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高人”李小龙·天极·《中青》 - 起跑线 - 信海光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37 次) 时间:2001-02-27 00:37:48 来源:信海光 (信海光) 原创-IT

2000年11月21日下午,北京长富宫饭店。

  李小龙这一天特别精神,特意把平日舍不得剃的胡子剃得干干净净,西装革履。因为这一天,他要正式对外宣布,把一手建立的263网站旗下的ICP、ISP和IDC三个业务独立开来,成立集团公司,开始其事业的另一个起点。

  然而,面对蜂拥而来的200多个IT记者,李小龙依然非常吃惊。因为按照原计划,作为主办者、263网络集团的CEO,他本来只准备请五十个人参加。

  作为一个从事IT报道的记者,作者在11月21日,也参加了263网络集团的成立发布会,恰恰就是那一百多不请自到的记者之一,由于人多,作者也象很多其他同行一样只能站着开会。而作者关心的问题也和几乎所有其他记者关心的问题一样:

  随着美国纳斯达克的下跌,很多过去非常活跃的网络公司,非常活跃的网络人,都似乎进入了冬眠期,整个网络界一片风声鹤戾,流传的都是这网站倒闭、那CEO辞职的悲惨消息。而过去并不起眼的263网络集团现在却宣布,他们不仅没有面临生存问题,而且还一直在赢利!

  李小龙是何许人,能做出这等业绩?

            中关村创业

  第一次见李小龙的人肯定都会为他的身材吃惊,194CM,在整个中国的IT界,甚至企业界中,说他是最高的经营者应该都不会意外。因为身高,他出现在哪里都显得有点引人注目,招人仰视—有人因此开玩笑说他天生是折腾网络企业的命,到哪里都引人注目,不正与现在正流传的所谓“注意力经济”的精髓暗合?

  “我一上大学,就是整个学校的第一高,等四年后离开的时候依旧是第一高,现在这记录应该已经有人打破了吧?”李小龙说。

  1986年,李小龙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到了一家国企做技术工作。和很多后来在中关村创业成功的人一样,立小龙属于较早辞职那一群人中的一个。辞职的原因似乎更多的是出于经济方面:原来在学校的时候,李小龙仗着身高的自然优势,效力于校篮球队,拿着比一般同学都多的补贴,再加上一个月父母给的20多元钱,一个月能有50多元的收入,在当时也算是学生中比较阔绰的一个,然而工作以后,父母的补贴一断,工资收入居然比在学校的时候还少了几毛。李小龙决定辞职。

  那个时候,中关村刚刚还只是有个雏形,村里充满了各色下海捞金的人等。一身轻松同时也衣食无着的李小龙一时想不好自己该做什么。就每天在中关村路口观察,看有什么机会可以利用。这时候,据说,一个每天在“村里”来回拉货的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开始,这个拉货的只是自己骑着板儿车拉,着装破旧,过了一段时间,李小龙发现他已经配上了呼机,又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他已经雇上了伙计,再过一段时间,发现这个伙计也配上了呼机—–李小龙由此认定这里面大有钱赚。

  在中关货的人百分之九十是在倒电脑,李小龙也倒。后来发现不行,因为自己吃不了那种风里来雨里去的苦,然后就改行。从87年建立第一个企业开始,他大约换了四五次,做过企业的几乎所有的岗位,做过杂志、对外交流。

  整体来说,李小龙在那个阶段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一直在来回折腾;但那对他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不停的调整中,他积累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了为数不少的资本,更重要的是,积累人生经验和阅历、对市场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重要,很多是来自当初的实际经营,比如,当时来我这里买计算机的人一般是一起来三个左右,这些人各有不同,一个是背着手的,也是管掏钱但什么也不懂的;一个是眼珠儿转的,也是请来参谋的懂行的;一个是仔细看的,也是买来机器回去使用的。对准每个人的胃口是生意成功的关键。”

  1993年,李小龙抓住了他的第一个机遇,开办了海诚寻呼台。

  当时,正是中国信息产业大发展的阶段,寻呼机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李小龙瞅准时机,用自己积累的资金与朋友一起创办了海诚电讯。开始是批发寻呼机,李小龙恰好抓住了最初的爆利阶段,那时候,一台寻呼机要卖两千多元,用现在的价位看等于腰间别着一台小彩电,但依旧是供不应求,以至零售商提着大包的现金上门等货,据说,当时一台呼机的利润有六七百元!

