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辩:IT评论家大问题(欢迎感兴趣的媒体联系) - 蓝眼睛看IT和网 - 蓝咖啡_旷强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65 次) 时间:2001-02-21 14:01:52 来源:蓝咖啡_旷强 (蓝咖啡) 原创-IT

思辩:IT评论家大问题

产业在发展,发展却不一定代表进步。产业发展的同时,产业文化也在发展,队伍逐步的壮大了,视野也比以前更开阔了,关注的问题也更多了,但当我们在感慨、思索、探究、努力于IT文化的时候,却遇到了许多突如其来的问题,一时之间不知所措,乱了方寸。犹如一堆乱麻一样,我们的文化,一团乱糟糟的样子。这种环境之下,我们的思维也同产业一样,在发展——但是却并不一定是进步,甚至有时候是不知所措而有不得已地胡言乱语而不自觉。这是悲哀吗?如果这都不算的话,真不知道什么才算。这种情况下,造就了大批技巧并不高明的障眼法居然能瞒天过海,而思维正常的人,本来就少,此刻就更少更难寻觅。清醒的人们在混乱的市场面前,显得无知——因为他们始终相信理性的思辩而不屑于匠人的狡猾。有不知情的看客叫好、扔酒瓶子,也有略知一二的旁观者指手画脚,我们的评论家们,或得意,或心痛,或愤然,问题一天比一天大。但健康的产业文化对产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评论家们有评论家的责任,此刻,这份责任更加沉重,更加冷竣,也增加了严肃的理由。我们如何面对这一切,将是一场考验。这是什么样的考验?无须使用任何修饰语。

记者与评论者的“冲突”

国内知名IT记者刘韧曾在一篇名为《我只是一名记者》的文章中说自己作为一名记者总是有太多的遗憾。刘韧所表达的种种遗憾并不是每一位同行都会遇到的,比如他说自己很多情况下并没有时间去将采访稿修改的更好,总是被出版社催稿。作为一名记者,表达出这样的信息表现出了他对自己文字的负责,同时也表现出了作为国内知名IT记者的刘韧经常遇到的憾事。在同一篇文章中,刘韧还表达了一种思想,文字的倾向是尽自己最大努力表达了对IT评论的反对态度。文字其中,刘韧述说了自己“当年”的一些“愚蠢”的文字行为。比如刘韧将IT评论描述为“码字”,并自讽为“码字高手”,细节描述甚少,但很多人可以清楚地想象那种情景。在这篇文章中,刘韧要表达给人们的,说:我仅仅是一名记者。
作为记者的刘韧写出了《中国.COM》,销量甚旺;作为“网络写手”的“IT评论者”也同样能在任何有“热点新闻”的时刻能写出相应的文章。同为大众媒体所青睐,市场看好。然而,二者之间却是相互不兼容的。众多的评论者中,对以刘韧为代表的记者群表示心理不满,虽然表现的比较隐蔽,但它实实在在存在。而记者群对评论者的“鄙视”,刘韧也不孤单,相对于评论者对记者的“不兼容”的情绪相对隐蔽,记者群表现的更明显一点。总之,无论是隐蔽也罢,明显也好,矛盾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并且这种矛盾在短期内不会消失。
这种矛盾无法得到解决,原因很简单,因为各自背后都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市场。
但是这种冲突却显得有点异样。记者对评论者的看法到达败坏人格的极端,而评论者对记者的看法同样到达“骚”的极端。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利益是永恒的。同样,二者存在着各自认为严重的利益冲突。媒体表现出的利益多表现为名分冲突。IT虽然被冠以各种“新”的名分,但大众IT文化与其他“旧”的文化一样,很难也不可能认同类似纯文学的寂寞价值。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长期沉寂在利益纷争的底层,可以一百年甚至更多时间不被人看好甚至忽略,但作为大众文学作品却不具备这样的属性。他们需要“捧”,他们的价值也仅在此。同样,作为大众IT文化的作品也类似具备这样的属性,他们需要人“捧”。这个时候,记者和评论者的价值冲突表现为“瓜分市场”,抢夺“市场”,挖“眼球”等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双方是对手。文化市场的对手,交锋异常激烈,明争暗斗各使“高招”,既“繁荣”市场,又争取市场,双方选手忙的不亦乐乎,但利益冲突也就日益明显,争斗也日益激烈。
文化仗打起来比流血事件还要令人痛苦。所谓软舌能摧柱就是这个道理。这里可能产生伪科学、伪思想家、伪君子、伪人。而这一切又直接或见解影响到文化消费者。往往,人们还没来得及判断是非,新的是非标准又占据了人的思维。对人的伤害远远大于战斗的双方。文化颠覆具有异常的快感,对于颠覆双方来讲,对方的攻击行为带来的不是伤痛,而是快感。而对于人来讲,这是极大的伤害。因此,无论是评论还是记者报道,人都是麻木的,因为这种伤害已经到达了一个深度。甚至严重到了战斗双方所感受到的快感也麻木的程度。
这种伤害,因为利益冲突而导致的伤害,对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极大的伤害。但又不可避免。
文化颠覆者已经失去了犀利的目光和广远的思维,这不能怪他们,只能说,我们缺乏智慧,整体缺乏智慧。因此,这一切的冲突,一切的行为,都是幼稚的但又是人们所乐意的。

