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国经济年鉴 - 经济管理 - 陈雪涛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0 次) 时间:2001-01-15 00:17:41 来源:陈雪涛 (snowwave) 转载

2000年中国经济年鉴
目录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3
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增长8.9% 3
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继续较快增长 4
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4
四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增长11.4% 5
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继续较快增长 6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7
七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增长12.8% 7
八月份全国工业生产继续较快增长 8
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增长12% 9
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增长11.4% 9
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 10
1- 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 10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 11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 12
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12
1-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 13
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 16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 17
房地产销售 18
三、进出口顺差增长较快 23
四、消费品市场销售幅度稳步升高 25
1-2月全国消费品市场销售畅旺 25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 27
5月份国内消费品市场销售活跃 28
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29
七月份国内消费品市场销售增幅稳步升高 30
八月份消费品市场继续看好 30
1-3季度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稳定增长 31
10月份消费品市场呈现旺销 32
五、居民消费中服务项目价格水平明显高于衣、食、医价格水平 33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9% 33
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0.7% 33
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1.6% 33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0.9% 34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1% 35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1.5% 35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0.8% 36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 36
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6% 37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0.1% 38
六、证券投资比去年有较大的增长 38
1月份 39
2月份 39
3月份 39
4月份 39
5月份 40
6月份 40
7月份 41
8月份 42
9月份 43
七、货币供应量由升转降 43
1月份,现金流通量增速明显回升 43
2月份,货币增长率继续趋于紧缩,金融机构存贷款仍处于较低水平 43
3月份,货币供应量M1的增速上升 44
4月份,现金收支异常地出现净投放 44
5月份,广义货币余额下降 44
6月份,广义货币增速出现回升 45
7月份,现金流通量增速连续回落 45
8月份,供应量增速均比上月末略有回落 45
9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速持续回落 46
10月末,货币供应量增速全面回落 46

我们正在告别20世纪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全面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努力消除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较好地实现了年初提出的改革和发展各项目标–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脱困基本完成,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外贸出口转降为升,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人民币汇率稳定,金融平稳运行。在迎接二十一世纪之际,在期盼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时刻,让我们回顾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增长8.9%

  今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呈现稳定较快增长的势头。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164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8.9%。

 1月份工业生产主要情况:

  1、国有、集体企业平稳增长,股份制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较快。

   1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96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5.2%;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31亿元,增长6.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94亿元,增长9.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363亿元,增长13.7%。

  2、轻重工业增长基本同步。

  当月重工业完成增加值93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9%;轻工业增加值706亿元,增长8.7%。重工业生产增长略快于轻工业。

  3、工业产品销售率有所提高。

  1月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4.52%,比上年同月提高1.39个百分点。

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继续较快增长

  2月份,全国工业完成增加值148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如扣除2月份闰月多一天的因素,按日产水平计算同比增长9%),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1-2月累计,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1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

 2月份工业生产主要情况:
  1、重工业生产增长快于轻工业。2月份,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70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4%,增速比轻工业快0.8个百分点。从主要重工业产品看,原油加工量比上年同月增长22.4%;钢增长7%,成品钢材增长13.6%;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1%。金属机床、内燃机、发电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等机电产品生产有所加快。因关井压产等因素的影响,当月原煤生产下降20.9%,1-2月累计下降14.5%。头两个月全国发电2005亿度,比上年同期增长9.7%。

  2、各经济类型企业都增长较快。2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905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0.3%;集体企业增加值200亿元,增长8.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94亿元,增长13.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314亿元,增长14.9%。

  3、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大幅度增加。当月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80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31.5%。1-2月累计工业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5.5%,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4、工业产品销售率有较大提高。受扩大内需的拉动以及结构调整、部分产品限产等因素的影响,2月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有较大提高,产销率为96.63%,比上年同月提高2.15个百分点,比1月份提高2.11个百分点。

  5、信息通信产品和部分耐用消费品继续快速增长。载波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电子计算机、微机以及集成电路等,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37.2%–1.1倍。电冰箱、空调器、冷冻箱等耐用消费品也保持了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开局良好,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0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其中3月当月完成增加值188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1.9%,增速比前两个月加快1.5个百分点。

 一季度工业生产主要情况:

  1、各经济类型企业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一季度,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0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集体企业增加值696亿元,增长7.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986亿元,增长13.3%;”三资”企业增加值1085亿元,增长14.4%。

  2、重工业生产加快,信息通讯产品继续快速增长。

  受增加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效应的拉动,一季度重工业生产增长11.5%,增速比轻工业快1.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快1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品中,原油加工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8.1%,成品钢材增长8.6%,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7.5%。金属机床、内燃机、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等机电产品生产增长也有明显加快。信息通讯产品继续快速增长,载波通讯设备、光通讯设备、程控交换机、电子计算机、微机以及集成电路等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3-73.1%。移动电话机比上年同期增长1.4倍。一季度发电量比上年同期增长8.7%。

  3、工业品市场销售有所好转,产销衔接水平进一步提高。

今年首季,工业生产开局较好,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措施持续发挥作用,国内市场形势有所好转。

  2、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外需拉动增大,加之国家采取积极支持鼓励出口的政策,使得工业品出口大幅增长。

  3、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脱困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使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改善。

  4、受国际市场相关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扬的影响,使部分行业和地区受益。

四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增长11.4%

  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1929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1.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1-4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9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

 4月份工业生产主要情况:

  1、国有企业生产增长加快。4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15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0.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74亿元,增长8%;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410亿元,增长14%;”三资”企业完成增加值427亿元,增长14.2%。

  2、重工业生产增长继续快于轻工业。当月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48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1%;轻工业增加值781亿元,增长10.4%,重工业快于轻工业1.7个百分点。

  3、工业产品出口增势强劲,成为拉动整个工业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4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20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30.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据测算,由于出口的快速增长,拉动当月工业生产增长约3.2个百分点。

  4、工业产品销售率继续提高。4月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5%,比上年同月提高1.38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0.63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产销衔接情况好于轻工业。当月重工业产销率为98.36%,轻工业为95.86% ,重工业高于轻工业2.5个百分点。

  5、信息通信类产品生产快速增长。4月份,主要信息通信产品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15.4-21%;移动电话机、微机以及传真机、显示器等,比上年同月增长50.4%-1.2倍。

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继续较快增长

  5月份,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196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1.5%,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1-5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9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

 5月份工业生产主要情况:

  1、国有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股份制和“三资”企业生产增长加快。

   当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158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0.6%,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41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4.5%;“三资”企业增加值440亿元,增长14.8%,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0.5和0.6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生产增长有所减慢。

  2、重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5月份,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8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9%,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1-5月累计,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1.9%。一些重工业产品生产增长明显加快,钢材增长13.8%,增速加快5.2个百分点;水泥增长18.7%,增速加快11.5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原油加工量和发电量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15.6%、18.1%和12.9%。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8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9.6%。受市场旺销的影响,当月纱、布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13.7%和10%,呢绒增长15.2%,服装增长16.4%。彩色电视机、房间空调器、家用电冰箱等产品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29.4-36.9%。

  3、工业产品销售率提高。

   5月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1%,比上年同月提高0.79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产销率为97.66%,轻工业产销率为96.79%,分别比上年同月提高0.6和1.05个百分点。

  4、工业产品出口继续快速增长。

   5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40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2.7%。1-5月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6.9%,拉动全国工业增长约2.9个百分点,成为影响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以及国内外需求回升的拉动,全国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产销衔接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1、工业生产增长加快。

   上半年,全国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09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增速比去年上半年加快1.8个百分点,也是近三年来同期的最高增幅。其中6月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209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2%。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主要得力于三方面的拉动:一是国有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提高。上半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6538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国有工业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6.1个百分点,约拉动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品出口增势强劲,成为拉动工业加快增长的重要因素。上半年,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2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5个百分点。据测算,由于企业出口交货的快速增长,拉动全国工业增长约2.9个百分点。三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工业生产增长新的生力军。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中,电子信息通信业拉动工业增长约1.7个百分点。主要信息通信产品如载波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微机以及集成电路等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4-90.9%,移动电话机增长1.4倍。

