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12 次) 时间:2000-12-14 05:47:09 来源:李安科 (南宫昭仪) 原创-IT
倒闭网站,废物利用
环境保护现下已成为全球远比.com崇高而迫切的话题,这充分显示了人类作为一种比猴子高级的动物的优点:知错就改。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想想这些严重的后果:臭氧层漏成蜂窝,紫外线会把身边的美女们晒成非洲难民,再把非洲难民晒成土耳其火鸡;海平面上升植被破坏大气污染严重,只能骑在鲨鱼背上上网,还得戴着防毒面具。这谁都害怕。咱家今天就以一个环保积极分子的姿态,公开一项互联网业界环境保护研究课题的结果:倒闭网站的废物利用。没有落井下石的险恶用心,只是想给现在还在苦苦挣扎的中国.com们提个醒儿。
话说废物利用,看似简单,其实学问多多。当年我们捡垃圾一派的前辈,竟有在苍蝇盘旋的废物堆中捡到200多公斤黄金的,归于运气好之外,向心虔诚、不舍不弃也是一大要因。看现在全球网站倒闭如潮,CEO们纷纷折戟沉沙,一派肃杀之气。所形成的.com类废物,对我们造成的污染包括人员失业、人心恐慌、资产流失,倒没听说有人跳楼割腕与剖腹,得算作此中大幸。咱家将这些废物分作四等,且看以下评说:
甲等废物,内含宝藏
就在前几天,美国以提供音视频交换服务的网站Scour向法院申请破产而关闭,因为资金无以为继,成为一堆不折不扣的废物。但是,与互联网音视频服务相关的诸多巨无霸级别公司如Liquid Audio、Listen.com、CenterSpan等,围绕着这堆废物,展开了一场竞标大赛。这是因为,Scour自行研发的互联网音视频交换软件Exchange相当厉害,可与上个月因为打官司名气炙手可热的Napster一较长短。由于互联网上影视版权问题相当尖锐,音视频交换技术门槛也颇高,象Scour的Exchange这样的两者兼顾的软件,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惹来蜂围蝶绕,实属意料之中。目前竞标结果尚未揭晓,但估计也是个天文数字,Scour一定会因此而小发一笔,至少股东的钱不会打了水漂。
得佩服Boo.com,成了废物,同时也声名鹊起,落了个“倒闭的欧洲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的美名。这家公司用了短短的六个月时间,就烧掉了1亿3500万美元,倒闭之后,被诸多买家连连转手,苦不堪言。虽说其资产、品牌、人员等多无出奇之处,但所开发的一套能够用于电子商务站点以增强页面表现力、促成用户购买行为的三维浏览技术,引起了买家的注意。在5月底Boo.com被BrightStation以37.2万美元的价钱收购,也算没有赔个精光。
一直到现在,互联网还是一个技术导向的行当。雅虎当年起家,靠的是搜索引擎的想法以及实现的技术。eBay将拍卖的形式用成熟技术搬到互联网上,也算作有门过硬的手艺。回过头来想想中国的诸多网站,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都是跟着美利坚亦步亦趋。搜索引擎是买来的(有的连做一下二次加工都嫌费劲),门户概念是人家提出来的,网站界面是抄来的……有一家俗不可耐的房产网站,用了美国一套老掉牙的全景图像展示技术,就急急在自个儿脸上刻了“划时代”几个粉字。真不知这些东东成了废物之后,还有什么再利用的价值,更不提从中翻些宝贝出来了。只能这样形容这帮家伙:又懒又馋,无可救药。
乙等废物,无甚大碍
国内倒的那家“三角债”网站,得算做这种了:存之无用,去之无害。在它倒闭之前,根本就没几个网友听说过,一倒之后,还算吸引了几粒眼球。与几个朋友见面聊及此事,均觉这样的网站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在咱这地方,债务纠纷得求人帮着解决的,除了请几个一脸刀疤的讨债专业选手拿着棍棒登门拜访而外,也就是诉诸法律或者自认倒霉了,做个网站,让人不疼不痒地发布些债务信息,管个啥用?据说创办者在做这个网站之前,对三角债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探索及两年多的市场调查,半年的营运也只烧掉了20多万元不会伤了元气,大可将探索的宝贵经验用到实地,开家讨债公司,网站没继续开办下去,反而更好。
