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跳槽白皮书 - 网吧 - 独孤寻欢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83 次) 时间:2000-12-07 13:08:50 来源:独孤寻欢 (独孤寻欢) 原创-IT

2000年跳槽白皮书
一坛死水养不活鱼虾。
资本总是会流向利润率最高的行业,而人才当然最关注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2000年的职场风暴象网络一样疯狂,人才的跳槽流动率已经远远超过了往年的速度。广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有52.5%的广州人有跳槽或转工的念头。而另一项调查发现,81.6%的人调换工作均使薪金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人挪活,树挪死”。解构2000年跳槽白皮书,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若干与新经济休戚相关的定律,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人才的流动是美丽的。
最乐于跳槽的行业:IT
如果非要给2000年职场大动荡找个理由,“都是网络惹的祸”或许有些武断,但.com公司的疯狂令无数人才竞折腰却是事实。
新经济创造了新机会,丁磊、张朝阳等知识英雄的创业故事吸引着无数渴望创业的人才。2000年全国每天要开张近十家.com公司,对于人才的需求近乎一个天文数字。翻开各大报刊的人才招聘广告,职位空缺最多、薪酬标准最高、未来前景最诱人的通常是互联网站的招聘广告。
IT人才2000年的转工率堪称是NO.1。吸引他们象袋鼠般跳来窜去的主要原因是薪酬、工作前途和工作满足感。就象携程旅行网华南区总经理郑南雁所说,“从传统企业跳入网络公司,充满了挑战与神秘感”。而一项调查表明,北京地区收入最高的行业是计算机行业,平均年薪为50095元。
首都9家媒体携手共组千龙新闻网,使传统媒体中的一帮年轻编辑、记者们演绎了一场胜利大逃亡。网络棍子手猛小蛇2000年已经跳了几个网络公司,从8848、互联网实验室到硅谷动力,呆得最短的是8848,才半天时间,也算是破了职场“持久力”的纪录。
但就象.com公司本身充满风险一样,随着纳斯达克的大幅缩水,.com公司的薪酬连续下调,甚至一些网站开始拖欠员工薪金,而所谓的期股也成为黄粱一梦,大幅裁员成为其延缓生命力的主要手法,此风在年底更甚,业内人分析有90%的网站已挥起裁员之刀。非技术职位如编辑、市场、广告、资讯类人员成为首当其冲的被裁对象,包括CEO在内的网站从业人员不得不重新面临选择——流浪在.ccom公司的年轻人称自己为新的“北漂”集团。
从网络公司回流的人,有些回到了真正意义的传统行业,如从事律师、记者、公关等职业,也有一些人投向了与IT相关的企业,联想、方正、同方、美的、TCL、海尔等有传统背景的公司都是热门之选。
最不该跳槽的人:CEO们
有人说2000年是CEO年。这个舶洋而来的词已经在中国扎稳了脚跟。海尔的张瑞敏率先称自己为CEO,而春兰集团老总陶建幸也戴起了CEO的帽子。
如果评选2000年最不该跳槽的人,则非CEO莫属,但偏偏他们却又跳得最欢。一项最新统计表明,仅11月份美国的26家上市网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均离开了供职的公司。相比之下,服务行业CEO辞职他去的仅有15家公司,计算机行业是13家。事实上过去四个月来,美国上市公司CEO离职的有416人,占过去16个月来统计总数(1262人)的37%。
网络公司的CEO跳槽或下课的主要原因自然是因为整个IT行业低迷所致。VentureOne调查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网络公司的CEO每月的薪水为2.5万美元。但最近两个月的调查表明:现在网络公司的CEO的年薪已经和其它领域的CEO相差无几,约20万美元。
而传统企业CEO的频繁变动,相信与其业绩不明显有关,因为在在美国企业界,CEO可能是企业的创办人,但公司的控制权却掌握在VC、股东等投资者手中。即使是全球最大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的CEO日子也不好过,焦头烂额的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埃里森说:“这一周过得真像地狱。”
股市的几十年来罕见的大幅缩水,使CEO再也不相信期权这一虚幻的“精神原动力”。猎头们纷纷表示,即使是在可以获得大量的股票特权的情况下,新近雇佣的执行官员们仍然要求获取足够的薪水。他们向路透社记者表示,随着所谓新经济公司股票热潮的退却,曾经为执行官员们带来丰厚利润的股票期权风光不再,执行官员们最大的要求是有一份稳定可靠的薪水。
