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8 次) 时间:2000-12-20 18:57:45 来源:王东临 (书生意气) 原创-IT
IT沙龙9月活动纪要(下)
——————————————————————————–
http://www.sina.com.cn 2000/10/08 17:18
无线互联这块也是最近在国内谈的非常多的话题。因为时间有限我这里就略过不谈了。
下面看一下B2B,这是今年年初以来很多国内媒体开始大量炒作的,B2B无疑可以给参与的多方带来很多价值,它包括交易的公开透明性,交易成本的降低,及存货的减少等等。很多参与者都能通过B2B的电子枢纽,来整合它们的供应和需求链。但是我们认为很多B2B公司和B2B的商业模式将不能成功。首先,一个单纯的交易平台的利润率将会非常低。这里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所,去年它达成的交易总额是将近八万亿美元。八万亿美元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我们看到的现在对B2B到2005年交易额最乐观的估计也不过是六、七万亿美元。但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去年一年它的收入只有一亿美元,就是你八万亿和一亿美元是一个非常大的鸿沟。可见这样一个交易平台,它本身的毛利率是非常低的,而且今后只提供平台,只是把买方和卖方简单地联系起来,最终估计会变成一项免费的服务。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谁最后是B2B革命的最终受益者。大家对B2B带来的价值都没有怀疑,但是谁能最大程度地分取这个价值,这是VC决定去投资谁的重要的问题。其中参与者有卖方和买方,有市场的提供者,有技术的提供者。可以说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谁能分取最大一杯羹都是不同的,是随着行业结构及支离破碎的程度不同,以及卖方和卖方谁最有竞争力来区分的。所以很多分析家认为,在B2B上,最后只有少数的几个赢家,这几个赢家往往最后变成砖头加水泥等传统企业组成的集团。
简单再提一下鼠标加水泥的模式。这个从今年4、5月份开始在中国国内谈的比较多的问题。我认为鼠标加水泥有它很大的发展潜力。刚才提到了B2B,在B2C上也有很多鼠标加水泥的例子。比如美国的一个网站叫做bluelight.com,是Kmart投资的一家公司,它能够利用Kmart庞大而完善的配送、营销资源,还有Kmart的品牌,来进行网上的电子商务。前一、二个月又完成了新的融资,八千万美元,投资者包括Softbank。另外,像亚马逊也在和美国最大一家玩具销售商Toys’Rus达成一个战略结盟。
最后我想提到,不管VC的焦点是什么,趋势怎么变,有几条应该是所有的创业者和VC都应该遵循的。首先就是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团队;第二个就是有非常大潜力的市场;第三就是一个非常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第四你的行业和你的商业模式有一个很高的介入壁垒,有不公平竞争的优势;最后有一个清晰的通往利润、收益的途径,能够有非常好的方法把你的技术和服务都能变成钱。
所以我想所有的创业者和投资者都是在寻找下一个新的机会。但实际上在经过了所有的喧噪与骚动以后,互联网上或新经济的成功的商业模式实际上跟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谢谢大家。
陈芳:
我补充说明一下主题发言人是怎么确定的,刚才朱总是作为传统IT企业的代表,孙总是作为投资界的代表,还有3721的创始人周鸿祎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的代表,还有中青报网络主编刘学红是传统媒体的代表,我想大家都是围绕同样的主题,表态不同领域的人怎么来看。
周鸿祎(3721创始人及CTO):
非常感谢IT沙龙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这好象是一篇命题作文,而我最不善于的就是拿powerpoint来讲。我只是把我们自己对IT业的一些体会简单的讲一下,也和大家做一些交流。
算起来我和中关村也很有渊源,因为我一直做软件,做了很多年,现在又赶上国内互联网这股风潮。我现在又成为了.COM公司的一员。但是我想无论是.COM还是传统的IT,有一点不会改变,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和经营理念的创新,它会成为这个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这个题目我的感觉是说在十字路口的IT行业,说的更多的还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传统IT企业,突然一夜之间突然被称为传统企业了,所以到了这样一个十字路口;还有昨天一个还还很意气风发,都挂满了CXO头衔的创业者们,突然发现那斯达克一打喷嚏我们就得了肺炎。我们自己明天怎么盈利,怎么把眼球变成profit(利润),我的理解就是这么两个十字路口。