  2、工业产销衔接水平提高,库存增势低缓。

   由于市场需求回升以及部分行业总量控制等因素,使工业产品销售率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上半年全国工业产销率为96.8%,比上年同期提高1.15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产销率达到了97.83%的较高水平。工业产品库存增势低缓,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产成品库存开始下降,这是工业经济运行中一个新的变化。

  3、工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力度,重点对三个行业进行调整,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煤炭行业继续实施关井压产,价格稳中略升,亏损减少。煤炭行业前5个月净亏损额同比减少4.4亿元。二是冶金行业总量控制显示出阶段性成果。部分品种钢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扬,前5个月冶金行业利润同比增加36.6亿元,增幅达5.8倍,企业亏损额下降26.1%。三是制糖行业按照国家要求,优化种蔗区域结构,压缩制糖不良生产能力,食糖产量下降23.8%。

七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增长12.8%

  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增长进一步加快。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1960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8%,增速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1-7月累计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129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

 7月份工业生产主要情况:

   1、重工业生产增长加快。7月份,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9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4.7%,增速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69亿元,增长10.6%,增速与上月大体相当。

   2、国有企业生产进一步加快,股份制及”三资”企业增势不减。当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17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8%,增速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14亿元,增长16.8%,增速加快1.6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完成增加值444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5.2%,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集体企业生产增速回落,增加值增幅比上月减慢1个百分点。

   3、工业产品出口增长加快。7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7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7.4%,增速比上月加快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对今年以来工业增长的拉动力。1-7月累计,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6.6%。

   4、工业产品销售率提高。受市场需求回升的拉动,7月份全国工业产销衔接继续维持了今年以来的较好水平,当月产品销售率为97.84%,比上年同月提高0.4个百分点。

   5、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良好。7月份,平板玻璃、成品钢材、水泥、十种有色金

八月份全国工业生产继续较快增长

  8月份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201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8%,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1-8月累计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149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

 8月份工业生产的主要情况如下:

  1、国有和“三资”企业生产继续较快增长,股份制企业生产增长加快。当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20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464亿元,增长14.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19亿元,增长17.2%,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是各类企业中增长最快的。集体企业生产增长平稳,当月完成增加值270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8%。

  2、重工业生产增长进一步加快。8月份,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23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4.9%,增速在上月明显加快的基础上,又提高0.2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81亿元,增长10.3%,增速比上月减慢0.3个百分点。

  3、大中型企业生产增长较快,是拉动工业增长的骨干力量。8月份,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快于全部工业平均增长0.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0.1%。据测算,当月全国工业增长中,大中型企业约拉动6.8个百分点。

  4、工业产销衔接继续保持较好水平。8月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16%,比上月提高0.32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销率98.03%,重工业产销率98.24%,均呈现较高水平。1-8月累计产销率为97.11%,比上年同期提高0.84个百分点。

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增长12%

   9月份,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209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增速比前两个月有所减慢,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1-9月累计,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170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

 9月份工业生产主要情况:

  1、重工业生产继续较快增长,轻工业增速明显减慢。

   9月份,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27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4.4%,增速比上月减慢0.5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2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8.8%,增速比上月减慢1.5个百分点。

  2、国有、集体和股份制企业生产增长均有所减慢,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保持快速增长。

   9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25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1.2%,增速比上月减慢0.9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增加值284亿元,增长7.2%,增速减慢0.8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45亿元,增长16.1%,增速减慢1.1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484亿元,增长14.8%,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

  3、工业产销衔接仍保持较好水平。

   9月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23%,比上年同月低0.23个百分点,但比上月仍有所提高。

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增长11.4%

  10月份,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2095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1.4%,增速虽比上月减慢0.6个百分点,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1-10月累计,全国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91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

 10月份工业生产主要情况:

  1、国有和股份制企业生产增长有所减慢,集体、”三资”企业生产稳定增长。10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23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8.3%,增速比上月减慢2.9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441亿元,增长13.3%,增速减慢2.8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增加值287亿元,增长7.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488亿元,增长14.4%,增速均与上月大体持平。

  2、重工业生产增速回落,轻工业略有加快。10月份,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268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3.4%,增速比上月减慢1个百分点。主要是部分基础原材料产品生产有所减缓。如原油加工量当月增长15.4%,增速比上月减慢7.4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3.6%,增速减慢9.2个百分点;原煤、水泥生产增长也分别比上月减慢0.3和2个百分点。受产品结构调整影响,汽车生产减产较多。当月汽车产量比上月减少两万多辆,增速由上月的12.9%变为下降0.7%,主要是轿车生产大幅度下降的影响,当月轿车产量比上年同月下降14.1%。

  受国庆假期消费比较活跃的带动,轻工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当月完成增加值82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8.9%,增速比上月略有加快。从产品看,主要耐用消费品中的冷冻箱、房间空调器、微波炉等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纺织产品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也分别增长10.8-23.6%。

  3、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10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4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1.8%,增速比上月减慢3.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1-10月累计,工业品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6.2%,总体上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4、工业产品销售率有所提高。10月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7%,比上年同月提高0.3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销率提高0.45个百分点,重工业产销率提高0.27个百分点。但与上月相比,产销率下降0.86个百分点。1-10月累计,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27%,比上年同期提高0.76个百分点。
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

1- 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

 1-2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下同)9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8亿元,增长4.5%;更新改造投资144亿元,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246亿元,增长19.8%。

 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1.工业投资有所回升。

  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工业更新改造投资较快增长的影响,前两个月工业投资有所回升。全部工业完成投资3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其中工业更新改造投资97亿元,增长29.3%。

 2.房地产投资增速较高。

  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9.8%,虽然低于去年同期29%的增长幅度,但明显高于同期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增长速度。主要是房改的深化和商品房销售的回升,拉动了住宅投资的增长。前两个月商品住宅投资165亿元,增长33%。

 3.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

  前两个月,全国新开工项目287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818个。其中基本建设新开工项目175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21个;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97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13个。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

 一季度,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下同)22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35亿元,增长4.7%;更新改造投资377亿元,增长12.6%;房地产开发投资535亿元,增长20.4%。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1.更新改造投资增长较快。

  一季度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2.6%,高于全部投资增幅4.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6.9%,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增长较快的原因:一是国家安排的国债贴息项目的实施,拉动了技术改造投资的增长。二是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一季度全国共新开工更新改造项目308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011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84亿元,同比增长40.5%。三是一些大的更新改造设备在3月份集中到位,引起当月投资快速增长。 如湖南曙光电子集团3月份设备到位2.8亿元。

  2.工业投资有所回升。

  受技术改造投资增长加快的影响,电力、有色、电子等工业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工业投资738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电力工业投资323亿元,同比增长19.5%;有色工业投资13亿元,同比增长48.3%;电子工业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35.7%;轻工业投资77亿元,同比增长13.8%。

  3.基本建设投资继续保持低速增长。

  一季度基本建设投资增长4.7%,仅比前两个月增幅提高0.2个百分点,低于全部投资增幅3.8个百分点。资金不足仍是制约基本建设投资的主要因素。一季度基本建设到位资金12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增幅比前两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从资金构成来看,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增长较快,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情况仍不理想。一季度基本建设预算内资金145亿元,同比增长28.9%;国内贷款335亿元,同比增长17.2%;利用外资104亿元,同比下降15.9%;自筹资金539亿元,同比增长5.9%。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

 1-4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下同)36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比一季度增幅高0.8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993亿元,增长4.7%;更新改造投资644亿元,增长15.8%;房地产开发投资835亿元,增长20.8%。

 1-4月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1、西部地区投资增长加快。

  1-4月,西部地区投资533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333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基本建设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89亿元,同比增长24.9%,高于全国更新改造平均增幅9.1个百分点。

  2、工业投资继续回升。

  受工业生产形势好转以及去年同期投资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回升。1-4月,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99亿元,同比增长8.6%,而一季度为5.6%。在工业行业中增长较快的行业分别是:电力工业投资517亿元,同比增长20.6%;有色工业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21.4%;电子工业投资64亿元,同比增长62.4%;轻工业投资124亿元,同比增长10.7%。

