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3 次) 时间:2001-02-05 19:45:43 来源:陈啸 (白色幸福) 原创-IT
在IT领域做了5年的市场和品牌管理,时间不长不短,业绩不敢说有,说没有心里又不太愿意,加上学文科出身,不懂技术,看见别人以技术术语熟练的交谈某种产品的时候,总有一种惶惶然的的感觉,仿佛自己拿了别人的东西一样,只好拼命去理解业界的精神来聊以自慰了。接到朋友的电话,说让我随便写点什么,这么多年仿佛已经习惯了在幕后,一下跑到前面来,有点灯光刺眼的感觉,干脆就写写自己平常看到的、思考的那些成型或者不成型的东西吧,算个随笔吧。
可喜的是我们出生在了一个竞争这样激烈的时代,可喜的是不管中国本地的老板还是外国的BOSS到现在都知道需要品牌来充实自己企业的生命力,也使我们这样的人可以找到一个可以表演自己的舞台。
经常跟同行的朋友聊天,分享一些信息,比如说某个企业今年的市场费用是几个亿,某个企业领导人的包装就有几千万等等,固然品牌一定是要靠钱来维持的,但如果整个品牌市场已经变成以投入的标准来衡量,那确实变成了一种悲哀。做事情是一定要花钱的,但是不是每一笔钱都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是个貌似简单但值得深思的问题了。
一个真正的品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品牌,是很多很多杰出的人,用大量的时间与金钱,经过时间的洗涤而沉淀下来的,这个过程是真实而需要庞大的付出,只有手段的巧妙与否而不会有任何的捷径可以去走。真的很难想象,去年的互联网热潮中,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以及盲目吸取注意力不惜代价的做法,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谁能够去指望单纯依靠金钱的量化以及手段的变化的改变而去取代那些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沉淀下来的品牌?在某个层次上,企业的品牌是一种社会文化,而文化是需要实实在在沉淀的。
为了挣钱而存在,几乎是所有企业家们对品牌的共识,唯一的区别是有的品牌是为了挣今天的钱而存在,有的品牌则是为了几年后的利益而存在。我的第二个老板告诉我,品牌是公司的第二条产品线,因为花钱是艺术,如果把钱花到了该花的地方,就是为企业挣钱了,反过来,花错了地方,不但丢掉了市场,也把原来挣到的钱给浪费了。很朴素的语言,没有经过加工后的痕迹,但作为一名从业人员,我很感激,并非对他个人,而是他对这一领域工作的理解。
有朋友说,想在这行里混口饭吃很容易,我很同意,不就是搞点稿子,跟媒体把关系搞好,经常搞个发布会或者巡展什么的,搞好了是功劳,搞不好了是天意;但再仔细想想,都在搞新闻发布会,你怎么能让自己的发布会比别人的成功;都在给媒体稿子,你怎么能让自己的稿子更有价值。你可以去关心NASDAQ的起伏,可以怀抱成就事业的志向,可以从任何方面去战略性的考虑问题,但是关键问题还是要从这里的小事情做起,没有创意的人就是没有前途的人,在任何领域都一样。
中国经济刚刚开始由买方经济转到卖方经济,可能大部分的厂商还不太适应。有的公关公司的朋友抱怨说客户总是坚持他们自己的理解而不采纳公关公司的建议,我不太明白的是,是否有人在经过了足够而充分的调查后拿出东西来告诉大家客户是怎么想的,道理人人都明白,可到了具体事物上,客户的感觉却往往被忽视。我们搞市场的也好,做品牌的也好,其实就两个上帝,一个是产品,一个是用户,用最有效的手段把两方联系起来,从意识层次上形成“婚姻式的”契约关系,这就是最高层次,我习惯把这叫做“上帝的婚姻”,你可以从手段方面运用数据库行销,可以推介知识库的管理,还有很多很多更加高深的行销体系以及理论,可当你落在地上的时候,“上帝的婚姻”才是最扎实的。让用户掏第一次钱是很困难的,但远远比不上让用户掏第十次钱困难。这是每个企业从贩卖自己的成本到贩卖自己的价值的唯一出路,也是我们每个在这个领域里从业的人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唯一的正确态度。 