我们要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做到这么一个十字路口。我觉得从传统IT和互联网行业的角度,最根本有两个:一个是商业模式;第二个是人。
从商业模式来讲,从过去发展来看有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个是群众基础。虽然CNNIC做了六次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虽然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一千六百万或者两千万的数字,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中国整个IT用户的人群和上网的人群还是不能够代表社会的主流群体。所以说我们今天可以把美国所有先进的商业模式拷贝过来,把美国的所有的先进技术拿来为我所用。但是在群众基础方面我们恰恰和美国相反。我们现在的互联网行业更是像在作一种圈内人大家互相欣赏的贵族游戏。而实际上我们IT所有产业的发展,无论我们在爆炒XOX各种模式(它真正占社会大众主体的这种大众消费主体)或者在中国的这些传统企业里,普通的商业人士都离得很远。所以我想在这样的没有群众基础的环境下,来爆炒各种商业模式的革命和改变,可能就是在沙丘之上盖大楼。
现在大都很崇拜AOL和时代华纳进行这种落地的结合,我的个人的意见就是AOL最伟大的不在于它兼并了时代华纳,而是在当年它顶着很多人的讥笑,在美国到处来拓展它的业务,发送它的磁盘,让美国人把上网变成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从而使美国的互联网用户真正成了现在网络对现实生活的一个代表。当网络社会能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代表的时候,我想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商业模式,它就可以很自然转移到网络社会里来,并用网络的特点来进行发扬光大。所以这可能是我们在十字路口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的IT业要对什么样的用户和客户来服务。
第二个,我想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讲。现在大家可能说我做什么事情能赢得VC的青睐,也就是我们的选择不是基于市场,或者基于用户,而是基于VC,或者基于那斯达克离我们很远的股值的上下跳动。我觉得如果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企业普遍缺乏一种产业链的概念。就像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几乎全中国都在爆炒e-commerce,而且大家记得在一年前的时候,e-commerce和e-business这个词是在IBM在中国做广告做起来的。但是大家如果去问IBM问它理解的e-commerce是什么,对IBM来讲,就是你去购买它的BB2服务器,去购买它的S390的机器。微软、CISCO、因特尔,他们现在都自命为电子商务的先锋,同样电子商务这个四个字在不同的厂商那儿有不同的含义。任何一个健康的产业,肯定要有一个比较完善而健全的产业链,这个产业才能流动、才能发展,但在我们这里,所有人都希望做链条里最光亮的环节,去做网络交易,做网上书店,去做B2B、B2C的e-marketing。但实际上在目前来说,如果脱离了VC们常说的软件、技术,基础的服务,包括网络通讯,我想跟第一个问题是一样的。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做电子商务,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像前几年的所谓的系统集成。传统IT业大家很熟悉,在前几年系统集成非常热的时候,实际上真正赚到的钱,全是为这些系统集成商,提供产品、提供软、硬件的国外厂商,而很多系统集成厂到最后只是挣一个苦力钱。