  3、更新改造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4月,全国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5.8%,高于全部投资增幅6.5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14个地区更新改造投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东部地区6个,分别是天津(36.4%)、辽宁(74.7%)、江苏(17.3%)、福建(61.3%)、山东(34.6%)、广西(61.1%);中部地区4个,分别是山西(62.7%)、黑龙江(128.3%)、安徽(26.2%)、湖南(98.3%);西部地区4个,分别是四川(52.5%)、陕西(274.4%)、甘肃(42.8%)、青海(26%)。

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1-5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下同)52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911亿元,增长4.4%;更新改造投资939亿元,增长19.8%;房地产开发投资1176亿元,增长20.8%。

  1、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不断增加,投资增幅逐步加快。

  1-5月,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782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020个,占全部施工项目个数的比重为44.7%,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3%,占全部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比重为18.5%,比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

  资金来源增长较快。1-5月,更新改造资金到位10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3%。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29亿元,增长154.2%;国内贷款255亿元,增长56.5%;自筹资金702亿元,增长22.6%。

  投资增幅逐步加快。2月份,更新改造投资144亿元,同比增长6.5%;3月份,完成投资233亿元,同比增长16.6%;4月份,完成投资267亿元,同比增长20.8%;5月份,完成投资295亿元,同比增长29.4%。

  更新改造投资增长较快的原因:一是国家安排的国债贴息项目正在逐步实施;二是部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回升,刺激了企业技改投资的积极性;三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2、基本建设投资低速增长,但西部地区增幅回升较快。

  今年以来,基本建设投资各月增幅都未超过5%。其中2月份投资528亿元,同比增长4.5%;3月份投资707亿元,同比增长4.9%;4月份投资757亿元,同比增长4.6%;5月份投资918亿元,同比增长3.7%。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是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较慢,中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较快,尤其是西部地区增幅回升较快。1-5月,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1599亿元,同比仅增长1.9%,比1-4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627亿元,同比增长17%,比1-4月份回落3.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507亿元,同比增长13.9%,比1-4月份上升6.3个百分点。

  3、房地产投资仍保持稳定增长。

  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当月增幅稳定在20%左右。其中2月份投资246亿元,同比增长19.8%;3月份投资288亿元,同比增长20.9%;4月份投资300亿元,同比增长21.5%;5月份投资341亿元,同比增长20.9%。

1-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

 1-6月份,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0176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投资7538亿元,增长12.1%,集体经济完成投资1176亿元,增长7.0 %,个人完成投资 1462 亿元,增长8.6%。按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189亿元,增长6.6%,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400亿元,增长22.9%,房地产开发投资1623亿元,增长22.4%。

 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基本建设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加快。

  上半年,基本建设投资增幅摆脱了前5个月一直在4.5%左右徘徊的局面,达到6.6%,比1-5月份增幅提高了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完成投资2456亿元,增长7.2%,比1-5月份增幅提高3.1个百分点,增长绝对量占全部基建增长绝对量的63.6%,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1102亿元,增长4.4%,比1-5月份的增幅提高5.8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增长速度分别达17.7%和12.6%,高于全国基建投资增幅11.1和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虽然只增长3.0%,但比1-5月份增幅提高了1.1个百分点。

  资金来源状况有所好转。上半年,基本建设资金来源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到位分别为997亿元和1740亿元,增长8.6%和5.1%,比1-5月份增幅分别提高4.3和2.1个百分点。

  2、更新改造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上半年,更新改造投资增长速度达到22.9%,比1-5月份增幅又提高3.1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增幅10.8个百分点。

  工业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加快,上半年完成投资898亿元,增长速度达到30.7%。保持高速增长的行业有:石油行业增长55.1%,电力行业增长109.8%,电子行业增长95.9%,纺织行业增长44.2%。第三产业中邮电通信业投资291亿元,增长19.9%,比1-5月份增幅提高12.8个百分点。

  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个数继续增加,上半年新开工项目个数1183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834个,增长31.5%。

  更新改造投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资金状况相对宽裕。上半年,更新改造资金来源为1524亿元,增长31.6%,不仅远高于全部资金来源增长13.5%的速度,而且高于更改投资的增长速度。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43亿元,增长173.2%,国内贷款359亿元,增长65.1%,表明国债贴息资金在继续发挥作用。

  3、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稳定增长。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23亿元,增长22.4%,继续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势头。其中住宅投资1126亿元,增长28.8%,商品房销售额845亿元,增长38.4%。

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

 1-7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下同)9383亿元,同比增长12.6%,比1-6月增速加快了0.5个百分点。7月当月固定资产投资18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8%,增速虽低于6月份18.4%的水平,但却大大高于去年同月的3.8%。

 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1.基本建设投资增速有所加快。

  1-7月,基本建设投资5243亿元,同比增长7.4%,比1-6月投资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的投资增速均比1-6月有不同程度的加快。受中西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影响,中、西部基本建设投资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9.4%和14.4%,远高于东部地区5.0%的增速。

  2.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7月当月,房地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增速高达31.6%,比6月份又提高了4.8个百分点。1-7月累计,房地产开发投资2015亿元,同比增长24.1%,比1-6月份累计投资增幅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东、西部地区的增速继续加快,分别提高2.1和2.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则下降1.5个百分点。上半年房地产净增加投资最多的北京、辽宁、上海、浙江、广东五省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五省市净增投资占全国房地产净增投资的比重由1-6月的57.8%进一步上升为76.1%。

  3.更新改造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1-7月,更新改造投资完成投资1733亿元,同比增长22.5%,比1-6月投资增幅下降0.4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增速放缓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投资增幅放缓,1-7月工业更新改造投资1080亿元,增幅为27.8%,比1-6月份下降了2.9个百分点。

  更新改造投资增速放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来源增速下降。1-7月份,更新改造本年资金来源同比增长23.4%,比1-6月增幅下降8.2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增幅分别为129.3%、46.8%和16%,均比1-6月份增幅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43.9、18.3和6.8个百分点。

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

 l-8月,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下同) l1195亿元,同比增长12.7%,比前7个月累计增速加快了0.1个百分点。8月当月固定资产投资1812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低于7月份1.7个百分点。

 l-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呈以下特点:

  1、基本建设投资增速继续加快

  1-8月,基本建设投资6247亿元,同比增长7.7%,比l-7月投资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1)第二、三产业的投资增速比l-7月有所加快,增速分别提高1.4和O.1个百分点。(2)受西部大开发的驱动,西部基本建设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达到15.5%,比1-7月份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投资净增加量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增加量的33.3%。(3)资金状况相对宽裕,l-8月基本建设本年资金来源同比增长7.4%,比l-7月增幅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同比增长23.7%,增幅提高5.2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同比增长14.1%,增幅提高2.5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同比增长8.5%,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

  2、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在高位上缓慢回落

  l-8月,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071亿元,同比增长21.6%,比1-7月投资增幅下降0.9个百分点。8月份当月完成投资3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比7月份增长速度下降4个百分点。

 更新改造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有:

  (1)工业投资增速放缓。l-8月,工业更新改造投资1281亿元,同比增长24.8%,比l-7月份增速下降了3个百分点。

  (2)资金来源增速下降。l-8月,更新改造本年资金来源2159亿元,同比增长22.3%,比l-7月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

  3、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2413亿元,同比增长24.3%,比l-7月份增幅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增长速度在50%以上的省市有:新疆194.3%,贵州95.4%,内蒙古89%,西藏86.2%,辽宁66.2%。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房地产销售状况良好。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0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1%,比l-7月增幅提高2.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245亿元,同比增长42.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1045亿元,同比增长48.8%,分别比l-7月增幅提高4.2和3.3个百分点。

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

 1-9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下同)13470亿元,同比增长12.9%,比1-8月增速加快了0.2个百分点。

 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呈以下特点:

