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94 次) 时间:2000-05-20 13:36:29 来源:杜红超 (dhc) 原创-IT
中关村上空飘扬不仅有污染的浮尘,还有关于某个ICP如何再次融到了资、如何再次没有融到资的传言。这些传言和揣测中,关于E龙和唐越的最少。
唐越无名(订正稿)
在北京中关村坐出租车,如果你问司机“知道张朝阳吗”,十个人中会有五个人“是办搜狐网的吧”;如果你问司机“知道唐越吗”,十个人中也许会有一个人说“那是我的一个同学”,但那司机说的“唐越”一定不是e龙的唐越。
不仅出租车司机,就算在北京ICP的圈子里,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唐越。
跟他的同学、e龙的总裁(现在时髦的叫法改为CEO了)张黎刚比,唐越在网络界不出名。唐越的办公室和张黎刚隔壁,第一次到e龙去采访时,媒体部安排先采访唐越,因为张黎刚那里恰好有记者,需要等待。第二次补充采访,再看张黎刚,发现还是有人,某家电视台的一票人马把张黎刚的办公室挤得满满的。
在回国创业做网站的留学生圈子中,唐越的求学经历没有易趣网邵亦波辉煌。九十时代初从南京大学退学然后到美国明尼苏达上大学的唐越,求学生涯中更多的是自己打工养活自己上学的“艰辛”历程。邵亦波1999年回国时,母校复旦大学所在地一片轰动,上海媒体纷纷发表文章说“大头神童回来了”,而1999年5月从投资公司辞职的唐越带着投资商的钱回国与张黎刚合作办e龙时,北京媒体说“搜狐张黎刚跳槽到e龙了”。
张黎刚无论是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还是在搜狐当总监,都引起周围人的关注,而唐越在自己所供职的公司一直是做事情的沉默者,无论是在迪斯尼还是在美林银行。
1995年在美林银行时,唐越的工作是分析哪些公司有钱可赚,1997年后在他供职的另外一家投资公司,唐越的工作是夹着皮包到处转悠去找项目,看看哪家公司可以投点钱。在华尔街,知道唐越最多的是中国留学生,他们知道有一个从南京来的小伙子做投资很有一套。
在美国到处给人钱的唐越,在中国网络界的名气来自人们认为他融资有道。2000年3月某家媒体发表文章,说e龙融到了几千万美元,笔者对唐越求证,唐越的态度是“无可奉告”,但他说e龙不缺钱,两次采访唐越,他都说e龙只要需要,随时可以拿到钱,“打一个电话就可以了”,唐越很自信。
e龙在国内现在已经颇有名气,被誉为“第二代ICP的中坚力量”,e龙“你活腻了吗”的广告词给e龙带来了争议,也带来了关注,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对唐越的关注。
2000年3月媒体开始真正注意到唐越。这个月满29岁的唐越做出了一个对他的.com生涯来说很重要的决定:采用和已经在美国那斯达克上市的mail.com置换股票的方式,为e龙加装一个新的资本引擎。此举使得e龙不仅获得了当时价值6400万元的股票和足以偿还此前e龙对外所借的300万美元发展资金的现金,还使e龙成为在华尔街具有较大想象空间的asia.com的骨干成员。在媒体和公众关注新浪、搜狐、网易究竟能不能上市、曲线上市是不是走得通的时候,唐越默默的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e龙的“资本路线”成为唐越的一种回答,也引来了更多的悬念。
唐越不跟人解释这些悬念,融资、上市的事情不太容易说清楚,被收购了还是已经曲线上市了并不重要,关键的是e龙有了更多钱,他用这些钱收购了旅游公司发展网络旅游,组建大型网络广告发展公司号称要推动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发展,还要继续在台湾、香港收购公司,他要把e龙做成在asia.com中最具实力的一块,因为asia.com的其它成员在所在国家都很有实力,他举例说其中一个成员ETV在所在国家的位置相当于中国的CCTV,而e龙在中国的影响不如新浪、搜狐和网易,因此e龙需要跑得更快。
据说唐越已经组织了一个号称非常庞大的管理班子,来管理已经膨胀到三百多人的e龙公司,而这个班子很快就要亮相,他领着我们以他夹杂着许多英文的普通话,逐个观看e龙正在增加的办公室,并说我们看的只是e龙的一部分,“这么大摊子需要一个过硬的管理队伍,因此我们的新班子中许多人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对于“名”,唐越说他上学时候就有“深刻的认识”。他在明尼苏达上大学的时候,需要以类似于勤工俭学的方式来为自己挣来学费和生活费。他有两个选择:在窗口卖菜和在后厨当帮手,前者工作量小、事情简单、报酬高,后者工作工作量稍大、操作较为复杂、报酬低,但唐越的选择是后者。他说他并非不需要钱,为了能够赚够学费他甚至想过去和别人出海打鱼,但是他不愿意同学们在课余的路边背后说“看,那是那个卖菜的中国人”。
他说与其如此,他宁可还是不要名。
采访笔记:唐越无名 - 老人 - 2000-05-20 21:28:03
e龙是什么东西,唐越怎么能和张朝阳相提并论!
Re:采访笔记:唐越无名 - 年轻人 - 2000-05-21 12:12:38
说的不错,唐越的确不能跟一只蟑螂相提并论
唐越无名VS雷军留名,标题创意有雷同之处, - 金山播霸 - 2000-05-22 15:36:58
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