所以我想,在今天对传统IT和.com公司来说,我反而感觉到有一种机会。原来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资金进入IT行业。在三年前做软件是非常困难的,这一点大家非常清楚,这是从资金来讲。再就是有外资职业经理人不断跳入这个行业,这在三、四年前也是很难想象的。我们中关村任何一个软件公司都要从零开始摸索自己的管理经验。如果我们能抓住这样一个在资金和人力资源都比较好的条件,能真正利用这个机会,无论传统IT还是互联网行业,能扎扎实实有自己的技术上的解决方案,有自己创新的产品,那么我想有了这个基础,尽管今天电子商务可能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在明天或者后天,电子商务就有可能扎扎实实在infostructure的基础上建设起来。反过来从市场的机会来讲,中国今天不缺少炒概念的电子商务厂商,但是中国缺乏真正的做infostructure的技术厂商。所以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用友、方正、联想这些传统的厂商,纷纷进军电子商务。它们进军电子商务,按照我的理解,可能应该是先瞄准了infostructure这个领域,而不是说去建立一个网上商城。
第三个问题,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就是收入和利润。我觉得尽管在美国有各式各样的商业模式,但我们在中国,由于国情限制,我觉得对IT企业也好,对一个.COM公司来讲,它的收入模式和商业模式,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如果我们从中关村看这十年来真正的成功的软件企业,虽然有一些软件企业每天都是报纸上的明星,但是坦率的说,真正在中关村真正挣到了钱的,像当年的北大方正,还有用友,这些企业,它们都是做企业的生意,而不是做个人消费者的生意。实际上在中国IT业,在目前的这么几年内,我们感觉,最大的购买力依然来自集团购买力,而不是个人消费者。所以我想把商业模式建立在一个刚开始接触IT,对IT还很陌生个体消费者身上;还是希望建设在用信息化、网络化、电脑化的来提高自己生产力的企业的身上。哪一个收入会更加成功,我想我们可以参照过去中关村这几年成功企业的经验。
第四点我想讲一下人的问题。可能我们有了很好的思路,我们有了很好的创意,也有了很好的商业模式,但是我感觉现在在十字路口彷徨的.com精英们,和传统企业比,包括传统企业从最初的迷茫中醒过来以后会发现,现在.COM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经营的随意化和不规范化,和粗放还有管理的混乱。但我想这不是.COM这些创业者本人的责任。因为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本身就注定了是两类不同的人,他们一定是在企业的不同阶段来完成他的使命。我们也知道很多国外的案例,尽管我们的媒体在谈到国外案例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理解,为什么没有雅虎的CEO就没有今天的杨志远。当年在苹果公司创业的时候,虽然说对外的公众形象是乔布斯,但实际上他背後有一批经理人队伍在替他把苹果公司从一个车库公司变成一个真正的商业公司。但是到了今天这样一个十字路口我认为对于我们这些.COM公司也好,对传统IT企业公司也好,其中很重要的转变就是说如何把公司从当初创业充满激情的状态,通过引入职业化的经理人团队,使公司的管理和经营能真正的变成这种商业化的正规运作。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们今天在这个十字路口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前一段我也看到了媒体又一种说法。大家可能更容易从中国的国情上把它理解成权利的交替,理解成风险投资上背后的操纵。但实际我想,最近会发生一些创业者或者比较年轻公司的CXO变成职业经理人来执掌公司,我想这正是在十字路口我们看到的希望,因为我也跟很多职业经理人谈过,我说过,并不是因为.COM公司有多么好,才需要你们进来,你们和这个行业是互动的,正因为你们的加盟,你们把你们在外企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积累的商业操作的东西带进来,你们是能够把中国的互联网的公司从浮躁中从泡沫中带出来的希望,所以我想最后这一点为什么要重申呢?就是当我们处在十字路口的时候,这种人员的交替,特别是职业经理人的队伍的介入,我想它对.COM公司也好,对传统企业公司也好,它的意义是重大的,它胜过你简单的修改你的商业模式,或者是按照VC的指挥棒来不断的调整和变换自己的说法。
我记得柳传志说过,中关村很多公司做着做着,这些人最后就做成了农民式的精明和狡诈!大概是这个意思,原话我不记得了。我对这句话有非常深的感触,其实无论是十年中关村,或者这两年或者一年.COM,大家看一看,真正能脱颖而出的,能做成像美国这些典范公司的公司真的很少,我想这中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的问题,所以当我们在十字路口决定往哪儿走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找到适合的人,然后才能决定是向前跑,还是向左拐。谢谢大家。
刘学红:
大家好,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论坛沙龙。可能从刚开始的时候,我就一直知道这个沙龙,因为忙没有来,但是我们也派别的记者来过。