  1.基本建设投资增速继续加快。

  1-9月,基本建设投资7491亿元,同比增长8.1%,比1-8月投资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主要表现在:(1)第一、二产业的投资增速加快,达到15.7%和6.5%,分别比1-8月份提高0.6和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为8.2%,与1-8月份持平,但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增速继续加快,达到6.2%,比1-8月份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作用,中西部基本建设投资增速分别达到19%和18.4%,远高于东部地区5.1%的增长速度,尤其是西部地区增速明显加快,比1-8月份增速提高2.9个百分点。(3)新开工项目个数增加。1-9月新开工项目个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765个;新开工项目的计划总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54.6%。(4)资金来源增速继续提高,1-9月基本建设本年资金来源同比增长8.9%,比1-8月增幅提高1.5个百分点。

  2.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在高位上继续缓慢回落。

  1-9月,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547亿元,同比增长21%,比1-8月投资增幅下降0.6个百分点。9月份当月完成投资4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4%。

 更新改造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有:

  (1)工业投资增速放缓。1-9月,工业更新改造投资1545亿元,同比增长23.1%,比1-8月份增速下降了1.7个百分点。

  (2)新开工项目单位投资规模继续下降。1-9月,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25亿元,同比增长24.2%,比1-8月增幅下降5.3个百分点。同时新开工项目单位投资规模继续下降,1-6月新开工项目单位投资规模为1348万元,1-7月为1306万元,1-8月为1287万元,1-9月份下降为1261万元。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小型化的趋势使得投资增长的后劲不足。

  3.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2861亿元,同比增长25%,比1-8月份增幅提高0.7个百分点。住宅完成投资1976亿元,增长29.8%,比1-8月份增幅提高0.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房地产销售状况良好,1-9月,商品房销售额1461亿元,同比增长40.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1231亿元,同比增长45.9%。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

 1-10月,全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下同)15687亿元,同比增长12.6%,比1-9月增速回落了0.3个百分点。10月当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7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9月份回落3个百分点。

 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呈以下特点:

 1、基本建设投资增速继续加快,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

  1-10月,基本建设投资8737亿元,同比增长8.5%,比1-9月投资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10月份当月基本建设投资1247亿元,同比增长10.9%,比9月份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

  更新改造投资3014亿元,同比增长19.1%,比1-9月投资增速回落1.9个百分点。10月份当月更新改造投资467亿元,同比增长10%,比9月份增速回落8.4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3283亿元,同比增长24.6%,比1-9月投资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10月份当月房地产投资422亿元,同比增长21.8%,比9月份增速回落7.1个百分点。

  2.工业投资增速缓慢回落,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增速加快。

  1-10月,工业完成投资4929亿元,同比增长9.2%,比1-9月投资增幅下降0.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下降主要是工业更新改造投资增速下降所致,1-10月工业更新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1.6%,比1-9月投资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增速逐渐回升。1-10月完成投资3484亿元,同比增长10%,比1-9月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2424亿元,同比增长2.9%,比1-9月投资增速回升1.7个百分点。

  3.西部地区投资增长最快,东部地区投资增速缓慢回升。

  1-10月,西部地区完成投资2557亿元,同比增长19%,虽然比1-9月投资增幅下降0.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完成投资9148亿元,同比增长12.6%,比1-9月增幅提高0.2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投资增速回落。1-10月共完成投资3414亿元,同比增长16.7%,比1-9月投资增幅下降2.4个百分点。

房地产销售

 2000年1季度我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保持稳步回升

  今年一季度,“国房景气指数”总体景气水平保持了去年年底以来稳步回长的势头,特别是两个月“国房景气指数”回升较快,使全国房地产开发业继续处于1998年4月份以来形成的景气空间。这表明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把住宅建设作为重要产业的大政方针取得了积极成效。

  今年前3个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大幅度增长,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7.8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带动了商品房销售价格的上扬;一季度,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53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个百分点,更明显高于1999年底增长11%的水平;一季度,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幅有所回升,空置面积为74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最新测算的全国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结果表明,3月份“国房景气指数”值达到101.82点,高于去年12月份101.46点的景气值,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57点。

 四月中国“国房景气指数”稳中趋升

 国家统计局最新测算的全国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表明,四月份“国房景气指数”比三月份小幅增加零点零三点,呈现稳中趋升的发展态势。

  四月份,促进“国房景气指数”上升的四个分类指数是:本年资金来源、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开发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

  影响“国房景气指数”下降的四个分类指数是:房屋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指数、商品房空置面积和土地转让收入分类指数。

  一至四月,全国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同比增长百分之十点三,增速比三月份回落三点三个百分点,更远远低于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四十三点五的水平。

  竣工面积增幅回落,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另一方面是房地产企业更侧重于新项目的开发。分地区看,辽宁、湖南、上海等省、市均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竣工面积分类指数的持续走低,成为抑制“国房景气指数”上扬的首要因素。

  四月份,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值比上月下降零点五六点。一至四月份,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人民币两千零九十一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三点八。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的商品房每平方米平均销售价格为四千七百零四元、三千二百八十二元和两千八百六十四元,分列全国前三名。

 5月份“国房景气指数”稳步回升

   5月份“国房景气指数”值达到102.2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08点,比今年4月份增加0.36点,是今年以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个月,“国房景气指数”继续保持稳中趋升的发展势头。  

  5月份,“国房景气指数”所属的8个分类指数呈5升3降的格局。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本年资金来源和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国房景气指数”回升的主要因素;而商品房销售价格、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继续回落,成为制约“国房景气指数”回升的主要因素。

 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业步入景气空间

  全国房地产总体景气水平继续上扬,六月份“国房景气指数”比上月增加零点四九点,比去年同期增加零点四八点。

  这是“国房景气指数”自一九九七年七月以来首次出现高于去年同期值,表明房地产开发业已经步入稳定增长的景气空间。

  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家房改政策的深化和各项扶持住宅建设相关政策的逐步到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加快,到位资金好转,土地供应量进一步扩大,开竣工面积保持较快增长,商品房销售价格稳中趋升,商品房持续保持热销势头。房地产开发的持续升稳与到位资金的快速增长,成为扩大景气空间的基础因素。同时,空置面积的增长幅度进一步得到控制。

  六月份,“国房景气指数”所属的八个分类指数值与五月份相比呈现六升二降的格局。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已经连续五个月保持增长,竣工面积和资金来源分类指数的增长幅度明显加快;而空置面积分类指数值的上升表明,空置面积的增长幅度回落有限,仍然是影响“国房景气指数”上扬的消极因素。

  促进“国房景气指数”上升的六个分类指标是:本年资金来源、竣工面积、土地开发面积、土地转让收入、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

  影响“国房景气指数”下降的二个分类指数是:商品房销售价格和空置面积分类指数。

  据预测,下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业总体形势继续看好,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会减缓,“国房景气指数”将在景气空间中波动。

 7月份“国房景气指数”继续攀升

  今年7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与资金来源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空置面积的增幅进一步回落、竣工面积增速趋缓、土地转让收入增幅则有所回落。

  国家统计局最新测算的这一指数经过连续4个月的攀升,“国房景气指数”值达到102.94点,是今年以来的最高值,比6月份增加0.2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1.29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强劲增长,资金到位情况明显好于去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实际到位资金2504.2亿元,同比增长达28.6%。1-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501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商品房销售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商品房销售价格保持稳中略升的发展态势。1-7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2059元,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住宅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1912元,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

 8月“国房景气指数”大幅攀升

  8月份 “ 国房景气指数”值达到103.32点,比上月增加0. 38点;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2.03点,是今年以来增长幅度最大的月份。

  1至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实际到位资金2917. 2亿元,同比增长27.5%。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13.4亿元,同比增长24.3%。

  商品房销售的快速增长使商品房销售价格稳中略升。1至8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2072元,同比增长1.9%。土地开发继续保持稳步趋升的发展势头。1至8月,全国完成土地开发面积36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1%。

 10月国房景气指数稳中有降

  国房景气指数已进入稳定盘整空间,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为103.43点,比9月份小幅回落0.09点,但仍高于去年同期2.56点。

