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 中国.com - 刘韧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448 次) 时间:2001-02-05 15:13:03 来源:刘韧 (liuren) 转载

中关村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浮夸风带来盲目乐观,
至今没有确立知识经济的游戏规则

  琼民源,一家在中国大陆A股上市的海南企业,人们大都弄不清楚它在搞些什么,总之听它讲了很多故事,于是股价就上去了。但是很多投资者因此被套牢,在1998年后,他们将面临血本无归的命运,因为按照法律的规定,这家公司将会被摘牌。
  
  然而令投资者无法想像的转机发生了,1999年7月之后,由于北京的一家房地产公司介入,他们将因祸得福大赚其钱。一切都因为这家公司在和琼民源原社会公众股股东1:1换股后,将上市公司更名为:中关村。
  
  “中关村”的故事
  
  几乎与“中关村”上市同步,一个庞大的政府计划隆隆出台,坚决要将中关村,首都北京的西北部地区,建成可与美国西海岸加州的硅谷相提并论的高科技工业园区。
  
  只能说“中关村(0931)”借用了这个背景,并向人们描绘说它将是这个园区的政府开发商。这使它看起来很像一家高科技公司。
  
  人们甚至预言它会成为深圳股市的领头羊。
  
  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关村”股票受宠是不到一年来“中关村膨胀”现象的一个折射。尽管这家公司把从股市募集到的10.64亿元资金中不太高的比例投向了所谓的与高科技相关的产业——出资1亿元设立“中关村科技项目风险投资基金”;投资5700万元与清华、北大设立北京中关村青年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5000万元参股10%中国世纪移动通信公司等,但重要的项目,却仍在房地产及基建业,比如投资6亿元参股23%北京城铁,3.6亿元的吉市口危改小区项目,2.76亿元的白石桥科技综合楼项目等。
  
  在去年的8月,中国政府的召开了中国科技创新大会,认识到这是决定中国未来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此前两个月,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市“10年内将中关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科技园区”的计划。
  
  北京市政府借机将中关村的开发提升到与深圳和浦东相同的政治地位。当年10月13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任冉齐在香港宣称,“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国务院继80年代设立深圳经济特区、90年代开发开放浦东后,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作出的又一项战略决策。”
  
  这并非一个凭空设计的计划。海淀区,集中了68所大学,包括清华和北大,以及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的210多家科研机构,当局说,这儿有37.8万科技人员。
  
  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从这里萌芽,在改革开放20年时间里,这里产生了四通、联想、方正等在产业界有相当地位的科技企业,以及用友、亚信等新锐企业。官方的报告说,在中关村地区有669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它们在去年创造了181亿元的GDP。
  
  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关村也是中国大陆首屈一指的高技术产业基地,但它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被看作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故事变得有些沉重了。
  
  政府主导的改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关村企业过去的成绩是自己打拚的结果,但现在政府开始给予过多的关注和厚望,希望将它改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园”。
  
  目标和规划开始变得庞大而眩目。在原来,中关村仅指以中国科学院、清华、北大为核心,包括其间的白颐路原“电子一条街”周围不足10平方公里的区域;后来地方政府将它扩大到所谓的一区四园,分别以中科院、清华、北大、中关村命名的4个科技园,总面积已扩展到75平方公里;而现在,更有了一区五园的说法,也将中关村的概念延伸到了郊县,除了海淀区以外,还包括位于昌平县的昌平园、位于东郊酒仙桥的北京电子城、位于丰台区的丰台园,以及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即使仅75平方公里的区域,有人估算说,仅硬件投入也要2000亿元人民币。即使只论中关村西区(政府打算将它改造成商贸区),也要耗资100多亿。
  
  中央政府为此增加了投入,比如给清华和北大增添了以10亿元计的投资,科技部也推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资助计划,银行也高姿态表示给予贷款额度,但是资金仍然是极度短缺的。国际风险资本没有像它们表示的那样大规模进入,而国内的风险资本,北京市连续推出了4家政府出资的风险投资,总额有10亿元。最近联想集团宣称将有38亿元作为风险投资,但这个额度不具有太大的现实意义。
  
  在资金保证不太明朗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基建已经开始。原来沿街的低层建筑被拆除,道路将打通、拓宽,在路旁将建成许多大厦。
  清华和北大都成立了自己的园区开发公司。北京市市长刘淇说,北京市今年要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上取得突破。
  
