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98 次) 时间:2001-01-14 16:15:36 来源:王东临 (书生意气) 原创-IT
时 间: 2000年11月18日14:00-17:30
地 点: 翠宫饭店
特邀主持人: 李彤(长城集团长通飞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
提问:会不会比如说有100人知道你的书,你比如80人看过之后,我就不需要你这个书了,信息我获得了,其实负担的是那80人的成本。
回答:在你进行商业运作的时候,你怎么来使得你所有的潜在用户,来买你的产品,这样通过自己的商业手段来做。
提问:80人免费的获得了这本书。
回答:你说它如果是你认为你的客户是这种能够最低程度满足需求,他就满足了。或者说它即使不读完全本BOOK的,他也是满足的人。你可以只给他看他感兴趣的书,而且就是说打印的质量和你真正阅读的质量是相差非常远的,就是从阅读上来讲的,就是说我们说的Ebook有它的成功之处,有他的市场,他可以很成功,譬如说一些法律方面的书籍,参考书这一些的数据量非常大的书。我现在简单对Ebook和POD特点进行一下比较来讲,Ebook现在主要存在主要几个的问题。首先大家看到Ebook即使分析的话,它也是有四个business model,但是没有一个business model是能说它谁能说它是成功的,或者说它大家有信心它能成功,还都属于探索阶段。和小平同志摸着石头过河一样,如果它已经摸着石头过四遍河,它可能就,我不好说下一句,所以就是说Ebook现在并没有面临一个好的business model,一个盈利的模式。第二个来讲,刚才已经介绍过了就是人类读书的习惯,你要让它改变习惯,适应Ebook的阅读习惯还需要很长的过程。这也是Ebook它显示的技术所决定的,它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内,除非进行的飞跃性的技术突破,还无法和纸质的数据比较。
提问:你说我们的电子习惯还有五千年,一万年的历史,因为Ebook现在坏处那么多,要改正这个的习惯,从我们目前角度来讲,你认为这样是否很难经营。那么反过来说用PC用来给它们打,我们已经进攻到这个地位,不知道这个怎么讲?
回答:对,我并不是说要改变它的习惯需要进化一万年大家才能适应Ebook,但是你需要时间来进行这个适应。
提问:我们想问一下有关系那个POD的,是指说用户需要你的印发还是有的用户需求你才印刷,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你们如果是单本控制印刷,你的成本你怎么控制?你能具体说一说大概一本书的成本吗?
回答:如果我们在美国卖的话,我们可以比它的批量印刷成本低。
提问:这个技术你能说一下,还是你自己的专利技术?就是说,你说你单本印刷的成本比批量印刷的成本要低,你今天说的技术是能给我们说的技术?
回答:我并不是说它的印刷技术成本要低,而是说它最后到客户手上的价格比较低。
提问:你能不能讲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首先来讲,它直接联系到读者,没有中间的环节,没有中间商。
提问:你说印刷技术和批量印刷同等质量的情况下,你的印刷成本不会比它高很多,这是关键在于小量印刷的成本要跟以前大量的印刷成本有可比性。Ebook是面向B2C,而我们觉得POD应该是B2B,比如说我在北京那边租了一本书,我就要到广州,或者到美国,把书运到美国可能运费很多,那么我可能在美国的某一个城市设立一个代销点,那么我再把版权卖到美国这边,如果在美国有100个用户需要,那么对供应商来说我运100本书,就类似于买书的条件。我觉得这个POD在中国总闹非常不同意,因为POD不仅仅是跟电子商务有关系,而且里说跟传统企业是有关系的,那么企业运行形像宣传的时候,我会需要100本的那个资料,那么也肯定是那种按续印刷,它们也都是POD的一种方式。
回答:你说的对,你举的例子是非常好,如果一个企业进行宣传的话,它只需要100本资料,你完全就可以采用POD的方式,但是就是说它不是书,因为我们讨论的书。如果你要那么理解的话,就是说,当然POD和Ebook都是有适应环境的。我也同意你的观点。
提问:我想问一下,你是做什么的?
