必须考虑一个成本收益的问题。收益自然就是使用新软件带来的便利,而成本这里除了购买软件的费用之外主要是转移成本。转移成本在以前主要表现先对于新的软件使用习惯的适应上,而牵涉到网络之后就复杂了许多。设想一个情况,如果你现在厌烦了OICQ,而想改用新的即时通讯软件但同时又希望继续能够和原来OICQ上的好友保持联系,那该怎么办?一种视使用与OICQ兼容的软件,但显然OICQ不会同意,所以市面上没有这样的软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说服你所有的好友都和你一样使用新的软件,暂且不说是否所有的人都会同意,光光是你花在说服上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一笔相当高的转移成本。而付出了如此高的成本之后,你是否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呢?现有的即时通讯市场中是否还没有一个软件能够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
二、几何性的互动增长。软件的技术功能一次编写只能增长一个,是以算术速度增长。而软件的社会功能则相反,还是以OICQ为例,如果OICQ只有两个用户,那么具有的社会功能便是和另外一个人联系,两个用户便一个只有两个社会功能。但如果多了一个用户,那么具有的社会功能便是和另外两个人联系,三个用户便一个只有六个社会功能,以此类推,每增加一个用户,一个软件的社会功能便会以几何速度增长一次。更重要的事,这种增长是互动的,你成为了OICQ的用户的同时也使得OICQ的社会功能有了一定的增加。而这一定的增加有可能使得其他的人也成为OICQ的用户,而他们成为用户又促进了社会功能的增加,如此互动,使得OICQ能够利用早前微小的优势通过不断的强化,最后构成不可打败的优势。这也是符合非线性科学中早期微小差异经过长久运动会导致最终巨大差异的理论的。
所以笔者相信:只要OICQ自身不犯错误,同时外界又没有新的刺激条件的话,那么OICQ的优势会得到强化,永远维持下去。但问题是这个前提成立吗?而这正是本文下篇所要讨论的问题。
下篇:OICQ你还能走多远
在上篇中,笔者曾经论断过:只要OICQ自身不犯错误,同时外界又没有新的刺激条件的话,那么OICQ的优势会得到强化,永远维持下去。但这个论断是毫无价值的,因为这种前提只会存在在理论状态下,现实中是绝对找不到的。这也是笔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下篇的原因。
好了,现在就言归正传开始讨论OICQ的未来发展问题吧!
俗话说,谁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千百万的OICQ用户使得OICQ有了今天独特的地位,但是如果说会对OICQ发出致命一击,笔者相信首先也会是OICQ的用户,当然哪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打击。OICQ功能上得不够强劲是众所周知的,这不仅仅表现在功能不像ICQ那么多上,更重要的系统的稳定性上与ICQ有着太大的差距,一旦同时在线的用户太多便会故障频频,丢失消息已经是家常便饭,而进了2001年,特别是在春节上网高峰期间,甚至出现了无法连接到OICQ服务器根本就无法使用服务的情况出现,即使过了春节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果说丢失消息还不要紧,大家也习惯了大不了重发一次,但是如果随着用户的增加,OICQ无法连接的现象越来越频繁甚至出现长时期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的话,那么对于用户来说,无论转移成本是多么的高,使用新的软件替代也成为了无可奈何的选择,特别是一旦出现长时期无法使用的情况,那等于OICQ突然消失,即使通讯市场重新瓜分,这样的话对于OICQ绝对是元气大伤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其实不应该是太难的问题,优化一下服务器的技术,然后再多增加一些服务器就可以了,投入并不太大。但怕的就是腾讯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OICQ的用户慢慢流失掉,那么OICQ恐怕就真的死在自己的手里了。
当然,笔者相信这样的结果发生的可能并不会太大,毕竟马化腾绝对不是短视之人。所以我们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分析,分析完了技术之后,再从经营的角度来讨论讨论。
在上篇中笔者已经分析过OICQ的优势了,所以笔者相信AOL、MSN这些巨头门绝对不会和OICQ硬来,而是会采取收购的方式,而这对于盈利模式同样不明确的OICQ来无疑也是可以接受的。而这对于腾讯的经营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是直接抗衡,那么腾讯利用已有的优势,即使偶尔犯一些小错误也还有补救的机会,但如果OICQ将要被收购的话,那么管理阶层犯的任何错误甚至没有错误仅仅是没有实在的举动都可能导致OICQ被收购后相应人员的调整,管理层必须向未来潜在的收购者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对于目前的腾讯管理层而言,必须有积极的开拓性的经营举动,无论是为公而是为私。
