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92 次) 时间:2001-02-21 17:34:17 来源:张小丑 (张小丑) 转载
感受台湾的大媒体潮
(作者:闵大洪 2001年01月02日 10:24)
未去台湾,就知道台湾有一份网络原生报《明日报》,我几乎每天上网浏览。到了台湾,要了解网络媒体,自然首先想到《明日报》,希望能尽快前往拜访。
2000年11月16日晚,我和新华网总裁周锡生、中国记协工作人员王同英小姐来到报社,总编辑陈裕鑫及部门领导、年轻的编辑记者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们造访《明日报》之日,其实距离其创刊不过才9个月的时间。2000年2月15日9点,被称为台湾“第一份网络原生报”(即没有印刷版“母体”作为依靠的网络媒体)的《明日报》(Tomorrow Times)正式上网。这是PC home集团与《新新闻》杂志共同创办的。前者是岛内赫赫有名的IT业出版集团兼IT业网站群,后者则是岛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我们在台湾逗留期间,正是“陈水扁绯闻案”闹得如火如荼之际,而惊爆吕秀莲是绯闻传播源头这一新闻的正是《新新闻》(第715期,11月16日至22日)。如今吕秀莲已正式将《新新闻》告上了公堂,看来这官司要打上一阵。
陈总编介绍说,报社人员现有300人,其中记者200人,编辑40人,工程师15人。
由于互联网业的整体状况,团队将暂时保持这一规模。目前每天页读率已达到170万至180万,岛内读者占了60~70%。运营初期投入达1.4亿台币(下同),今后将陆续增资2至3亿。目前一个月支出大致在2000万,收入在300~400万,90%依靠网络广告。在台湾办一份印刷报纸,通常每年要亏5000万,连续亏上5年,而明日报的目标是要在三年内即在2002年达到收支平衡。曾有消息称《明日报》钱也烧得差不多了,是否能挺下去大成问题。对此陈总编说,很重要的是慎选合作伙伴,我们的投资方均具有实力,对他们来说,犹如50年代投资半导体产业,需要长远的眼光,而对于我们来说,则必须把《明日报》做好,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故我们称《明日报》是“21世纪的报纸”。
听了陈总编的一席话,结合自己平常的观察,我认为《明日报》在创办过程中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不断树立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二是不断开掘网络媒体的独特性。
树立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明日报》创刊三天后,即2000年2月18日,我曾写了《点评网络媒体新动态》一文,其中谈到《明日报》创办时写道:“这一最年轻的网络媒体也面临着挑战,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具备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这其实流露出我当时的一种担心,认为《明日报》在这一方面是无法与台湾“中时”、“联合”等报系近半个世纪的积累所相比的。
然而《明日报》的进展表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总编辑陈裕鑫有着在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近20年的资历,编辑记者原先也大都在大新闻媒体(如中时报系等)干过多年,他们深知既然创办的是网络“媒体”,而且是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网络“媒体”,那么在诸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以及言论的平衡性、指导性、公正性等基本原则上与传统新闻媒体应别无二致。如网络新闻传播由于信息来源多样化,往往真假难辨,加之发生新闻失实或侵权情况后,通常又不作更正,使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但《明日报》则“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尽快树立起了自身的公信力。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2000年5月初,在《娱乐梦工厂》的《拥抱金曲专辑》中,由于编辑作业的疏失,误刊了《中国时报》摄影记者所拍摄的四张照片,造成了知识产权侵权事件。6月13日,报社法务室收到中国时报社律师的存证信函,立刻进行内部检讨并在第二天主动就郑重地向中时报系及网友致歉。这则新闻刊登在首页显著位置,向所有网友坦承:“对不起,我们错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领导层进一步反省“这样做还不够”,于是推出《有错必认》版(见图一)