回答:我是一个value added integrated service provider。 提问:就是说你在公司从事什么研究?
回答:我们主要的包括在于提供integrated service。因为时间关系,我现在的时间已经到了,而且我要讲的也是那么多了,大家如果对POD有更大的兴趣话,我这里还有小的Demo,会后可以给大家演示一下。此外就是说,我说最主要一点就是quantitized customer needs,这一点是我们认为对POD和Ebook是一个前提,在中国不成立这个的前提,不成立的原因就是说中国还不能做到。我们可以举一个比较好玩的例子,就是说GeorgeW.Bush和Al.Gore,他们之间会差三百张选票在佛罗里达洲。
提问:就是要当总统?
回答:对,他们讨论的不是说数字会有区别,他们考虑的是法律程度上会不会有失误,他们不会怀疑这个的数字,因为这个数字已经非常精确了,但是最近中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在山西少查了200万人,在湖南少查了1000万人,所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比较例子,我认为条件不成熟一个例子,大家有什么问题?
提问:我想提一个问题,就是你说这个POD?
回答:POD大概明白一下你的意思。你是按照美国的指数算,如果按照折合成人民币购买书也许还合算。据我所知,国内有一家榕树下网站,它就是做这个的按续定制,应不知道是不是POD,可能就是定制,它是每本定价是25元,超过100本可以另商定价格,我不知道你所说在中国可以NO的话,我觉得20元的价格还是可以的。那么就是说第一,它做的很好,就是说它们能够做这个,如果仅从现在的技术来讲,它真正用的是POD技术,它还是用的原来有存货,还是它给你非常大选择。你真正的POD来讲,如果你有一个100万本图书数据库的话,它能够使你挑出其中任何一本,我不知道榕树下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它现在已经少量的应用一些书,POD它有一个很大优点在于它的时效性很强,它能够及时的给你提供,像我们来讲,但我不知道榕树下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主持人:
因为我们每个人时间严重控制在15至20分钟,那么蔡东进先生碰巧是在离开中国大陆很多年,我想给他一段时间让他消化大陆的现状,有问题等在自由交流的时间。谢谢大家的配合。下面我介绍第三位主讲人是书生公司的董事长王东临先生。书生公司专长数字化技术,主营业务是电子公文软件和数字化信息两大块。电子公文软件主要销售给国务院、人民银行等行业大客户,市场占有率接近100%;数字化信息业务是采用居于绝对领先地位的中文信息数字化技术来实现数字信息的工业化规模生产,并将海量信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网上开架售书、EBOOK等领域。董事长王东临是技术人员出身,同时还担任中关村IT协会副理事长。王东临先生的演讲题目是如何低成本提供海量内容,演讲提纲是内容的重要性、移植现有出版物信息、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全息数字化技术。下面有请王东临先生。
王东临:
大家好,我讲的问题主要是侧重内容方面。我们大家都知道,内容对Ebook、POD都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说缺乏丰富的内容的话,EBOOK和POD就没有什么大意义了。而且还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因为缺乏内容,恐怕消费者对于这个Ebook和POD不会有太多的兴趣。消费者没有兴趣,就会更少的人来去研发它的技术、设备、创造商业环境等问题,这样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出来。
不管哪种形式的Ebook或者POD,都有共同点,共同都需要有一个足够丰富的内容。就是说你的技术做得再好,你的价格再低,比如说是5万美元,50美元,或者5美元,你的显示屏幕再大,显示效果再好,就像刚才讲的就是说已经符合一种几千年进化形成的一种规则, 如果说你没有内容可看的话,那么对消费者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有的技术和装备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问消费者他们需要什么,他们会说我买了这个Ebook,或者我上网,我需要能得到的是通过这些设备、通过这个装置能看到的信息。这个信息或者是内容本身才是消费者所真正所需要的,而其它的这些都只是一个使这些读者能够看到或者理解这些信息的一个手段,我想是这么一个概念。
