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与现实之间 - 参与观察 - 宋斐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05 次) 时间:2001-02-26 17:51:30 来源:宋斐 (songxq) 原创-IT

在虚拟与现实之间
宋斐

面对互联网,我们很容易看到的是,无数的资金和创意在各个网站之间流转,无数个广告等待被注意和被点击,但互联网决不只是技术革命和商业机会,它其实更是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吃穿住行、衣食男女、行行止止的变迁,它要改变的是每个人的生存状态。
笔者很少在网上聊天,但从常识上来说,我相信网上的非面对面的聊天并不全是因无聊而聊,在网上聊天的大概也不仅是普遍意义上的中学生。有例为证。前几日我的一位朋友在网上遇到了一位颇为投机的女士,两人在网上约定谈话时间,互相留言,而没几次过后也就知道了对方的职业和电话,当然也分享着、分享了对方的烦恼和喜悦。聊过了多次,电话也打过了多次,可要实现很容易实现的见面(他们在同一个城市)却没那么容易了,据这位朋友介绍:
他们知道见面后网上可以说的话就少了,分寸感和现实感就多了;他们知道虚拟的情感落实到现实的层面时总是容易落空和失重;他们也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并不需要建立深层次的,基于家庭或“婚外恋”或第三者等形式之上的关系,他们需要的仅仅是去除现实生活中那种男女两个世界之间的绝对界限,“现实中你对男性和对女性说的话总是不可能完全一样”,而网上聊天则可以实现幼童那种对性别的无视,或是实现异性成年人之间的那种真诚、透明的交流——如果他们足够坦率。
卡夫卡需要婚姻,但他更需要自己的独立和完整,所以他痛苦。我的这位朋友则在尽量地保持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如今他已经自觉地减少了上网聊天的次数。既然现实是不完满的,所以他们需要虚拟;而既然虚拟终归是虚拟,所以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现实。
情感的付出成为近乎可以计算的过程,正是这个商业社会的特征,而且显然不是出现于互联网之后。现代人具有着越来越强的计划性,我们越来越习惯于以“未来”为“现在”定向,但导向家园的钥匙却仍要到“过去”之中去寻找,问题是你向谁敞开你的“过去”?你的“过去”将在谁那里得到理解和肯定?
在商业和情感领域之外,互联网对文化的意义也不容忽视。网上内容和服务的日益丰富给大众带来了较以前更多的观赏和选择机会,但它也使大众化的现代社会更加大众化。没有钱到夏威夷去度假么?没有时间去观赏新年音乐会么?没有机会去观察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吗?这些都将在“短、平、快”的意义上得到解决,网上虚拟将会使你身临其境般地足不出户而参与其中。再如艺术品,数字扫描后把艺术品搬到网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都有了可以到网上去查阅、浏览和观赏的机会。但就这跟中产阶级把一张意义不明的逼真复制品挂在客厅里,然后对每一位来访者郑重地说“我一向很欣赏某某的画”一样地做作。艺术品的价值很大意义上在于它对于我们的距离和其自身的独一性,而大批量地复制和广泛的悬挂只会让它成为中秋月饼和春节挂历。我们需要的或许真的不是低成本的欣赏自由,而是那种在承担更多责任的同时再去享有的自由。
这就如“周末到郊区旅游,把自然风光作为一种消费品”一样:准备好你的心情和旅游计划,投入身体、时间和些须金钱,去收获疲劳、放松和充实的感觉。由于你并不是长期生活在那里,所以你很少有机会看到寒风萧瑟、枝叶枯黄或是炎炎烈日下的耕作场景,你只会对着一束不知名的野花发出夸张的赞叹。显然,你的生活重心是那粉尘漂浮、人声鼎沸、为奢侈品而奔波终日的都市。虚拟的是野外的美好一日,而现实的是责任和压力。
在这里,不妨引用我的一位同学在其毕业论文中的一段话:“相信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很快就都会失去那些古典的快乐,比如一杯茶、一本书式的闲适。而旁观者的深沉的历史沉思,在超文本链接的世界里,也逃脱不了被肢解和粉碎,而成为被无数只小手进行无谓的万千次操作的对象的命运。”这大概有点扯远了。(宋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