我对今天的话题也比较感兴趣。王东临跟我说的时候,他说IT处在十字路口,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说IT可能处在十字路口,媒体网站好象没有处在十字路口的概念。我们现在是在瞄准目标一直往前跑,并且现在网站的热潮降温了,停顿下来也好,我觉得对媒体网站是一个机会。
在整个互联网发展当中,大家都会感觉到,媒体本身对互联网产业,或者互联网的社会现象宣传的多,自己行动的少。看看各个媒体网站,大家都会看到,如新浪、搜狐这几个比较大的媒体网站,还是处在比较弱的地步。
从今年3月份开始,媒体网站出现了一个比较新的动态,就是摆脱了原来那种停滞不前,处在网络版的、简单的状况。媒体网站开始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首先是北京千龙网的出现,然后可能就是中青在线,然后又是东方网。6月份北京青年报的ynet,后来像7、8月份,原来比较大的传统媒体网站纷纷改了名。像人民日报网络版现在改成人民网;光明日报网络版改成光明网;新华社成立了一个新华网;好象还有一个新华在线。我觉得这一系列媒体网站的现象,标志着媒体网站的觉醒。另外一个是它对自身资源的重新认识,然后再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资源优势,思索怎么在网络时代创出自己的网络传播的路。它已经开始在走这条路。
现在的时机我感到不错。就是别的网站都在停滞下来,后来都在反省怎么走的时候。媒体网站从资金上来说,有国家投资的,像我们中青是融的外资,北京日报(英文)也是外资;还有东方网,千龙网,包括人民日报都是政府投资的背景。所以不管从资金上,还是从发展上,我觉得媒体网站现在处在一个上升的势头。因为其它网站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中青在线对媒体网站的一种思路。
媒体网站怎么发展,可能各个媒体有不同的看法和发展模式。但是我觉得从目前的现状来讲,可能有几种:一种是没有融到资金的网站,它不是不想去做。一个是政策上是否允许,另外就是它是不是有这种人才。在这两点不具备的时候,它建一个网络版是可以的,就是仅仅把报纸给它电子化,然后进一步做一些跟网络相关的事情。我觉得这个可以做的,因为它发展不起来的,它也死不了,因为它人力、物力需要不是很大。这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媒体现在所处的地位。
另外一种现象就是纯的新闻媒体。像新华网你就想像不出来,会变成商业网站。它最大的势就是新闻,所以它做24小时滚动发布新闻,跟它的特性非常相关。还有人民日报也是,因为它的地位决定了要走纯新闻网的道路。像北京9家媒体建设了千龙网,它现在也是打着网络新闻媒体的牌子,在营销模式上除了新闻信息传播以外,看不出它还有什么东西,这是走纯新闻媒体传播的一类。
还有一类带有商业网站的特性,就比如广州日报的大洋网,它可能除了有它们日报所属的几家媒体以外,还建立了一个大洋书城,在好几个城市都有它的分销机构。还有我们的中青在线,基本建设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先把信息传播这个平台建好,这个目前已经基本建成,还有一些频道没有开出来,估计在今年年底之前就内容发布这块儿基本上能完成。
第二个,它的模式就是要建一个营销商务平台,就是要利用这个网络特性,来实现媒体网络自身的健康发展。现在也有一些媒体网站在做这种尝试,就是基本的发展状态,前的新闻媒体也是这样的。
媒体如何看IT现在的状况,从我这儿来讲,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我们媒体网站的事。原来从95年介入IT企业,办了5年电脑网络板,然后就是从去年开始,基本上全部注意力都在办自己的网络媒体这块儿,对IT现状我们也有自己的看法。
从我个人的观点,互联网一直这么热我就看不懂,包括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那斯达克股市疯涨。因为我去香港融资的时候,正好赶上TOM.COM公司股民风疯抢股票,伤了好多人。我们当时在宾馆呆着,就对这种现象特别看不懂。因为你打开TOM.COM网站你就看不出它里面有什么东西,就好象是空架子。为什么大家都要买这种东西?到现在,它走到现在沉寂这种现状,我觉得也有它最根本的原因。因为它本身的基础就是不牢固的。
因为我一直在做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对比,在我们融资以前我就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媒体有那么好的品牌资源,那么好的信息资源,这些风险投资商根本不来投,而去投那些根本不知道它的未来在哪儿、营销模式在哪儿、怎么赚钱的公司,大把大把的投美元。到现在我对这种现象也特别不理解。
