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应该新在哪儿?——再谈千龙为何没有超越新浪 - 网络打靶场 - 上网了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2 次) 时间:2001-02-28 23:45:46 来源:上网了 (上网了) 转载

新媒体应该新在哪儿?——再谈千龙为何没有超越新浪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7次)
  时间:2001年02月28日 23:11 来源:litao原创

  《明日报》在宣布停刊、结束了它的“数位媒体实验”之后,许多人由此认为新媒体的前景暗淡。我认为,《明日报》的失败并不预示着“新媒体实验”的失败,它只是一个“伪新媒体”——新媒体的壳、传统媒体的瓤。我创立的中关村网络电视台也在进行着新媒体的创新实验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认识到:新媒体的基本要素在于多媒体性、互动性以及个性化,新媒体之于传统媒体,应该像电视之于广播,彻底改变大多数人接受新闻的习惯,否则新在哪儿?

  遗憾的是,《明日报》没能发挥这些特长。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过度强调原创新闻的规模,由此造成记者队伍的臃肿。《明日报》自开站以来,号称记者随采随发,每天供应1000条新闻,超越岛内两大传媒《中国时报》和《联合报》网络版的600条,而且每天自上午9时起,整点出报,直到晚上9时为止。在一些重大新闻采访活动中,现场记者数甚至超过了一些传统强势媒体。为了适应网络的无限化,记者被要求每日发稿量必须为平面媒体的一倍,但运作之后,新闻量却远远不及,实际上每日仅能提供450条新闻左右,而大肆扩充人力的结果,反使经营团队背负沉重的人事费用。这种新闻运作的新媒体提供的难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独家、更有深度?

  新媒体究竟如何运作呢?可参照电视界流行的“制播分离”,网络新闻传播应该属于“播”的范畴,一个新闻网站新闻采集能力再雄厚,它的“制”放到网上也是杯水车薪,所以应该在“播”上下工夫,怎样利用先进可行的理念、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互动、双向以及个性化的优势,“播”出彩来。这同样是《明日报》停刊给予传统媒体衍生网站最大的启示,其传统媒体的多点支撑可以成为资源,也可以成为包袱,传播手段的创新是关键中的关键。况且,国内现行政策对于官方、民间两种网站在“播”的方面是机会均等的,因而像我们的国有企业一样,很下内功,才会前途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