内容是这样重要的话,我们看一下内容上哪里去找。找比较好的途径去提供大量丰富的内容。我认为最现成,最丰富,最完整的内容肯定是在传统的出版物上。如我们每天出版的图书、报刊等等。中国是一个出版大国,我们每年出版是十几种书,新书大约占一半,我们的报社在2000家左右,大概还有8000家左右的期刊。这是属于正式的,非正式的我们还不算,包括只有准营证的都不算。这种传统的图书、报刊,它内容的本身就覆盖了方方面面,各个学科,各个行业,各个方面都是会覆盖的。应该说这个量是非常的广,是目前最大的一个信息源泉,最大的一个内容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看法就是如何能够有效的去利用这部分内容,这可能比我们专门去找作者,专门为Ebook去重新撰写内容,效率会高很多,成本会低很多。
那么怎么去做这块内容呢?我们现在都知道,目前的这一块内容都是存在纸张上的,就是以纸介质的形式来提供的,纸介质的东西不能够被计算机处理,没有数字化成可以被计算机处理的信息。例如,我们去传输,只能通过物理的方式去做。我们并不能够做到像Ebook或者POD那样,而且的它的检索、查询各方面可能都存在问题。
所以,我们当前需要的是什么?需要就是说用这种数字化的技术,把现在储存在纸张上的这些信息,这些内容把它数字化,变成这种可以用于Ebook的数字化信息。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一下拥有大量丰富的内容了。本身我们是做IT的,我们并不是做出版的,我们没有能力去撰写这么多内容。但是我会有能力,通过这个技术手段,把原来不能够适用于Ebook的这些内容,把它转换成可以用于Ebook的内容。这是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情,用这种数字化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把纸张的信息,变成数字化的信息,这是我们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刚才周先生也讲过了,就是做数字化技术大概有两种方面。其中有一种叫做高保真,这是用一种比较通俗的的说法。就是它能够在数字化过程中保留原来的全部信息,看上去跟原来的书完全一样。我们认为这种方式会比较好。最起码就是说我现在高保真数字化,现在根据需要我还可以把它不高保真的用计算机转换一下。因为数字化后就很简单了,全是计算机处理就可以了。可能我只需要文本,或者我只要文本加图,它这个设备好一些,我可以加上字体、字号等等。我原来做数字化时,所有的信息全部都保留了。以后我可以适用于任何的场合,任何的需求。
昨天蔡先生问过我了,说你们这个信息,是只在屏幕上读呢?还是可以用来印刷。因为他关心POD,需要用来印刷,我说也可以呀。他说你这个精度达多高,我说没有问题,印刷精度绝对没问题。可见数字化做好后将来我们从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一个保证,我们认为现在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这种全息数字化的技术。数字化做好后可以随时转换成其它不是全息的,或者说是失真的形式,而如果数字化不是全息的,或者说是高保真的,将来需要时还得重新做数字化工作。
我们的目标是将来所有的传统出版物的内容都可以用Ebook来提供的。每天你去看新书,想看哪本书你说一下,我都可以提供出来。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商务问题,比如说版权,还有如何支付,这都是属于商务问题。这些市场问题的话,我想等会可能看博库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好的介绍,因为他们这方面总是做过先行的试验。我是侧重于谈通过技术来获得内容。
我们所提倡的这种全息数字化的模式,还必须是一种低成本的。如果说它的成本高的话,那么我们可能还是不能够满足我们这种大批量的这种要求。因为每年将近10万种书,我们把它都要数字化的话,如果是成本很高,那就不是一个公司,哪怕是一个公司的联合体所能承担得起的。
这方面,我曾经听过一个院士的报告。他是国家数字图书馆的首席顾问,名字不太好透露。他做过一个数字图书馆的报告,但是跟我们的不一样,是一个科普的,面向青少年为主的科普报告。因为他是在国家图书馆做报告,因为我们公司就在国家图书馆,我也去听了一下。他把很多图书的技术演示得非常非常的好,做得很漂亮。但是听完之后,我们公司的人就跟我讲了一句话,说我发现按照他这个方式去做的话,我可能把中国每年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一半拿出来,可能不够做。
