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于未来的管理 - IT观察 - 王宏亮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3 次) 时间:2001-04-09 19:56:13 来源:王宏亮 (乐天) 原创-IT

2001年的新经济生态有点像是白垩纪晚期至新生代初期的情形:不能适应进化了的环境的恐龙灭绝了,喧嚣过后的大地渐趋宁静,而与此同时,地火却在加速运行,并使地核和地壳发生不易察觉却又关乎地球村未来的变化。不要小视这种潜移默化的量变,积累起来的能量是足以引发一场巨大变革的。
同样的道理,2001年新经济的四处扎根虽然还是一种转化和量变,而不是质的变革,却随时可能触摸到质变的临界点。对此,似乎只有最为迟钝的人才会怀疑和无视。
就像物种基因的随机变异是进化的必然选择一样,商业流程的数字化和商业模式的走马灯般的转移,也在使商业生态圈向更高的阶段演化。于是怎么管理转化,怎么管理伴随组织变迁而导致的工作方式和企业文化的变迁,尤其是怎么使商务和管理实现协同式融合,就成为定位于未来的管理和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互联网服务业快速扩张版图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借助网络实现流程和管理数字化的创新公司在我们周围一茬接一茬地冒出来了。这些新兴企业的“logo”是不难辨认的:它们是更为注重速度和专注于经营核心的公司,是善于利用服务提升价值链的公司,是注重企业内部网构筑和业务流程重组的公司,是一切环绕业务流程而不是部门或垂直领导体系的公司。
作为由商业伙伴、内部职员、外包商、供应商和客户构成的企业生态链条中的一环,创新公司不光要在各职能部门和流程的各模块之间取得协同,还要与上下游相关企业间取得协同,而不是独立于生态系统之外。否则大规模的客户定制只能停留在纸上。
总之,创新公司应当是“组织智商”极高的公司,这里所谓“智商”指的是如下这些方面:外部信息觉察力、有效的决策架构、内部知识传播机制、专注经营和商业网络。
因为有这些高智商的创新企业与上下游产业不断互动,传统企业与创新企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了——不断有旧企业通过转化加入到新型组织行列。于是企业与行业间的交互空间得以扩展:企业内部供应、财务、人力资源的交互,以及企业面向消费、供应、资本和技术的交互,构成了企业内、外部应用的基本构件。而内外部应用服务之间也在同时发生交互。
企业价值链的重构就这样开始了。结果是,管理的要素、结构、程序以及标准不得不加以修改或者重写。随着ERP 、CRM、SCM以及协同供应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管理越来越成为一个四位一体的集成系统,其中技术、应用、资本运营与管理已打成一片,共同成为企业营造未来优势的基础原料。
毫无疑问,这些原料的核心要素就是信息。离开信息,无论管理新程序的产生,还是电子工作流的构建,都是无从谈起的——无纸化的环境、分布式计算技术以及集中式呼叫中心已经成为“新管理时代”企业工作环境的核心部分。定位于未来的管理只有以随机变异的本能适应环境以及环境的变迁,才能“与时偕行”。不然,当新生代的太阳照常升起时,跟不上未来时速的企业将像白垩纪晚期的恐龙一样,再也看不到新世界的地平线。(王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