宁做鸡首,不当凤尾——也是诸多CEO自愿下岗的原因。前程无忧公司的董事长甄荣辉放弃了美国贝恩公司亚洲区副总裁的职务,以及100万美元的年薪,寻求的便是一个全新的创业空间。甲骨文公司二把手莱恩宣布辞职后,硅谷里有50多家中、小公司竞相聘请他出任总裁——硅谷许多大公司的副总裁,特别是接班无望的执行副总裁,纷纷从赫赫有名的大公司“跳槽”到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甚至另立门户创建小公司,为了实践自己创业的梦想和欲望担纲总裁一职。
由于新经济掀起了一轮新的创业潮,而新公司特别希望聘请大公司经验丰富的高级执行官当它们的一把手,这从客观上为各类“精英”人才的流动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
最值得跳槽的人:职业经理人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加入WTO使我国的GDP每年增加约2.9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将增加近千万人的国内外就业机会。有专家预测,在未来10年内,中国本地经理人的需求将增加400%。 
中国加入WTO在即,摩拳擦掌欲进入中国市场分杯羹的外国企业巨鳄并非少数。按照跨国企业的本土化发展战略,进入中国市场首先要解决的自然是人才的本土化,因此中国本地的经理人将成为香饽。事实上已经有相当多的跨国企业不仅大量启用中国优秀人才担当管理层重要角色,而且相继在中国建立研究基地,从战略上培养更多争夺中国最优秀的人才。
2000年,职业经理人成了职场抢手货,8848网站请来微软的谭智,3721网站高薪聘请两位哈佛MBA,搜狐挖来甲骨文公司的李文谦……相对于网络公司的来来往往,传统企业也不甘落后,华帝集团七股东“下台”外请职业经理人姚吉庆担任总经理,科龙集团招揽了营销专家屈云波和管理专家宋新雨,零点等传统企业更纷纷提出“两权分离”的新机制,引进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 
11月2日,在四年内一手将创维的销售业绩从7个亿做到43.3个亿的原创维中国区域销售总部总经理陆强华,发表了一封《致创维销售系统全体员工公开信》。并携创维150多号人马(其中有11位原创维片区经理,20多位管理层上的核心干部)集体跳槽至高路华,构成了今年最大的职业经理人跳槽个案。
2000年,许多大企业由于担心执行官跳槽,董事会纷纷以巨额报酬留住他们的高级经理人,用更多的期权、现金、奖金及其他额外收入作为继续效劳的奖励。而国际公司的CEO们利用限制性股票或期权制度成为现实或未来的亿万富翁早已不是新闻。根据美国《商业周刊》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收入最高的首席执行官(CEO)是纽约州冠群电脑的CEO王嘉廉,他在去年得到6.554亿美元的薪酬,几乎全部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支付。
最酷的跳槽理由:开心就好
为什么跳槽?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著名笑星牛群《名人》杂志做特约主编一年后,终于跳了出来,他跳槽的原因是《名人》欠了他及诸多名人主持的稿费,令他的工作无法开展。如果说跳槽可以列举出1001条理由,那么每一位跳槽者的感受都截然不同。
某著名跨国企业的人事经理则认为,目前人才跳槽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跨国公司高层人员的”玻璃顶”问题。即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的最高层人员,往往更多采用本国人员或香港、台湾的华人担当,致使一些本土高层人员无形中有了一个只有光明没有前途的”玻璃顶”。二是投资方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委派专职人员担当某一角色,并使这一岗位相对固定而不具备流动性。三是在具体工作中与上司意见不同,而人员的升职必须经直接领导提名,导致发展上升空间几乎为零。
2000年的跳槽理由有点酷,薪酬不再是主要原因,工作环境开心与否成为至关重要的筹码。
陆强华出走创维的直接导火索是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对其职务的”明升暗降”。在《致创维销售系统全体员工公开信》中,陆强华写到自己所买的股票已割肉般亏去一年的收入了;几百万股期权(都已成了一张废纸)还被黄老板给收回去,不愿补偿,一度黄老板还想收回给他聘用期限内的保证金(住房)……由此陆强华抖出创维的企业文化是“人整人”。
林少洲在辞去北京万科总经理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万科就像‘少林寺’,每一个人包括‘方丈’在内都必须遵守清规戒律,而我更愿意像‘桃花岛主’、‘四大护法’那样自由挥洒。”林少洲的说法恰恰契合了一项调查的答案。上海人才市场最近举行的一次高级人才面试会上,向每位面试人员发放了个人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关于跳槽原因的提问,回馈的结果表明,有70%的人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