考虑到这种因素的话,全息数字化一定要低成本,低成本的话,可能会丧失一些适合电脑而东西,像多媒体特性,丧失一些可能更适合于阅读的一些东西。但如果你要重新改编的话,成本会比较高。
还有一条就是说一定适合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像Adobe Acrobat,像方正Apabi也好,我认为这是和我们的区别之一。我们研发的这个技术是适合规模化生产的,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一种很大规模的。可以说每年处理几万本书容量的,用流水生产线方式的,这样的方式它才能达到一种最低的成本,规模效益本身达到最低的成本。而如果说做成一种适合消费者个人使用的一种技术的话,那么可能单个的成本会高一些。
这是我讲的几个问题。刚才在听了方正周先生讲的话之后,我能不能向主持人申请一下,我想我在这里不用主办单位的身份来讲,我希望是普通的一个主讲人的身份来讲话,是不是可以。
我倒不是做广告,我想对周先生提出一些商榷。首先是一个小问题,他说PC阅读和专用的PDA阅读这两种方式是专用阅读器发展三、四年了,而PC只发展一年。我的概念是说几乎从有PC开始,就有从PC上阅读信息的一种习惯。很多东西都可以称之为Ebook,如很多做成光盘的电子图书,也是一种Ebook,并不是非得通过互联网才算。这块来讲,时间比较长,仅仅我们公司做这一块业务就做了比较长的时间,大概有四、五年了。所以说PC去阅读Ebook,至少在国内的应用来说,会比通过专业阅读器的历史更长一些。当然像这种小问题无所谓的。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方正在提的概念,Apabi的命名来自作者、出版商,发行商、读者等概念。我有一个感觉,我不知道是不是合适。我们在推出书生之家网站的时候,我们提出概念就是把作者,出版商,批发商,零售商,采购商,还有读者,把它整个资源整合的平台。大概过了几个月之后,方正也是用这种概念去做命名它的核心技术,所以我感觉是方正在抄袭我们的概念。因为我们做这一块大概有四、五年的时间,方正只有两、三年的时间。
周先生刚才提倡议,希望大家不要去炒作概念。但是我的印象里面,概念做得最响的是方正,去年7月21日就推出了E-Media。我觉得只是炒作一个概念,从概念的炒作来说,方正现在走在前面的位置上。当时我们曾经想了一个概念,我们想做D-Media,说电子媒体(E-Media)已经过时了,数字媒体(D-Media)才是方向。不过我想响应周先生的倡议,也不要去做纯概炒作,这是没有意义的。大家共同目的应该说去为消费者、为用户、为社会提供一种非常好的技术,而且共同促进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且应该说方正作为中国出版业的领先的厂商之一,我们也希望方正能够起到一些应有的龙头的作用。 我的发言就这些。
主持人: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提问。
提问:王先生你好,我想我们现在比较关心Ebook的阅读终端。有PC,专用的EBook阅读终端,我觉得现在还有很多的PDA的厂商,在PDA上增加Ebook的阅读功能。我觉得让您感觉的话,PDA作为Ebook的阅读终端,它的发展前景如何?那么和PC作为阅读终端,还有专用的EBook作为终端,它们之间相互比较,以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回答:我觉得不同的方式面向不同的市场,满足不同的需求。实际上PC的方式,因为PC处理功能会强一些。这样他们去做检索、查询,可能更方便一些。特别适合一些需要经常读资料的,或者在单位工作的等等。像PDA的这种方式,它的便携性、移动性会比较好一些。比如说我可以常常看,或者说得不好听,我可以坐在马桶上看。我想这个方面,你PC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所以,我觉得一种是做消费市场,PDA方式更适合消费市场。我举一个例子说,就像做游戏。实际上PC上面的游戏非常多了,但是我们发现还会有很多人去买游戏机,手持的。原来我不很理解,因为原来包括我的同事他也在买。他做开发的,自己有PC,PC上的游戏也很多,他不会找不到游戏。但是他肯花100块钱去买一个只能搭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机。我想如果他在PC上用他一分钱也不用花,但是他还是要买一个。我想说明这实际上是两个市场,两个市场中肯定会有重叠部分。重叠这部分具体谁会拿多一点,那要看具体的商业策略。但总的说来,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需求,朝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去发展。我想大概是这个概念。