“写手”与评论者的概念冲突

网络带来了自由,这是“网络启蒙革命”时代主流文化带给人的信息。自由的原因是,它几乎消灭了时空概念,将地球缩小到一个村庄的程度,当时流行的名词是:地球村。但事情没有真正发生之前,或者说事情没有发生到一个深度的时候,很多情况是难以预料的。比如当人们大力宣扬网络自由的时候,并没有预料到今天的一些网络恶俗。践踏思想,情绪严重威胁理性,伪装的文化,等等。当时人们只想到:以后可以不必因为错过电视台精彩节目播出时间而沮丧不已,因为你可以在有空余的时间里观赏,人们不必在进行集体崇拜,一起到电影院观赏影片。等等。但是今天这些早已经成为不重要的过去式,今天的网络活动已经因为网络技术带来的一切美好应用而变的异样。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圈”一片“土地”,只要他愿意。人们开始讨论网络集权还是分权的问题。这样的讨论本身价值如何,很难评述,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无论讨论的结果如何,都无法解决因为自由而导致的“新圈地运动”。
文化市场同样如此。如果说网络文学引发的纷争可以理解为传统思维与网络思维的冲突的话,那么IT文化所表现出的症状还到不了这个级别。毕竟,IT文化在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其历史是无法和文学相提并论的。但正因为其稚嫩的身体和思维,导致了很多荒唐而有富有讽刺意味的事情的发生。比如,写手这个职业。
外界对写手这个称谓并不是非常熟悉,他们只是觉得现在成为一个专栏作者或者专栏作家比起以往是那么的容易。昨天还在同一个办公室共事,而今天却成为了某报或某媒体的专栏作家或专栏作者。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自己总有一天也会加入这个行列。
自由撰稿人这个职业在网络时代变的更加令人鄙视。网络时代的现状是信息量巨增,这对信息创造者队伍的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队伍也需要巨增。古语有“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应该是一个真理。当网络对信息提出量的要求的时候,它已经无暇顾及质。信息创造者也一样。当众多的自由撰稿人集体拥向网络空间的时候,一种倾向已经开始暴露。据称,有90%的撰稿人拥向了网络,在这里,他们找到了更好的出版空间。或许,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出版自由,一时慌了手脚,忘记了一切,只记得,我要好好干!但当他们遭遇到比传统文化市场更严峻的场面的时候,他们不知所措。他们需要加入到新的战场中——圈地。在很大程度上,这种集体行为又形成了新的战争风格。当他们相互揭露对方的时候,人们开始厌恶这些人。
这些人中有少部分逐渐稳定地占领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开始咀嚼自己的胜利果实。一时的激动使得他们忘却了自己下一步应该作的事情,而错误地认为,自己取得了真正的胜利。他们甚至开始以思想自称。这种危险暂时并没有地过分地表现,但并不等于它不存在。当他们相互揭露的时候,人们隐约可以感受到。但最大的危险不在于人们对他们的感受,因为这种感受随时都可能变化。最大的危险在于他们固执地认为自己真的是思想家。仅仅因为他们暂时拥有一片“土地”。但是他们真的如此吗?
他们中的大部分可能仅仅是为了“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微薄的回报”而已。但要想长期如此,最终很难讲会不会卷入“思想家”的行列。这或许是可悲,但难以避免。任何人,要想长期占有一片不断壮大的“土地”最终都不得不走进一个自己起初并不愿意或者鄙视的圈子。除非他仅仅是为了表述自己的观点。
写手是个文字匠人的称谓,但他们却在干专家、分析家要作的事情。他们产生思想,但他们却因此而感到隐约的不安或者不自信。这不是他们的错。任何人都不愿意犯这样的错。仅仅因为他们在网络面前表现的唐突。无论是指责者还是被指责者,都是无辜的,虽然他们在不断地犯错。但可悲的是,他们很少自觉到这种行为的无奈,甚至已经习惯这种行为,而且非常固执。