  房地产竣工面积下降是影响国房景气指数小幅回落的重要因素;而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幅趋缓,成为国房景气指数保持平稳的主要因素。

  10月份,全国房地产竣工面积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房地产竣工面积889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8.2%,增幅比前9个月回落4.1个百分点。特别是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增幅回落4.2个百分点,直接影响了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长幅度。

  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与资金来源情况明显好于去年,今年以来全国土地交易市场非常活跃。前10个月,全国共完成土地开发面积47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8%,增幅比前9个月加快3.1个百分点。同时,反映土地交易活跃程度的另一个指标��土地购置面积,也保持52.1%的高速增长。

  今年在各项政策的拉动下,商品房市场呈现出产销两旺、销大于产的良好局面。统计显示,前10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2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1%,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商品房空置面积增长幅度仅11.9%,当月净增空置面积24万平方米,是今年以来最小增量。

 11月份”国房景气指数”止跌回升

 一、房地产开发总体景气水平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测算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结果表明: 在经过连续5个月的持续走低之后,11月份”国房景气指数”小幅反弹,”国房景气指数”值达到 101.11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61点,高于上个月0.23点。”国房指数景气”曲线在下探至谷 底后,开始表现出回升的发展态势。

 二、主要分类指数的特点

  11月份,”国房景气指数”所属的八个分类指数呈现五升三降的格局。其中:房地产开、 竣工面积分类指数以及商品房销售价格分类指数的上扬,成为拉动”国房景气指数”止跌回升的 主要动力;而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在本月继续走低,同时商品房空置面积的增长幅度出现小 幅反弹,成为抑制”国房景气指数”进一步上扬的主要因素。

  促进”国房景气指数”上升的五个分类指数是:商品房销售价格、房屋竣工面积、本年资金来源、新开工面积和土地转让收入分类指数。其中:

  1、商品房销售价格分类指数。11月份,商品房销售价格分类指数值为92.84点,比10月份增 加0.92点。商品房销售价格在近两个月以来持续保持增长,是商品房销售进一步好转的直接反应。截止到11月份,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03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售价比前10个月增加15元。其中,住宅销售价格继续保持稳中略升的势头,至本月销售价格达到1841元/平方米,比前10个月每平方米增加24元;由于办公楼销售额自8月份以来持续保持负增长,其销售价 格也逐步回落,至本月办公楼销售价格为5523元平方米,比前10个月回落18.5%。

  2、房屋竣工面积分类指数。11月份,竣工面积分类指数值为106.04点,比10月份增加0.77点,明显快于10月份增加0.11点的水平。竣工面积分类指数的快速增长,表明房屋竣工面积的增长幅度逐步加快。进入四季度以来,由于季节因素的影响,全国尤其是北方省份房地产竣工面积增长幅度明显加大,其中内蒙古、河北与天津的房屋竣工面积分别同比增长了166.7 %、69.7%和59.5%。竣工面积分类指数的持续上扬,拉动了”国房景气指数” 的回升。

  3、本年资金来源分类指数。11月份,本年资金来源分类指数值达到97.69点,比10月份 增加0.52点,是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点。由于贷款和利用外资的比重持续降低,本年资金来 源分类指数在进入1999年之后开始跌入景气线以下,近几个月基本上维持在97点左右的水平。 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实现到位资金3245.7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长速度比前10个月增 加2.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761.1亿元,同比增长16.5%;利用外资190.1亿元,同比减少 32.1%。

 影响”国房景气指数”下降的三个分类指数是: 土地开发面积、空置面积和房地产开发投 资分类指数。其中:

  1、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11月份,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值为110.50点,比10月份减少0 .74点。在国家严格控制土地尤其是耕地使用审批权的背景下,土地开发面积的增长幅度持续 减少。自今年5月份以来,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值已经连续6个月保持下降的局面。1-11月, 土地开发面积总量达到3872.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6.8%,增幅较上半年大幅回落。分 地区看:土地开发面积增长情况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东部地区最慢,中西部地区土地开发 较快。1-11月,东部沿海地区省份开发土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为22.4%,明显低于中部地区的34 .8%,比西部地区也低4.7个百分点。

  2、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11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值为103.48点,比10月 份减少0.13点。进入三季度以来,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相适应,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 长速度也逐渐趋于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值在近3个月以来持续小幅回落。1-11月, 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51.6亿元,同比增长17.9%仍然明显快于同期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 的增长速度。其中,完成住宅投资1974.1亿元,增长29.1%;增长幅度度比上月增长0.3%。
三、进出口顺差增长较快

  2000年1月

  2000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20.7亿美元,同比增长50.8%,进出口顺差15.3亿美元。其中:出口168.0亿美元,同比增长47.8%;进口152.7亿美元,同比增长54.4%。

 2000年2月

  2000年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602.60亿美元,同比增长47.1%,进出口顺差28.86亿美元。其中:出口315.73亿美元,同比增长41.2%;进口286.87亿美元,同比增长54.2%。2月份当月出口147.75亿美元,同比增长34.5%;当月进口134.29亿美元,同比增长54.1%。

 2000年3月

  2000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982.16亿美元,同比增长40.0%,进出口顺差52.15亿美元。其中:出口517.16亿美元,同比增长39.1%;进口465.01亿美元,同比增长41.0%。3月份当月出口201.46亿美元,同比增长36.0%;当月进口178.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0%。

 2000年4月

  2000年1�4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370.75亿美元,同比增长38.8%,进出口顺差73.55亿美元。其中:出口722.15亿美元,同比增长39.0%;进口648.60亿美元,同比增长38.6%。4月份当月出口205.00亿美元,同比增长38.70%;当月进口183.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8%。

 2000年5月

  2000年1�5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74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6.1%,进出口顺差104.58亿美元。其中:出口92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6.8%;进口818.26亿美元,同比增长35.4%。5月份当月出口20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9.6%;当月进口169.6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

 2000年6月

  2000年1�6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166.02亿美元,同比增长37.3%,进出口顺差123.49亿美元.其中:出口1144.76亿美元,同比增长38.3%;进口102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6.2%.6月份当月出口221.93亿美元,同比增长45.0%;当月进口203.01亿美元,同比增长39.8%。

 2000年7月

  2000年1-7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575.65亿美元,同比增长36.3%,进出口顺差143.39亿美元。其中:出口1359.52亿美元,同比增长35.8%;进口12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6.8%。7月份当月出口214.78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当月进口194.92亿美元,同比增长40.1%。

 2000年8月

  2000年1�8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017.37亿美元,同比增长36.7%,进出口顺差169.49亿美元。其中:出口1593.43亿美元,同比增长34.6%;进口1423.94亿美元,同比增长39.2%。8月份当月出口233.29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当月进口207.88亿美元,同比增长54.6%。

 2000年9月

  2000年1�9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454.15亿美元,同比增长35.7%,进出口顺差192.00亿美元。其中:出口1823.07亿美元,同比增长33.1%;进口1631.01亿美元,同比增长38.7%。9月份当月出口229.7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当月进口207.17亿美元,同比增长35.8%。

 2000年10月

  2000年1-10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871.33亿美元,同比增长35.1%,进出口顺差230.95亿美元。其中:出口2051.14亿美元, 同比增长32.2%;进口1820.19亿美元,同比增长38.6%。10月份当月出口228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当月进口189.17亿美元,同比增长37.2%。
四、消费品市场销售幅度稳步升高

 1-2月全国消费品市场销售畅旺

  今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576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比上年前两个月增幅高近3个百分点,市场呈现旺盛态势。其中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2.9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1.3%;2月份2804.9亿元,增长10.5 %,1月份增长幅度高于2月份0.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今年春节在2月初,消费大多在1月份实现的缘故。

  按销售地域分析,1-2月累计,城市零售额为356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县及县以下零售额为2201.2亿元,增长10.4%,城市零售额增长幅度高于县及县以下0.8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析,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96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餐饮业零售额在上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势头不减,1-2月累计实现605.1亿元,增长19.5%,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其他行业零售额增长1%,其中制造业零售额增长5%。

