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45 次) 时间:2001-01-11 00:44:01 来源:令狐磊 (令狐磊) 转载
中国主流杂志新格局(1):“盈利”的可能
一、“盈利”的可能
曾经有人说,杂志是个什么东西?的确,国内的杂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什么东西也不是,最多也就是《读者》以东抄西摘挑起了国内知识分子对信达雅艺术追求的阅读愿望,一度以数以百万计发行量撑起作为一种堂堂媒体——杂志的面。《读者》是一个例外:在国内杂志普遍低迷的市道下,大部分杂志的质量都不大高或者是不能长期维持的情况下,这本杂志或许可以作为采撷精品而存在。《读者》代表的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前五年的中国主流杂志的景况。同时期的《家庭》、《知音》类家庭亲情杂志也是当时环境下销量不错的杂志。
90年代中也许是一个分水岭,环境的急剧变化,引发了国内杂志格局强烈的动荡:国际化的加快、电脑时代以及互联网时代的风起云涌、新经济财富浪潮的扑面而来、传媒业史无前例地被人看好……苏醒的国人发现,国外最POWER的传媒不是电视台,不是报纸,而是以《时代》(TIME)、《新闻周刊》(NEWSWEEK)、《财富》(FORTUNE)等西方权威杂志主宰着深刻而代表主流人士的舆论报道。国人也开始追逐这些杂志的一举一动:又有哪个中国人上了《时代》封面,今年的时代风云人物又会是谁;福布斯的中国富翁排行榜一度成为国人衡量谁最有钱的标准;财富杂志来上海开一个论坛也让我们足足谈论一年,并且“财富”二字自此成为我们追逐的标杆……杂志是什么东西?《时代》它们又是什么东西?
行内人没人不意识到这点:精品杂志是迈向财富之路的国人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我们于是有了《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财经》等在高素质人群中已经小有阅读效应的主流杂志。当曾经是被人看来是很老土,没什么销售价值的地理科普杂志《地理知识》,忽然发现美国排行在销量前列的杂志原来不是《时代》不是《新闻周刊》,一本叫《国家地理杂志》卖得更加火(发行量高达900万份,仅次于《电视指南》和《读者文摘》),也更有发展前途的时候,他们在去年第三季度的时候忙不迭把刊名改为《中国国家地理》,把自己的市场档次一下子就升了起来——他们说,“中国终于有了国家地理”。现在很活跃的一个词:“盈利可能”,老《地理知识》的“盈利可能”明显地摆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身上。他们甚至说,“……(更名),这种改变将深远地影响到我们的内容,我们的未来。”
老《地理杂志》的方向是取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般的成功。醒过来的人们大都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三联生活》也许是《TIME》、《中国新闻周刊》也许是《NEWSWEEK》、《财经》也许是《FORTUNE》,新锐的《新周刊》也许是一本连美国也没有但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杂志。标杆也许很难达到,当着起码表达了一种“盈利”的可能。
在过去的一年中,网络是最吸引国人的眼球的,抛掉成与败,我们那群可爱的“海龟”与“土鳖”们毕竟给了国人一种思维的方式:拿过来就是一种胜利。张朝阳就给了我们一个昭示:搜狐明显就是YAHOO的中国版,YAHOO能成功,搜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于是,中国网络梦沿着美国同行的纳斯达克之路一路踩过去。直到最近,前身是北京电信的“首都在线”把“首都”两字去掉,组建263网络集团,要做中国的AOL!美国最大的网络公司AOL的成功模式正在向他们招手。
闹了一年的互联网起码能给国内的传统传媒两个启迪:一是办媒体要吸引眼球;二是国人愿意看到标杆了的媒体,这样能让他们显得更国际化一点。为何要标杆别人,起码的原因是因为别人的市场角色已经分好,具备了一定的发展经验,这些都正是处于传媒市场开放期尚无经验的国内杂志所需要的。阅读群体和需要的相对稳定,不可能让杂志们能拥有更多的角色,经过市场的竞争,这个市场最终会稳定下来。
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稳定并壮大属于自己的市场,欲成为成功的主流杂志只能如此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