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消失——《每周电脑报》11、27“焦点” - Focus - 丁伟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7 次) 时间:2000-12-05 12:29:46 来源:丁伟 (丁伟) 原创-IT

追随消失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似乎成了外资IT撤出中国的最好写照。无论是感情上的波澜,还是商业上的损失,理解万岁,达观就好。

要征服世界,先征服中国;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如果把中国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比作一条起伏不定的曲线,那么外商投资无疑是这条曲线上最耀眼的亮点。中国的IT业何等无辜又何其诚福!

没有什么是施乐不可以发明的。上海NEC就象水消失于水。离开了苹果仍形成一种万有引力之虹。在AST、贺氏、郁金香的失败里也有着先行者的功绩。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天空没有痕迹,而鸟儿已经飞过。已经消失了的,我们没有理由遗忘。正在和将要消失的,留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毕竟,历史就这样创造,而蜕变的痛苦终将被成长的喜悦代替。

请看本期焦点——

透视外资IT大撤退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也绝不是空穴来风。当中国的IT业又一次流动着外资要撤出中国市场的“暗涌”时,曾经发生过的往事就在那一刻突如其来,聚上心头。每个人都相信这就是“历史感”,虽然中国的IT业仅仅半个世纪。即使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国外小公司要黯然离开中国市场,不具有代表性,也不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它仍然会“条件反射”地勾起埋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遥远记忆。

这不是说掀起了一场类似“敦克尔刻大撤退”的“飓风”,也并不意味着IT业发生了“多米诺骨牌”般的“地震”。只不过事情碰巧凑到了一起,施乐转让中国资产、NEC取消PC业务……这已经构成了某种普遍的现象,也为人们的“往事与随想”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机缘。正因为没有造成业务的冲击或者市场的混乱,也就脱离了常见的功利性,可以静下心来想个清楚,看得透彻。

实际上,这几起事件也不能笼统地称为“撤离中国”,它们各自的表现和原因都不尽相同,都是在某个方面或是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消失的姿态”,连同早期的AST、贺氏、郁金香等老牌IT公司,前后呼应,彼此映衬。相信每个人对此都有迥异的感同身受,而差异性正好构成了真实的多样性。历史的冷饭有时是可以炒的,如今再拉开距离来看,你就会从中发现IT之外更大的外资主题和经济背景。

美梦或噩梦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体验一直是好坏参半:一方面,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另一方面,一些国情的东西令人困扰,差不多想到的问题都可能存在。一般而言,在中国办企业要别的地方多花四倍的时间,可是一旦办成,所得利润又常常大得不成比例。外资IT的美梦和噩梦就在一念之间。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IT业留下了外资重重的一笔和深远的影子。

哪怕成功的公司,也都经历过痛苦的投资酝酿阶段。IBM历经多年亏损,最后给该公司中国经理最后一年时间:明年再不挣钱我们就走。那一年挣了一点,接下来几年利润大增。1998 年,阿尔卡特在海外投资的企业均告亏损,只有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捷报频传,阿尔卡特不得不承认:“中国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一块土地。”

应该说,进入中国的国外IT公司都感觉到了这儿的潜力和前景,也为中国IT业的普及和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参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IT历史上的许多“第一”大都是外资的记录。可外资并不是慈善机构,商业目的决定了它不会为了中国而中国,它当然想打下江山并且守家有道,一旦市场风云变幻,外资还是会“撒腿就跑”的。无非当作做了一场梦罢了,化作春梦了无痕。

或者是集团业务大调整,或者是经营管理不善,或者是在本地水土不服,提起来都令人嘘唏不已的老牌IT企业就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从中国市场消失了。这样的“噩梦”会遗传的,所以也才会有施乐事件、NEC风波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首先要承认消失的必然性,其次要看到“以成败论英雄”之外的“先行者的足迹和功绩”。

长亭更短亭

“追什么消失,而且主义。”做这样的采访特别累人,必须让自己保持一种神圣感,还得试图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现象背后的真实。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IT企业,它们的最终离去到底潜藏了什么心事?这一段不长和不平的历史,将要给予未来什么启示?不过,放心好了,一篇文章肯定不足以表达一切,历史也绝非就是纸面上的书写,它已经交付给了岁月和人心。

聊以安慰的是,也算是经历了一次“IT苦旅”,亲身感受了正在变动中的“消失”的轨迹,这些外资IT企业自身的历史感和人心归属也可略见一斑。记者打电话询问上海NEC时,一工作人员称已经不卖PC了,上海总部将只剩下维修中心,这是任何一家企业应该的承诺。施乐(中国)市场部寄来的一迭资料,还是用废纸的翻面打印的,“于细微处见文件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对这几家代表性企业的简单回顾绝不是宣传,也不是“这么早就回忆了”,而是IT长河里一颗颗耀眼的明珠。要知道,我们不能再重复“失去了才知道拥有”的悲剧。既然它们仍在视野之内,既然它们将要退出中国舞台,为什么不珍惜而且重视呢?曾经在……呆过的人,如今都到哪里去了?

还记得中国市场上的第一台大型机、商用机、复印机、笔记本、Modem……吗?作为不可抹杀的事实,外来品牌在其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不过,中国IT市场并不是谁想……就……的。消失的不可追回,也无需留恋,更不必固执,但千万不要轻视。要知道,外资IT消失的历史也就是中国IT茁壮成长的历史,它已经超出了一家企业自身的商业利益,它成了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