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09 次) 时间:2001-02-23 09:47:32 来源:sos遥然 (sos) 原创-IT
天使之城
-关于死亡的一点感想
昨日中午抽空到楼下的报摊上买了几份杂志报纸来看,雾气弥漫,忽然变冷的天气,让我想起了很多不该想的东西,包括《天使之城》这部电影,还有最近关于一个车祸网友所愤怒出来的故事。刚好挑的杂志里面有《中国新闻周刊》,奇怪的是,封面报道竟然是信仰危机,也就无缘故地和这些天来所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想先看看这封面报道,却又没有时间,连续工作到深夜,没了心情。想起人之生老病死,回家睡过一夜,心情不很沉重地写点胡思乱想,就算给自己看吧。
刚好外面下雪了,我能从窗户上看见屋顶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白雪,心情也就好了些。前几天在网上溜达,看见网上在讨论一个死去的网友。我于该网友,况且称网友,不熟悉罢了,根本算不认识。就跟在一座大楼里上班一样,这茫茫人海,其实,要在乎的,真的不多。而网上的其他朋友,想必跟死去的那位网友非常熟悉了,在网络这个都用冷漠代号行事的地方摆起了灵堂。因为某些人的不熟知,出来搅了兴致。本来祭奠故人是没有什么兴致可言的,但恰恰他们不是这样想。说别人都死了,还不让我祭奠一下?况且,你扫了我的兴致。我于这件事情本来是采取观望的态度的,后来觉得有点话要说,故在网上发了几句言,意思大概是,人死了,哭本无用,做狷狂之举,更无必要。对死人,最大的欣慰乃是收起我们的悲伤,沉默也罢,平静最好。这些不是什么大智若愚,也不是故作高雅,实在是简单地认为大家都该有这个认识。但我错了,所有的人都很不平静,很不想沉默。最让我不明白的,竟然此事经由一个门户网站的关于IT之事的论坛上开始,延续了3天,并进而扩散到相关的几个根据地,包括一个it写作社区,死人生前常去的一个网上社区。拍打之声不绝于耳,叫骂的感情都自然流露。虽然还不至于露骨,但给人的感觉,已经不像是尚存的人在祭奠死去的人,似乎是死去的人在救赎尚活着的人。我不知道为什么,在网上还发了一首诗,可能也为这个世界的人,对死的看法已经变样的缘故罢。
三年前,我就认识了网上的以悲情写作而闻名的老榕先生。实际上,老榕代表的只是一时的悲愤青年。当年老榕以哀中国足球之文章闻名于中国互联网和悲愤青年届,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中国互联网的一片新天地。况且不认真地追究开创新天地的那位是否是老榕这两个字所承载的信息,总之,这两个字在我们这些人眼里,还算生根了。就是这个老榕,成为最近挑起祭奠大旗,做娟狂模样的一伙人的领袖。死了固然要悲伤,但以悲伤来说事,就显得怪异了。未尝不是呢?
电影《天使之城》最为感动我的是沉默,和沉默中飘远而来音乐。我喜欢这样的旋律和电影感觉,虽然是天定要死的一个人,在电影里面,只不过成为一种既定的过程。当天使变成人,不足以让我们狂喜,而人离天使而去,也不足以让我们狂悲。反映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不知道我们的人,现在是否都知道?电影里面的天使是沉默的,我们现在尚活着的人,面对天使,是不是也该沉默?
老榕为什么要做热了这个祭奠事件,不知道是不是为自己,况且,我要写这些话,需要负责。但老榕,在老榕的圈子里面,出现了信仰危机,却是一个不假的事实。作为一个互联网商业应用的先驱,老榕无疑取得别人无法取得的成荆。但是,取得成就于个人心态是无法合而为一的。老榕,就深受其害。记得有网友曾经说过,现在的老榕,已经不是当年的老榕了。这话,听着别扭,却很带哲理性。我们不需要一呼百应的老榕,到现在这个样子,老榕有一呼百应的能力,本身就是畸形的信仰的表现。本来我们没有信仰,因为造了信仰,当我们发现神或者天使远远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时候,信仰,始发生动摇。老榕也许意识到这点,我只是猜想。不知道我的猜想,和前几日为祭奠死人事件是否有关。但愿,没有丝毫关系。
古希腊厌世诗人palldads作过一首诗:
“您太饶舌头了,人啊,不久将睡在地下;
住口吧,你生存时且思索那死。”
我想,关于死的话题,我们还能有多长时间来想?
2001-2-23 9:35
KEENKANG
[email protec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