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上海IT风云 - 专栏 - 田瑾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4 次) 时间:2001-04-09 15:18:07 来源:田瑾 (田瑾) 原创-IT

田瑾(旧作)
仿佛就在昨天,我们还在为迎来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而欢欣。转眼,走过春夏秋,在上海不太冷的冬季,2000年已经只剩下余音绕梁。
自打媒体开始“年终盘点”以来,“十大新闻”评选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本报作上海IT大事综述的初衷,无非基于两点:一个是,总结发生在上海的IT大事,符合以上海新闻为主的报纸定位;一个是,梳理2000年的上海IT风云,从成功中获得鼓舞,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一日即一年”的飞速发展与瞬息万变中,确定上海IT业的位置,规划明天前进的步伐。
或许,上海IT十件大事没有几件,甚至没有一件能“入主”IT十大国内新闻。但是,2000年上海IT风云,却留下了自己无可替代的探索足迹。

一 信息化工作会议全力打造“数字上海”
年终的信息化工作会议无疑为2000年打造“数字上海”的努力,圆满地划上了一个句号。会议的重要性在于,不仅为年初的市政府“1号工程”规划,作了一个总结;而且,更为未来几年上海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定了方向。在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未来5年中,上海在信息产业的投资将达1500亿元,其中700亿元投资在芯片制造上,这一信息,毋庸质疑,愈加实证了上海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战略部署。
这里顺带提一句,今年年初规划的“1号工程”——信息港工程,规模宏大,共包括7个子项目:集约化信息管线工程、上海电信宽带网改造工程、联通数据通信网工程、网通上海IP宽带城域网工程、有线电视网双向改造工程、上海宽带信息交互中心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建设工程。“七子”项目能在短短一年中,互相协调、有条不紊地把建设进行到底,尤其基础设施建设初具成效,恐怕能做到这一点的领导机构并不多。

二 上海建成世界最大IP城域宽带网
当信息化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以及一个地区实力的标准;当欧洲与北美关于宽带网标准的竞争愈演愈烈,直至我国自己的标准也横空出世,因为标准的采用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当世纪之交,全国大凡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都在建设宽带网,因为“谁拥有宽带网谁就拥有未来”,上海的宽带网建设,不可否认,走在了前头。上海建成世界最大的ATM宽带骨干网,上海进行了世界最大的100万户有线公网双向改造,还有联通ATM+IP的宽带组网模式,网通全程85公里的光缆建设……
电信、联通、网通和有线,能四力合一,共同建设上海宽带网,当然不象想像中那样简单。原因不言而喻,面对宽带网这块诱人的大蛋糕,谁不想往自己的盘子里多搛一块?何况,“抢得先机”在这个时代意味着“财源滚滚”。
上海当然也有自己的方式。由信息化办公室来进行协调,减轻“摩擦”,引入“适度竞争”机制。这一点得到业界专家的首肯,因为在市场培育初期,完全竞争势必打价格战,价格恶性竞争损耗企业元气,最后造成“几败俱伤”。上海素来有强政府、弱企业的说法,怎样只做裁判、不做运动员,而且做一个公正的裁判,介入不多,主要起协调的作用,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度”的问题。

