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e时代情结 - IT论逍遥 - 王以超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4 次) 时间:2000-11-12 15:19:30 来源:王以超 (海上刀) 原创-IT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还不是e时代,但绝对是一个梦想e时代的时代。e时代似乎寄托了我们太多的梦想,并且成了我们面朝新世纪的大海感觉春暖花开的图腾。我们没有理由嘲笑那些赞美甚至顶礼膜拜e时代的人,因为e时代确实给我们每个人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点燃人类从石器时代就不曾熄灭过的渴望,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纪已经创造出了我们的前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奇迹,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包含在未来整体框架中的e时代也必将给我们创造更无法预料的奇迹。
然而,所有未来的光明都不能代替我们脚下的道路,我们只有去思考e时代,只有把路踏在脚下,才有可能比做白日梦的人更先接近于e时代。e时代并不是平等地降临到每个人头上的,最先感受到这个时代更替的必将是那些能够洞察e时代的先机和祛除畏惧之心的智者,是在这场马拉松中脱颖而出的高手中的高手。对于最先感受到e时代的高手来说,不仅能够带来巨大的心理上的愉悦,更将带来巨大的财富上的满足,e版的Bill(Bill Gates or Billion Dollar,比尔.盖茨或者十亿美元)先生。
在所有关于e时代的梦想和现实中,我们也听到了一些强加于e时代的不和谐音。e时代并不是万能的,不会凭空赋予每个人上帝的特权,它只不过给你尝试任何可能性的机会而已,至于每个人是否能平等地把握住,则要看你自己的功底和造化了。e时代也并不是脱离物质世界的虚拟存在,它并不排斥钢筋混凝土或者光纤,它只不过是赋予这个物质世界另外一种层面的运行法则而已。即使e时代真的来临了,我们也不可能抛弃物质社会的一切形态,相反地,我们倒完全有可能需要更多的物质,区别于建造目前世界的全新的材料和建筑理念来托起我们e时代所有飞升的梦想。e时代将以更快的节奏和步伐推动现有物质社会结构和运行方式的革命,这种革命的力度甚至丝毫不亚于当初人类对火的使用或者农业从畜牧业的分离,e时代将让我们换一种步伐前进,而不是把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消融掉。否则我们就会走向僵化的技术决定论,把e时代看成终极的天堂。
关于e时代,虽然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都说了太多的“路演”,其实我们都还缺乏一个清晰的架构,甚至细节明确的定义,虽然我们能隐隐约约听到彼岸一声低一声高的潮声,但仍然在黑夜中摸索也许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通往彼岸之路。我们距离e时代还有多远?会不会象当年中关村流传的“四通桥向北1500米”的故事,还是应该用光年来衡量?我们跨入e时代的标志性建筑物又在什么地方呢?
乐观者认为在10年之内整个世界都将沐浴在e时代的恩泽之中,而悲观者则认为e时代只是硅谷的软硬件暴发户演绎并且用来赚取美元的工具,我恰好比乐观者悲观一些,比悲观者乐观一些。不管e时代有多少炒作的成分在内,不管e时代是不是IT圈子制造的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自恋的神话,都不能消减我们的时代必将面临由于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达而重新组合的现实。我们距离e时代肯定比住在价值亿元的豪宅中的盖茨先生远一些,但还不足以远到让我们抛弃勇气的程度。就中国这个尚未完全脱迹于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痕迹的国家而言,整体跨入e时代大概只能是我们这一代人奋斗的目标,但就一些城市而言,其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程度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触摸e时代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邓小平曾经旗帜鲜明地喊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我们这个充满了太多喧嚣的时代,我们也许应该喊出一个同样鲜明的口号:“允许一部分人先e起来!”。
