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5 次) 时间:2000-06-04 16:23:43 来源:李影 (李影) 原创-IT
在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爱拼才会赢》的故乡,他们是一群从事最前沿事业的拓荒者。爱拼是他们的天性,可是,他们赢得了网络吗?
厦门网络商:渴望飞的感觉
李影
仿佛一夜之间,网络快车就开到了我们身边。“上网”作为一个最酷的流行语大有取代曾在中国风靡一时的“下海”之势。业界称,网络经济的奇迹,刷新了数百年来人类经济活动积累下来的任何一项记录。而在资本市场上演的一幕幕网络公司暴富快富的现代“灰姑娘”神话,更让几乎所有知道网络和风险投资的人都难抵网络的魅力。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网络,越来越多的人想经营网络,越来越多的股民在炒“网络”。但是,你可知道—网络经营其实是一本难念的经。
在厦门,互联网经营始于90年代初,从东南融通、精通、信达开创Internet业务,到吉通南下登陆本市,厦门本土上建网热潮此起彼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过几年的拼搏,初具规模的网站现在已经达到10多家,而在全国知名的网站则微乎其微。记者的故事就从下面的3位网络商开始,让我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想做什么,他们何时才能冲出厦门,走向世界?
故事一 万事网:一场没有终点的百米冲刺
万事城际网刚满5个月。5个月的万事网没有年轻的心情,在互联网行业中谁都有一种“网上一月,人间一年”的沧桑感,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刻不歇的向前冲,直到成功。万事网要实现的第一个经营目标是寻找到能够与自身网站结合的战略合作伙伴。据悉,这个目标已基本搞掂。通过与合作者的强强联手,一两个月后,人们也许就能惊喜的在万事网上看到它的第一笔收入。这对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网络公司来说,无疑意味着它即将脱胎换骨,从幼年步入青年。万事公司把这理解为与国际接轨的“同创共营,共同富裕”的战略,首战告捷,公司上下一派振奋。
万事网做的是城市网,目前已提供全国30个城市的地方资讯及商务信息,他们的目标是建成全国最大的地区服务网站,让天南海北的网民都能“上网关心身边事,上网关心故乡事”。在网站诞生之初,自筹资金的股东们就达成了一致共识,一不和厦门当地的网络企业抢饭碗,立足厦门,放眼全国;二和同类型的网站,如e-龙,亿唐、e-国等城市生活网不能雷同,也就是说,万事网必须拥有出奇制胜的秘密武器,开始时,可以低调生存,默默耕耘,一旦火候成熟,就要“宝剑出鞘”。在万事公司看来,国内网络经营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走资本运营和概念包装之路,先靠一个概念或一种模式拿到一笔资金,然后回过头来做网站。这种模式相对轻松,但机率不多;二是先慢慢摸索,做到一定层次和效果的时候,再去争取资金援助。万事网的经营似乎更接近后者,走的是一条实实在在的路子,先长骨头(将整个发展框架构建在网上),再靠自己的骨头长肉(取得网上收入)。即使这样稳打稳扎,万事公司依然感觉风险很大,“互联网企业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百米冲刺,总是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中,非累死你不可。”
记者观察
万事网的COO(营运官)彭艺在北京开过公司,他对厦门的感觉是“信息比较闭塞,人才比较缺乏,创新氛围不够浓厚”,相比之下,他认为那些高科技人才会不愿意放弃北京或广州的。不过他又解释,这样也有一定好处,万事网如果设在北京,可能早就干不下去了,在北京人的心是“花”的,创业有时也需要清静和稳定。彭艺的话也许不假,但不排除安慰记者的“嫌疑”,其实我很想问他,像你这样的人才在厦门“花”的起来吗?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从天府之国飞到鹭岛的万事教育网CEO(首席执行官)高成刚,对厦门的生活环境赞不绝口的同时,也有一份很强烈的“失落”:“厦门既然出现了戴尔公司,就证明它有独特的凝聚力,它为什么不能吸引到第二个、第三个‘戴尔’呢?那样将会带来多少IT人才和高科技企业。”
故事二 中国频道:创业的感觉像在飞
中国频道的故事要从另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起:有两个外地商人到非洲推销鞋子,到达目的地之后,两人同时发现非洲人都光着脚丫子,于是,一个人就特别沮丧,“白跑了一趟,这里没有一个人穿鞋。”而另一个商人眼睛一亮,惊呼到,“天啦,我可以卖出去多少双鞋子啊。”中国频道觉得自己就像后者。正因为中国是一个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国家,Internet的发展空间更大,处处是商机。当然这不是普通人都看得出来的。目前中国频道从事的域名注册服务,其业务量的增长速度就像飞一样。据透露,公司今年三月份一月的业务量将可能相当于前几年的总和。中国频道以域名注册为突破口,率先在网络公司中实现了盈利,这让它显得底气十足。对目前网络企业因普遍不盈利而招来的非议和唾沫,中国频道有十二分的理由加以反驳。它认为人们把焦点聚集在网络企业能不能盈利上是对Internet的狭隘理解,Internet应该与所有的企业结合。每个企业都需要在Internet上下功夫,下大力气,借此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长成本,改善企业形象。而对网络企业而言,他的机会就在这里。你是不是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你的发展目标是否跟今后的社会需求相衔接?运气好的话,兴许还能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拿到上市的通行证。但这一切需要的是扎实做事的精神,需要你把自己做成最优秀的ICP或ISP。