三 浦东通信故障 长达12.5小时 影响73万用户
浦东通信故障,无论时间跨度,还是影响范围,都是2000年上海IT业不容忽略的一个败笔。
2000年12月4日这个黑色星期一,“68777”位于浦东的四方寻呼台无法拨通;“58”打头的电话(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浦东国际机场、期货交易所、合资企业、政府机构等在内)从黄浦、卢湾、杨浦等区拨打,一个也不通;很多浦东用户的电话打不出去,甚至累及部分移动用户。电话通信不畅长达12.5小时,至少有73万电话用户无法避免地受到影响。
说败笔的原因在于,这个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造成浦东通信事故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个是上海贝尔的7.2老版本ISUP方式,从未经受过大量电话业务交换的实地运行考验;一个是上海电信的东昌路汇接局缺乏足够的电路备份。即是说,ISUP未吸取前者(TUP方式)的教训,加一个“补丁”程序;而东昌路汇接局没有备份。
阻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其实也格外简单。无非两条:一是,ISUP打一个“补丁”;二是,东昌局有备份。
软件缺陷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多起重大事故的“元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软件缺陷造成的破坏程度也越大。如果我们能从2000年的这起软件缺陷事故中,汲取防范类似故障的“营养”,并增强“防患未然”的意识,那么,浦东通信故障也算为未来信息社会的安全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四 东方网成立及知识产权被侵官司
2000年5月28日,国内首家获准登载新闻的大型综合网站——上海东方网(www.eastday.com.cn)正式开通。由于东方网依托上海各大新闻媒体,其新闻板块提出权威、及时、全面、原创、互动“十字方针”,也就不足为奇。而且,“原创”新闻将是东方网区别于其他登载新闻的大型综合网站的一张“王牌”。它能进行自己的采访,能整合传统媒体的信息,它成为上海媒体在网上的最权威的声音。
树大招风。成立不过半年,东方网惹来知识产权被侵官司。
11月15日,上海东方网被侵权案开庭。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由院长齐奇任审判长。原告上海东方网在8月份,发现山东又出现一个东方网,域名与原告仅一个字母之差,而且山东东方网在首页面、频道页面、九大频道名称、频道内容与风格、色彩及字体等方面,都与原告非常相似,甚至就是原告的“拷贝”。原告为此提出8项诉讼请求,包括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东方网”和“eastday”知名商品名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100万元等。
东方网被侵权案,是包含了网络著作权、知名商品名称权等丰富内容的新类型知识产权案件。它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一桩单纯的网络官司本身。

五 ISP大打价格战
ISP们轮番降价的背后,不知是否带着些当年彩电大降价的悲壮。不过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如今的ISP们,正在经历着跟当年彩电业群雄同样的“囚徒困境”。
经济学上的“搏弈论”再显神威。
战火在263、169等大牌ISP之间蔓延,263将上网费降至每小时2.4元,169对注册用户降至每小时1.8元。尔后,瑞得在线由原来的每小时4元,降至每小时1元,再创新低。
显然,上海的ISP们从未经历过如北京ISP之间的那种激烈竞争。于是,上海的网民也就不能象北京网民那样享受更加优惠的上网价格。
ISP们大降价的导火索与主战场均在北京。上海充其量只是隔岸观火而已。尤为费解的是,好些全国性的ISP,就是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两地,收取不同的上网费。当然,北京的便宜,有包月制,有特服号;上海的相对贵一些,一般只按信息产业部规定的平时每小时4元,晚11点至凌晨8点实行半价,每小时2元。
这就存在一个悖论,既然ISP们大降价跟上海没什么关系,又怎么会入选年度上海IT十大新闻?也许,只有本条新闻稍稍“滑出”上海的地域范围。但是,它对上海的影响却不容忽略。向来享有绝对优势的上海电信,预计在2001年年初,上网费用大概就会跌到每小时0.8元。
站在上海广大上网用户的立场,希望每小时0.8元的价格早日成为现实,更希望上网费更加公平的那一天,不再遥远。

六 满舟保送复旦
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少年反黑客“英雄”,不管他一会儿被捧上天,还是一会儿被摔下地;也不论他“术业有专攻”,独“钻”电脑,还是基础学科通通亮红灯,满舟,在媒体的放大器下,小小的年龄,一时间却体味了成年人也未必经历的酸甜苦辣。当然,由于命运,由于复旦大学要重新定义关于人才的标准,这个少年目前的结局令同样是偏才的韩寒望尘莫及。
不知该为满舟高兴,还是替韩寒遗憾。
满舟显然是幸运的。以名牌大学复旦的文化底蕴,给基本素质、文学素养均欠佳的少年补上人生重要的一课,并非难事,如果满舟愿意接受“改造”的话,或者简单地说,如果他能受到校园氛围熏陶的话。更何况,以世俗的观点,进了复旦,也就“镀”上或金或银的东西了。
大学,是课堂,是熔炉,是资本……各取所需。祝愿少年走好。更祝愿他,因为自己真实的成就,某一天再次被媒体正常聚焦。

