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站直别趴下! - 第三只眼看IT - 阿吉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3 次) 时间:2001-02-03 10:39:31 来源:阿吉 (阿吉) 原创-IT

中国互联网,站直别趴下!
文/阿吉

  2000年对中国的互联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纳斯达克的股市下跌风暴席卷了中国刚刚走出去的几家网络公司,他们的股票一夜之间沦为了垃圾股。与此同时,国内网站大量裁员,并购风潮一浪又一浪,而近期网易要出售的消息更是让所有的网络公司感受到了冬日瑟瑟的寒意,中国互联网的春天还会远么?

  网络概念股梦断纳斯达克

  1999年7月13日,新华社参股的香港中华网(China.com)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发行价定为20美元,超额认购达到40倍。按照当时CNNIC(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排行榜,中华网排名第39位,一个排名如此靠后的网络公司一上市,股票就折着跟头往上翻,最高的时候涨到156美元,这说明上市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大众传媒称这种现象为“网络神话”,经济学家则立刻发明出“新经济”这样一个专业概念,对这种通过上市“圈钱”的游戏大加肯定。
  2000年4月5日,全美证券商协会主席富兰克·萨博在纳斯达克总裁约翰·沃尔先生陪伴下实地考察中国的市场发展状况,他们主要任务是与中国证监会等相关主管部门交流和洽谈合作事宜,协助中国10余家网络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
  2000年4月14日,中国最大网站新浪(Sina.com)在纳斯达克挂牌,以每股17美元的价格上市发行,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新浪网一共发行了400万普通股,筹集资金7200万美元。就在新浪上市的当天,纳斯达克遇上了自成立以来的最低点,然而在上市各股中,新浪网的定价仍然相对比较适中,并在当日创下了逆市上扬的好成绩,甚至其后一度飚升到50多美元。
  2000年6月30日,网易(Netease.com)股票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5.50美元,开盘后一度升到17.25美元,随后直线下跌,最低跌到10.625美元,并收盘于12.125美元,成为首家在美上市首天跌破发行价的中国网站。同一天,刚公布了季度收入远高于预期的新浪网,股价微幅上涨。
  2000年7月12日,搜狐(Sohu.com)公司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SOHU的搜狐股票发行价为13美元,开盘13.03美元,最高曾达到13.78美元,最低到12.68美元,最后的收盘价又回到了起点13美元,和发行价持平,成交量约为120万股。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整体上升了140多点,中国几支概念股在纳斯达克市场都有不小收获。中华网上涨35%,升至21.5美元,新浪网涨幅达13%,收市价格为28.5美元。网易小幅上涨4%,以12.5美元结束交易。
  中国四大知名门户网站全都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有了自己的代号:中华网、新浪、网易、搜狐,至此,所谓中国网络概念板块在美国股市上正式形成,但形成之日起,也是中国网络一场噩梦的开始。
  2000年7月17日开始,在纳斯达克大盘暴跌的情况下,中国网络概念股开始一路走低,网易、搜狐两只股票一上市就跌破发行价后,在后面几个星期里更是一路暴跌。2000年10月12日,受雅虎暴跌影响,四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大陆门户网站股又是一路狂跌,并全部打破了四股上市以来的股价最低记录。搜狐、网易双双坠入三元区。新浪也跌入六元区。2000年11月13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破3000点,2000年12月20日,纳斯达克累计下跌百分之四十二点七,创下历年来最大跌幅。
  截至2001年1月16日,四支中国网络概念股收市价格分别为:中华网(CHINA)5.69、新浪网(SINA)4.12、网易(NTES)2.00、搜狐(SOHU)1.25,携手进入“垃圾股”行列,一场中国网络概念股纳斯达克“掏金”梦全线溃退。