当然,未来腾讯的经营举动可以分成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首先的自然是网上广告,网上广告不应该成为唯一的盈利方式,但是在目前而言网上广告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创收方式,是必须要加以重视的。OICQ的网上广告的确低廉,和其他网站上百元千次显示的价格相比较,OICQ的价格简直和白送没什么区别。但是OICQ广告也有着重大的缺陷,那就是广告形式的单一。在如今网络广告形式大小标准不断增加,表现形式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巨幅广告、气泡广告、互动广告之类新形式出现的情况下,OICQ那个小小的Banner实在是太缺乏吸引了。这就使得OICQ很难吸引到高端的网上广告,处于整个网上广告的最底层,很难从中获得巨大收益。要想在这方面有所斩获,途径无非两种:第一种改变现有单调的表现形式,当然这就需要通过修改OICQ软件的广告模块,这不但需要找到合适的播放位置,而且必须在用户升级软件之后才可能得到实施,短期内不太可能实现。那么就只有第二种方式,提高现有形式的服务质量,从定向播放的精确度上着手。笔者一向认为OICQ是最可能在定向播放的精确度上取得突破的网络广告提供商。原因很简单,对于大多数ICP来说,除非用户登陆否则根本就不可能得知访问者的详细资料,至多通过IP地址来识别访问者的来自的国家和具体省份,以获得最初级的定向播放。某些网上广告系统宣称的可以通过跟踪知道你内裤的颜色,那时不可信的。但是OICQ则不然,他可以随时通过用户填写的资料了解到用户的详细信息,有的放矢的播放广告。当然,OICQ的用户资料可能会不填或者没有填全,但是考虑到用户必须利用这些资料来结识新的网友,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应该会高于普通的网站。退一步说,即使只知道用户的性别,那也是很大的进步,至少可以使那些针对特定性别的广告不会浪费一半的投放。可惜的是,腾讯在这方面做的实在令人失望。利用用户填写的资料来加强投放精度恐怕还属于未来时,即使是利用IP地址来进行精确投放也仍旧不尽人意。虽然腾讯内部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腾讯的广告投放利用IP地址已经可以精确到省份了,但是笔者接触到的却不是这样,至少身在上海的笔者在腾讯的系统消息中经常会收到关于其他省份业务的情况,而这些消息对笔者而言除了带来厌烦之外,别无它用。腾讯自己的广告(消息)尚是如此,其他的自然也就不敢报更大的希望了。
谈完了广告之后,自然要谈谈起他的盈利模式了。先来说对个人的收费吧,这是前段时间引起很大反响的一个方案。在笔者看来,对于个人收费并非不能收,关键在于怎么收。收好了,对OICQ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收坏了,那么OICQ完蛋或者管理层下台的日子也就数的清楚的了。首先要否决便是对OICQ所有用户收费的想法,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做法。在目前用户已经习惯了一切都是Free的现在,要把原来免费的服务改成收费,那是绝大多数用户都不能够接受的。如果真的全部收费的话,那么对于不愿意付费的用户来说,和OICQ从此消失恐怕也没有什么区别,那是在逼着用户投向他人的怀抱中。退一步中,即时有用户愿意付费,你这钱怎么收还是问题。在信用卡不发达的中国,光是通过邮局等方式付费的交易成本恐怕就可以打消掉许多用户付费的冲动。所以,就像收费的E-mail一样,在OICQ全面收费不可能的情况下,推出增值服务,对增值服务收取费用就成了很自然的办法了,事实上腾讯也是这么做的。腾讯推出了QQ俱乐部,凡是加入的会员都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增值服务。那么这项业务开展的怎么样呢?据说是很不理想,仅仅有区区上千人加入,与千万的用户数相比实在是可怜的很。其实道理很简单,你推出增值服务并收费,那么首先这些增值服务要有吸引力,而且增值服务对于用户来说收益要大欲购买的成本。然而现在腾讯推出的增值服务恐怕还不能令用户有这样的冲动,无论是建立会员管理系统还是更高性能的OICQ用户查找功能,或者QQ在线面板以及建立会员专用聊天室和BBS讨论社区中贴图功能都不是特别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而与此对应的一年120元两年200元似乎太高了一些。当然,这不等于说在否定整个增值服务。