七 上海“中关村”——张江技术创新区落成
4月23日,张江技术创新区落成。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浦东火炬创业园、上海高校科技产业园、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中药标准化中心、张江创业中心和近30家首批进驻企业,举行了揭牌、授牌仪式。
张江技术创新区方圆1平方公里,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它的建设,将带动整个张江高科技园25平方公里区域的高速发展。
技术创新区是张江高科技园的建设重点,张江高科技园又是上海“硅谷”战略的重点。从而,建设技术创新区成为上海高科技发展“重中之重”。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上海为吸引企业入驻张江高科技园推出特许政策之后,北京又“出炉”一揽子更为优惠的条件,增强中关村的“磁力”。显然,上海要吸引人才、吸引企业,留住优秀人才和知名企业,并培养出有相当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所要做的一件件实事,远比制定一个目标困难得多。

八 700多家企业遭CIH病毒袭击
4月26日,CIH病毒如期发作。虽有安全防范,但不免挂一漏万,上海仍有700多家企业的电脑难逃厄运,多为中小企业和外企。最发“病毒财”的,非KILL、瑞星等知名杀毒软件公司莫属。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类反病毒的本事日涨,病毒的行踪亦越趋诡秘。爱虫、特洛伊木马、罗密欧与朱丽叶……越是有毒的东西,就越是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而一种叫做“Kakworm”的病毒,已被指称为2000年最具破坏性的病毒,每个月的感染率稳居前列。相比之下,爱虫的破坏性不得不屈居第二。
病毒总是要寻找一条最易扩散的途径。上海计算机病毒防范服务中心的专家已经在提醒我们:谨防通过E-mail传播的病毒。新年到,正是电子邮件传输高峰期,无疑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良机。
我国公安部最近重申:将含有病毒的软件借给他人,并因此侵害了他人电脑,这种无意识行为已属违法,公安机关对病毒的传播者可处以三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应该承认,完全消灭病毒是不可能的,但是,把病毒打压到破坏性最小的程度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每一个使用电脑的人都有防毒意识。

九 上海移动模拟B网关闭
8月31日,上海移动通信模拟B网关闭,涉及7万左右模拟B网用户。
截至关闭日期,上海已有6万左右模拟B网用户办了转网手续。还有3万多模拟A网用户,也提前转网,因为到2002年年底,上海模拟A网也将关闭。
上海关闭模拟B网,其实已在北京、天津、辽宁、江苏等省市之后。
模拟网弱信号区、盲区较多,易被盗打,不能漫游。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网已经占据主流,模拟转数字势在必行。这种趋势不会只发生在通信领域,电视信号传输不也将转型吗?由模拟制式转向数字制式。
只有告别老技术,才能得到新发展。

十 “第三张身份证”——上海推行电子社会保障卡
继身份证、驾照之后,社会保障卡成为上海市民的第三张身份证。它不仅是能够证明个人身份的有效证件,而且实现了电子化。
社会保障卡的问世无疑是一个进步,也是先尝甜头的上海市民的福音。它包含了更丰富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照片、指纹、工作单位、婚姻状况等,可记录持卡人各个时期、不同状态的信息近200条;它具有更多服务功能:看病时,可作就医凭证;买房时,可作公积金贷款凭证;求职、买保险时,参加职业培训、领取社会救济时,都可作为登记凭证;它还有可以查询和及时更改个人资料的便利,通过查询单位对持卡人的“四金”(养老、失业、医疗和住房公积金)缴纳情况,及时维护持卡人享受社会保障的权益。
电子身份证愈是方便,也愈是要注重安全防范问题。

2000年转瞬即逝。新闻都是易碎品,2000上海IT的风云大事,到今天其实已是过往云烟。总结旧年,无非以历史“照亮”今天和明天的行程,无非是明确上海IT业所处的位置。地位,都是靠做实事积累起来的;能做大事,在IT界才有发言权。
但愿上海在IT业界能够发出自己更多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