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64 次) 时间:2001-02-12 19:29:24 来源:信海光 (信海光) 转载
秦全跃
好人不见得全凑群在山东,坏人也未必都扎堆在河南。凡有人群的地方就会存在左中右。山东如此,河南如此,中国如此,全世界都如此。
就像山东出过好汉秦琼,武松,河南也出现过岳飞,杨靖宇。至于坏人嘛,兴你山东出过康生,也就许我河南养出个袁世凯。黄河东流去,我就不信山东那段水那么清,河南那段水就那么脏。但令人不安的是,人们只记住了山东出好汉比比皆是武松,河南出窃国大骗袁世凯一堆一堆。信不信由你,但凡跟人谈起山东,总是点头者多,一提到河南,顿刻就跟吃了摇头丸似的。
这怪谁?!您知道杨靖宇是河南人吗?您知道岳飞是河南人吗?您知道张衡、祖冲之都是河南人吗?八成一问三不知,能怪谁?全怪河南人不会推销自己,树牌坊树不过山东。事到今日,亡羊补牢都来不及,认倒霉去吧。
有一段山东快书,名曰“武松打虎”,开门见山头一句就是“铛力咯铛铛力咯铛,说一说山东好汉武二郎”。又有一则评书:秦琼卖马:开篇第一句就是今天咱们要说的是山东好汉秦琼秦叔宝卖马的故事。诸位记住了,不论卖马还是打虎,不论武松还是秦琼,惊堂木一拍铜铁板一打都咚咚咚铛铛铛的立地有声,山东!山东!这定位绝对明确。久而久之传来传去,立马给人一种感觉,天下好汉尽出山东。
通过民间艺术的表达方式,推销地域的特色及优势,山东人确实是一大发明。而且是从古到今,前仆后继,十几代人千百年来如一日想方设法处心积虑让老百姓天天听,时时听,就是这样耳濡目染地连熏都给熏会了,闹得你想不听都不行。况且这几种民间艺术的表达方式不但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到今天连小孩子都不除外,又有几个人不知道山东好汉秦叔宝,山东好汉武二郎。
再看看河南人呢?就难免有些捉襟见肘了,至今还在苦守着岳飞、杨靖宇、张衡、祖冲之等等,孤苦伶仃、形影相吊呢。这就是河南的浪费。明明上述英雄好汉出河南,可到今天也未曾听到过这样的河南坠子、河南越调:祖冲之,圆周率。地震仪,数张衡。世界科学扬美名,河南英雄建奇功。同样你也未曾听到过这样的评书:话说河南有个大英雄,姓岳名飞,字鹏举,率领着国人共唱满江红,一举抗金兵。可见河南英雄真真正正出了不少,却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与此同时又偏偏把骗子袁世凯留给了自己。难能可贵。
山东人就那么好汉?那么豪爽?那么英雄气概?只要有山东人跑到饭桌上,准得一个劲的那么秦琼,那么武松,不一会儿就让你感到山东人怎那么实在。那么河南人呢?一定不会使你端起酒杯就想起张衡、岳飞,撂下筷子就想起杨靖宇、吉鸿昌,这不公平。哪怕是山东人饮二两,那心眼藏一半露一半,河南人喝半斤,掏出心窝子让你看,你依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还是山东人够汉子。河南人冤不冤?
有两个现代人不可比。一个是张艺谋,他导演的电影几乎让人忘掉了编剧。一个是王朔,他编剧的电影几乎让人们记不住导演。同样河南和山东也有两个不能比,一个是河南让人们忘掉了英雄,一个是山东让人们记住了好汉。说到底这也是个市场营销的话题。做市场一定要打武松这个品牌,一定要树秦琼这个形象,才能放长线,钓大鱼。谁说武松死了几百年,用处不大。其实不妨借尸还魂一把,千万别把他当神看。记住武松是个推销员,还在为发展山东做贡献。别忘了,人家连工资都不领,不容易!
这个东西写得有意思极了---武松也是推销员 - 申海 - 2001-02-13 22:14:15
看了文章,深有感触。我和岳飞同乡,都是汤阴人,小时在岳庙旁长大。如今的河南确实是坏名远扬,河南人确也办了些提不起的事儿。我们自己脸上都觉得无光。 河南人确实应该自省了。当然,也包括我。 想象这里,北京的牛们隔三差五小聚一次,三月五月大宴一次,广东的牛们生活也有趣,上海就不说了,拿摩翁老是让我看他们游玩山水的照片。唯独俺河南的几头牛是老死不相往来,是不是存在着互轻的现象俺还不敢下定论。我也曾在论坛里说过这事儿,希望河南的牛们接触接触,可是无人应答,俺倒成了多事儿人。你说冤不冤? 好歹俺和静仁还算是好友。彼此常联系着。
Re:这个东西写得有意思极了---武松也是推销员 - 信海光 - 2001-02-14 07:23:07
你们该找老杜组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