  李小龙没有被短期的利润冲昏头脑,决定办寻呼台。在他眼里,卖呼机是“割麦子”,一年一种一收,虽然收获快,但需要年年大投入;而做寻呼台则是“种果树”,开头两年辛苦,寻呼台建立后,客户有了,就可以年年收获—-实际上,直到后来经营网络,李小龙开始时“种果树”的思路都一直在影响着他。而李小龙当时想:“如果我有一万个用户,一年是三百五十块钱服务费,那不就等于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有一万块钱收入?”

  没料想,“果树”种下去,李小龙收获的不是一万用户,而是二十万!到1997年,海诚寻呼已经有二十万的用户,成为北京最有影响力的寻呼台之一。当时,由中国质量认证协会联合国际知名机构举办了一个服务认证活动,海诚被评为四星级寻呼台—全国有数百家寻呼台参加评选,一共只有四家被评为四星级,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家寻呼台够五星级标准。

  在这期间,李小龙又投资一家叫“中外运”的上市公司,获利非浅。

            后发制人

  北京嘉里中心写字楼被外界称为中国网络第一楼,因为那里云集着数十家网络公司,是中国网络企业密度最大的地方,可谓村土寸金。然而,李小龙领军的263网络集团在这里竟然租下了3000平米的办公区,因为263一直在赢利,263花的是自己赚的钱。

  “因为我长得高,所以看路准吧?”李小龙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为自己的事业选准方向。1995年做寻呼业的时候,尽管已经有了十几万用户,他依然意识到自己一定要尽快转行。因为寻呼业再辉煌也是个夕阳产业,呼机迟早要被手机所取代。

  但他一直到1997年才真正涉足互联网业。在李小龙眼里,他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去做什么大事,没有兴风作浪的能力。只能去冲浪、搏浪,等浪起来的时候顺势而行。“教育和推动市场的工作总得有人做,但我没能力做,先行者可能会成功,但也有可能成为先躯或先烈”。

  为中国互联网兴风作浪从而成为“先躯、先烈”的例子在中国网络发展史上并不少见,张树新的赢海威就是最著名的一例,这个当时为无数先进中国人上了网络第一课的ISP服务商现在几乎是已经销声匿迹了。另外一个例子是chinabyte网站,它也很早,但它现在的影响力与当初的投入相比实在也是小得可怜。

  当然,以兴风作浪而成大事的也有,比如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但这些网站的实力与当时的263不可同日而语,它们都拉了数以千万计的外国人的钱。李小龙做互联网没有风险投资,思维方式也是传统的。没有讲故事,凭一个idea(点子、创意)到资本市场找钱。

  1997年,很多人开始上网,机会来了,“首都在线”应时成立。当时上网的人群主要是那些文化程度高、收入高的人,他们的目的是想通过上网了解国外的一些情况,他们需要的是接入服务,图的是方便,而不会过多地考虑费用。263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当然,回报自然也是非常理想的。

  但是,当时提供上网接入服务的公司很多,要在诸多竞争对手中胜出,没有创新不行,这个时候,李小龙想到了“主叫计费”的服务方式。对于早期的网民来说,上网实际上是非常费事的,他要去提供服务的公司去咨询机构、办理有关手续,回去后,还要再等几天才能使用。使用后,不管多忙,每月还要跑到公司去交费,但当时,没有哪家公司想解决这个问题。

  从世界范围内来说,“主叫计费”都是263的一个创新。道理很简单,用户不需要去办理有关手续,只要播打2631,就可以直接上网,费用可和电话费一起通过银行交,或由邮局从你的帐上划走。也就是说,由先交费后使用,改为先使用,后付费。

  这个看似简单的创新对263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此,“主叫计费”成为中国ISP服务的基本提供方式,后来者及竞争对手们纷纷采用,有了163、169、2698、2911、165等各种“主叫计费”服务,但这时候263已经牢牢掌握了先机—-掌握规则就等于掌握了商机,263随后又推出了上网包月付费制、免费邮箱等服务。到2001年,在北京,263已经和中国电信一样占到了40%的市场份额,而其它上百家ISP只能瓜分余下的20%。

  回想起当时推出“主叫计费”的情况,李小龙感慨万千:“开始股东们有怀疑,我就搜集了各种资料,做了详细的分析,光胶片就制作了一百多张。然后开会解释,一直整整开了三天会。为了使股东相信,我对股东的承诺是――当年让他们收回投资,并有分红!”