我曾经购买了一台冰箱,在某个晚上9点多钟,冰箱的门掉下了,摔了一地的东西,当时的我真是怒火冲天,立刻找到保修证明给对方服务热线打电话,在9点43分的时候,对方的维修工人出现在我面前,我因为余怒而态度欠佳,对方却热情的帮我解决了所有问题,非常的合作,等他离开的时候,我已经恢复到正常的心态了。不可否认的是,对方维修人员的及时出现以及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我无法再进行指责,但如果让我再选择的话,我一定不会购买这个冰箱的品牌,就算它再有名气,售后服务再好,因为冰箱门上螺丝没有拧紧这样基本的错误都会犯的厂商,我也不会再相信他。消费者的感情是脆弱而受不起伤害的,又有点类似婚姻,我看了太多的例子,厂商花费了大量的市场费用推广某个产品,而产品本身的幼稚缺陷或错误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来用,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不等产品成熟以后再拿出来而非要花钱让别人来看自己的缺陷呢?为了抢夺市场?真正成型的市场绝对不是以进入的速度来衡量的,这个世界唯一的市场的衡量标准就是价值,我实在找不出什么能比价值更重要的东西来衡量市场了。
消费者在成熟,而我们在企业里的营销人员却还在幼稚中缓慢的成长,有的时候去参加培训,看见讲解数据库行销的三角型图形,讲解客户关系理论的梯形图形,却没有丝毫大撤大悟的感觉,我只是依靠他们来整理自己的知识以及思路,但说实话,我确实想去把哲学好好的学习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些原本的简单的东西,成为我们踏踏实实做事情,认认真真做事情的依据。
做我们这行的,可悲的是永远仿佛是销售业绩的一个附属证明,可喜的是当销售业绩的价值成为历史的时候,而我们的创造却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仅以此文与同行共勉!
品牌--市场--态度 - westonline - 2001-02-06 10:44:09
写得不错. 但是就你买冰箱一事得出的结论却断然不敢苟同."让用户掏第一次钱是很困难的,但远远比不上让用户掏第十次钱困难"听起来有道理,就象我们小区市场一家熏鸡店打出的招牌"第一次不来是你的错,第二次不来那肯定是我的错".第一次我没错,买了一次.但是第二次买不管谁对谁错我必须去了,因为整个市场上只有他一家荬鸡翅的.而鸡翅是我必须买的.后来市场上卖鸡翅的多了起来,有了比较,我发现其实别人的比它的好吃,后来又发现,别人的点开了倒,倒了开,它的点却一直在开着,而且它的似乎好吃一些了,至少比以前好吃. 本文作者文中提到"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不等产品成熟以后再拿出来而非要花钱让别人来看自己的缺陷呢?为了抢夺市场?真正成型的市场绝对不是以进入的速度来衡量的,这个世界唯一的市场的衡量标准就是价值,我实在找不出什么能比价值更重要的东西来衡量市场了。" 我也在想,如果鸡翅点等到自己熏出的东西已经绝对无可挑剔的时候再推出来,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认为他已经无可挑剔,而且他还能不能立的住脚,也就是说能不能让用户掏第一次钱.不知道真正成型的市场是个什么概念,反正我很怀疑有几个产品能真正成为百年老店,百年老店在他没有成为百年老店之前拿出的所有产品真的就是成熟的产品吗? 在网络领域很多东西发展更快,甚至我们都无暇回味就杳无踪影.象B2B,B2C,纳斯达克什么的,非要等产品成熟以后再拿出来而让别人来看不见自己的缺陷的时候,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看,黄花菜凉没凉,是不是有该擦桌子换菜了. 该出手时就出手,品牌和市场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创来的.至少在没有形成品牌和市场之前,态度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而且我以往经验揭示的现实也是这样.走出第一步后再考虑百年老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