因为腾讯即将推出的几项增值服务让笔者看到了一丝希望,好友分组信息聊天记录的上传下载以及配置专门服务器支持http协议这两项即将推出的增值服务对于那些将OICQ作为主要娱乐或者联系方式的人特别是流动上机的人来说是有相当吸引力的,如果在能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和适当的推广,那么应该会有不错的反响。当然,说起对个人的收费,最新推出的移动OICQ就不能不提。作为中国移动新世纪移动梦网的一部分有着分成协议的支持,是一种比较新的收入方式。更何况,OICQ的短消息和移动电话的短消息(SMS)可以说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只要推广得力,应该是一个前景相当不错的市场,这个我们只要看看欧洲青少年利用短消息进行聊天如火如荼的景象便可以想象了,更何况我们这里还有着网恋亚文化的推波助澜。
说完了个人的收费,下面自然说的是面对企业级用户的收费。虽然国内有不少企业禁止员工使用OICQ,但不可否认OICQ在加强和方便员工的沟通上的确是有着其独特的功效。据笔者所知,腾讯有效仿ICQ推出企业版ICQ服务器软件的做法,推出企业内部OICQ服务器软件,并且通过或租(按照使用人数或者频率收费)或买的方法获得收入,目前相应的软件正在开发之中,不日将推出一个测试版本。这个想法很不错,符合大禹治水用疏而不用堵的思路。但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是OICQ的服务器软件究竟性能怎么样,很显然如果仅仅是现有软件的简化版本那是不可以的,毕竟企业用户还有很多额外的问题需要顾及。虽然暂时还没有得到那个即将推出的测试版的功能列表,从腾讯得到的答复也属于非官方回答,无法对于具体的软件进行评述,但是在这里笔者可以提醒各位读者要关注即将推出的产品的两个特性:(1)开放性。就是如果企业用户使用这个服务器软件,那么企业内的OICQ是只能在局域网内部交流呢,还是允许对局域网外的特定用户开放呢,这对于有多个局域网构成Intranet的企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2)安全性。现在的OICQ安全性能是相当差的,漫天飞的消息炸弹且不说,光是能够轻易的察看他人的聊天纪录这就是很忌讳的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OICQ在企业内部的应有也是有限的,至少就不能用在工作事务的讨论上,这样的话对于用户的吸引力也就大大减小了。如果腾讯能够在即将推出的软件中妥善的考虑到这些问题,同时有着得力的推广,那么可以预计这一块业务应该会有一定的收益,毕竟OICQ的魅力太大了。
最后要谈到的也许是比较长远的考虑——腾讯的品牌经营。迪斯尼靠着唐老鸭、米老鼠这些卡通形象赚了多少钱,可口可乐敢说即时所有厂房烧光了也能从银行贷到款,为什么,无它,唯品牌的价值而已。这两年互联网热,中国的网站们上亿上亿的扔钱下去,的确打造出不少知名的字符串来,比如Sina、Sohu、Netease。只说以说是知名字符串而不是品牌,原因也很简单,这些东西后面没有他们对应的品牌文化,你能告诉我Sina、Sohu、Netease对应的文化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吗?仔细算算,真正能够够的上品牌两个字的恐怕也只有腾讯的OICQ和他那只胖乎乎的企鹅标志——因为我至少知道OICQ后面对应的文化是网恋、网友、网上沟通这些东西。当然这不是腾讯自己的功劳,大小的媒体和泛滥的网恋小说功不可默,是他们齐心协力把OICQ塑造成了网恋、网友的代名词的。品牌打造的过程现在我们暂且不去管它,现在要讨论的是如何利用腾讯现有的品牌(不仅仅是OICQ、企鹅形象,还包括除此以外的近百个卡通头像)开发出一系列的衍生产品,从传统商品中获得巨额的利润。遗憾的是,根据笔者所知道的,腾讯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把企鹅形象一段时间的衍生商品开发权卖给了广东的一家企业,而那家企业似乎在开发和推广上并不得力,至少笔者曾经不止一次被身边的女生询问哪里可以买到那只可爱的企鹅的长毛绒玩具。所以奉劝腾讯的管理层一句,在收回了开发权之后好好学习一下日本卡通业的开发经验。他们可以把一个卡通想象做到包括书本、床单、毛巾、杯子、包、服装、徽章在内的所有能够印东西的器具上,而且依靠这些商品销售获得的利润可以达到出售卡通片本身的两倍,如果腾讯能够学到一鳞半爪的话,也可以开拓一个相当具有想象空间的市场。实在不济至少也应该学习学习我们台湾的同胞,台湾清水堂成功塑造了阿贵这个Flash动画人物之后至少还想到为他出唱片,我们什么都不敢实在就暴殓天物了。
洋洋洒洒写了好多字,即使我写的不累,读者恐怕看得也有些累了。最后再说明一句,这并不是一篇对OICQ前景的规划和预测,因为我不是腾讯的经营层,无从左右它的发展。但是笔者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腾讯的经营层有一些启发,实在不济,至少对于后人分析OICQ的发展脉络能有所帮助。好了,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