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OICQ的一场争论(传统企业与新e代) - e言乱语 - 单小海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07 次) 时间:2000-11-02 18:14:07 来源:单小海 (单小海) 原创-IT

访问OICQ之后,我在www.vankeweekly.com上贴了一篇概况,不想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话题最后引向了传统企业与网络企业的问题。
觉得还是很有意思,转贴在这里,与斗牛士共享。

单小海 文章发表时间:00-10-28(18:20) 【用BBS方式查看】【回应主题】
文章主题: 感慨篇:OICQ访问杂记
文章内容: 周五上午,纠集了万科集团信息中心的朱佳生、陈虹宇君,一同去拜会腾讯公司(OICQ),我们的意图是,想与对方探讨如何利用OICQ的网上网下的诸多沟通功能,移植到集团企业,提高办公的效率。因为直觉这一块如果成功,可以作为传统企业与网络技术结合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具备无限广阔的前景。
接待我们的是市场部的邹经理、朱经理。很年轻,言语间抑制不住的自豪,因为这个几个小伙98年鼓捣起的OICQ,已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个人网络寻呼系统了。
我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但是小伙子有点固执,津津乐道于自己目前的成功“企业这一块,我们暂时顾不上。(宣传单上)是8月的数字,现在我们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3200万。。。”
我也就不客气:“你们的用户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四川、重庆,好多年龄都是23岁以下,你们测算过没有,这3200万注册用户里面有多少商业价值?你们能够指望那些在网吧里上网聊天的ddmm给公司创造多少收益?”
“你们这种以吸引用户指望卖广告赚钱的模式,到底有多少可行性?全世界靠卖广告为生的大网络公司,好象也就一个YAHOO!”
“OICQ其实只是国外ICQ的一个翻版,有多少核心技术?据我们所知,国内如新浪等公司都在做自己的汉化ICQ系统,企业这块市场,你们不去占领,很快会有同行去抢。”
。。。。。。
邹经理和朱经理就开始解释,因为腾讯现在只有60人,还是个小公司,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做。不过他们会跟公司的CTO汇报,探讨企业应用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还就一些自己的设想进行了具体交流和探讨。
走出腾讯,我笑着说,就凭这些创意,今天腾讯应该给咱们一千万。

因为工作的关系,最近和IT人士打交道比较多。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成功者,如张静君、CARBOY、桑夏集团的张总、安络科技的张CEO。。。。与他们的交流,使我们这些置身传统行业的家伙,对IT业有了更感性更深入的认识。但是遗憾的是,也有相当多的IT成功者,缺乏大的视野,缺乏对市场的敏感,缺乏企业管理的经验和兴趣,缺乏对创建制度的远见和热情,缺乏对自己的技术和自己的公司以外事物的了解和尊重,这使得他们的成功,多多少少看起来有点侥幸。
如果不能和传统企业结合,如果不能虚心地与传统企业相互学习,现在的许多所谓的IT明星,不一定支撑得到春暖花开的季节

my2000 文章发表时间:00-10-28(21:15) 【用BBS方式查看】【回应主题】
文章主题: 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为中心
文章内容: 我认为这是目前IT行业的突出问题——以技术为中心而不是以用户为中心,请看微软最近重组的核心内容:就是从原来”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从原先”以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微软将分解为针对企业系统用户、知识型工人、普通Windows用户以及对数字内容、娱乐和购物感兴趣的用户等五大半自治的部门。多年来,在微软的视野里是没有用户的,它基本上是通过Compaq、Dell、IBM等制造商和CompUSA等大型销售商来收取利润,公司基本上与最终用户没有直接关系。微软主要依靠许多中小型服务商,但这样难以控制服务的质量,而且这种隔离大大损及用户的满意度,并使自己与市场隔绝开来。重组计划表明,微软终于要为客户服务,要倾听客户的声音了,这是破天荒的大转折。

小我 文章发表时间:00-10-30(18:55) 【用BBS方式查看】【回应主题】
文章主题: 所谓两只手洗牌
文章内容: 注册用户是个什么样的名词?据我所记得,我自己已经给自已注册过不下于五次了。企业真正从我这里得到了什么?注册用户的有效百分比是多少?简单的数字真正地有效么?
让我们来说以用户为中心,忽略了技术,企业还能给用户提供的是什么?
3200万这个数字让我想到大跃进时候的“小麦亩产超千斤”。
1934年德国出版了一本书——《一百名科学家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听说后一笑:只要能证明我错了,一个人就足够了,何必要这么多人?
——仅仅用数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所谓两只手洗牌,一只洗产业,一只洗市场,成功不是唯一的标准,看你的成功时间有多长。