提问:专用的PDA,专用的EBook的阅读器,它与PC阅读方式比较起来的话,就是它是一种便携式,EBook带在身上可以随时看。而PDA就是现在这样的PDA,各个PDA厂商开发这种EBook的功能,掌上电脑有它自己的功能。这样从便携性来讲的话,我现在要随时看书的,身上带个PDA就可以了,用不着带那个专用的EBook了。您是否会觉得这样的一种PDA作为EBook的阅读终端会取代这种专有的EBook的阅读终端。
回答:我觉得它最后可能会和PDA方式合成一体。厂商可能原来是做PDA的,现在来加入Ebook,做Ebook的它也要加入PDA。肯定是这样的,人不可能会带两个东西,会把自己的一些名片、电话号码管理起来,还能够去处理Ebook。我觉得这两个会发展成一个,我把它归成一类。
实际上还有一种方式是电子墨水。它现在的成本太高了。如果它的成本不高的话,我认为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因为它的视觉效果是好的,因为你不管是读PDA显示屏也好,还是说PC的显示屏也好。除了像我们这样的真正专业人士,每天上机10几个小时,我们能够接受,普通老百姓他根本接受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电子墨水达到纸张的这种阅读视力效果的话,我觉得它是一个最好的方式,但是成本太高了,现在目前还不适合商业化。
提问:我想问一个问题,因为就是说书生公司做得是保留版式的,而博库做得不是保留版式的,而现在人们都欢迎博库这种。你能不能对这种不保留版式重新编辑和这种保留版式,你认为发展的方向是怎么样的?
回答: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重新编辑的方式话,它可能会更适合于这种阅读需求。阅读起来会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但它会增加一个编辑的成本。当你做PDA生产的时候,这个成本会是很高的。
另一方面的话如果说你这种重新编辑不需要人工,是计算机处理。那么像刚才我讲到的一样,我先做过高保真的,需要的时候,我会随时转化成一种不是高保真的,我只需要文字,重新去编辑,这是我们可以得到的。最关键是我这第一步,因为数字化过程中成本是高。如果我说我数字化有一个可能失真的,你如果需要的话我还是重新数字化一个高保真的,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浪费。我可以先做一个高保真的数字化,需要的时候我再做一个转换,因为这种转化只需要计算机处理,因为已经数字化了,就是说已经足够了。
主持人:
对不起,王东临先生的主讲时间已经到了,现在如果你们还有问题,就留在自由交流的时间,再讨论。 谢谢王东临先生。
我介绍一下北京中关村IT协会的理事长,863课题组的首席科学家高文先生,还有秘书长于雅青先生也到了我们的现场,请大家认识一下。
我介绍第四位的主题演讲人是博库网的商务总监熊灿先生。博库网是著名的由中国留学生创办的中文电子图书网站。三个月前,博库网提供了Ebook的下载,在业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着重于建立一套完整的多元化商务电子出版体系,帮助传统出版业创造新产品,并提供更多的选择。熊灿先生的主要演讲提纲是Ebook的市场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盈利模式。
请熊灿先生,谢谢
熊灿:
谢谢会议的组织者书生公司和中关村专业协会给大家这个机会聚焦ebook。大家都是业内人士,我就不做广告了。博库网一直在围绕Ebook进行电子商务的各方面尝试,今天算是前一个阶段的工作汇报,或者思想总结。
时间关系,简单讲几个问题。
一个就是刚才大家都提到的Ebook的前途问题。
Ebook的未来应该说是前途无量。但是,到底这个未来属于谁,或者说是不是一定属于这一批先行者,这个只有将来的事实来回答。如果由我们自己来回答就不太公正了,显然,大家都认为舍我其谁。
现在大家都热衷比较Ebook和书,就是电子书和分子书。
这两种产品,个人感觉没有什么太多的需要比较的地方。他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产品。这两者未来的市场问题无非存在于这两点:一市场的容量,一是市场的份额。我想,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分子书都不会消失,而电子书则会慢慢多起来,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个份额的大小就看我们大家的努力。
第二个问题就是电子书的市场成熟或者说发育,需要多长的时间?
