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为什么大于2?(首发天极评论) - 数字农民 - $farmer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3 次) 时间:2001-01-09 11:09:21 来源:$farmer ($farmer) 原创-IT

  只有不断总结过去,前进的脚步才能继续。中关村是中国IT龙头,中关村的”村民”却是最有价值的,谁在中关村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凭什么?都说快乐的家庭原因只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同样,成功的人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都成功了!成功,使他们成功的理由变真理!能够影响中关村的人无疑是成功的。他们有何共性?有何个性?
  一口气读完刘韧的《中关村三步曲》,影响中关村的50人在刘韧的笔下一一展开,各居其人生坐标点,他的评论力求准确,入木三分,深得其精髓。本不必再此画蛇添足。忍不住想找出他们成功的理由来,当然,成功的人也各有各的成功!此乃一家之言。
  第一:科研成果向市场的成功转化过程,为企业的成功取得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并不等于生产力,而只能转化,不能把科技转化成为生产力,科技就无所谓”第一”了。这种转化能力,中美的差距是很明显的,美国80%的教授有自己的公司,而在国内,比例有多少?8%,有吗?拿清华同方,北大方正来说吧,就把高校的科研力量与市场就是很极易有机结合的例子。综观全局,影响中关村的企业人,都成功得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都扮演了相同而又非常重要的催化济角色。
  第二是:都能用战略的眼光看清楚企业将要做什么,在做什么,特别是将要做什么。高科技无法避开高风险,张朝阳当年揽得18万美元风险资金的时候就是带着公司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去的,Professor除了看重张朝阳的个人才干外,更重视的是他的商业计划书,其实更看重的是公司的同展前景。联想总裁柳传志所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看画,退到更远的距离,才能看得清楚,画油画的时候,离得很近,黑和白是什么意 思都分不清楚;退得远点,能明白黑是为了衬托白;再远点,才能知道整个画的意思。”ニ们能够确定长远目标,决定大致分几个阶段,当前的目标是什么,选什么道路到达,行进中要不要调整方向等等。
  第三:不同程度的在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不是做”独孤求败”。组织的力量就象榜样的力量一样是无穷的。求伯君单枪匹马开了个WPS出来,的确难得。转念一想,不对,如果能有组织,WPS就可就完全不用花上一年四个月了,求伯君也不用不听毛主席的话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用这般委屈自己的身体了。如果有序有效的组合运转这个组织变得很是关键。他们做到了。如何使组织达到最高效运转,如何实现1+1>2的功效,显得非常重要了。总的来看,这些领导人争取追随者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要使追随者相信将要为之奋斗的事件有意义;二 是要使追随者相信,这个领导人有能力带领他们完成此项事业。柳传志没有杨元庆郭为两只左右手,联想会是怎么样?
  第四,抓住了身边的稍纵即逝的机会。现在的机会不是没有,而是看能不能把握住,IT产业的生产周期远远低于传统产业,可以说只要你一星期不上网,一个月不去中关村,你就可能要掉队了,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机会真是太多,但是,也不会停留太久,IT是戴着面具的,当前的良好创业环境,给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关键在于能不能揭开面具,识出真面目。再说吧,有时你不会觉得它是机会,但你若换个角度来看,你就会发现它的确是机会。不能埋怨周围的环境不好,不要说自己命不好,没赶上机会,换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你马上就会发现,你面临着很多机会。你的思维一旦改变以后,你就会发现你的能力加强了,你几天就能起来。人不前进 ,是自己束缚了自己,不是自己能力不行。”大专辩论会曾为在成才中能力与机机的到底哪个更重要设过命题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从这里看来,好象不在于机会有没有,而是能不能把握住的问题了。影响中关村的人,都没忘了去把握这些机会。
  第五:并不一定要有特别优秀的idea,只要能够做出符合中国特色的东西来,就可能赢得不小的市场,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是一个极具潜质的大市场,再说美国人的东西还不定就是最好的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落后再所难免,在发达国家后面捡捡”西瓜”也不为过,不可能完全强调有多大的创新,创新所要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并不一定值得,影响中关村的人并不一定是凭着最多的创新。
  第六:拥有爱国主义情怀。现在我们都还会为朱自清的拒吃洋面粉的壮举而产生敬意,当年,韩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结,对当时韩国的经济产生过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同样,为中关村能留住人才而庆幸。而影响中关村的人则是中关村中人才中的人才。相信国外的公司能出得起杨元庆郭为年薪的大有人在,我情愿相信不是国外的公司不想要他们而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留在中国人的公司里。联想对它的员工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基层职员,要求他们有责任心,中层职员,要求他们有上进心,到了核心领导层,要求他们有事业心,就是要他们把自己卖给联想,卖给中国的IT事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本来是可以有出国闯天下的,可最终还是留在了中关村。我们当然希望在国外碰到中国留学生时说”你怎么还在美国混?”而不是中国留学生对在国内发展的精英说相反的话。
  第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将来有天会取得这么现在的成就,但是有一个信念,只有努力了,才知道行不行。他们对趋势却异常的敏感,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在变,但我们却不知道如何在变。他们都为自己的成功付出过超过常人的努力,都用上了自己的”墨水”。
  也许,这些就是与我们的差距吧。当然,他们又有各自独特的个性,这样才构成了完整的中关村人。
相关链接:http://www.yesky.com/36765696/153101.shtml
Farmer原创
OICQ:20336603
EMAIL:[email protected]

他“酷”,他成功 - 徐远明 - 2001-01-09 11:26:28

“美国80%的教授有自己的公司”? 没听说过,又长了一点见识。

Re:他“酷”,他成功 - farmer - 2001-01-09 12:16:39

呵呵,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我没有统计,百分百的准确可说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