最近我们还有一个话题就是我们的“青年时迅报”登了一篇“大刀向CEO的头上砍去”,指的就是一些网站CEO,纷纷被资本的力量被挤出互联网的舞台。比如8848,它原来是联邦和综艺股份创建的,结果到现在8848那些原始创始人全都跟8848全都没有关系了,就不知道这个儿子给了谁了,然后姓了谁了跟自己好象一点没关系了。像赢海威,张树新辛辛苦苦把赢海威养得那么大,结果也是一下子就被别人把股份清零了。还有不确实的,比如天极网出现的什么联合总裁,这也是看不懂地方。都知道山容二虎怎么着了,这个公司有两个联合总裁,我觉得这个特别看不懂。他们从创始人的地位变成CTO,CEO变成CTO,这一系列的现象好象都跟变戏法一样,我一直看不懂这是为什么。
看不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企业为什么要奔着上市,我现在也不是很清楚。因为我觉得上市这些东西主要就是资本,我觉得就是资本家或者投资商。他为了把他的投资收回几倍的收入,有一些策略一些措施。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办网站的人都是以上市为目的。我觉得他以上市为目的就很可能不会做那些基础的工作。我今年6月份去了一趟美国,在四个大的城市,旧金山、纽约、华盛顿、波士顿。它们路边的.COM广告是有,但并不像咱们北京铺天盖地的这种做法。我觉得这些公司都是为了取悦投资商,取悦股市,我觉得要是以这个为目的,它肯定不会把它精力放在基础建设上。所以它也就出现了危机。像TOM.COM,它自己本身什么都没有,就可以使劲做广告,做宣传,然后它的股票会非常非常高。我们中青在线,细想起来,也是受这个股潮的优惠了。因为也是投资商看到股市非常好,所以它才非得要投中国青年报的网络板。它当时的想法,对我们的要求是,在几个月之内把一千多万给花完。我们做媒体本身,只有这种虚幻的东西是不能长久的,你要想长久的留住用户,长久的发挥作用,你比较踏踏实实的走一步是一步才是真的。正巧我们刚刚融资没多久,正在基础建设阶段股市狂潮下跌,这样对我们的进一步发展,我觉得应该是非常好的机会。等大家把这些事情想清楚以后,我们可以就跟一些商业网站就处在同一个发展的水平线上了,那时候我们可以再去争一下,去比一下。
谢谢大家。
王东临:
因为这个题目是出的,这个主题节目也是我写的,我有一定想法,我有一点跟大家不一样,我觉得IT业是高科技龙头,它应该是研发的企业组成的,而不是应用IT技术组成的,所以现在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不应该算IT业,就像彩电业,录像厅也不应该算彩电业一样。
IT业还是应该以计算机软硬件为主,还是咱们去年以前的观点,但是计算机不仅是PC机、大型机,也包括什么路由器,学习机了、PDA了,各种形式的计算机。那么IT再还归成明珠的话,我认为在两年内回归还是软件。这个是我的一个预测,我以前也做过预测,比如说,去年12月份预测,今天下半年中国的互联网业开始衰退,我也做预测,互联网的兴旺要比美国晚几年,但是美国一感冒,中国就打喷嚏这个衰退几乎是同步的。基本上都是一个现实,咱们看看两年内,或者一年内这个也成为现实了。
IT的发展方向认为,帮助改造创作行业。就是像刚才周先生讲的例子,一个方正,一个用友,它们都是改造传统行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只要把它的生存率提高多少倍,他就肯花钱他看得见,摸得到效益,他就敢掏钱。
还有国际市场,这是我们一直没做的,但是咱们看印度,这实际上一个非常大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我们一直没作好,国际市场它们盗版很少,这绝对是我们可以做的市场。那么最大市场在哪儿,我觉得用友还是消费市场,IT业到现在为止,包括(英文)、因特尔,实质上它们做的都是一个(英文),就是家用市场,真正最大的市场就是(英文),消费市场现在不仅在中国,全球的趋势也是这样的,消费市场刚刚起步,消费市场的规律,产品的要求,各个方面,它跟以前是大不一样的,反正至少会是什么,操作系统或者CPU占统治地位。
我们可以看看(英文)是怎么做的,我想这个可能更(听不清)一点,可能比(英文)和因特而更(听不清)。
还有一个就是我认为成功的企业家来为资本市场示范什么是成功的商业模式,而不应该是投资家告诉企业家你应该如何去做。我们现在走市场,它现在来说,还不能对什么样的企业成功看的还不是很头,现在投资的话,盲目性比较大,可能还在什么模式成功,什么模式不成功,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粗放的模式,那么以后随着各个行业的认识加深了解,可能更好的能辨别出来,什么是为社会创造的企业。中国的IT业,第一代的IT企业是成功的企业,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那么现在的市场经济这一点不够的,现在大家都知道市场经济,第二代能发展起来的企业是什么?就是符合西方的现代企业运作机制,这样的企业它是重要的第二代IT业,它将成为IT界的主流。