这和产业环境密切相关。比如政策环境,技术水平,市场消费能力,以及网络基础建设等等方面。如果总体环境不够完善,这个市场的成长会比较缓慢。一旦所有的条件都具备,我想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可能会超过我们的想象。
记得五个月以前,也是在这个沙龙,坐了一排朋友,都是做网络书店的,都还是在卖纸书的,五个月以后,我们再来讲就是讲Ebook了。
那么Ebook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它是一种网络的产品。它最大的、和以前的书不同之处是容器变了,还有消费环境变了。容器变了,是说Ebook已经不是容纳在纸张上面,它容纳在一种作为数字产品存在在电脑或者手持设备,或者其它的智能设备里面了。而消费环境的改变会带来Ebook的本质很多很多的改变。
剩下来,ebook和书的唯一共同的,也就是它最基础的资源或者说它的上游资源,那是说一些原创的资源,再往下发展产品,它们各自的形式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知道,现在的出版行业里,写一本书不光是作者的事情,它还包括了你这个公司的创意,编辑能力,选题,还有你的包装和推销能力。这些实际上是对原创出来的资源是一种大增值。作为Ebook,它用电子和网络形式进来了信息价值增值。
这个产品和书将来可能完全走上与分子书完全不同的方向。它满足的是人们不同的精神消费的需求。
这个行业最美好的未来是在宽带和移动很发达的年代,在那样的年代,人们会对Ebook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宽带会带来大量的或者是海量的信息需求,移动会更要求信息的及时性和便携程度,不同的传输线路会带来不同的市场需求,也就是信息内容的需求。
比如说现在我们在看新闻,那么将来说不定我们想看电影,那么这个电影和Ebook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在我个人来讲,它没有什么不同。如果它从网上下载的话,一本书容纳的内容是文字,或者一部电影容纳其它的,属于人类的精神生产之后的一个信息产品。
最后关于Ebook的业界现状,现在我觉得大家还是都在碰运气,在这里试。我们并不知道哪一样是正确的,我觉得每一样都会有尝试的可能性。那么我们有几个最大的问题:
第一就是传统产业对Ebook产品的不认同,它觉得你会不会抢我的市场份额,或者说跟我抢生意,跟我抢作家,跟我抢资源等等。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这完全是感觉上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因为说一个作家一本书的版权,有在平面上出版的版权,也有在电子上出版的版权。他可以生成两种不同的产品,消费群也不一样了。如果真有一电子书非常火的话,我想它的纸书不会比电子书的销量更小。作为网络企业说,我们更注重的方向是注意平台和渠道。我们这个平台是提供数字化生产的平台,渠道我们是做数字化产品的营销。
至于问到做Ebook的这些人,到底有没有资格做这个东西。这个我想我没法回答。互联网的创新给政府的管理带来许多需要解决和加强的问题。就好象做新闻,现在我很高兴国家有管理制度出来,你只要通过审核,获得了牌照,你就是有牌经营了。我想我们的政府应该也会对其他,包括Ebook的出品等等,都会有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出来。这是一件好事,而且我想政府也不是说要把这些事情限制,而是要促进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