 前两个月消费品市场销售畅旺,主要原因有:

  一、节日市场商品适销对路,价格稳定

  今年元旦至春节的时间较上年短,又适逢千禧龙年,商业部门针对节日消费相对集中的情况,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组织购进适销对路的名优特新商品,特别推出了一些春节传统文化的商品。各商业企业名牌烟酒、饮料、食品、馈赠礼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各食品蔬菜交易市场品种齐全,价格稳定。穿着商品中,因今春气温偏低,冬令保暖商品退架晚,货源依然丰富;春装中附有龙凤图案的中式服装投放早,成为市场亮点。大屏幕彩电,休闲旅游用品如照相机、摄像机,花卉、龙文化饰品等小商品都有较好的市场供给。据统计,前两个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依然下降,其中2月份的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虽比1月上涨1.5%,但比上年同月仍下降1.4%。

  二、零售企业改变经营方式,扩大销售

  据各地反映,节日期间各大城市商业企业普遍采取了延长营业时间、举办多种优惠酬宾活动、增加服务项目等经营措施,营造节日气氛,以节兴市;县城和农村基层商业部门大搞各种商品下乡活动,更大限度地便利消费,吸引农民购买年货。许多商业企业都借节日市场旺季之机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改变营销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据全国265家重点百货零售商店统计,1月份实现商品销售净收入94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6%,市场份额有所扩大。其中杭州百货大楼开展”迎接新纪元购物献真情”主题促销活动,当月零售额同比增长了51%;秦皇岛华联商城抓住节日商机,提前将冬令商品打折销售,使销售额成倍增长;一些商场的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均增长达15-35%。

  三、扩大内需政策显现成效

  按照经济发展一般规律,收入积累到一定程度,消费观念会转变,更高层次的消费倾向会明显增强。去年下半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启动消费市场,国庆长假直接为这些政策发挥作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这种”假日效应”春节期间表现更为明显,不仅拉动了消费增长,带动了餐饮、旅游、娱乐等产业的发展,本身也成为消费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许多地方反映,传统节日现代过法是今年春节的显著特点,比如在宾馆饭店吃年夜饭和宴请亲朋的消费时尚,已由城市中的中高收入阶层向普通家庭发展。据上海市统计局调查,春节期间(2月3-11日)部分饭店、餐馆的年夜饭订餐踊跃,有14%的家庭上饭店吃年夜饭,走亲访友在外用餐也明显增加,1月份上海市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高达24%。

 一季度国内消费品市场运行稳中见旺

 今年一季度,国内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总体上形成稳中见旺的运行态势。

 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分月看,各月增长速度分别为11.3%、10.5%和9.3%。一月份增长最快,主要是因为今年春节在二月初,消费多在一月份实现的缘故,同时也与去年底很多单位补发工资有关。

  各类商品销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一季度商品销售情况看,衣着类商品增长最快,同比增长38.3%;食品类商品销售增长17.6%,其中烟酒类增长16.3%;用品类商品增长10.4%,其中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增长42%,通讯器材增长40%,家具增长13%,化妆品增长12%。

 一季度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政策因素是市场销售活跃的主要动力。

  消费者消费心态有所改变,信心指数上升。去年下半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以启动消费市场,其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和延长年节假日的效果最为显著。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7.9%,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延长公休假日又为这些政策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使假日休闲娱乐消费成为普遍现象,形成“假日消费”效应。这在今年春节期间表现得更为明显,拉动了消费增长,带动了餐饮、旅游、娱乐等产业的发展。

  2、商业企业抓住商机促销。

  今年一季度年节假日累计达29天,特别是今年又适逢新千年,城乡各类庆祝活动不断,消费相对集中。各地商业部门积极组织货源,增加服务项目,延长营业时间,营造节日气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市场物价保持稳定,形成了良好的休闲、购物消费环境。全国265家大型百货零售企业一月份商品销售净收入比上年同月增长16%,少数企业高达50%。北京市百货大楼今年1-2月份,节假日日均销售额472万元,比非节假日高1.3倍。

  3、商品供过于求,物价持续低位运行。

  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品市场商品供求关系仍是供大于求。据国家内贸局商业信息中心对今年上半年国内商品市场610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排队分析,供求平衡的商品占21.6%;供过于求的商品占78.4%,其中工业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达91.5%。今年一季度由于蔬菜价格季节性上涨使零售物价总水平略有回升,但绝大多数农副产品、工业日用品价格仍然是下降的。从变化趋势看,由于市场上难以形成较大的消费热点,除遇到大的节日可能形成短时的消费高潮外,平稳运行将是近期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

 每年的四月份,一般是市场淡季。今年四月份,由于受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国内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同比增长幅度仍然较高。当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1.5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9.1%,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月高3.4个百分点;1-4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6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基本保持了今年以来消费品市场销售稳中见旺的趋势。

 本月市场销售主要特点:

  1、应季商品普遍让利促销。四月份应季穿着类商品全面上市,而过季服装、鞋帽大幅度打折销售,波及应季新上市品种,使服装、鞋帽类商品销售活跃。上海、吉林、河北、山东、福建、重庆等地一些大型商场穿着类商品普遍打折10-30%,销售增长幅度在20-53%之间。

  2、家电商品因降价再度热销。四月份,从“森宝”空调在北京市场降价促销开始,“春兰”、“海信”等其他品牌空调器陆续降价,接着又是“春兰”、“厦华”等品牌的彩电下调价格,从而引起今年家用电器市场有较大影响的降价竞销。据各地大中型商业企业反映,四月份家用电器类商品销售增长加快。北京市当月空调器销售同比增长1.1倍。此外,家庭汽车消费也有回升迹象。四月份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家用电器类商品和汽车分别销售54亿元和36亿元,占当月零售额的比重为11%和8%,比上月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

  3、“五一”节前消费小高潮带动商品销售增长。今年的“五一”长假在我国是第一次,节日消费的热潮在四月底就展现征兆,特别是照相机、摄像机等旅游用品热销。北京市大中型商业企业四月份摄像机和照相机的销售同比分别增长59.7%和34%;青岛利群股份有限公司照相器材类商品销售增长66%;南京商厦照相机销售增长11%,摄像机增长32%;石家庄北国商城为迎接“五一”旅游热,及时推出“假日神州之旅”促销活动,使四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26%;云南省利用四月十日开幕的昆明国际旅游节,在全省形成自春节以来的第二次旅游高峰,带动了商品销售的增长。

 5月份国内消费品市场销售活跃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6.9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1.5%,增长幅度为今年以来各月最高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770.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3%;餐饮业零售额286.1亿元,增长20.4%;其他行业零售额580.7亿元,增长3.8%。消费品市场总体上呈现活跃态势。

 5月份市场运行的突出特点是”假日消费”带动销售增长效果明显。

  1.”假日消费”是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五一”放假期间,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消费热再升高温。据国家旅游局调查,全国约有4600万居民外出旅游,国内旅游收入达181亿元,超出去年国庆期间的14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民航运送旅客人数和铁路部门完成旅客发送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7.7%和24.2%。旅游热直接带动了商品消费热。5月份与4月份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而去年仅增长0.3%。初步测算,今年由于”五一”延长假期形成消费热,拉动本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2个百分点。

  2.”假日消费”的影响主要在城市。

  5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641.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6%;县及县以下零售额995.3亿元,增长9.9%,两者增幅相差2.7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增幅差距最大的月份。从环比增长情况看,5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比4月份增长3.7%,而县及县以下仅增长0.6%,表明”假日消费”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市。据各地反映,5月份各旅游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消费品零售额均获得较快增长,如福建省厦门市当月增长23.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湖南省长沙、岳阳、张家界等地零售额增幅均在15%以上;云南临沧、怒江、版纳、思茅等地区零售额增长速度也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各商业企业围绕”假日消费”大做文章。