企业,包括企业家也有一个更新换代,企业有更新换代,企业家也有更新换代,从原来40、50岁的这一波,像柳传志的这一波,大概要换成30-38岁,我认为这一波。因为38岁大概是在78级以外,就像杨远志,30岁就像我们这样的,我们正好是这一年龄段。再小的可能稍微经验欠缺的一点,这一代的企业家可能会成为业界的栋梁。而且全民触网,本来媒体是炒作网络的,后来媒体也自己去做网络的,投资商是给网络做投资的,结果投资商自己也去做网络。像我们这次本来请来做投资方代表的,找的是横林,他的总经理生病了,所以临时抓了孙总来。我认为以后这种时代会结束,以后会是专业分工,该做网络做网络,该作媒体的做媒体,该做技术的做技术,该投资的作投资,社会应该回归到专业分工的地方。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温元凯教授(南洋林德公司总裁):
我谈一下投资银行眼光里面的十字路口的中国IT业。什么叫做十字路口,很简单,前面三条路,前进、向左、向右。从投资银行家的眼光看,中国的IT业,我个人预测只有20%是能成长的,而这成长中间大概只有5%到10%是能高速成长的。包括今天的联想,大概30%是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大概有50%将被市场无情消灭,包括在座各位。不相信,再过不到二、三年,在座的各位查一下,有一半以上的人名片上的抬头会被删掉。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我刚才非常欣赏孙燕军先生的一句话。说有远见者才能生存,这句话大家记住,是非常好的一句格言。而且现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提到,变革的速度将决定你的生存。
第二个问题我想谈一谈中国的IT业当前最应该关注的话题是什么。我认为是MMA–兼并。这是昨天我们在国际俱乐部饭店就是所谓e-talking谈到的主题,就是互联网的购并。最近媒体可能会安排我和刚刚被卖掉的chinaren的CEO陈一舟先生有关这个话题的对话。我认为购并对中国的业主来讲完全是新的东西,而且这里面有很多心理障碍,尤其是被卖的。因为对中关村我们过去讨论过有没有成为中国的硅谷。我认为中关村的致命的心态之一就是鸡头主义,就是小老板的心态。而且我们不但要购并,还要跨出国门去购并。当然搜狐收购中国人也是一个多多少少有一点跨国的购并,因为这是一个美国那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购并中国一家,当然也算门户的网站。
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中关村企业当前要利用WTO的机遇,和尤其是美国的高科技公司进行购并。这样的购并我们基本上还没有看到,美国人购并我们还没有看到,但是我们相信现在中国最有眼光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把它的第二研发基地建在了硅谷了,建在了圣地亚哥。包括我们正在帮中国的化工企业要建在戴勒维,把中国的医药企业要建在新泽西,这都是这种理念的考虑。我相信一些有远见的人已经在做这些事了,这些企业将来将是的胜者。
下面我对中关村企业要能够所谓的成长,对它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个排序。因为我们已经接触了几十家中关村企业了感觉第一个要解决的是产权改制、制度创新、ESOP制度,这个是一些像所谓海归派的网络企业都已经完全解决的问题。你们如果仔细考察一下,所谓海外归来的这些人创办的互联网公司和我们山药蛋派的网络公司在产权制度上就有本质的差距。你要注意这一点;第二点是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你到底卖什么东西,差异在什么地方,有没有竞争核心,将来能不能生存去;第三是团队;第四是管理。这里要指出,技术干部出身的老板在管理上是有盲区的;第五国际化;第六是和资本市场的联结。
谢谢大家。
猎头公司王长江:
刚才咱们请了一些传统IT业的人士,有互联网的,也有投资领域的,也有媒体业的,就是没有做人才领域的。我是一家猎头公司,我们做业务主要是以CEO为重点目标,以总监以上的人才为支撑业务面。实际上对我们来讲,我们觉得互联网IT产业走到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大家可以看的到的一些情况,就是互联网公司有些人在贬值,有些人在升值。一个人有一个自己价值取向的问题,以及他能力的问题。不断的被贬值,甚至又回流到传统行业,有一些人还是不断被其它公司抢来抢去的。另外IT产业的人才需求非常突出的重点的变化,就是在电信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很大。这也说明了IT业投资方向的变化。
我觉得3721的周先生讲的IT业的变化,网络公司的混乱和调整需要引入职业经理人等讲得很好。作为我们一家猎头公司,也希望能给大家提供这种可能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