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花落去--怀念铱星 - 市场策划与建议 - 四眼堂兄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9 次) 时间:2001-02-01 21:06:26 来源:四眼堂兄 (townes) 转载

铱星将要殒落,它们的生命将要终结在大气层的火焰之中。谁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局,即使是铱星系统的竞争对手们。

  从一开始,铱星就代表了人类通信的一种理想,一种信念。只要在地球上任何能够见到天空的地方,铱星就能够给你通信的自由。谁也不能否认这种构想的伟大,但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谁也挽救不了伟大的铱星。

  铱星的教训有很多很多。有人归结为五点。

  1、技术选择失误–过于先进的技术导致成本过高,维护费用巨大;

  2、市场定位错误–价格过高导致用户数量远远达不到预计规模;

  3、外界压力下不得不匆匆投入商用,导致不良的服务;

  4、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用户数量的损失;

  5、全球开放的通信市场远未形成,造成铱公司在开拓全球市场时力不从心。

  无疑,这都是对的。但进一步去看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推动电信业务发展,并从中获益的两个关键之点是:在恰当的,有效的时段内开始提供满足一定规模用户需求的新业务;不断降低业务运行所需付出的成本,包括业务启动时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而铱星在这两个关键之点上都出现了问题。昂贵的业务启动和维护成本自不必说了。这里的讨论是关于铱星未能在有效的时间段内启动业务的问题。

  铱星最早于13年前由摩托罗拉的工程师提出,铱公司于1991年组建,然而真正投入商用却是在1998年底( 在中国正式投入商用就更晚了)。从概念启动到真正投入商用差不多花了10年时间。过长的项目实施时间导致了各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从市场角度来看,摩托罗拉启动铱星计划的时候必然作过认真的市场分析。但10年前的市场分析10年后仍然有效码?10年前没有人能预见到10年后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绝大部分城市,城市近郊的农村,交通干线,旅游胜地都被地面网络覆盖,当移动电话的国际漫游成为普遍可能,卫星移动电话的市场无疑在被不断地压缩着,用户群的规模相应的不断减少着。于是,10年前也许可行的方案10年后失去了存在的基础。10年前也许存在的用户群10年后却已无法达到支撑业务运行的最小规模。没有了市场,就没有了足够的收益,也就失去了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

  从技术角度来看,一方面,铱星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星间交换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真正摆脱对地面通信网的依赖,实现真正的全球通信。但这种技术的应用并未给用户带来好处,由此产生的高昂的维护成本反而加重了用户的负担。而铱星的竞争对手”全球星”则采用了依赖地面网接续业务的策略。另一方面,铱星10年前不可能预见到宽带通信会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成为通信主流,更看不到如今日益明显的IP化趋势。铱星最后可能的救星McCaw的正式声明中提到其不再向铱星投资的原因是”铱公司的技术不足以使其能够提供高速宽带互联网数据业务”。而同样陷入破产困境的ICO全球通信公司却获得了McCaw的继续投资。因为ICO预计提供的全球移动电话业务将能够实现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上网的目标。

  从运营角度看,由于迟迟不能将业务商用化,铱公司庞大的前期运营成本无疑加重了自己本已沉重的负担。同时,这也给了竞争对手们从产生到成长壮大的充足时间。从很多方面来看,铱公司是一个艰苦的探路者,竭尽全力要从荆棘中蹋出一条路来。先天下之为而为,精神固然可嘉,但也走了不少的弯路,付出了太多的代价。而它的竞争对手们在这条路上亦步亦趋,以更少的代价达到了更多的目的。如果一个新兴行业的先行者不能迅速地将创意和技术转化为商业上的胜势,那么他无疑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中国VCD行业的开创者万燕的教训大致也是如此吧。

  铱星走了,而铱星的昔日对手们如今怎样呢?全球星于2月29日在美国刚刚开始商业运行,在中国预计今年上半年也能投入商用。ICO公司在获得了McCaw的青睐后,也正信心十足的朝着全球无线数据和语音网络的目标发展。无疑,它们目前的处境比铱星要好得多。而且它们也将从铱星的教训中受益良多。但他们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呢?有谁能够给我们一个可信的问答呢?

  分析一下目前的和将来的全球移动通信市场。随着地面移动网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随着第三代无线通信社会的加速实现,实现一部手机走天下,随时随地可上网的目标将不会再是遥远的梦想。使用全球卫星移动电话的国际商务人员市场将不断萎缩。(铱星启动商业运行后不久,就已经把目标客户群从商业用户转到了特殊行业用户。)卫星移动电话的真正市场将定位在特殊行业和地面通信的补充这两个用户群之上。具体来说,特殊行业包括勘探业,采油业,林业,海洋渔业,边防,长途运输,特殊旅游(登山,沙漠探险,森林探险)等。地面通信的补充包括应急通信和地面通信网无法到达的边远地区通信的需要。这些用户将有可能使用目前的全球卫星移动电话,而且能够接受目前这种业务较为高昂的价格水平。

  不过,经过仔细分析就能够发现,由于政治,经济原因,由于国家行政区域划分等原因,这些用户中的大多数并不具有大范围跨区域的流动性。例如国内的地质勘探业用户,他们终年所在都是在中国的国境之中。石油勘探业(即使包括近海的钻井平台),林业,边防也是如此。而多数的特殊旅游更是如此。这些用户的通信需求靠一个区域性的卫星移动通信接入系统足够了。应急通信和边远地区的通信也可以完全依赖这样一个系统。而真正需要全球移动通信的是那些需要大范围跨区域流动的用户。这些用户包括国际商务旅行者,远洋渔业,跨国超长途运输,远距离探险及其他特殊需要者。他们才是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的真正市场。

  不过,前面已经提到,随着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国际商务旅行者这块市场将逐渐萎缩。因而剩下的这些真正需要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群的规模能否支撑目前的几个系统的运行并取得一定量的利润水平,仍然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其实,基于上述原因,目前最为可行的卫星移动电话方案应该是并存的多个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亚太地区可由覆盖亚太地区的卫星通信系统提供移动通信服务。非洲地区由覆盖非洲地区的卫星通信系统提供移动通信服务……这些通信系统能够满足各地区内大多数的移动卫星通信接入需求。而且,从成本上来说,这样的区域卫星系统的成本将大大低于全球卫星系统。曾经拟议中的APMT系统计划用一颗卫星去满足亚太地区的移动通信接入需求。而最少的全球卫星移动系统也要使用 12颗卫星(ICO系统)。在一定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低成本带来低价格,低价格带来更多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当然,关键是潜在的市场规模必须能够支撑通信业务运营的一定利润水平。而这个潜在的市场规模是同通信业务需求量和通信业务价格水平密切相关的。具体来说,市场规模同通信业务需求量成正比关系,同价格水平成反比关系。(当然,究竟是线性的,还是指数级的正比/反比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这里暂不讨论。)将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员的全球流动性不断增强;随着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维护以及通信业务维护费用的不断降低,全球移动通信的黄金时代才会来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铱系统的出现有些为时过早了。不过,不管怎样,我们应该感谢摩托罗拉的工程师们,感谢铱公司,感谢铱系统的中国运营商–中宇公司,感谢所有为铱星付出过辛勤劳动的人们。是他们实现了一个通信自由的理想,拓宽了人类的自由空间。尽管这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但信念不会终结,社会将继续发展。未来的人们必定会享受到真正的全球通信自由。我们将永远怀念铱星,怀念最初的那朵凝聚自由精神的人类之花。

您可以写信给我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