11月份,CMGI资助的健康站点MotherNature.com关门大吉,因为风光一时之后,无法寻求到新的投资。股东们倒也心平气和,知道玩下去没什么意义,选择了关门这个最好的保护客户、雇员和资产的解决途径。有买主寻上门来,出价1140万美元,比当时此网站的市值多出二百多万,亦被回绝。不昧着良心把人家往火炕里引,可算作是高风亮节,值得推广。
其它倒闭的新闻网站,多属此类,无甚大碍。没新闻看,就不看了呗,反正上面的东东都是从传统媒体上来的。上网又得掏钱还得有电脑,远不如买张报纸,坐时可当垫子,热时可当扇子,还可以用来包油条。至于失业员工,也不要闹啦,拿了那么些日子高薪再得一笔优厚的遣散费,知足吧。
丙类废物,流毒四散
俗话说“慈不经商,义不理财”,有些.com的CEO,一到自身难保的关头,难免做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儿。今年1月份成立的香港体育信息站点SportsNetGlobal,最初时雄心勃勃,还派人专程前往欧洲采访戴维·吉诺拉和乔治·威阿等体育明星,到了6月份,就难以为继,开始拖欠员工工资,被债主追得东躲西藏。那时候宣布破产得了,偏要撑着,等员工上诉法院,被判“破产”。剩下的点儿资产也不值几毛钱,欠下员工的工资却达500万港元之巨,估计有生之年是没办法兑现了。更可笑的是,在被迫破产的前一天,他们的网页上还登着招聘广告。国内网站正流行着的降薪之风,没准是受了这件事儿的刺激:能降就赶紧降,别等后来还不起!
世纪驱动网站的倒闭还算人道,提前许多天在网站上发布关闭通告,让大家伙儿赶紧撤离。也不知主创人员是怎么想的,提供网络硬盘服务这点子,门槛低得不得了,做下去只会是资金大比拼,买硬盘租带宽,没多少钱玩个啥劲呀?自己没想好落个兜底儿空不算,还连累得近10万名注册用户很是忙活了一阵子。但愿没有人因此丢失宝贵数据。咱做服务的,最怕的就是这个虎头蛇尾,开始时踌躇满志玩命大喊自己有多好多好,临死时就带了一个浩浩荡荡的陪葬队伍。
这种隐患在国内业界,还多的是。大家都在“大胆假设”,却鲜有能够“小心求证”的。你做IT人才,我做IT猎头,玩的都是这么万把人,网站却一个模样挤进来十来个;你做城市歌厅酒吧,我做都市娱乐场所,闭着眼睛也能找到的地儿,挤了好几家网站的Sales和PR;你做酒店订房,我做饭店订餐;你做网上买书,我做线上租碟……市场就这么大,还有那么多传统厂商;带宽就这么窄,还有人上不起网呢。多想想吧,重复建设没什么好处,不过是给我的研究课题,再添几个案例罢了。
丁等废物,遗臭万年
这件事儿虽然出在美国,却还是咱华人干的:9月份,洛杉矶华资网络证券业者经华网举步维艰之际,分别担任该网站CEO和CFO的华人夫妻,携款潜逃,更是雪上加霜,不得不宣告倒闭。欠二十多名员工的工资只3万多美元,卷走的却是100多万元巨款。如果吃亏的是美国人倒也罢了,偏偏做的是华人社区的事儿,真叫咱家喜也不是,忧也不是,气恼得紧。据说美国联邦调查局已接手此事,派出来的是几个施瓦辛格样子的壮汉,看来这对夫妻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英国人这事儿做得更绝。被称为英国最富的人Ian Carey创办的网站,9月底10月初被迫关门。员工们得到的不是自己应得的血汗钱(大家都知道在.com上班有多累),而是一封恐吓邮件,告知他们不会拿到他们的工资。员工们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公司就找来一帮警棍,与员工们发生了激烈冲突。此事最终的结局竟然是不了了之,让咱家切实感觉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暗无天日。英国这鬼地方我算是知道了,即使日后伊丽莎白要咱家倒插门,那死也不能去。
这类废物除了遗臭万年被人用作反面教材而外,别的什么用也没有。好在更象是社会学层面的东西,与这信息产业沾连不大。
上述四类废物之外,剩下的屈指细数,也只能当成些肥料,用于滋养现在正狂挠头皮营养不良的CEO们。还有咱家这辛辛苦苦的研究成果,一并奉上,希望能够给所谓的e世代精英们,缝一条冲浪时穿的短裤,失势之时,也好遮羞。
———————–
南宫昭仪 原创文章
欢迎转载,但请先与我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