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威廉:榕树下的“上海宝贝”?(首发赛迪网)(旁白系列) - 旁白系列——IT舞台的低语 - arshioul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83 次) 时间:2000-12-27 13:58:48 来源:arshioul (arshioul) 原创-IT

朱威廉:榕树下的“上海宝贝”?(首发赛迪网)(旁白系列)

“榕树下”文学网站主办,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在上海落下帏幕。我们看到: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文学大树之下,熙熙攘攘的是一个网站适应市场,走入市场,由纯文学网站转向半商业化运作的全部“分娩”过程。这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文学大赛,始于炒作,终于市场
有关网络宣称和商业炒作的大赛有很多,但是能够走出炒作的怪圈,真正走入市场却不多。同一时期出现,在我们印象仍然能够记得的一些网络比赛,后来都变成了闹剧,如网络生存大赛成了电话定购的用武之地,网络小姐大赛演化成了选美,网络主持大赛串演起了小品。
文学网站的原创比赛也是一种对网站的炒作,但是它的炒作力度很有讲究。正如颁奖大会主持人说的那样,“文学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投身网络文学是每个人追梦,寻梦,圆梦的一个过程。
不像生存大赛有一定的名额限制,不像网络选美被人挑三拣四,更不像网络主持甘愿暴露自己是网络外行,投机的内行。普遍的民众基础、较低的参与门槛,理想化的初始目的使得每个参与者尽可能多怀有对文学的憧憬,施展自己的写作才华,动机相对地比较纯洁。
从第一届比赛收到作品7000多篇发展到第二届文学比赛参赛稿件突破6万,参赛作品数量、质量、人次飞跃的同时,“榕树下”网站也在静悄悄向商业化经营过渡。网站签约了大批网民作者,囊括了许多在网络脍炙人口的作品;网站推出了“MY BOOK”个人定制书籍服务,彻底迎合了人们自娱自乐的网络文学创作的“自恋”心态。
网站不仅有了广播渠道、出版印刷渠道,还在网络上开办了ERONGSHU.COM的网络作品交易平台,在作者和出版社、报社之间建起桥梁,插手文化产品的中介服务。网站甚至还打算把一些网络作家的作品搬上漫画书,搬上荧屏。正如一些传统作家为影视剧本创作服务一样,“榕树下”向影视、书籍、网络三位一体,“文化快餐式”的多元化市场进军的步伐令人咋舌。
网络文学大赛不是商业网络炒作的始作俑,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是一个小网站能够始于炒作,并发展壮大,得到市场承认,“榕树下”成为例外有它在经营规划上的必然。

朱威廉,榕树下的“上海宝贝”
朱威廉是“榕树下”文学网站的创始人。是他,当年与老作家陈村“合谋”,把中国民众文学搬上了网络;是他,每年投入巨资,支撑起了“榕树下”网站最初生长滋养的土壤;还是他,以高明的眼光,敏锐的市场意识,把网站推向了市场,一手促成了文学网站的市场化。
文学大赛颁奖大会上主持人戏称朱威廉为“榕树下”的“上海宝贝”,中国互联网大市低迷的情况下,网站的高层领导人有如此清醒的商业意识,真是“家有一朱,如有一宝”;有记者撰文把朱威廉写成“上海商人”,的确,年轻、财富、地位,娴熟的商业化运作,都是现代商人的职业特征。
但是朱威廉自己更愿意被称为“上海文人”,笔走龙蛇,气吞山河。谁也没有见过朱威廉动笔墨写文章,但是这样的“文人”从骨子里透出不简单。朱威廉说自己的很多同行转向去搞电子商务,自己则专注于网络文学的建设。真正的打算他心里最清楚——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从网上打入网下,文学网站的优势无与伦比。

2003年,盈利的“榕树下”
经济学有一句名言:盈利就是企业的市场存在。换而言之,不盈利的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出局。企业的盈利来自于两方面:控制成本,并出售产品和服务。
“榕树下”有很大的可能盈利。因为相对于数以百万计的网络作品而言,“榕树下”得到它们成本是很有限的,在盈利收益图表上是一道平平的直线,而它的产品——源源不断的网络作品数量却像陡峭的山谷,笔直向上。这样上规模以后,分摊到每件作品的成本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市场对文化书籍产品的需求见涨。上海一个学生韩寒的《三重门》大加炒作之后,曾经在文化书籍市场上挤入了畅销书的前十强,可见文化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榕树下”只要对签约作家稍加包装,以数量弥补质量,“平面书籍,网上作坊”简直是无本万利。
电子商务的企业需要操心网上的付费,网下的物流,还要关心用户的隐私。“榕树下”是端对端的“电子流”,几乎所有作品的传递发一封电子邮件就能解决,其它可以全部转入网下。与作者签订一个纸面的协约,出版、印刷、市场宣传,作个业务外包,一个大包袱甩给传统行业,自己轻轻松松。
可能朱威廉唯一的遗憾是网站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刊号,作为一家网站,处于宣传体系之外的企业,这是有点困难。但是,仅凭这样一个理由就放弃一个盈利的市场,又有几个人会相信。
如果不出意外,再过3年,“榕树下”就会盈利。一家文学网站盈利时间早于商业网站,这对后者是个讽刺,对前者则是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