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物流研究连载之二 - e兵法 - 龙007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2 次) 时间:2001-02-02 18:12:14 来源:龙007 (龙007) 原创-IT

物流概述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源于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
因此,物流概念从1915年提出起(Physical Distribution),经过70多年的时间才有定论(Logistics),现在欧美国家把物流称作Logistics的多于称作Physical Distribution的。Logistics包含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与厂内物流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即Physical Distribution,可见其外延更为广泛。
日本的物流概念是1956年直接从英文的Physical Distribution翻译过去的,1956年日本派团考察美国的流通技术,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到了7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目前国内外物流的概念很多,如有以下几个: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二、我国物流概念的引入及我国传统物流活动与国外先进物流的差别
物流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从国外传入我国,一条是在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入而从欧美传入,因为在欧美的所有市场营销教科书中,都毫无例外地要介绍“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两个单词直译为中文即为“实体分配”或“实物流通”,我们普遍接受“实体分配”的译法。所谓“实体分配”指的就是商品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理性移动。
另一条途径是“Physical 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其译为日文“物流”,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这一概念至今。
在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实际上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即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中主要是存储运输即储运活动。国外的物流业基本上就是我国的储运业,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
1、物流比储运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般认为物流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而储运仅指储存和运输两个环节,虽然其中也涉及到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包含在储运概念之中;
2、物流强调诸活动的系统化,从而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储运概念则不涉及存储与运输及其他活动整体的系统化和最优化问题;
3、物流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在二次大战后才在各国兴起,而在我国储运是一个十分古老、传统的概念。

三、物流的分类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活动无处不在,对于各个领域的物流,虽然其基本要素都存在且相同,但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在对物流的分类标准方面目前还没有同意的看法,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1、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人承担的,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大领域。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因此带有宏观和广泛性。
2、企业物流
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物流又可以区分为以下具体的物流活动:
(1)企业生产物流
企业生产物流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伴生的,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大体为:原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从企业仓库或企业的“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的开始端,再进一步随生产加工过程一个一个环节地流,在流的过程中 ,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生一些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流至产成品仓库,便终结了企业生产物流过程。
过去,人们在研究生产活动时,主要注重一个一个的生产加工过程,而忽视了将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串在一起,,使得一个生产周期内,物流活动所用的时间远多于实际加工的时间。所以企业生产物流的研究,可以大大缩减生产周期,节约劳动力。
(2)企业供应物流
这种物流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起着重大作用。企业供应物流不仅是一个保证供应的目标,而且还是在最低成本,以最少消耗,以最大的保证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的限定条件下,因此,就带来很大的难度。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如何降低这一物流过程的成本,可以说是企业物流的最大难点。为此,企业供应物流就必须解决有效的供应网络问题,供应方式问题,零库存问题等等。
(3)企业销售物流
企业销售物流是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经营效益,不断伴随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市场是一个完全的买方市场,因此,销售物流活动便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以满足买方的需求,最终实现销售。在这种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以送达用户并经过售后服务才算终止,因此,销售物流的空间范围很大,这便是销售物流的难度所在。在这种前提下,企业销售物流的特点,便是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实现销售,这就需要研究送货方式、包装水平、运输路线等并采取各种诸如少批量、多批次、定时、定量配送等特殊的物流方式达到目的,因而,其研究领域是很宽的。
(4)企业回收物流
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回收是需要伴随物流活动的,而且,在一个企业中,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质量,也回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5)企业废弃物物流
企业废弃物物流是指对企业排放的无用物进行运输、装卸、处理等的物流活动。

四、物流管理
1、物流管理的定义和内容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
(1)、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
(2)、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3)、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
管理等。
2、物流系统化
系统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怎样建立所希望的物流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物流系统就是指在企业活动中的各种物流功能,随着采购、生产、销售活动而发生,使物的流通效率提高的系统。这种系统大致可由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两个系统组成。
作业系统就是在运输、保管、配送、装卸、包装等作业中,引如各种技术,以求自动化和效率化,同时,使各功能之间能完满地联接起来的系统。信息系统也称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活动中和其他的功能――采购、生产、销售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活动更完满化,从而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

物流系统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将商品在适当的交货期内准确地向顾客配送;
(2) 对顾客的定货要尽量满足,不能使商品脱销;
(3) 适当地配置仓库、配送中心,维持商品适当的库存量;
(4) 使运输、装卸、保管等作业自动化
(5) 维持适当的物流费用
(6) 使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流畅通无阻;
(7) 把销售信息迅速地反馈给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营业部门。

物流系统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1)大量化
随着消费的多样化,产品的多品种化,多数顾客往往要求频繁地定货预约,迅速交货。在接受定货的企业中,因为要尽可能地使发货的批量变大,采取最低限额订购制,以期降低成本。
大型超市、百货店,从制造厂或批发商那里进货,把向各店铺个别交货的商品,由中间区域设置的配送中心集约起来,在大批量地送往各店铺,并按照顾客的定货量,采用减价供货制。
(2)共同化
主要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业种的企业中,谋求物流共同化的情况比较多,尤其在大城市,由于交通过密,运输效率大大降低,积极参加共同配送的企业越来越多,各种销售业,面向百货店、大型超市的共同配送的例子举不胜举。不少小规模的企业,也共同出资建立“共同配送中心”,全面地使装卸、保管、运输、信息等物流功能协作化。
(3)短路化
过去,很多企业的商品交易过程是按照制造厂――一次批发――二次批发――零售商――消费者的渠道进行的,商品经由的各个阶段都有仓库。现在,销售物流可以不经由中间阶段,而直接把商品从制造厂送至二次批发或零售商,使物流路线缩短减少了商品的移动速度,压缩了库存量。
(4)自动化
企业在过去的运输、装卸、配送、保管、包装等物流功能中,引进了各种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在运输等方面,由于运用托盘、集装箱而发展起来的单位载荷制,以及提高货物分拣机械化水平的技术;在保管方面,由于高层货架仓库发展为自动化仓库,大大提高了保管的效率。
(5)信息化
物流系统中的信息系统是指企业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处理结构。在企业活动中,信息是控制生产和销售系统的相结合的物流作业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物流信息的系统化、效率化是物流系统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性能的提高,数据通信技术的进步,通信回路的开放(VAN等),信息处理的速度大大提高了,远隔贸易双方的信息交换便得容易起来,有力地推进了物流信息的系统化,实现了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处理。

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观念滞后,加之硬件老化、体制落后,难以形成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物流模式。虽然近年来有关于物流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颇多,但很少有人将其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如何卓有成效地在电子商务中开展物流活动。然而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广,传统的物流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型商务活动的需求,如何将传统的物流模式转化为电子商务下的新型物流模式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