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28 次) 时间:2001-02-13 14:19:51 来源:蓝咖啡_旷强 (蓝咖啡) 原创-IT
爱立信手机停产转包的消息刚一传出,媒体就先炸了锅。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爱立信此次行动中,媒体所带给人的种种信息,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思想。
危言耸听的结论
当爱立信公司宣布将对其产品结构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从今年4月1日起,目前设在巴西、马来西亚、瑞典和英国的手机制造工厂以及部分美国工厂将由将由总部设在新加坡的Flextronics公司接管经营的消息传出的时候,种种危言耸听的标题开始不断的出现在媒体页面。其中不乏“爱立信‘断腕’”、“别了,爱立信!”等等。这样的标题给人的感觉好象是在为世界著名的电话通讯设备制造集团瑞典爱立信公司写墓志铭。非常容易给人造成错觉,以为爱立信公司或许将要或者已经在某个时刻宣布破产了一样。带着这样的心理,我们要去看个究竟。文章的阅读量上去了,读者的心理疑惑也看似解除了。但是,在作者和媒体目的达到的同时,带给读者的心理伤害有多大?媒体所报道的“新闻”外加简单的“分析”能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呢?可能就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难以忘怀的标题,以及靠简单的逻辑结构和文字粉饰所表达的对标题的大概理解。这样的标题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尽管新闻的内容并非如此,也大概给读者解释了标题的意思,但是留给读者的可能更多的是一个结论:爱立信公司是不是快完蛋了?尽管文中可能会一再解释爱立信公司是将业务进行适当调整,但由于标题在读者心中的首要位置,这一切对标题的中和解释更多的都是徒劳。一个普通的人看了这样的新闻分析之后,他如果是个能侃的人,可能更多的情况是这样对哥们讲:知道吗?爱立信已经不生产手机了!然后就会根据他记的最清楚的标题进行自己的各种解释。一个人这样理解、传播,两个人这样理解、传播,最终会上升到集体行为。而这个时候,流传的版本会是什么样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普通人在这场传播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心态以及由此所产生的集体的信用,还有对集体的心灵伤害。
这些危言耸听的标题最终所表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这个让人记忆深刻的标题。而针对标题进行的中和解释,人们早已经忘记。
为什么现在必须使用远远大于事实甚至与事实完全背离甚至不相干的标题的情况会如此之多呢?这是一个简单而有复杂的问题,并不那么容易就可以讲清楚。这种现象背后更多的是媒体文化的作怪。媒体文化更多的是商业文化,商业文化的内涵更多的是传播简单、快捷、容易创造商业利润。比如有人可能使用一个别具后现代特色的标题,然后会在文章正文开头写上几句话,大概意思是说,首先你要搞清楚的是,我这个标题是不正确的,或者是和本文内容关系不大甚至没有的,但是为什么要用是因为要吸引眼球……眼球是吸引过来了,但是文章所带给人的信息,更多的是什么呢?这就不是作者所能把握的了,尽管他可以把握自己文章的内容以及标题,但是他对受众的心理把握却是无能为力的。
这是商业文化带给人们心灵的伤害,但我们却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之道。这或许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吗?普通人还能知道多少关于事实的真相?他们获取事实真相的能力还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问题都不能得到解决。但这不是大多数人的过错,他们没有义务去改变自己的心理习惯。需要改变的,应该是少数人的习惯。
“参谋们”简单的“中国策略”心态
爱立信事件中,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考虑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爱立信退了,“中国制造”是不是该有所作为了?这无疑是思维惯性释然。一般,当你的一个强大的对手离去的时候,你都会考虑自己是不是能轻松许多或者自己此刻该作什么事情,是不是另一个强大的对手正向你靠的更近?等等等等这些问题。这都是正常的考虑,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但是,这些正常的思维是不是很到位,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评论家”们一般考虑的问题非常的广泛,无论大小、深浅,也无论适合、适当与否,只要是符合媒体思维的、符合媒体利益的,都在他们思考范围之内。有人说媒体没有独立的思想,自由撰稿人没有独立的思想,那么二者结合会如何呢?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媒体有了思想,自由撰稿人有了经济,现实的结果是媒体依然没有独立思想,自由撰稿人依然没有独立经济。时下由众多的自由撰稿人组成的“评论家”大军成功占领了原本属于真正评论者的空间,但打的依然是评论者的旗号,进行鱼目混珠的运作,让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一个真正评论者所具备的素质,基本的是完整人格,思想是圣洁的,其用途仅仅是传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是知识水平的高度、广度,以及思想的深度。那么,我们今天流行的评论方向是什么样的呢?知情人都非常明白,一切几乎完全背离了评论的初衷,流行的评论中,首先要求的是文字给人的愉悦感,然后是观点的新颖,越新越好,因为这是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顺着时代的主旋律。至于思想性、知识性是其次需要的,人格更是看不见的,可以忽略甚至完全不提。试想,在这样的评论气氛下,真正好的评论其生命力有多旺盛我们可想而知。那么,在这场强弱对比明显的战争中,胜利的都会是些什么样的“好”呢?