讲到盈利模式的问题,盈利实在不需要基于多么特定的模式。
我想做互联网的人应该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做互联网商业的话完全是应该非常现实主义的事情了。比如有一天博库网去出CD,或者出来几本纸版书大家也不要惊异,因为反正做生意嘛,赚钱就是真的。
我想要感谢,象adobe公司这样的公司,它们从国外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推动了中文数字化的发展;还有像方正这样的公司,它们以民族工业为已任。上个世纪,方正让我们出版行业告别了铅与火,我想这个世纪也许有可能让我们告别纸和笔。我想感谢像中文在线,或者其他像搜狐、联想等等,包括博库在内的这些从事Ebook生产、商务和各方面实验的公司,至少大家走在一起,感觉不是那么的寂寞。
最后,我想感谢书生公司,其他的做数字化图书馆中图等,还有做POD的,像人民时空等公司。让这个行业至少在一开始就有一个五花八门,欣欣向荣的样子。大家业内都很热,我想总有一天墙内开花,墙外也会香的。
最后谢谢所有的网民,总的说,网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刚才周劲说的30%多的网民需要电子书,我想他们对我们如此殷切期望,我们应该尽量想办法把它变成50%或者80%。
谢谢大家。我们一直在努力。
主持人: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
提问:我知道你是博库网的,我经常访问博库网,当你们真正在卖EbookPDf版本的时候。先是免费的时候有几十万的下载量,但是一收费了,据说是一个保密的数字,也不好意思说了。
回答:我不能转个背给你,这不礼貌。
提问:我觉得今天在这样的场合讨论Ebook,真正的聚焦今天我觉得这是四位嘉宾好象没有谈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说你们都说内容,但其实,你比如说E书这个网,你可能也知道。它的生存好象有点非法……
回答:做得不错的个人网站,存在盗版现象。
提问:对,很好的盗版网站。所以,它没法走到一种正确、规范的道路上来。可是它有一件事情,它解决了,它已经盗版了。就是我们想获得的能获得,但是我们想花钱,它也不收。本来E书这个网站如果它是一个正版的话,我们就应该费钱。但是现在却不允许这个正版产生,你比方说我就想出《红楼梦》,但是盗版的都已经有了,但是正版的你要跟人民出版社去谈是没有希望的。
回答:E书时空我很了解它。这个网站是一个很好的盗版网站,它的书做得不错。你刚才已经把这个问题的核心讲出来了,因为它是盗版,所以它没法赚钱。我是做商务的,如果说做生意不赚钱,没有办法赚钱的话,还不如不做。它的那种精神如果是为了大家共同互利的话,我想可以值得敬佩。问题是,他在共享的同时在侵害……
提问:我想谈的问题是,在座的本来都是来关心Ebook的。我也不是说在这里谈博库或者是谈E书,而且真正的希望是我们关心是我们怎么能够把我们需要那部分内容变成Ebook。现实其实不是什么设备,是不是拿PC看,还是是不是拿PDA看。而是我们要看东西,但是出版社不允许你看。
回答:你搞错了,出版社绝对不会不允许你看。是价钱不合适的问题,版权是否得到保障的问题。你今天说这个话的时候,某一个出版社还不太愿意,因为问题没解决。说不定下一次,出版社就愿意了,那么就是说大家给点耐心。
提问:我说的就是你说的耐心问题。我有耐心去下载过人民时空的一本书,我付费只是想看看,我付费它会给我什么,但它给我的是垃圾,也就是说没有意义。
回答:为什么呢?