  从现在的情况可以想见李小龙当年压力有多大:在中国乃至世界,做互联网的同意词叫“烧钱”,当时没有几个网站敢轻易讲赢利,更不用提当年赢利。中国的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自建立以来每年都数千万的亏损,而他们的赢利预期是定在2003年。

  股东们相信了李小龙,连现金带实物共投资了1500万元。“结果,他们当年真的就收回了投资,并且有非常理想的回报。”

  经过三年的发展,263网络集团现在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网络公司,ICP(内容服务)、ISP(接入服务)和IDC(数据中心)三大业务总共有将近一千名员工。集团的核心部门都在有中国网络第一楼之称的嘉里中心写字,那里一般的租金报价高达30美元/平方米,263一共租了3000平方米,是嘉里中心最大的客户。当263由首都在线变成网络集团的时候,原来的海诚集团似乎已经不能再称作263的母公司。尽管263网络集团是由海诚集团直接控股,但海诚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具体业务,海诚的一些董事成了263的领导,李小龙也完全完成了向互联网的过渡。惟一能看出263出身自一家寻呼企业的痕迹来自263办公室的烟会缸,上面还有“海诚寻呼”的字样,让人想起这家高科技企业原来的出身。

            一个经营网络的农民

  直到不久以前,263才把它的.COM的域名从一个外国人手里买回来,当听说对方只要价四千美元的时候,李小龙惊喜不已。

  李小龙喜欢对外界自称是“农民”。“农民”这个词在北京是小市民鄙视见识短、素质低的人的贬义词;而在上海,同样的词叫做“阿乡”,也不是什么好话。李小龙自封为农民,倒不是指他自己的出身,他毕业于北京的名牌高校,家庭背景也是不错的,他从没有务过农。

  据说,在互联网非常火的那段时间里,有几个银行家和李小龙交谈,李小龙向他们介绍的是自己的企业是怎么盈利的,自己的企业将来怎么发展。对方不解地问他:“你明白不明白,互联网是资本运营,是不讲盈利的,你亏损是正常的,盈利人家还有什么前途?”听得李小龙一头雾水,张口接舌,对方见他不懂,就送他一个大号――“农民”。

  再有一次是李小龙曾经参加过一次IT业界精英的聚会,一群“海龟”(网络界谐语“海外归来”)在会上大侃网络速度、融资、注意力经济、idea等,把他听了个稀里糊涂,回来后大呼“听不懂”,从此再不参加此类聚会,说:“我胆很小,如果我在会上说了,过三个月后,被证明全是胡说,那我就没脸见人了。”

  农民归农民,相信李小龙这么说只是为了和某些好高骛远的“海龟”们划分界线,并不认为自己真的是“农民”。“农民”一词实际上暗合的是263几乎全面的本土化,用李小龙的话说,是:“263是百分之百在中国的土地上用中国人自己的钱,由中国人自己经营的公司。”

  李小龙的优点之一,也就是能够认清自己的能力,你不是笑我是农民吗?农民有什么不好,我是农民我能赢利!你能吗?当他把自己的短处张扬开来的时候,反而没有人去笑他了。这和某些本身是地道的“土鳖”,却全力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引用风险资金在国际上是通用的,在国内也有不少成功范例,因此并不能说方法不对,但李小龙去谈融资就肯定有困难,受损失,这在国内网络界是有先例的,同样的50%的股份,“土鳖”去谈只能融资三、五百万,一个在华尔街历炼过的“海龟”去谈却能融到三、五千万,其间的差别是巨大的。

  而李小龙的特点则是它根本不想去融资,或者说他融资的欲望不是特别强烈,从而使263走上了一个自助式成长的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

  在263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它没有讲故事、凭概念去资本市场找钱。他们没有唯资本市场是从。资本市场、银行家看产业发展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是卖东西 的,有一点唯利是图,而263则是农民的思路,不在前期阶段就没有想过到资本市场要回报,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利润。

  或许李小龙当初的想法只能是与当今网络界要“赢利”的思路暗合,他不可能在当初就看到网络界现在局面。但也正是他以“农民”的眼光去经营才比较轻易的抓住了根本。当年中国革命的时候,革命力量内部有毛泽东和王明两种方向,毛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派,王则可以称作“海龟”派,但最后呢,还是毛泽东取得了胜利,因为他知道中国人民需要什么,单一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胜过王明的“洋书十万卷”。