  理性的思考与荣光

  随着纳斯达克的风云突变,中国的网络界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泡沫论者”风起云涌,一直为互联网煽风点火的媒体也反击一戈,集体“炮轰”互联网,渲染“网站死亡、倒闭”的气氛,许多网站也开始恐慌性的非正常收缩,一些赶潮的投资者开始大泼冷水,认为互联网公司已经穷途末路。而事实上,纳斯达克的下跌并不完全是互联网的错。
  我们可以查看一下纳斯达克的记录,被认为最具技术含量的通讯巨头朗讯(Lucent)股票跌掉80%以上;全球最大的通讯巨头AT&T股票价格由60多美元一路跌破20美元,跌到了1991年的水平,十年的升势化为乌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厂商Intel、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Microsoft、全球最出色的PC厂商Dell股票都跌掉50%以上;全球网络设备的绝对领导者Cisco、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供应商Oracle跌掉30%以上……平心而论,纳斯达克的暴跌主要是通讯板块、半导体板块、PC板块的“功劳”,它根本不是简单的互联网问题,而是在整个高科技资本市场共同的调整和困境。
  中国互联网业一直都不成熟,当美国60年代出现互联网的时候,我们还一无所知,1986年,互联网才来到中国。而1992年至1995年美国互联网已经开始商业化,而我们却刚刚有所认识,1995至1999年,美国的互联网发展到了黄金时期,并且深入到千家万户,而我国却刚刚起步,而现在互联网在美国进入一个扩展时期,各行各业都在与它融合渗透,而我们还在探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互联网有着对美国太多的模仿与重复,因此注定了中国互联网的激进与发热。为了挤上开往纳斯达克的班车,互联网公司把2000年变成了“作秀”季,在COMDEX上的美女秀,首都体育馆里400万的演出秀,甚至世界第一高峰上,“中国人”网站支持北大山鹰登山队上演的一出登山秀……而为挤进CNNIC的排名前十,许多网站把自己的商业信誉抛弃了。这些在2000年里的代表性事件,所反映出的既有资本意志,更有急功近利,也有中国网络的非正常性成长。而在传统企业中,出现这样的事件是不可思异的。
  在不停的“烧钱”运动中,中国的互联网走的越来越远。其实,不仅是国内,连美国互联网业也不能幸免,在美国网络品牌知名度仅次于亚马逊,股票市值曾经高达100亿美元的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在线零售商eToys,最近却裁员近70%,并传出消息:要寻找买家以解“财政”的燃眉之急。研究eToys案例,我们发现的是与传统背离的经营模式,传统企业的广告费用一般限制在该季度销售额的3%左右,而eToys一个季度的广告费用曾达到3000 万美元,显然,eToys的失败在于忘记了电子商务首先是商务。
  寒冷的冬季,纳斯达克的面目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内其他互联网企业的上市日程更加遥遥无期。也许,寂寞不失为一件好事,可以让我们的头脑更加冷静和理性。

  鼠标+水泥≠泡沫

  就在关于网络泡沫的议论沸沸扬扬的2000年里,中国网民总数突破2000万,有调查显示,北京市有上网条件的家庭,有一半已经上网,互联网作为主流产业的地位正在形成,互联网正在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工具。与此同时,过去两年网民抱怨的“网上内容和服务太少”现在很少有人再提,因为有足够多的中文信息和服务已经或正在通过网络传播。
  现在到今后几年,网络业是一种大浪淘沙的局面,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传统行业的切入,和理性的并购、整合将产生强势的巨头型企业。对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来说,在争取资本继续支持的同时,更需要有面对断奶的生存勇气。开源节流就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当务之急,开源的方式自然比较多,目前已涌现出许多的赢利模型。互联网公司只要找到符合自己的一、两种模式,直接切入商业价值链中去,利用网络技术改造、整合和优化传统资源,并且从这一个过程吸取营养、发展自己,就会迎来灿烂的收获季节。
  今年年初,8848公司便与韩国space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韩国网上交易市场。此次合作,space公司将每年付给8848二十万美元的服务费,这不仅是宣布8848盈利的良好开端,同时更是市场对鼠标+水泥模式的认可。
  2000年,美国互联网公司的销售是8500亿美元,而我国还不到10亿美元,这说明了差距,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互联网的巨大潜力。而根据调查显示,全球网络广告市场1999年达到43亿美元,预计2005将增加到280亿美元,2000年中国网络广告营业额约达4亿元人民币,摩根斯坦利的报告指出,2004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6.43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互联网广告业在亚太地区尤其是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今后的2~3年,互联网广告营业额会有爆炸式的增长。
  到2001年底,中国上网用户将达到4000万左右,在2000万到5000万用户之间,是投资的最佳时机,也是产业最热闹的时机,谁也不会简单错过这个机会。随着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宽带骨干网的建成,以及用户上网费用和速度瓶颈的解决,中国互联网的春天将真正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2001年中国互联网将在困境中开始崛起。