  ”五一”期间,各地商业企业积极组织商品货源,增加服务项目,延长营业时间,营造节日气氛,促销效果明显。北京市在”五一”前夕,启动了以”京城之夜”冠名的大型周末晚间休闲消费市场,各主要商业区的商场普遍延长了营业时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据对10家大型百货商场统计,”五一”期间顾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长,商品零售额同比增幅在40%左右;38家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近25%。上海市136家商业零售企业5月1-3日共销售4.53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11家连锁超市和便利店销售增长68.7%;30家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2%。天津市天津劝业场、华联商厦、滨江商厦等大型商场和”狗不理”总店、玉华台等著名餐饮企业5月1-7日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50%。杭州市17家主要商店5月1-6日,实现零售额1.22亿元,同比增长58.6%;市区13家主要餐馆营业收入增长78.4%。

  4.”假日消费”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

  ”假日消费”在拉动商品销售增长方面是有效的,但也使正常的市场秩序受到影响。各地普遍反映,放假期间,各购物场所人满为患,消费环境大受影响;打折竞销风愈刮愈烈,不仅影响了商业企业正常利润,也使正常的价格机制受到破坏;部分商家服务质量较差,真降价与假打折行情不清,误导消费,致使纠纷与投诉增加,降低了”假日消费”的声誉。建议有关部门认真分析和研究”假日消费”经济现象,以促使其在扩大消费市场方面发挥

 上半年消费品市场销售稳中趋活

 今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基本上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稳中趋活的运行态势。

  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分月看,各月增长速度表现出较大的季节波动。其中1月份和5月份增长幅度较高,分别为11.3%和11.5%。

 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启动消费政策全面显示成效。去年下半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启动消费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持续贯彻实施,对消费规模的扩张效应今年上半年得以充分释放。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7%,而储蓄利率的连续下调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即期消费,延长公休假日更为这些政策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这一系列涉及消费者切身经济利益的政策导向,是促成今年上半年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数月攀升的重要因素,消费品市场销售在去年第四季度较快增长的惯性拉动下保持了进一步的增长态势。

  二、”假日消费”刺激购销两旺。今年上半年节假日累计达58天,消费相对集中,”假日消费”特征突出。各地商业企业抓住商机促销,营造节日气氛,形成了较好的休闲、购物消费环境。节日期间各地消费高潮迭起,特别是旅游热点地区及中心城市,顾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长,如北京市王府井百货大楼”五、一”节7天销售额为4200万元,比春节7天还多销1200万元,约为平日销售额的3倍;蓝岛大厦7天销售额3706万元,比春节多销94%。各省(区、市)内的旅游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一般高出平均增长水平5-10个百分点。同时,假日旅游热还使餐饮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餐饮业零售额获得高速增长,1月份和5月份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8%和20.4%。

  三、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农村市场还没有充分启动。今年以来,各月城乡市场商品销售增幅差距在扩大,分别为-0.5、2.1、2.3、1.8、2.7和2.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其主要制约因素。目前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要使农民收入短时期获得较高增长难度较大。二是我国居民目前的消费结构升级条件尚未成熟,一些不利于扩大消费的政策规章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或清除,消费环境要得到明显改善还需假以时日。三是购买力分流。目前居民在教育、金融投资等服务性消费方面支出增长加快,今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同比增长0.6%,衣着支出增长3%,家庭设备、用品等支出增长4.5%,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支出分别增长了41.9%和34.4%,购置有价证券增长15.6%。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比去年同期少增2318亿元,而证券公司存放金融机构资金比去年同期多增710亿元。上半年沪、深股票交易所新增开户560多万户,相当于以往一年多的开户数。

 七月份国内消费品市场销售增幅稳步升高

 7月份,国内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继续保持上半年以来的稳步增长态势,当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6.9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9.1%,增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高3.5个百分点。

 7月份消费品市场主要特点:

  1.市场商品销售表现出显著的“夏日消费”特征。
  7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往年偏高,特别是北方地区出现持续近一个月的高温天气,使夏日应季商品销售跃。各类防暑降温用品,如凉席、防晒霜、游泳衣、电风扇、空调器以及啤酒、饮料的销售大幅度增长。东北、西北等地区空调器和电风扇的销售更是出现往年少有的畅销形势,如长春欧亚商都最高日销售空调器600多台,创历史纪录;济南市9家大型商场空调器销售增长53%;成都、兰州等市一些商店空调器脱销,很多消费者购买空调器后要等六七天才能安装到位。

  二、 主题促销商机不断。

  为营造市场气氛,商业企业抓住学生假期和夏日晚间消费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商业文化气息的促销活动。如北京市在各区县开展了夏日文化广场活动,并在王府井大街举办为期10天的啤酒节,使王府井大街成为“啤酒广场”,啤酒节期间各商场的销售额比平日增长3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另外,各地书店、文体商店和电脑城也利用暑期促销,如天津劝业场开展购买电脑可获得一年期无息贷款的活动,使本月电脑销售增长1.2倍;厦门华联商厦各类体育用品销售增长59%,电脑销售增长2倍。

  三、以降价为手段的市场竞争激烈。

  近几个月,市场上电信、汽车和彩电的降价声不断,销售态势持续看好。7月份彩电,特别是国产大屏幕彩电的价格普遍下降,29英寸彩电价格跌破2000元,个别地区出现顾客排队过夜等候购买的场面,促使销售额获得了普遍增长。

 八月份消费品市场继续看好

 8月份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6.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9.3%,增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高3.3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8月份消费品市场主要情况是:

  一、穿着类商品销售活跃。8月份穿着类商品销售成为市场亮点,由于服装换季,为减少资金占压,商家全面打折销售,使销售额获得较大幅度的增长。山东省8月份穿着类商品销售增长25%,天津市增长12%,上海市增长11.9%。

  二、学生文化用品增销较多。8月份是学生文化用品销售旺月,再加上今年大、中学较大幅度的扩招,有力地促进了家用电脑、各种文具、书包以及教材和参考资料销售的增长。河南、山东等地8月份文化办公用品类销售增长幅度达40%以上。各地的家用电脑销售也大幅度增长。

  三、暑期旅游消费拉动餐饮业零售增长。旅游消费已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一种消费时尚,8月份主要是由于学生和老师假期旅游和参加各种夏令营活动,对中心城市和旅游名城的消费品市场,特别是餐饮市场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吉林、云南、新疆等省、区8月份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49.5%、24.3%和19%。

  四、降价竞销再掀高潮。8月份消费品市场降价竞销又出现新特点:一是国产名牌彩电继续降价销售,带动”东芝”、”松下”等国外品牌彩电降价。二是厂家与商家联手推动降价竞销。三是一些商业企业为了营造市场气氛,对部分商品大幅度降价销售。降价竞销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旺销。

 1-3季度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稳定增长

  今年1-3季度,国内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保持了较高增长势头,并呈现稳定增长的运行态势。1-3季度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3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

 1-3季度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市场运行环境良好。今年以来,政府继续实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国民经济发展出现重要转机,工业、投资、进出口的发展情况均好于上年;同时,城镇居民收入获得稳步增长,使消费者消费信心指数不断升高。

  二、”假日消费”成为市场销售新的增长点。从上年”十一”延长公休假日起,城镇居民假日休闲娱乐消费逐渐成为新的消费时尚。商业企业也利用各种节假日营造消费环境,开展具有一定商业文化气息的促销活动,如”夏日消费”、”晚间消费”等等。假日休闲娱乐热直接带动了商品消费热。

  三、居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孕育了新的消费增长点。城市居民住房货币化改革的顺利进行,不仅使居民住房条件改善,也带动了家庭装饰装修市场的发展,促进家庭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换代;电信资费的下调,使IT产品消费进一步升温。另外,家庭汽车消费的限制条件在逐步放开,教育制度(扩大普通高中和大学招生)的改革也使居民家庭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支出迅速增长,形成了新的消费增长点。

  四、市场商品降价刺激消费。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品市场上电信、汽车和家电的降价呼声不断,以彩电、空调器、服装为代表的降价竞销屡掀高潮,特别是家用空调器和大屏幕名牌彩电的价格最低跌破每台2000元,使一些地方市场再次出现排队争购现象。降价竞销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市场气氛,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旺销。