老年人习惯用经验和常识来度量世界,而年轻人则习惯用渴望和创造力来度量世界,因此在不同的人群来看,e时代也是不同的。但这并不是说经验应该完全被摈弃,否则我们只能成为别人汲取失败的经验的牺牲品。制约我们这个国家跨入e时代的,不仅有硬件方面的因素,我们的软件产业仍然幼稚的只能盘踞在国内市场的一角声嘶力竭地抗拒盗版的进逼,我们的硬件产业仍然局限在一个简单的加工产业而不是一个创造产业,每当我们IT人从消费者手中拿走一分钱的时候,都必定有另外一分钱流过了太平洋。我们的IT批评家也以比IT产业界更高的调门和更空洞的说教在呐喊着,虽然他们自己也未必知道自己在呐喊什么,等这些声音在风中或者网中飘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被更彻底地湮灭成背景噪声了。
我见过太多的IT人对国家和政府的抱怨,仿佛是国家拖累了他们冲刺e时代的春梦。电子和通讯基础设施上投入的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上的不健全、可以供网站玩家烧的钱太少等等,这些都是事实,我并不否认。但人不能太自私,我最想和IT人说的一句说是:“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先问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号称中国第一村的某村长曾经号召全民建设某某村,但投入这些巨资是否真的能把盗版村变成一个硅谷的分店呢,还是变成一个更大的劝业场?我真的为某些人感到羞耻,他们要求自己来浪费的理由只不过是因为别人都在浪费,甚至更大的浪费,而全然不顾自己的浪费到底能否把中国更快一步带进e时代。政府毕竟是全民的政府,而不仅仅是IT人的政府,数千万的贫困人口和失业人口、普遍的教育问题、积弱不振的国有企业、四处漏风的基础科学研究等等,都需要政府的投入,如果我们呼唤的e时代不能有利于整个国民的幸福,而仅仅沦落为某个产业玩弄玄虚的工具,请问福音又在何处?即使你能够以128MB/s的速度来漫游世界,而你的邻居却在为实实在在的早餐发愁,我们的e时代也只不过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玩偶之家而已,而并不是什么理想新世界。
但不管历史有多少悲哀的经验,我对e时代的未来仍然是乐观的,虽然没有某些IT人那么乐观。朋友前段时间到四川和青海的一些山区去,他很惊奇地发现了网吧,那里的山区居民尤其是儿童正在通过第三只眼睛来了解身外的世界,当世界一下子放在这些被封闭的角落的人群的面前的时候,我们已经能清晰地感觉到e时代已经不仅仅是都市中的梦想了,而渐渐变成了整个国家的。虽然那里的孩子还只能用单显的计算机来拼写自己的梦想,但如果没有这些支撑,我们关于e时代的梦想就将是残缺的。
在我看来,e时代的到来标志应该是互联网最大限度的普及以及基于IT产业的经济模式的成熟,从而导致e社区这种虚拟和实际兼居的社会最基层结构的最后成型。传统工业将被e化重新整合,生物、制药、建筑、制造等工业以及服务业都将呈现新的面目,你可以方便的查询自身的基因数据库,并且来订购适合自身使用的药品、保健用品或者美容用品;你可以远在千里之外,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触摸家中婴儿的皮肤并且闻到厨房中的味道;你也可以让你的住宅每天换一种新的姿势出现,自己随意做自己的建筑师。最重要的是,人们已经习惯置身于互联以及e化的环境中来思考和生存,也许除了灵魂,什么都可以无限传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愿意,就永远可以和整个世界融为一体。置身e时代的人与不置身e时代的人的区别,就象人和类人猿之间的差别那么巨大。
明智的人从来不预测将来,哲学家和历史学家都这么告诫世人,我们关于e时代的所有预测和恐惧都可能成为笑柄。但即使这样,我们关于e时代的任何关注也都是有价值的,因为对于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毕竟都了解得太少了,我们只知道要迎接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还做的还很多,更好地了解网络和作为承载体的IT技术,更细心地去洞察技术可能给人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带来的巨大变革,此外也许还有更多需要我们用时间这种唯一的标准来检验。但幸运的是我们还年轻,不管我们现在对e时代的了解是多么的苍白和贫乏,我们仍然有机会成为冲浪e时代的高手,而不是被e时代湮灭在泥沙下面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