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00 次) 时间:2001-02-14 13:41:51 来源:李德伟 (木子) 原创-IT
听说高春晖的天下网也要关门了,我开始为这个中国网络界的风云人物感到可惜,一个网虫靠做个人网站发展到今天,的确不容易。不仅高春晖,越来越多的网站不断倒闭,这股波及全球网络公司的寒流带来了“互联网的冬天”,就象今年北方的天气一样,异样寒冷。
几乎所有靠经营网站的网络公司都遇到了同样的一个原因:资金短缺。原本在大家眼里看来一向善于花钱乐于花钱的网站,在烧尽手里的钱后一个个变得捉襟见肘,不得不在自己的头上插根稻草,企盼有人收购,名气大点的标价卖,没有名气的连价格都不敢出,只有等人能向自己扔个一分半文的。就连新浪、搜狐这些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也随着纳斯达克昙花一现,搜狐的股价几乎跌破1美元大关,迫使张朝阳迫不得已自己掏钱买自己。其实,早在网络公司如日中天的时候,就有人喊出网络是个泡沫迟早会破,只是这个时间来得太快了。
网站纷纷倒闭,暴露出网站商业价值的薄弱,这些几乎清一色技术出身的创业者们身上多少似乎都缺少一些商业素质。纵观国内的网站,有几个不是孤芳自赏?既然是公司体制运作,经营网站也是做生意,所说,要做一个成功的IT人,首先要具备一个商人的素质,生意就是生意,这一点我们应该佩服比尔·盖茨。微软尽管不是一个纯粹的网络公司,其业务也不是经营网站,不过,看看比尔·盖茨领导微软逐步成为全球软件业巨鳄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有些网站开始就把自己定位在提供免费服务上,靠吸引网民换来的访问率兑换广告客户的钱,这种做法怎样看都实在不高明。即使是“第四媒体”,如果一上阵就和传统媒体争夺广告市场,其后果可想而知。没有任何一个真正的商人会在自己创业的初期就去迎战实力比自己大得多的对手,这是生意场上的大忌,况且这些网络公司花得还不是自己的钱。传统媒体虽然在技术上的优势没有网络公司这么好,但是,我们也看到传统媒体并没有在网络时代到来时在旁边观望,他们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媒体有一个漫长的积蓄能量的发展历史,无论在资本优势上,还是在资源优势上,都比网络公司强得多,一旦传统媒体同新兴的网络结合起来,其力量更加强大。这也是现在有许多网站愈来愈感到饥饿的原因,持续下滑的广告收入显然支撑不起若大一个摊子,关门倒闭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微软也时常免费提供一些产品和服务,但这种免费并不是无代价的,不像一些网站那样害怕向用户张口要钱。微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拿一些小恩小慧换回用户的对其产品和服务的依赖性,今天如果要在一夜之间让微软的产品从全球的电脑中消失,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WINDOWS之所以能够迅速打败竞争对手成为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尽乎唯一的选择,除了其技术的优势外,最重要的是微软开始就制定了一个正确的商业性战略,他们把用户的需要和自己的利益科学的建立在一起。比尔·盖茨在发现和挖掘用户需求趋势方面的才能绝不亚于他在技术前瞻方面的才华,说他是一个技术天才,还不如直接说他是一个做生意的天才更贴切。
再看看我们经常浏览的那些网站,个性化的社区、聊天室、论坛、灌水区、交友婚介等等,五花八门的名字搞得人眼花缭乱,但仔细想一想,这些服务有多少人是已经离不开的?有多少人愿意掏腰包?人们愿意每年拿一百多元钱交给有线电视台,或者拿来订报纸杂志,但是有几个愿意付给网站的呢?是网民不愿意呢?还是网民觉得不值得付钱?当然,网站的日子不好过,还和我国网络的基础建设有关,一是网络带宽过窄,上网络速度太慢;二是电脑普及率太低;三是收费太高。有这三大障碍,网络怎么能发展的起来呢?
前几年有人说,我国网民如果能达到一千万以上,网络就开始具备商业开发的价值,而目前我国网民已突破二千多万人的大关,这些网络公司不但没有感到春天来临,反而觉得日子更难过了。一味的追求量的增加,而忽略了质的提高,这也是我们国人常犯的毛病。二千多万网民每天都在网上干什么呢?一多半的人大概只是浏览信息、聊天,靠这些网络公司能赚钱?网络消费完全是一个引导型消费,而这方面,我们的网站似乎做得并不成功,有越来越多的人谈到上网时,印象除了能聊聊天、看看新闻外,再没有什么用处,如果不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网站把网民用户的胃口搞坏了,大概还不致于到今天这个地步。网上购物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没有太大吸引人之处,如果同样的商品,同样的价格,会有多少人选择在网上购买而放弃在本地商场购买呢?很多人不断抱怨网上购物的不方便,售后服务跟不上、价格优惠太少、运输时间太长等等。
网站的服务首先应该是一种商品,而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服务,或者一种免费服务。既然是商品就要具备商品的特点,如果这种商品不能适合用户的即时需求和潜在需求,那么它就会被市场所淘汰。网民是流动性很强的消费群体,要从要本上抓住这部分群体,就要下一番功夫。有人拿aol.com和yahoo.com相比,如果这两个网站同时都没有人访问,那么yahoo会倒闭的更快,因为yahoo.com纯粹是靠网民的眼球过日子的,而aol.com则不同,除了在线服务外,它还有接入服务和其它服务,所以,aol.com更容易生存。举这个例子,倒不是让我们的网站都去提供接入服务,而是希望能够从中领悟到一些认识。
在这个所谓的“互联网冬天”里,仍有一些网站健康的活着,如一些证券类网站、在线软件服务类网站、房地产类网站等等,有趣的是,这些网站大多数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网站,而是背后有一个实力强大的传统企业在支撑。传统企业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使网络技术直接转化成为生产力,使这些传统企业的服务更上了一个层次,这种原本就建立在用户需要基础之上的网站,其生命力自然强得多,其提供的服务也更加实用。
以前常听一些从事IT行业的人说,他准备建一个什么样的网站,准备为网民提供一个什么的服务等等,之类的话听了很多,听来听去都好象是在自己在建造一座象牙塔,单凭感觉和写一手好程序去创业是不够的。
确切的说,“.com”泡沫只是破,而没有灭。要想生存,就得赚钱,要赚钱就得先学做一个合格的生意人,其次再做IT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