  五、餐饮业零售额持续保持高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在提高,消费方式发生变化,特别是旅游休闲热的出现,使居民在外用餐次数明显增加,加快了餐饮业的增长。1-3季度累计,由于餐饮业零售额的高增长,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增长了0.9个百分点, 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10.1%提高到10.8%。

 10月份消费品市场呈现旺销

  10月份国内消费品市场呈现旺销形势,当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9亿元,比上年同月增10.4%,增幅比上年同月高2.2个百分点。

 10月份消费品市场主要情况:

  一、”十一”长假是本月市场销售的黄金周

  今年”十一”长假,虽然表面上不像”五一”那样火爆,但实际”盘点”结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均好于以往,形成了今年消费品市场上继春节、”五一”之后的第三个高增长点。据测算,”十一”放假的7天期间,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支出达230亿元,比之上年”十一”和今年”五一”均有较大增长。旅游休闲娱乐消费使居民消费空间大为拓展,并与商品购物形成联动,给商业和餐饮业带来新的商机。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对全国21个旅游中心城市重点商业和餐饮企业调查,商业和餐饮企业的销售收入均达到了两位数的增幅,其中商业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28.7%,餐饮企业增长19.3%。分地区看,北京市的重点商场增长31%,广州市增长35%,西安市增长22%;大连市重点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0%,成都市增长19%。北京市的老字号”全聚德”集团7天营业额1032万元,增长46.7%。上海市144家大中型商业企业10月1-7日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4%。

  二、应季商品销售畅旺

  据各地反映,10月份吃、穿、用商品均获得稳定增长。吃的商品中名烟名酒、营养滋补品和休闲食品尤为畅销。如大连天百集团10月份酒类销售增长1.2倍。用的商品中照相器材等旅游用品销售较旺,电暖气、电热毯成为北方地区的销售热点。青岛利群集团10月份照相机销售增长21%,胶卷增长1.3倍,长春欧亚商都月销售电暖气1597台。穿的商品中冬季服装开始动销,名牌羊毛衫和高档童装仍然看好,保暖内衣由于大幅度降价销售,也刺激了销售增长。

五、居民消费中服务项目价格水平明显高于衣、食、医价格水平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9%

 1月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比去年同月下降2.1%。36个大中城市平均涨跌幅度与全国相同。

  新年伊始,各地市场购销两旺。但由于受鲜菜、鸡蛋、水产品等副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以及交通、房租、水电等服务项目价格上涨的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9%,其中36个大中城市平均比上月上涨1.1%。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月环比上涨幅度高于1998年1月的0.7%和1999年1月的0.2%。与去年同月相比,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2%,其中36个大中城市上涨1.2%。

 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0.7%

 2月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5%,比去年同月下降1.4%,比去年同期下降1.7%。浙江、江西、湖南、海南四省商品零售价格同比指数首次出现正数。与去年同月相比,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7%,是自1998年4月以来连续22个月下降后首次出现正数。主要是受鲜菜和服务项目大幅度上涨影响所致,两者分别影响总水平上涨1.7和1.8个百分点。但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以及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仍低于去年同月。1-2月份累计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3%。

  与上月相比,2月份全国各地副食品价格季节性波动较为突出。月初适逢春节,肉禽、水产品、鲜菜价格上涨明显,节后价格虽有所回落,但全月平均价格仍高于上月。与此同时,新学期开始,学杂费用有所上涨。受此影响,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9%。

 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1.6%

 春节过后,全国各地消费市场由旺转淡。3月份,受鲜菜、肉禽、蛋和水产品价格回落的影响,市场价格总水平比上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一、居民消费价格

  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1.6%,其中36个大中城市平均比上月下降1.7%。

  分地区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除西藏自治区比上月上涨0.2%外,其它30个省(区、市)均比上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上海市降幅最小,下降0.5%,重庆市降幅最大,下降3.4%。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普遍回落,工业消费品价格降多升少,服务项目价格保持上涨态势。

  1.食品价格平均比上月下降3.4%,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5个百分点。特别是鲜菜,由于天气转暖,鲜菜上市量增大,供求关系缓解,价格回落幅度较大,比上月下降了14.5%;粮食价格下降1.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4.1%;鲜蛋价格在低价位的基础上再度滑落,下降10.2%;水产品价格下降2.1%。

  2.工业消费品价格降多升少,除医疗保健用品价格比上月上涨0.1%外,衣着商品价格比上月下降0.5%;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比上月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下降0.3%;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0.7%。

  3.居住商品价格比上月下降0.1%,主要是由于建筑材料下降0.4%所致。但由于部分地区继续调高生活用水、管道煤气等价格,居民其它居住消费价格仍然呈现上涨态势。如丹东市调高生活用水价格,每吨由0.9元上涨至1.2元;安徽芜湖市自来水价格每吨由0.68元上涨至0.85元,上调25%;西安市管道煤气增加为每立方米 0.9元,较上月上调28.6%。

  4.服务项目价格比上月上涨0.4%。主要上涨的项目是:电讯费上涨1.4%,学杂保育费上涨2.3%,医疗保健服务费上涨0.7%。

  3月份与去年同月相比,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2%,其中36个大中城市比去年同月上涨0.8%。1-3月份累计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0.1%,其中36个大中城市平均上涨1.3%。

  二、商品零售价格

  3月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1.5%,比去年同月下降2.1%,1-3月累计平均比去年同期下降1.9%。36个大中城市比上月下降1.6%,比去年同月下降2.2%,1-3月累计平均比去年同期下降1.9%。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0.9%

 4月份,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全国各地鲜菜、肉禽蛋等鲜活食品供应充裕,价格继续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0.9%。

  分地区看,北京因调整居民住房租金等价格,致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2%,其余30个省(区、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均比上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降幅较大的地区是:天津下降1.9%,新疆下降1.6%,上海下降1.5%,江西下降1.3%等。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普通回落,平均比上月下降2%,特别是鲜菜,由于上市量增大,价格回落较快,比上月下降16%;鲜蛋价格下降2.9%;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1.4%。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略降。居住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保持上涨态势,分别比上月上涨0.5%和0.4%。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0.3%,1-4月累计平均与去年同期持平。

  4月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1%,比去年同月下降2.4%,1-4月累计平均比去年同期下降2%。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1%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1%,主要原因是鲜菜价格季节性大幅度下降。如果不包括鲜菜,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则比上月微降0.15%。

  与去年同月相比,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1%,比上月的幅度回升0.4个百分点,是今年5月份的月环比下降幅度小于去年5月的下降幅度,对比基期价格偏低所致;1-5月累计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1.5%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1.5%。各地鲜菜、鲜果价格呈现季节性大幅度下降,是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包括鲜菜、鲜果,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仅比上月下降0.15%。

  分地区看,除重庆和海南两地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比上月上涨0.4%和0.1%外,其余省(区、市)均比上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黑龙江省降幅最大,为2.4%;贵州、云南两省降幅最小,均为0.7%。

  分类别看,食品与工业消费品价格仍以降为主,少部分商品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

  一、食品价格比上月下降3.2%。

  其中鲜菜价格比上月下降20.1%,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84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20.1%,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51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和鲜蛋价格呈恢复性上涨,分别比上月上涨0.2%和0.7%。其中,猪肉价格上涨0.7%,鸡蛋价格上涨0.9%。

  二、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略降。

  其中,衣着商品价格比上月下降0.3%;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下降0.2%;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0.7%。

  6月份,部分彩电企业统一提高彩电价格,企图稳住下滑趋势。但市场上彩电价格仍继续下降,全国平均价格比上月下降0.6%。

黄连、银花、甘草等部分中药材价格继续上扬,导致医疗保健用品价格比上月上涨0.1%。

  三、居住商品价格水平与上月持平,服务项目价格水平比上月涨0.2%。

  与去年同月相比,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5%。上半年累计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1%。

  6月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1.4%,比去年同月下降1.4%,上半年累计平均比去年同期下降1.9%。其中汽油价格继续上调,全国平均比上月上涨8.8%。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0.8%

 7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鲜菜、鲜果价格继续呈现季节性降价,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