爱立信事件发生以后,关于国产手机之路的话题很多,甚至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如果说能讨论出具有建设性的思想,那么这样的热烈讨论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无论是媒体还是“评论家”们,都是有功劳的。但是,过于简单的、周期短暂的观点抛露,所表现出来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情景:几个藩王一起比赛,在某个时候其中一位临时退场,然后上来一大帮“参谋”给其中一位自己的王出谋划策,这能叫“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吗?这应该是“参谋”们对自己主子的对手的巨大恐惧的表现。在这种巨大的恐惧心理下,“参谋”们能出什么样的主意已经不是问题的关键了,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些参谋继续保留的价值还有多少?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评论家”们就像“参谋”们一样。难道平时在某个时刻参“谋”到了某个绝佳之策的时候不能给自己主子献策吗?可能他们从来都没有这样作过,原因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责任。只是在有机可呈的时候,给自己主子一个“我们也一直在‘参谋’”的印象而已!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考虑该如何作点正经的事情,即使你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要作正经事情,那么为了自身的利益也要考虑这些事情。该如何作,最重要的就是,各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越位,也不要违反其他相关游戏规,并且大胆地进行自己正常的活动——在任何允许的时候。
简单的思想更多的是在缩短事物的发展过程,终究不能经受自然的考验。大自然不可超越。爱立信即使不再自己生产手机产品,我们自己的路该怎么走还得怎么走,不可能跨越任何一个过程。
隐藏的思想
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越大的问题越是如此。要想弄清楚一个问题也是异常困难的,大智者往往只是下一个宏观的结论,概括出一些宏观的概念,对于其他,就得靠更多的人。思想问题更是如此。爱立信事件所表现出的问题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突然出现的,应该说是和很多问题紧密相连的。如果说爱立信事件表现出的问题还隐藏在某个角落没有出来的话,那么我们应当主动把他挖出来,不要等到有一天它们更大规模更大场面地来找我们。那麻烦就大了。
我们在商业文化空前繁荣之时作了多少心理准备呢?我们曾经漫长的5000年文明给我们留下的思想在商业文化空前繁荣的今天,是不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伤痛?或者是其他?当我们最初面对西方文明时所表现出来的惊讶在今天是不是已经变为完全的认同?并开始创造新的文明?或许,这一切都还没有进入状态,我们只是在走马观花的进行不完全的西方文明教育。曾经有这样的说法,说人体模特(还是人体艺术)展在北京异常火暴,但在上海却惨遭冷落;又据传言,说去年台湾艺人罗大佑在上海召开个人演唱会到场的外地人据大多数。这给我们带来的信息是什么,讨论的已经相当多。但是联系在爱立信事件上,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商业文化繁荣的同时,过去传统的思维开始受到冷落,作为西方竞争者的爱立信此次调整其业务结构,我们的心理上是惊慌失措呢还是无动于衷还是默默努力还是装腔作势?不管我们如何,爱立信以及其他的带着强烈的现代民族文化意识的竞争者的脚步是步步紧逼。就好象当年腐朽的清政府一样,最后不得已开始弃城而逃,等着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如果说当年的战火是民族奋发向上的动力或导火索的话,那么,时间推移到了公元2001年,我们是不是还要愚笨到当年的程度呢?爱立信给我们的信号是根据自身发展进行不断的业务调整,在不断的提升自己,而且是带着智慧,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能直接反映我们民族进步的程度。
当我们为了追求浮躁、空洞的注意力、在使用危言耸听的标题的时候,当我们在进行“参谋”活动的时候,似乎一切都是对自己利益进行正当的维护,但是这种维护给我们更多的人带来的伤害,谁来负责?这种伤害最终上升到集体伤害的时候,我们自己也难逃其过。这种种的简单维护,都是短期的行为,不具备长远的眼光和思维。在客观环境不能得到很好改善甚至不可能得到根本变化的时候,健康的气氛应当是适应并在这种条件下将自己融入这种环境中,使自己不但能够适应环境而又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不是耍尽小聪明或者一味地对环境表示不满,这将是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当商业文化空前繁荣的时刻,我们的准备要充分,但又要作到能够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最佳程度,而不能片面地发挥某方面的作用,从而误导人群,扰乱视线。
但是这一切我们没有作的很好。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应该进行系统的思维,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很难想象,《文化苦旅》能够在当时不景气的文化市场是那么畅销,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在一个高度变化的时代,我们的思维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同样一个事物,西方人根据传统的思维习惯如果3天可以接受,那么我们需要的时间将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在接受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态应该如何调整这是问题的关键。一个人可以不谦虚但不能不虚心,更不能简单的断定一个事物并依此理由下一个简单的结论然后了事,这并不是说不能表述自己的观点,而是不能就此了事认为一切到此为止,再依此理由拒绝进一步的行动。我们的心灵已经长期处于饥渴状态,这是《文化苦旅》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同样也给我们一个信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而不需要什么。
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将是导致我们快速进步的内在动力。
在高科技产业范围内,在中国的高科技市场,手机的利润空间比起其他高科技产品要大的多,这种情况下,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目前的情形我们能作什么,早都应该是值得认真思考、反省的,以前没有或者程度不够,那么借着此次爱立信事件的出现,我们是不是应该进行深度的思考、进行集体的思维呢?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白菜和白菜种子的,相信我们还能记得。还活着的时候,争取学会种白菜的方法以及想办法得到白菜种子,而不是等着吃完吃尽手中为数不多的已经并不新鲜的白菜。这个时代对持续创新的需求在时间上已经缩短了许多,我们在这场竞争中能否真正适应这种时间上变化,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手机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应该说是整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每个人也一样,如果有一天,我们越来越看不懂美国人写的文章的时候,问题就更大了,因为那个时候,差距已经更大更明显了。
蓝咖啡email:[email protected]
QQ:15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