,声明今后“只要是《明日报》做错、或是没有做对的地方,不管是新闻内容的查证、编排或文字上的错误、或是所引用图文资料版权上的疑义与尚待求证的地方等等,都欢迎网友来信告诉我们。《明日报》将在经过查证与了解问题状况之后,公开在《有错必认》版上,针对网友的问题作出更正与说明。”尽管200多人同时在线作业的新闻操作模式,牵涉到极复杂的技术和网络资源分享,但经由这个事件,《明日报》得到了网络新闻运作的宝贵教训和经验,同时也希望通过公开这个例子,提供给网络媒体同业作为参考。连台湾新闻传播学者也认为“这在台湾新闻媒体中是少见的例子”(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副教授林鹤玲语)。
《明日报》将自己定位于“新闻门户”(News Portal)网站。作为网络媒体,每日提供丰富翔实的新闻是首要的,为了保证自己每天原创产出的500多则新闻的品质,在发稿机制上也采取三审制。有无独家报道是一家新闻媒体能否产生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明日报》也绝不输任何一家传统媒体,由于旗下聚集了一大批在传统新闻媒体干过的资深记者,不管在岛内新闻还是大陆新闻(注:从明日报一创刊,大陆方面就准许其记者来大陆轮驻),不断刊出引起社会轰动的独家报道,经常令中时、联合等“老”媒体感到很没面子。言论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明日报》上每天都有自己的社论和特约撰稿人的言论,同样发挥着引导舆论的作用。
任何一家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宗旨,《明日报》不是以八卦新闻、煽情新闻吸引网友的一份网络“小报”,而是一份严肃的网络“大报”,是一份“质”报(以高品质高品味为主打路线)。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同样担负着让人们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现实环境及生存世界的职责。如在大陆新闻及两岸关系的报道中,《明日报》审慎地把握着尺度,不以大爆所谓内幕新闻或负面新闻为招牌,而是本着促进两岸相互了解的宗旨,全面客观地对大陆事物进行报道,并积极地利用本身这一信息传播平台,切切实实做一些沟通的工作。如8月21日,上海《新民晚报》借助《明日报》的电子报发送平台(ePost)发行简、繁体电子报,成为首家以电子邮件形式通过台湾网络发行的大陆新闻媒体。当天《明日报》新闻标题为“两岸新闻新纪元 中国大陆报纸首次登陆台湾”,称此举“为两岸新闻交流创造了一个新的互利模式”。 目前,《新民晚报》在每天下午2点左右将15则新闻打包发送《明日报》,然后4点左右便可通过《明日报》的ePost发送给订户。目前新民晚报电子报已有5、6千订户。再如10月5日,《明日报》“两岸华人”版推出《两岸菁英网路论坛》专栏,这一专栏邀请两岸的专家就当前两岸往来的政治经济、内外环境、区域安全、大陆台湾美国三边关系、甚至两岸各自的内部问题等多方面的话题,作深入的各具立场的剖析与陈述。它的设立是希望提供两岸学人一个言论的虚拟空间,让双方的学者在沟通中创造一个理性的对话场域,为两岸局势的稳定与发展有所贡献。
开掘网络媒体的独特性
《明日报》创办者、PC home集团董事长詹宏志说:网络媒体是新兴媒体,没有人知道它的“长相”如何,需要一段时间去实验。但无论如何,《明日报》给网络传播带来了一个新样本,它的分版结构、报道方式、分层写作、整点出报、邮件发送、加值处理(如名词解释、相关网站及新闻的链接、搜寻)等,完全依网络传播的特性而有了新的变化。
通常新闻传播学者总爱概括网络媒体的特点有几何,或者探讨网络媒体到底应该什么样,我认为《明日报》已经提供给了一个极好的样板,它不断摸索和创造出真正属于网络媒体的表现形态,而最终在网络传播领域也要达到“量”报(以最大数量人群阅读、参与)的目的,获得应有的效益。