  李小龙做263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抓住了中国的国情,从投入时机到主叫计费到网络集团,李小龙几乎每步都走得恰到好处:网络大浪来的时候他开始下海冲浪,而且做的是当时最基本的赚钱模式ISP(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即使今天在国际上这也是最赚钱的模式,吞并时代华纳的AOL(美国在线)就一直靠ISP赢利;竞争激烈的时候推出了“主叫计费”;网络冬天需要赢利的时候,263已经开始赢利;而在各大网站钱将烧尽,减少宣传的时候,263又大举出动,成立网络集团,更是以极低的成本吸引了无数注意力。

  很多人怀疑263的背景,认为是因为有中国电信的强力支持263才得以有今天的局面。但李小龙称在263的资本组成中,仅仅有电信三产企业的一部分投资。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李小龙比其他竞争者在信息产业有更雄厚、深远的基础,当年的海诚寻呼规模很大,与电信的合作非常良好,相信这对263的业务发展起了不小的促进作用。

  农民的厚道与大意也给李小龙造成过损失。前不久,263网络集团刚刚把263.COM的顶级域名从国外买回来,当初,李小龙为了推广“主叫计费”业务把263.net的域名注册下来,却偏偏忽略了.COM的域名,以至被外国人抢注。幸好,注册者不知道中国有个很大的网络公司正需要这个域名,263仅仅以4000美元就买回了域名,本来,李小龙是准备不惜血本的。有了这个域名,263网络集团就可以放心地冲出北京,进军全国了。

  263的领导团体中目前来说还全部是“农民”,但李小龙并不介意优秀的海外归国人士加入进来。毕竟,今天的263和当年的首都在线已不可同日而语。以前的成功经验也不见得能够完全适应新阶段的发展。

题目的枪手味儿太浓点儿了吧?——也许是你写得太累了。 - 北方狼 - 2001-02-27 00:52:52

题目的枪手味儿太浓点儿了吧?——也许是你写得太累了。

Re:题目的枪手味儿太浓点儿了吧?——也许是你写得太累了。 - 无翼天使 - 2001-02-27 09:00:12

呵呵,谁然是有一点,但使我了解了李小龙的成长过程,印证了我对互联网的一些看法,呵呵,还是一篇对我来说很有益处的文章,感谢“跑不掉”:))

Re:题目的枪手味儿太浓点儿了吧?——也许是你写得太累了。 - 阿飞 - 2001-02-27 09:46:05

呵呵,是有点 不过我用的时候换了个名字,叫《“农民集团” 263和李小龙的故事》 杨光兄觉得怎么样?

Re:题目的枪手味儿太浓点儿了吧?——也许是你写得太累了。 - 信海光 - 2001-02-27 12:38:25

我给天极的是263与李小龙的故事 我想在这个商业性不强的地方用一个特别的名字。 高人是因为他个子高的双关。 浪,你是不是没看就这么说了?

Re:题目的枪手味儿太浓点儿了吧?——也许是你写得太累了。 - 张小丑 - 2001-02-27 15:29:39

绝不是PMP,海光的这个名字起的不错。记得,蒋介石当年回老家扫墓,我们的报纸标题叫《蒋介石今天扫他妈的墓》,很不错。上海有个大楼完工,标题好象叫《某某大楼今天“盖了帽”》,既指封顶,也说质量好,双关的运用很难得啊。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其他意思。只是大家现在对赤裸裸的赞美已经有些烦了,所以即使需要赞美也不妨含蓄一些,以防挨骂。 - 北方狼 - 2001-02-28 00:25:56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其他意思。只是大家现在对赤裸裸的赞美已经有些烦了,所以即使需要赞美也不妨含蓄一些,以防挨骂。

Re:题目的枪手味儿太浓点儿了吧?——也许是你写得太累了。 - 信海光 - 2001-02-28 00:55:02

谢谢小丑的理解。 赞美不知道是啥意思。 好象不骂人就不用写东西了。 你可以反驳一下我那赤裸裸的赞美嘛。 真理越辩越明。

Re:题目的枪手味儿太浓点儿了吧?——也许是你写得太累了。 - 无翼天使 - 2001-02-28 08:57:21

就是的,同意信海光。 PS: 与主体无关,我的一位前辈告诉我,记者一般来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说让记者骂一个人能把他骂的臭名昭著,但要是让他赞美一个人效果就会差很多,不知各位如何看??反正事实证明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