  中关村概念成为北京房地产的流行概念,在建的楼盘就有10多个,《北京青年》的一篇文章说,“中关村区域学校多,又多是清水衙门,唯一的资源就是过去所圈的土地,而今国家政策的倾斜使这里的地产成为热门。”这种状况使得北京市人大代表在今年的市两会上纷纷关注,呼吁中关村不要再炒房地产。中关村打的是高科技的旗号,再沿用深圳和浦东开发的模式显然并不合适。尽管政府暂停了地产项目的审批,但一个大工地已在中关村显现。
  
  更大的热度反映在媒体上,在北京,至少已有5家媒体出版了“中关村专版”,关于园区新动态的报道层出不穷,一副大干快上的崭新气象。
  
  段氏一石激起千层浪
  
  段永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一个提案,被北京之外的人们看作中关村信心爆棚的一个表现。
  
  在辞去四通集团总裁一职,上任“中关村(0931)”总经理后,他向决策层建议:“采用发展两弹一星的办法,集中京、沪、港、深圳乃至全国的力量,尤其要广泛吸引民间资本,锁定目标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同时他还要求了更多的优惠政策。
  
  他的提议遭到了不少批评,批驳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都有发展的权力(全国有52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来发展科技园区已经过时。但是,他的真实想法可能被掩盖住了。他事实上可能是在表达一种不太乐观的看法:“一个园区的建设需要长期持久的巨额资金的不断流入,这对任何一个年财政收入在百亿元级的省市政府,都是不堪承受的。”
  
  请注意他的说法:“唯一正确的选择,是采用发展两弹一星的办法,方有成功之可能。”
  
  当然,中关村还不可能膨胀到“集全国之人、财、物,整体作战”的地步。那它现在的膨胀能持续多久?
  
  能建成中国的硅谷吗?
  
  中关村的开发热,招致了理论界的一些批评。其中最为严厉的声音,是认为中关村存在着浮夸风。北京的一位学者指出,“中关村变幻无穷,其中并非全部由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使然,而是有大量行政干预和计划经济的约束,目前,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前景,很多有关部门是不够清楚的,甚至带有相当大的盲目乐观态度,究其原因,是一些缺乏科学态度的浮夸之风刮到了中关村,使中关村的实际情况被忽视了。”
  
  我们常常发现偷换概念的现象,比如我们刚开始声称要把中关村建成中国的硅谷,接着就直接把中关村称做“中国的硅谷”了。但是事实上,站在中关村,不会有人将它跟美国的硅谷联系在一起。纷乱的建筑和门店,人行道上放满了自行车,一路走过去至少会有20个人问你要不要盗版软件或假文凭,而交通常会阻塞,偶尔还会有沙尘暴。这些足让人产生疑问:中关村能成为中国的硅谷吗?
  
  一位网上评论者这样写道:“和硅谷相比,中关村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电脑和信息产品交易市场……依中国的管理水平、中关村的资金、价值取向、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中关村要想成为硅谷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的了,当然不排除硬说它是硅谷。”
  
  学者们则从深层次上表示疑虑。
  
  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与中国创新工作室方竹兰博士指出,中关村没有确立知识经济的游戏规则,一个是创业时的产权规则,一个是企业管理制度。她举例说,一家著名网站最近一班骨干离职时感叹:“我们在中关村到处找规则,但是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她说,“若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攻关项目上,而缺乏创机制,没有保护知识产权的形象,很难达到目标。”“政府的控制欲望太强,须知民为创新之本”,她警告说。
  
  北京大学的王缉慈教授,一直对中关村进行跟踪研究。她指出:
  80年代初科技人员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所在地的等级机构中解放出来,创造了一种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的“准网络”结构,时事变迁,中关村的网络结构又逐渐回归等级结构。例如,中关村发展之初,是以海淀为主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展,试验区已变为一区五园式的管制,各园区都设有管委会,且管委会中行政部门林立(却没有设立像台湾新竹那样由企业家、大学教授、行业专家等组成的专门咨询委员会),使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趋向于准行政区域式的管理,限制了各行为主体对变化的市场技术条件的应付能力的发挥,阻碍了企业、大学、政府等各创新结点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合作,减少了创新机会。而各管理部门在利益分配与协调中矛盾丛生,使得政府在为技术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效率不高。
  
  王指出,中关村在创新方面的功能被不恰当地夸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重视扶植创新性中小企业,而只是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硬环境,将会使中关村的发展陷入盲目区划,中关村可能只成为跨国公司的大市场,或者成为科技人员休养生息的场所。
  
  政府似乎并未注意到学术界的担忧,这才是最值得担忧的事情。  
摘自《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