商业价值与评论价值

正如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不能像畅销书那样大把大把地“捞钱”一样,真正富有思想深度的评论也不能和花边新闻一样吸引点击。优秀文学作品其价值不在于商业价值的高低,而在于对人灵魂的影响甚至改变。而富有思想深度的评论也不需要像《第一次亲密接触》那样广为流传。
商业世界推崇的是一切能够体现良好商业价值的东西,追求的是直接的经济利益,一切能体现良好商业价值的东西都在其注视范围内。对于不能产生良好商业价值的东西,商业世界对其不会产生任何兴趣。正如学术性论文与通俗商业经济周刊所刊登的富有卖点的评论文章之间的价值取向之间的差异一样。不同的文化时期,商业世界感兴趣的作品方向也不一样。比如当后现代文化思想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时候,商业周刊就会被众多由新奇的观点或者新奇的符号组合所构成的文字序列充斥,而这些同样的东西却被学术界不看好一样。当后现代派的思想家们在通俗商业周刊讨论以往看似严肃的数学问题的时候,学术界观点会认为其脱离常识与逻辑,而这些东西照样会大量出现在大众媒体照样广泛影响人们的思维活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大众乐意付出自己的注意力在其消费的文字上,而学术界则不以为然。对于大众而言,他们没有判断的基础,只是觉得新奇,他们就会将自己的金钱或能代替金钱的个人资源消费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面。
商业世界为了使自己生产的东西能够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从而得到良好的商业回报,往往是不择手段的。这个时候,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是被动的。对于创造者而言,他们也是无奈的。但对于社会而言,却是活跃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的大量存在,甚至成为主流,都是合理的。
但问题不是没有,当一切事物都从商业角度出发的时候,很多基本规则就遭到了破坏。商业世界价值观是浮躁的,也是充满矛盾的,虽然衡量标准非常简单。但要想彻底解决这些矛盾显然是不和实际的想法,因为这根本不可能。这个时候,这些矛盾只能去缓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自然会将起“进化”。问题是,在这个缓解的过程中,“痛苦的人们”,或者说矛盾的载体应当如何使自己平衡是非常关键的。当思想家或者有可能成为思想家的人们遭到冷落,而他们又很难接受这种冷落的时候,他们怎么办?
真正的思想家,他们应当是有充分的这方面的思想准备的人。就好比很多文豪性格怪癖一样,在普通人的价值观或思维惯性中很难接受这些“怪癖的人”。而他们本人,却好比生活在另外一个思维空间。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商业规则不能解决的事情很多,但脱离商业世界要想解决很多问题是根本不可能的。如何协调这些关系,非常重要。
这里想说明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想作一个真正的思想家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真正的思想家也是一般人所不能想象的,也不是谁自己认为他是就真的是。大众认为你是,可能你并不是,仅仅是因为你对大众的口味满足的过于超前。处身在商业周刊中的文字或者所谓思想,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它们往往是不具备创造性的。但它们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把社会前进比作一道门,那么这些文字所起的作用就是钥匙。只有门打开,社会才能前进,但钥匙本身并不能改变门里面的风景,它起的作用仅仅是打开一扇门而已。二者都是重要的。或者说这个例子并不是很恰当,但意思应该比较明显。
具有良好商业价值的文字,其价值在于对注意力的占有。而真正富有思想深度能创新社会的思想,文字仅仅是载体,文字所表现出价值(比如点击)可以忽略。