如4月10日《明日报》面向广大网友推出个性化的服务“个人新闻台”, 使用者不需懂得复杂的网络技术,也不需要有任何资金,只要有内容,就可以自己当新闻台台长,实现一人办报的理想。至9月30日,个人新闻台数量已突破了1万。但《明日报》发现单是个人网页形式还有很大不足,如影响力小、内容品质及及时更新不易得到保证等,于是11月10日在“个人新闻台”的基础上又推出新服务《逗阵新闻网》:只要一个台长当发行人,再集合十位同好台长,取个最棒的报名便可开张,此举意在促成网上同好社群的形成。它能有更好的“共用”功能(如共用的留言板及聊天室),也让用心经营的新闻台能有更佳的版面位置(如每个社群组成的逗阵网,都有自己的首页;个人新闻台首页中秀出的不只是更新的新闻,还会有各逗阵网的名称及链接。而每一个《逗阵新闻网》都是独立的网络媒体,发行人还可不费成本地发行属于自己的电子报。陈总编预测,今后甚至不排除有的大型新闻网可以纠集到50至100位台长,不同特色的台长就像不同路线的记者,将使该新闻网的内容更加丰富。他进而提出“利润分享”的设想:“只要逗阵新闻网电子报的总发行量突破10万,明日报方面估计就会有广告方面的收益。因此,在扣除掉营销费用之后,将依照发行量的比例分享给各新闻网的成员,当然该新闻网的发行量至少超过1万。此举让原本只想通过网络交流观念、分享新闻的台长,也可有预期的经济回报。”
又如,7月5日《明日报》推出了旨在使民众和民意代表能够快速沟通的“网路议会”(注:台湾称“网络”为“网路”;称“互联网”为“网际网路”),加入之成员包括“立法院”、台北“市议会”、台中“市议会”及高雄“市议会”等4个民意机关的227位民意代表,每位可以获得100MB的网页空间,并提供“网路公听会”、“与民有约聊天室”、“选民质询台”等功能。民代们可视需要随时登记到网站上举办网络公听会,广纳民意;或者利用个人服务站内的聊天室功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与网友们线上对谈、互动,累积跟选民的情感;而网友们也可以24小时上民代的服务台去留言表示支持,或者请求协助,甚至挑战质询民代。时近年底,我发现“网路议会”又加入了语音功能,不少民意代表的谈话录音已经上网。《明日报》此举正是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特性打造民众问政e环境的重要尝试。
《明日报》不断开掘网络媒体独特性的举动,还包括“数字剪报室”、“联播网”等等。而伴随摸索进步的过程,一个十分清晰的发展思路可以说已基本形成,那就是要做“数字内容提供者”(Digital Content Provider,DCP)。10月30日,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事件发生了:《明日报》由网络世界跨入了平面世界–印刷版在纽约、洛杉矶出版发行(合作伙伴为美国天林媒体投资集团,Global Megamedia Investment Group)。陈总编指出,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一项创举。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的跨媒体合作,标志着《明日报》已扮演起数字内容提供者的角色。《明日报》董事长詹宏志10月31日在台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网络原生媒体提供内容给印刷媒体,这是完全没有先例的,过去通常是网络媒体向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的印刷媒体借内容,而美洲明日报的创刊是网络原生媒体首度逆向提供内容给印刷媒体。他特别指出,《明日报》在摸索了8个月后,质与量都有所提升,慢慢有能力成为数字内容提供者,可见数字媒体有其优越性,其内容能够在多种不同的平台上呈现。
实际上,《明日报》正在朝具有市场前景的各个方向迈进,如5月25日,推出基于Palm系统的PDA版明日报(见图二)。用户只要拥有一部 PDA,就可以随时下载《明日报》,可以自由地随处阅读新闻,内容包括头条新闻、政治要闻、全球风云、股市理财等16个新闻频道,并可与《明日报》保持每小时同步更新。又如4月6日,《明日报》宣布与台湾四大门户网站(Yahoo、Sina、蕃薯藤、PC home online)、两家通信业者(台湾大哥大、宏远电讯)、三家广播电台(台北之音、全国广播、港都)结盟,让各类用户除通过网络外,还可以使用手机、传真或收听广播等方式,看到或听到明日报快速的新闻报道,而有的广播电台就此也不再设自己的新闻采编队伍。网络原生媒体做DCP的决心和发展路数,显示出网络媒体未来跻身主流媒体的端倪。
感受台湾的大媒体潮(精品收藏,纪念《明日报》今日猝死) - 没有王子的白 - 2001-02-21 21:19:10
唉,这就是有前途,但没钱入而倒闭的典型案例。 我个人也是很看好明日报的。
Re:感受台湾的大媒体潮(精品收藏,纪念《明日报》今日猝死) - 往往外国 - 2001-02-21 21:52:36
明日报倒了,一堆垃圾还活着,这是怎样的网络世界?我很喜欢他们的内容!倒了真可惜!
《明日报》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丫!!!资本的意志,人的意志! - 稻草人(可可 - 2001-02-21 22: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