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1 次) 时间:2001-04-09 11:39:20 来源:李德伟 (木子) 原创-IT
只不过是一两年的时间,商业网站的命运却今非昔比,曾经是点石成金,现在却成了烫手的山芋。曾几何时,网站几乎成为通向财富的高速公路和捷径,而倾刻间又突然变得前途茫然,倒闭大潮峰涌而至,把那些网站创业者的信心震荡的摇摇晃晃,失去重心。
仔细想来,这种状况又是很正常的,互联网进入中国也不过五六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今天的成绩,已属不易。就经济学角度讲,互联网产业的概念并不明晰,几乎所有网站的商业模式都基本是传统产业的延伸,在竭力倡导“新经济”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所谓的“新”只不过是形式上的新。
综合性门户网站的重要收入来源仍是广告,同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更有优越性,但是,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基础建设状况,无法让这种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对于以经营商业网站为主的网络公司而言,其盈利的商业模式无异于从传统媒体嘴里夺食。虽然网站同传统媒体的服务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无非也是通过提供信息服务吸引用户,从而获得广告收益,这就是所谓的“注意力经济”或曰“眼球经济”。其实这种做法并无多大创意,因为传统媒体一直在这么做,报纸、电视不也是在抢用户的眼睛吗?传统媒体的反攻,来势汹汹,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综合性门户网站都无法同传统媒体进行较量。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传统媒体的资本实力和资源实力都十分雄厚,短时间内在互联网上形成战斗力并不难,从这一点看,网站的技术优势又不能成为优势了。新浪网本来是以新闻见长的,但同后来居上的新华网、人民网相比,新浪网在新闻方面的优势大打折扣了。更不幸的是,综合性门户网站的重要收入来源是网络广告,通俗点讲,他们是要靠网站吃饭的,而传统媒体网站则不同,不靠网站也可以发展,靠了网站反而优势更加突出,可谓如虎添翼。
亚马逊曾被誉为电子商务网站的成功典范,如今谁还能说亚马逊已经成功了?早在互联网流行以前,我们就开始享受图书邮购销售的服务,只不过同现在的网上书店相比,那只是非常原始的方式。在中国,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还很严重,也很普遍,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许多障碍。目前,经营电子商务网站的绝大数是有很浓厚技术背景的IT公司,缺乏传统商业的运营经验。十分有趣的是,在大大小小的网上书店中,反而没有象新华书店这样的传统企业。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看,网上书店应有两个优势:一个是“全”,即图书的品种全;一个是“廉”,即为购书者打折多。否则,我是不会考虑在网上买书的,我想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想法。至于钱汇出去以后多长时间能够收到书,则成了网上书店的劣势,邮购总归没有在本地购买快。在这种利益权衡之下,网上书店的命运就不那么让人乐观了,现在好的一点是,象新华书店这样传统的大型书商还没有全面进入电子商务,不然,那些毫无传统图书营销背景的网络书店就遭殃了。无论是在网上卖书,还是卖其它什么商品,这种矛盾都存在。诸如在网上买台电视要比在本地商场里买台电视有什么优势之类的问题,着实让人不好回答,有时候涉及到售后服务、商品配送等方面的问题,则更让人无法为电子商务网站摇旗呐喊。物流、钱流等等的现实障碍,实实在在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当然对各类网络商店的发展也产生着大大小小的影响。
商业网站的日薄西山,直接原因在于失去风险投资的继续支持,这恐怕是对这些网站的致命打击。在人们的眼里,网站一向是善于花钱的,花钱的手法近乎于“烧”钱,但谈起赚钱,似乎成了网站的一大弱项。刚开始,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将来,必竟任何一种商业行为都要从投入开始,然而,面对网站这种类似“投资黑洞”的前景,实难有几个投资商会有如此之大的耐心和信心。现在看来,尽管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二千多万,但这一网民群体的商业价值仍未形成,也可以说,互联网的潜在商机在于商业用户。网络广告也好,网络购物也好,只不过是一种消费方式的转移,并不是网站所创造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网站同传统媒体和商家一样,都在同一座山上挖金。金子是有限的,并不因为挖金者的手段先进了就能多产金子,因此,网站要想赚钱盈利,思维还需创新。
越来越多的商业网站调低了对盈利的预期,这使得人们对这些标榜新经济的网络公司产生怀疑,纳斯达克的低迷也正是投资人信心的低迷。互联网并不能直接下载一辆汽车,网站也不能挤出牛奶,所谓的新经济,仍是寄生于传统经济,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传统经济尚不发达的中国,由于传统产业的持续滑坡(我们必须正视这种问题的存在),经济景气问题日益突出,这也造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困难重重,也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商业网站在这种背景下,并不能担当刺激经济发展的重任,自然自身命运也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