重要的是思想

当笔者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的现象,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至少是两年以前,我们的IT媒体商业化的程度起码在表层上并没有多少让人感觉特别的地方,但到目前为止,IT媒体商业化的程度已经大大加深。这个时候,媒体文化也渐渐开始形成。人们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的一些行为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关注这些问题,目的在于让对此感兴趣的人能够得到启发。思想的作用本身也在于对人的启发。
当然不应该讨论商业世界应不应该如何的问题,这些看似深远的话题根本触及不到问题的本质。因为无论你如何讨论,商业世界是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理解这些现象,在于缓解文化矛盾而不是加深。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当身处商业世界的时候,无论是谁,无论他是思想家还是畅销书作者,要想获得价值,都必须遵循商业世界的游戏规则。比如思想家如果固守陈规,则会痛苦不堪,如果再固执不已,将会酿成悲剧。这并不是说要思想家也要去书写吸引点击的文字,这可能也不是他们的长处。思想家要作的是将自己的思想尽可能地传播给他的受众范围内的人群。这将最终改变大众的思维。
我们的社会目前普遍存在信用危机,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字,都不能很好地独立表达一个让人信服的信息。笔者在思考上述问题的时候,曾与一些同道者进行交流,他们所表达的观点更多的是对信用的关注,或者是表现出对商业价值的疑惑。比如笔者曾通过电子邮件与国内网站ELong.com新经济频道的高级编辑jeff.zhao(赵剑飞)先生交流关于评论价值的问题,jeff.zhao这样说道:“我们之所以会关注评论,确实因为对于评论家个人的智慧与知识的信任,甚至包括对于他个人魅力的喜爱。而一个优秀的评论家,对于社会进步的贡献常常也是巨大的。好的评论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帮大众明辨是非,以更加清醒的眼光看待问题,甚至于扭转事件往正确的方向发展。评论家也得以将点与智慧个人的思想观传授于人。而评论家如果理解他对于社会的意义所在,当然就必须是个有责任感的人。评论家的基础,至少他必须是对于评论的对象研究透彻的人。而且,评论家也不应该只是个发表评论的人。他更应该是个有实际作为的人,他的思想至少能够得到他的行动的支持。”这里我们能看到的信息是,我们对评论家或者思想家的态度是,我们首先需要信任他。他们能够获得我们信任的途径很多,包括树立自己的个人魅力、实际行动等等。这些问题在目前我们社会普遍存在信用危机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自我思想防范的理性手段。但这并不妨碍思想对我们的重要性。
当商业世界广泛参与到人们思维活动的时候,会出现不少的矛盾。jeff.zhao在信中还这样说道:“但操纵大众的媒体,是由很多东西构成的。比如记者写的报道,评论家发表的评论。这两个方面都是极为重要。现实的情况是,中国还缺乏这样一个让人信任的评论家层。对于IT比如成名圈,的一些所谓“评论家”,很难讲他们身上具有多少智慧与思想,更难讲对于聆听他们评论的大众与社会抱着什么样的责任感。多数情况是,他们只是在IT圈混的时间长了,就想开口了。网络的迅速发展,更能让人肆无忌惮。……所以,从财经媒体到IT媒体,都可以看到报道成为主角的现象。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以后会发生变化的。至少会取得一定的平衡。”
ELong.com新经济频道是国内非常优秀的新经济媒体,jeff.zhao先生是该频道的高级编辑,致力于将国外新经济方面优秀的资源传播到国内,从交流中也能反映出,jeff.zhao先生对国内IT媒体还是保持着比较高的清醒度的。从jeff.zhao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为什么目前国内IT媒体会以报道或者所谓“深度报道”为主流,在文化市场中,为什么此类的作品也会受到更多的青睐。比如2000年中著名IT记者刘韧先生与李戎先生合著的《中国.com》就卖的非常好,或许也同时说明了市场的动向,但决定这个方向的可能并不是因为书本身。同样,刘韧先生此前著的几本深度报道性的书籍也是比较畅销的。这一方面说明了人们迫切知道事实的表面真相,这是报道的主旨。另一方面,这些报道真的满足了人们强烈的要知道事实真相的愿望吗?答案可能并不那么简单。
往往,报道只能给人们一个简单的表面信息,但并不能告诉人们为什么。是我们不想吗?应该不是,从商业角度出发,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市场。但是我们并没能作的很好。从jeff.zhao的观点中我们不难发现“从财经媒体到IT媒体,都可以看到报道成为主角的现象。”这样的事实。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还缺乏这样一个让人信任的评论家层。”,而且“IT比如成名圈,的一些所谓“评论家”,很难讲他们身上具有多少智慧与思想,更难讲对于聆听他们评论的大众与社会抱着什么样的责任感。多数情况是,他们只是在IT圈混的时间长了,就想开口了。网络的迅速发展,更能让人肆无忌惮。”
jeff.zhao最后表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以后会发生变化的。至少会取得一定的平衡。
思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我们每一个有良心的人,都要珍惜、崇敬思想,并应该为其更好地得到传播而努力。商业价值并不是完全脱离思想价值的,应该说,前者存在的基础应归功与后者。那么就不能过河拆桥,这才是长远的战略。无论是对媒体还是我们平时所谓的评论家,都应该将此牢记在心,千万不要冒险,最终落得不好的结果。
毕竟,我们的IT媒体还非常稚嫩,而我们如今的评论家们,更加稚嫩。想起一些小事情应该比较具有意思。一位“评论家”遇到一位不认识的同行,立马问对方:你是新人?我们这位“评论家”刚“入道”半年,但经理可能比较“丰富”,很多地方有专栏,有文章,自觉得感觉良好,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可能不知道的名字还非常多,也或许,他还没看几天IT报纸或杂志就匆匆的加入到了IT评论者的行列。我们大多数IT评论者们接触IT的时间可能并不长,为什么要显得一个劲的油腔滑调呢?理性竟然成为了稀罕的东西。

我们应该好好反省反省了。也可以不,但是最终倒霉的不会是别人。现在还有不少的时间等待我们去这样作,千万不要浪费。毕竟,我们的IT媒体还非常稚嫩,而我们如今的评论家们,更加稚嫩

可修改之处众多,3小时完成。
email:[email protected]
OICQ:1502172
ICQ:8942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