提问:第一点,它要是和E书来比,E书给的是我99年,而人民时空给我的是80年的书,要了6块钱,去下载它。下载完一看,竟然是HTML。你都没法想象,那么这样的话……
回答:你这个东西比较细节的,说不定你下一次在人民时空会给你一本2001年的书,也不一定,对不对?看你自己选择哪一本书,或者它由什么书。
提问:它现在的书第一点是非常的少。第二个也不是说我们现在中国要是有一个(英文)的那种恐怖小说出来以后,一个月有了30万的下载量就能使我们Ebook特别好,我希望的是,我们更愿意看的是现在书店里卖的20块钱的书,我在网上只要2块钱就能下载,而这是合法的。
回答:我们都在做,但是在目前还没有做到。
主持人:对不起,每个人的提问时间是有限的,还有谁要提问的。
提问:我想请问一个问题。就是说那个博库它提供写书评,而且可以共享书屏这个,但是是JAVA的,是那个免费那一部分的。对收费这一部分,就是说如果是写书评共享,有没有什么好的经营模式。也就是说现在收费这一部分存在问题,我只能对收了钱的这部分人共享,那样的话人气起不来,有可能就……
回答:你搞错了。写书评是现在JAVA的在线阅读那一部分,下一个问题就是下载在你的机器上的书,你去写。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提问:不是,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写书评并且能够共享的,只是开放的这一部分,因为开放的是免费的这一部分。
回答:应该是这样子的,你想我们怎么办?
提问:对收费这一部分有没有一个好的模式,能够让交了钱的人共享书评。 回答:你让我在书上装一个icq?可以考虑,这不是不可以考虑的。
主持人:
还有没有提问的。如果没有的话,我们的嘉宾主题演讲的时间就结束了。
周劲:对不起,我插一下话。因为刚才高先生谈的一些话题,刚好我们最关注的话题。高先生讲其实一个核心的问题一部分发展,版权保护能不能解决。作者能不能放心把书给出版设,出版社能不能放心把这个版权交给电子商务网站,然后读者他下载这本书之后,他是不是可以随便的拷贝。这个也正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刚才王东临先生讲说我们抄袭了书生公司的概念。我在这儿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是什么样的概念。
我们的系统叫做Apabi,A指的是author,作者。P是publisher,第二个A是 artery,指的是管道,意思是发行商和书店的意思。另外一个B是buyer,是买书的读者。I是internet,用网路把这四个角色联系起来,并且保证它有版权,保证它Ebook的传输是畅通的,得到保护的,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概念。如果说与书生的相似,应该说“英雄所见略同”。
所以,我觉得这套系统一旦推出来,按高先生讲,当这个概念和这个系统给出版社讲了过后,出版社的确放心多了。国内已经有很多出版社对这些事情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中国最大的几十家出版社已经跟我们签了协议,它们都已经在积极的用我们提供它的maker,做书的软件在做书。我相信刚才那位先生提的问题不久也会解决的,你将会在网上看到很多有价值的,你想买的书。
好,谢谢大家。
36期IT沙龙纪要:聚焦Ebook (下) (快看温柔干什么了) - 书生意气 - 2001-01-14 22:21:09
CC,老实交代,进来是想看EBook还是想看温柔? 想看EBOOK就看相关文章,写点评论,想看温柔那我就告诉你,温柔没干什么,只是主持了这期沙龙而已,你可以回去了 :-) 开个小玩笑,调查一下DONEWS有多少人关心产业问题
Re:36期IT沙龙纪要:聚焦Ebook (下) (快看温柔干什么了) - 中展 - 2001-01-14 22:47:03
书生大哥没必要做这种噱头来让人看帖子吧,看帖子的肯定是感兴趣的,没有兴趣的人拉进来又来怎样?
中展老弟,我说清楚了是看DONEWS有多少人多产业问题感兴趣 - 书生意气 - 2001-01-15 15:21:39
EBOOK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但EOOK(上)贴出来后看的人不多,所以贴EBOOK(下)的时候顺便玩个噱头,目的不是为了拉人来看,而是测试一下DONEWS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