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55 次) 时间:2001-02-08 15:47:26 来源:东风笑 (nii) 原创-IT
1月15日的《互联网周刊》上有一篇《国字号醒悟》,看完后掩卷沉思,却只觉得一种悲哀充溢在我的心里。
我不是经济学家,所以我不会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讨论一些问题。但是,我怀疑,计算机真的象人们描述的那样好吗?它使社会进步?它是世界走向大同,人类走向平等相待?
计算机从诞生那天起就被誉为是“提高人们工作效率的机器”。我们从懂事起就知道,提高效率是件好事情,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让我们有更多的消费品可以选择。今天,没有一个企业家不期待着企业的效率实现“奔腾”;任何一个购买计算机的报告书上,理由一栏必然会出现“效率”的解释。
没错,我承认效率的好处,作为一名靠工资过活的小职员,我知道我的工作效率就是我的生活,效率越高,我的生活就会越好。但是更广的来看呢?难道效率提高对所有人都是好事情吗?
最显而易见的,效率的提高,使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工人,于是就要有失业,效率越高失业的人也就越多。社会的财富是有限的,人们的需求量也并不是没有尽头的时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漏斗效应,效率越高的地方,财富也就越集中,人们生活的也就越好。可是,问题在于,能够享受这种高效率的人只会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多的人沦为效率车轮的牺牲品,在社会的底层,在吃饱与穿暖的生存线上徘徊。
效率还造成了一种假象,社会财富大幅增长,于是,社会的利益部门看到了更具潜力的消费市场而蜂拥而至。伴随着效率的提高,能够在单位时间里提供更丰富的服务,于是,它们(特别是出于卖方市场的利益部门)就有了要求更高价格的理由,单位价格的上升就成为必然了。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从某种程度上正在出现效率黑洞。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效率导致了财富的集中,使处于这一地理位置的人民能够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而更广大地区的效率低下,造成了生活质量的低下。
社会利益部门以来趁火打劫了。中国的教育部门夹杂在社会利益体中,一起提出了大做教育市场的口号。现在成了这样的情况,高教育造就了高效率——高效率带了高财富——高财富形成教育高收费。这样看来,高效率的入口已经越来越窄小了,就形成了“富者恒富,穷者愈穷”。
这两年,“西部大开发”是我们国家的热点,可是看起来似乎很难,难在什么地方?有些说法是 “意识亟待提高”,但是我想,归根结蒂无非还是个效率的副产品。
最近这几年,很多大型国企、很多政府部门都在减员增效。对于基础较好,管理规范的企业部门,被减人员还有各种补偿措施,但是更多的低效企业呢?更多的破产企业呢?
如欧洲的某些国家实行的高福利政策或许是个好办法,至少人们可以在一个看起来平等的氛围下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的效率。但是我们是个大国家,经济不发达,我们有这样多的人口,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还不是很多,特别是信用监督机制的缺乏,使高福利在我们国人眼里成了水中望月。
最近无论是国内国外,各大企业裁员成风,尤其是在美国,动辄成千上万的人被裁掉了。固然有业绩的问题出现,但是不能否认,高效率使同样的工作实际上并不需要象以前那样多的人力了,不妨借经济借口行减员增效之实。
当然,不排除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新产业的出现会大量的增加就业机会,但是,计算机智能技术也在以“摩尔定律”的速度飞速提高,将来即使经济更快的发展,恐怕需求的也是那些掌握高效率的人,而现实注定,那永远是金字塔的顶端。
效率是吃人的,这应该算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吧,计算机只是加速了吃人的速度而已。
还是在那篇文章里,比尔盖茨有一个展望,“未来10年,微软将用自己的应用软件系统取代银行的清算系统承担起全球的资金清算业务。在新世纪里,传统商业银行是将要灭绝的一群恐龙。”。我的朋友在银行工作,或多或少我了解一些银行职员的情况,他们似乎就是为银行而生的,所学所知就在这个圈子里面。比尔盖茨并不一定说的都是真的,但是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又有多少人要被效率吃掉?
计算机提高了什么效率? - 林兴陆 - 2001-02-09 02:24:40
你想说,懂更多知识的人,抢懂知识少的人是不对的? 只有竞争、危机感,才会有发展、成长!
搞不清楚! - nii - 2001-02-09 10:10:51
我说不清楚是对还是不对。我也搞不太清楚我想的事情会不会发生。毕竟这更多是经济学家要考虑的问题。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社会体系正产生这样一种循环,掌握知识少的人机会也少,进入知识多的阶层的机会更少,就像一篇文章提到的中国的新种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