  注释:纳斯达克(Nasdaq),成立于1971年的电子交易市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有5000多家,约有近2000家高科技公司。在全美上市的网络公司中,除极少数几家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外,其余全部在纳斯达克上市。纳斯达克仅电脑和与电脑有关的公司就占15.8%,电脑和电信两个领域的市场资本约占2/3。在美国资本市场市值最高的5家公司中,纳斯达克占有微软、英特尔、思科3家,其余两家即通用电气和沃尔马特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创作于2000年1月16日)

—————————————————————————–
附:后面是我在BBS贴出本文后,TIME网友的精彩回帖。

中国互联网,该趴的全给我趴下!

驳一:

中国网络概念股和INTEL、朗讯等公司尽管都在NASDAQ上股价暴跌,但是,你得注意到这2类公司的本质区别,SINA、SOHU、网易等皆为ICP类公司,而INTEL、LUCENT是高科技产品公司,前者盈利模式模糊而遥远。后者则过去、现在将来都由清晰的盈利模式。

知道一个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什么是根本吗?
1.提供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2.因产品和服务而获得盈利以生存和发展
这2点中第2点就像人要吃喝一样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否则这样的公司就必将也必须被淘汰!花钱烧钱谁不会阿,只要有傻瓜投资我,我也能给他编织一个中国网络梦,但是我的良心告诉我我得为我的投资人赚钱.
所谓的用户群、PAGE浏览量、CNNIC排名究竟在多大意义上体现着为投资人盈利的潜在希望呢?

当年美国西部的淘金梦,知道谁是最大的赢家吗?
是为淘金者提供牛仔裤和工具的商人们!

现在网络业谁是最大的赢家你知道吗?
是为网络业提供硬件软件和设备商的公司,是微软、INTEL、思科还有电信运营商,而不是网站运营商,不是.com公司。

驳二:

我不否认网络设施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将越来越完善和健全,我也知道上网的人肯定越来越多,但是不能因此而推断泡沫不存在。因为经济学上的经济泡沫的定义与中国现今网络业的.COM公司高投资、铺天盖地的宣传以及极低的利润收入、渺茫的盈利前景完全符合,泡沫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泡沫不等于虚无,泡沫需要散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的覆灭,只有泡沫散去,我们才能更清晰的看清这个行业的性质和未来的方向。

互联网的冬天还没到来,因为还是有这么多连盈利的影子都没看见的网站还在支撑着,只不过很多CEO开始缩短了烧钱的速度而已。

“形式一片大好”谁都会说,我不知道有多少.COM菁英们能想出哪怕一个现实可行的盈利模式来,千万别告诉我是广告条收入,呵呵

我想你是IT业的人,我是学经济出身的,我更愿意用现实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互联网,华尔街的投资家们应该不会比我还笨。

互联网必将迎来它的春天,只是还得度过寒冬,而且我们得给春天的到来一个谁都无法逃避的理由——盈利!盈利!盈利!!!

“我们有理由相信,2001年中国互联网将在困境中开始崛起。”

请你再仔细看看这句话,我不想现在就给你这句话泼冷水,还是留着你到2001年12月31日再自己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