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能否取代工业经济 - 网络经济 - 任天涯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88 次) 时间:2000-12-21 21:34:21 来源:任天涯 (sailor.w) 原创-IT

网络经济能否取代工业经济

天涯任我行

一、 什么是网络经济
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名词、新概念也层出不穷,诸如信息经济、数字化经济、计算机经济、注意力经济、非摩擦经济、精神经济、零距离经济、知识经济等。它们有时与“网络经济”互借或互用,其实内涵并不完全一致。
“网络经济”的定义可有两种说法:
(1) 基于网络的、以信息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2) 基于网络技术发展的,以多媒体信息为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新经济潮流和形态,并
包括对现有经济规律、产业结构、社会生活的种种变革,是信息化社会的最集中、最概括的体现。
网络经济的出现,对传统的经济规律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它与工业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一种是社会化的迂回经济,一种是社会化的直接经济,两种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也不一样。工业经济的经济学基础是边际收益递减法则,这一法则是工业社会高成本社会化的反映。它的实质是生产成本随着社会化的扩大而增加。网络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则是相反的边际收益递增法则。它是信息化社会低成本社会化的反映。它的实质是生产成本随着社会化范围的扩大而减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规律,首先是由于网络极大的降低了社会化的时空成本。例如,网上购物,可以节省商场,从而节省一大笔中间物质投入和耗费。对于迂回生产方式的工业济济来说,社会化的成本就是迂回成本,即要到商店去买原材料,通过交通运输,将原材料运回厂房,进行加工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放到库房储存,然后通过包装进行广告宣传,让消费者了解,展开一系列促销活动等等,都需要进行投资,这些自然都要算入成本,这就是工业经济的迂回成本。而网络经济则不同,生产者与消费者在网上直接见面,订购产品达成协议后签定合同,省去了迂回成本。如此以来,工业时代的生产理论,就都建立在迂回的路径上,大量的耗费物质成本,而不可能出现零成本的低物耗现象。因此网络经济学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工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二、 网络经济能否取代工业经济
网络经济,被界定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许多人认为它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是工业经济的一种“质”的飞跃,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第三种经济”。这似乎是一种很多网络经济论者接受或使用的说法。实际上,任何经济都是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无论是农业经济时代还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把信息作为一种独立的要素加以强化,只不过是因为现在信息的作用更加突出。这是由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渗透作用愈来愈明显而造成的一种错觉。正如不可能截然把经济划分为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一样,把网络经济认定为所谓“第三种经济”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网络经济的重要产品——信息及各种载体,是以工业制成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工业经济或工业文明,所谓网络经济也就失去了根据。这是因为:
(1) 作为网络经济主要表征的信息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产业发展
的内在逻辑。如果没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信息服务业不过是空中楼阁;
(2) 信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强化,源于工业化过程中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有限
性和边际效用递减,信息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而且信息的运用可以节约或替代部分稀缺的生产要素,这本身是工业经济或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要求;
(3) 信息知识是在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的三次工业技术
革命,都是人类科学技术知识创新的产物,有力的推动着人类科学技术知识水平的飞跃。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本身是工业文明的衍生物;
(4) 信息技术知识的载体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它们是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主体。
而高素质的劳动力正是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考察网络经济,可以把它视为以美国为首的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工业经济国际分工的新调整,是工业文明的深化与延续。
中国是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实际面临的是工业化和所谓网络经济的双重挑战。为了在网络经济时代能有一定的发言权和竞争力,中国要高度重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作为网络经济重要表征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迎头赶上。中国在努力抢占网络经济制高点的同时,应尽快利用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武装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制造业部门,加快国家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这样做可能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请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如需发表或转载,请获得作者许可!多谢配合!
联系心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