最热的跳槽职场:到国企去
《IT经理世界》对58位外企经理人作了一份调查,超过八成的外企经理人表示,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将选择去国内企业任职。
雅虎搜索引擎核心技术专利的发明人吴炯自1996年4月就在雅虎工作,这之前,他在美国Oracle公司担任了五年的服务器技术部开发经理。2000年5月份,他宣称放弃在“雅虎高达8位数的利益”,加盟中国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出任CTO。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原惠普(中国)公司副总裁李汉生“空降”方正和微软(中国区)总经理吴士宏“投诚”TCL,都曾引起过轩然大波。实际上有外企工作背景的员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企业,摩托罗拉的中国区副总裁陈家兴等高层管理人员跳槽至网络公司,而联想集团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回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已达数十位之多,同样现象也出现在方正、新浪、科龙等企业中,也越来越多。
随着中国本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企或私企在按照国际化运作,特别是企业改制使员工的股权逐步落实到位,在远期收入方面已开始高于外企,因此而诱引了更多的外企人才回流。
最看好的跳槽中介:网络
有这样一份有趣的测算,北京市30余家正规的人才网站日访问量平均超过1万人次,最高达到5万人次。据此来推断,每天大概有30万人次上网找工作。
自从有了互联网,许多求职者再也不用呆在人才市场里枯坐,也不用买份报纸四处打电话觅职。只要将自己的简历放到前程无忧、卓博、中华英才等专业人才网站,便可以坐在家里静候佳音。
一年前“前程无忧工作网”刚开通,每天只有几十个拜访者,几百个浏览页面。而2000年经国家权威部门认证,该网站每天访问人数已超过4万,页面浏览数超过60万。《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进入中国发展的270家企业,有一半以上通过“无忧工作网”进行招聘。而京城另一家比较有名的人才网站——中华英才网也储存着8.7万人的求职信息。
按照万事达卡(MasterCard)今年2月份发布的”亚洲国民调查”(AsianIdeals)报告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有25%通过互联网求职。而用人单位也开始把眼界拓宽,不再拘泥于以往主流的招聘形式。全球顶级的IBM公司开始宣布,以后人才的招聘将全部通过网络进行。
与传统的纸媒体招聘广告相比,网络求职的优势显而易见。其不受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投入成本小得多。更重要的是,在人才网站上,应聘者的姓名、联系电话等都成为受网站保护的隐私。
由于互联网在国内还没有全民化普及,网上人才流动的成功率还不如想象中那么高。因此大部份用人单位或求职者仍然是网上、平面报刊媒体、招聘会等“三管齐下”,但称其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招聘媒介却是毫不为过。
最不怕跳槽的人:千里马
如果说2000年的职场风暴只是新经济大潮掀起的第一波冲击,那么2001年的职场竞争将会更趋激烈。
在时代财富举办的一个IT人聚会上,偶遇《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李戎,聊起新一轮的财经媒体大战,他觉得办财经报纸也许简单,问题是很难招聘到出色的财经记者。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网络泡沫的逐渐破灭,VC及社会里的游荡的闲资、游资必将寻觅下一个投资缺口,许多专家分析,传媒、基因将是下一个投资热点,与此相关的人才必将成为猎头们紧盯的目标。
其实,酒好不怕巷子深。对于欲借跳槽之翅而飞翔的人才而言,大可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进一步充电自己的多元化技能,考取一些国际上通用的各类职业证书,如精算师、NVQ、PMP、CDAF、IF、IELTS等,伯乐自然会找上门来。
对于千里马而言,跳槽已成为其实现人生奋斗目标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