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病毒和信息安全领域 : 洋枪VS土炮 - 软界韬略 - 马刚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8 次) 时间:2001-02-14 16:51:32 来源:马刚 (马刚) 原创-IT

防守反击,还是各行其事
——关于反病毒和信息安全市场的“洋枪”和“土炮”
目前,几个国际著名的反病毒和网络安全厂商都针对国内市场推出了自己的用于个人用户的低端产品,在这一领域,国外巨头争夺国内市场的行动已经全面展开。
从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来看,国外相关厂家无疑有着相当的优势,他们有几十年的反病毒和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经验,有结构合理、体系庞大的跨国公司,有全球连网的实时病毒监控和反应体系,而且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国内的企业级网络安全领域。但是,国内的杀毒软件生产商也有着自己的长处,他们了解国内软件用户的需求特点和使用习惯,有着比较完整的销售渠道和比较成熟的市场运作能力,另外,瑞星、江民、金山等公司在广大国内软件用户者中有着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和信任感。总之,各有各的优势和缺陷,谁也都不服谁。
综上所述,在反病毒和信息安全市场上,各路英雄都到齐了,而且在价格方面已经不相上下。“洋枪”和“土炮”之间的短兵相接已经正式开始。那么,对于这两个“阵营 ”的各自优势,业内人士们有何高见呢?我们走访了两位杀毒软件领域的资深人士,让我们看看他们的观点如何。

何润生(冠群金辰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何):
在反病毒和信息安全领域,全球的趋势都是一样的,实时监控、在线杀毒、在线升级、全球病毒监控和反应机制以及防火墙等等是总的发展方向,国外公司无论是资金投入、技术水平还是全球病毒搜索方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但针对国内的情况,特别是用户微机操作水平、使用习惯,那些国外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加上他们强调安全性、法律意识强,因此操作难度比较大,这些优点在国内变成了弱点,另外,在渠道、市场运作,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则明显不如国内厂商。
国外厂商在中国大都设有科研机构和生产基地,正在努力实现技术和服务的本地化,以适应中国的用户的需求。另外,国内厂商也应该力争在技术和企业建设上尽快与国际接轨。我认为,国际、国内合作是很好的模式和发展方向。

田亚奎(瑞星电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田):
对与国外反病毒厂商进入中国,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至少目前从市场表现来看,他们还没有对国内厂商构成真正的威胁。我们的技术不比他们差,前一段时间公安部的评测结果可以说明这一点。
在市场运作方面,国外厂商更不行,谁能比我们更能深刻地了解、认识国内的情况?杀毒软件和用户的联系性非常强,在升级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国内的几个大型反病毒软件公司基本上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技术支持网络,和我们的市场渠道紧密相连。在服务方面,从800热线支持到送货上门等具体的措施上,国内厂商也做得非常好。
针对国内病毒发作的具体情况,我们在这方面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在CIH病毒发作的时候,国内的厂商做了大量的硬盘恢复工作,国外的厂商基本上无动于衷。另外,在平台多样性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完善。
因此,对这场较量,我们没有任何必要妄自菲薄,我们一定能做得很好。

问题一、在企业级网络安全的高端市场上,目前的形势如何?今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何:企业级用户在选择反病毒和网络安全产品时非常理性,他们很重视产品的品质,另外,大型的企业和机关可以拥有自己的技术维护人员,在操作性上不存在什么问题。因此,从银行、保险公司到国家机关等等,几乎全都选用国外厂商的反病毒和网络安全产品。国内产品起步较晚,技术差距很大,短期内基本上不会对国外的产品构成任何冲击。
田:高端的反病毒市场刚开发不久,还不成熟,国内的厂家前一段时期基本上没有进入这一领域,可以说是放手让国外的厂商做,但他们并没有做好,也没有做开,市场的空间还很大。国内反病毒厂商已经开始拓展这方面的市场,针对国内的情况,我们的技术比较全面,和国内用户的合作可能性更大,应该会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不错的成绩。

问题二、对于单机版用户市场,随着国外厂商的全面进入,会出现什么情况?
何:单机版用户的市场争夺刚刚展开,在技术含量、在线杀毒、和全球病毒实时监控方面,国外产品是领先的;在易用性、市场渠道以及售后服务方面,国内的厂商有很大优势。因此我的预测是“小盘震荡”,国外产品肯定会取得一定的份额,但几个国内大厂商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较大的市场优势。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渠道不是永远的,国外厂商正在和国内的相关企业合作,运用这些企业的渠道优势推自己的产品,而且,国内个人用户将越来越理性,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日益提高。因此,在价格已经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认可国外产品。
田:这方面国内的厂家很有自信,首先从技术上我们并不比国外逊色,其次在市场运做和售后服务上,我们的优势更是他们不能比的,另外,从市场表现上来看,国外厂商不构成什么威胁。因此,这个市场我们站得很稳。
大家都知道杀毒软件的技术含量很高,而我们在这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和国外厂商赛跑,我们有必胜的信心。

编完再说:
关于反病毒和信息安全软件市场的“洋枪”和“土炮”之争,业内有两种观点。一是“国情”说,他们认为,什么事情都要讲个中国国情、中国特色,加上国内几家杀毒软件厂商在国内已苦心经营了多年,拥有相当强的品牌优势和营销渠道,所以国内信息安全方面的事情,还得国内公司解决,国外产品虽然有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但对国内的具体问题很难有效地解决,“高射炮打不了蚊子”。二是“01”说,意指全世界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都运行在同一个底层架构上,低电平表示为0,高电平表示为1,加上如今的Internet席卷全球,那么病毒的传播和发作是不分国内国外的,反病毒技术当然也就全球通用并适用,在这个问题上再强调什么中国特色是不和时宜的,因此在资金、技术和反病毒理念上占绝对优势的国外厂商将会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可取之处。国外厂商在渠道、服务方面的劣势不是不可改变的,几乎所有进入国内的外国企业都强调本地化,利用国内的人才资源来拓展中国市场,NAI和赛门铁克们当然也会走这条路来迅速实现本土化。但无论是品牌认可还是升级服务,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需要时间的,如何让中国的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用得了、看得上,这是仅仅拥有雄厚的背景所无法解决的。
国内反病毒厂商在已经拥有的单机版市场的优势上,如果能励精图治,规范企业和行业运作、加强科研投入,在技术的迅速跟进世界先进水平,那么有很大可能在未来与国外厂商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是出现双赢的局面。
在企业级的网络安全领域,国内厂商的自信心固然可嘉,但严酷的现实是不容否认的,如果说单机版杀毒软件象一个医生的话,那么企业的整体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就好比是为企业提供一个完备的医院。据业内权威人士分析,在这方面,目前的国内外差距好比是“小米加步枪”打“飞机大炮”,形势没有丝毫可以乐观的因素。国内有骨气的反病毒厂商应认清形势而奋起直追,并牢记“他山石,可攻玉”的古训,踏踏实实地向国外同行学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择一切手段获取最新的技术和理念。任重而道远,做难能之跋涉得可贵之硕果。
何润生所提到的国内外相关厂商,兼及销售商和服务商进行合作,不失为一条双赢之计,中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也许是最有效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鉴于篇幅有限,对这一问题,本报将在日后作专题探讨。

(下期采访对象:金山公司副总裁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