像其他网络企业一样,中国频道也是一个靠着勇气、灵感、热情和执著成长起来的公司。幸运的是,它找到了念好“经书”的秘诀,2年内中国频道欲登上国际一流的平台服务商、域名注册商的宝座。如果这个目标未能引起你的足够兴趣,那么它就会告诉你,在美国与中国频道同样规模的网络公司股市市值是50亿美元,而2年内,中国频道有望逼近他。
记者观察
采访厦门精通公司总经理龚少晖是一件很愉快的工作,因为他的真诚和真实,我们的采访总是像朋友聊天一样。他从不忌讳在记者面前痛诉他的“不公”待遇,比如在厦门用60万的房地产申请40万的抵押贷款,整整一个月银行都没有给予办理;再比如他去某委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被告之到今年年底才能报批,“到那时,什么黄花菜都凉了!”这座城市的办事风格和龚的公司的发展速度格格不入,这让他产生了一种很不妙的感觉,“厦门的环境估计很难容纳我们这类公司来实现自己的目标。”龚告诉记者,最近时常有一种飞一样的感觉,公司的业务增长非常快,每天大量的精力都用在这上面,然后是考虑下一步如何发展,几个主要骨干经常48小时没睡觉,企业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思路,靠得就是快和拼。作为经营者,他无法等待这个批准,那个认证。龚是一个惜时如命的人,他不会浪费时间来等未知的结果。“当厦门不适应我们的时候,不可能一直窝在老地方。深圳也有很多优越的条件,中国频道已经是一个盈利企业,现在最迫切的是将企业潜在的能量迅速转换成现现实实的东西。”龚的一位朋友,当初是吃着咸菜,流着眼泪创业的,可是因为朋友选择了深圳,事业已经如日中天,这对龚的诱惑很大。龚说他特别想写一封信给市长,说说心里的话。
故事三 中国指南:出身优越的“大孩子”
1996年10月诞生于厦门的“中国指南”网站成为网络界一道亮丽的风景:厦门最早的专业ICP,国内最早的商业化网站之一,中国最大的外向型因特网信息平台。然而网络世界一日千里,国内各类网站风起云涌,巍为壮观。靠旅游、商贸起家的“中国指南”虽然先知先觉,抢了个早,但面对“长江后浪”,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网络经营,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指南”看好的下一把商机是电子商务,在竞争对手还没有雄霸一方的时候,抢先成为这轮21世纪主流竞赛的优胜者。这是形式所迫,也是时机所至。
与其他ICP一样,“中国指南”在一定程度上被利润所困扰。好在它很早就意识到,在目前的中国,纯靠网站本身是无法盈利的,但这不应该成为抱怨网络商的理由,这个新兴的行业需要有一定的泡沫,需要有人赔本赚吆喝,需要你用平常心去对待。“中国指南”在建站开始不久就在努力开拓边缘业务,也是厦门最早为企业和有关机关单位提供上网服务的网络公司之一。今天“中国指南”已经拥有了数千名企业客户,它们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中国指南”有信心实现“靠网生存,以网发财”的梦想。
记者观察
与以上几位网络商相比,厦门信达商情公司的现任总经理李韶军显得很幸福,因为他的角色是职业IT经理人,而非汗流浃背的创业者。再加上有上市的信达股份总公司撑腰,“中国指南”就像出身优越的孩子,但最后能不能成材,还得看它自己的造化。李的口风很紧,只是透露“中国指南”在2000年年内一定会有大动作,卖点是做B2C的旅游电子商务和B2B的信息交流、交易平台。倒是如何看待网络上市热上,李的“一分为二看泡沫”理论让人耳目一新,这种“逆向思维”不经意间流露出了他在某些方面的过人之处。他认为一种网络商纯粹为上市,捞一把就走,但更多的网络商是有长远打算的人,上市最主要是为了获得大量资金的支持,使他能够支撑到赢利的那天。如果不主动去海外融资,那么在这些网络企业还没有强大起来的时候,他们获得资金的渠道究竟在哪里?银行会给亏损的网络企业贷款吗?政府会主动向前途未卜的网站投钱吗?对刚刚起步的民营网络商,他们别无选择。李很欣赏新浪CEO王志东的说法:现在叫我不投入那么多资金去建网站的话,我要赚小钱很容易。只是不想这么做,因为我看中的是能赚大钱的互联网。
受制于市场信息消费水平和发展环境,网络经营行业投资大、回收期长,真的想说发财不容易。厦门网民现有2万,人均数量高居全国之首。但厦门网络经营商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全国前五十名网站,厦门没有一家进入其中。如果说厦门的计算机、通讯等硬件生产设备制造在全国还算有一些影响力的话,那么在网络经营方面则是明显滞后。网络商们普遍对厦门的软硬环境有所怨言,希望厦门市政府及有关行业协会能够真正为他们创造一个活跃的网络经营环境,不然的话,既会造成人才外流,也会使厦门的网络经济越来越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从而在21世纪里失去应有的竞争力。
有资料显示,到2003年,全球互联网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在亚洲,网络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进入21世纪后将以每年40%速度飞涨,2003年全亚洲将拥有6400万用户,其中网络广告15亿美元,电子商务320亿美元—聪明的网络商们,你们找的到那飞一样的感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