书生意气 文章发表时间:00-10-30(20:47) 【用BBS方式查看】【回应主题】
文章主题: 有道理但也有偏颇
文章内容: IT行业和传统行业既有共同点也有很多不同
最大的共同点是:大家都是为了赚钱的
不同点:缺乏对市场的敏感,缺乏企业管理的经验和兴趣,缺乏对创建制度的远见和热情,但依然能够毫不侥幸地取得成功
与房地产行业不同,IT行业是另一套规则,另一套价值观,在房地产行业最重要的在IT行业可能顶多只是第二第三重要而已。有些缺点你们看得很准,但这些缺点在IT业并不见得就向你们想象的那样致命,而有些你们认为的缺点也许并不是缺点。
但企业要发展大,缺点总是越少越好,所以IT业的人在很多很多方面都需要向传统行业的人学习,最起码年轻、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缺乏社会经验。这点我在前面已多次表达了。企业越大,需要向传统企业学习的地方就越多。
具体到OICQ.我猜想他们的思路是认为其核心竞争力是用户数(不是技术),发展用户是最重要的。至于其它,可以等到有空时再去发展也关系不大。

嘿嘿 文章发表时间:昨天(11:31) 【用BBS方式查看】【回应主题】
文章主题: OICQ:万科并没有考虑到他人
文章内容: 1、首先请问象万科这样的企业有多少?
2、有万科这样想法的企业有多少?
3、万科为此将付出多少钱?
为万科开发专用的OICQ,大部分都不需要更改,但是,企业和个人用户不一样,有自己的等级、权限、职位、工作流程的限制,而且由此涉及到的机密文件访问许可和保密,如果要达到以上比较成熟的产品,是需要一些精力和投入的。那么为此OICQ的投入,万科是否会为此全部负担?成熟产品的开发和完善需要过程的,万科是否愿意做这个试验田?如果仅仅为了一些单一、简单的功能,OICQ做这些事情是很无聊的(我就是这样认为)。而且,因为万科而做的企业版OICQ,在国内会有多少潜在的用户呢?有了用户,他们是否接受OICQ的价格呢?他们是否会采用OICQ的工作方式呢?
在没有成熟的市场面前,谁都不愿意去尝试的,尤其是OICQ这样不大不小的企业。OICQ正在成长期,ICQ2000B正式版的推出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夺取用户,是明智的行为。
从OICQ的发展来看,他现在面临着一个调整期,作为一个IT公司,他不会不考虑到利润的实现,OICQ的新版本里加入广告,就是一个证明。现在国内的企业对网络的认识大多都停留在建立一个网站上,企业内部的网络仅仅是做为资源共享而存在,并没有对网络功能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方面是领导人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开发的成本,象对于企业深层次的开发都是一对一的,并没有一个统一、适用于大家的标准,除了税务,到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国内的IT认知水平这么底,很难说,开发出企业版的OICQ会有多大市场。所以OICQ不愿意开发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万科却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当然,这和万科刚涉足IT是有很大关系的,万科对目前IT界的情况并不了解所造成的。
如果万科真正想把IT溶入企业中间,没有对IT成长经历和经验的人,是会让企业走不少弯路的,而且会浪费企业不少投资的。

单小海 文章发表时间:前天(15:26) 【用BBS方式查看】【回应主题】
文章主题: 书生言之有理:)
文章内容: 我们往往更容易看到别人的弱点,但是相信OICQ这样的选择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嘿嘿 文章发表时间:昨天(11:49) 【用BBS方式查看】【回应主题】
文章主题: 回复:所谓两只手洗牌——注册用户数与文化
文章内容: 注册用户是个什么样的名词?据我所记得,我自己已经给自已注册过不下于五次了。
:很好
企业真正从我这里得到了什么?
:得到了建立文化所需要的人气
注册用户的有效百分比是多少?简单的数字真正地有效么?
:市场的培育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简单的用有效百分比和有效来判断。

注册用户数在客观上反映了一种文化,建立一种文化需要大量的用户去拥护,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相应的规则。在现在国内普遍购买力水平的情况下,建立文化形成规则是主要的。做网络为什么强调的长期,一是因为大众购买力,一是因为电脑、网络普及率,还有一个就是相应的文化。
我们都知道,一种文化可以长久的流传,而它所所产生的凝聚力是不能忽视的,我们谁都不会指望几个人组成的小帮派去建立一种文化,而且谁都不会对几个人组成的小帮派长久流传而抱有希望。只有文化的影响力可以广泛流传,波及全世界,只有文化是可以世界性的。

单小海 文章发表时间:昨天(17:01) 【用BBS方式查看】【回应主题】
文章主题: 转贴一篇:企鹅一出,谁与争锋?
文章内容: 上面的感慨篇出来,可能会给人造成我对OICQ有偏见的感觉。其实,正是因为我觉得OICQ是一个很有冲击力的公司,我才会去主动与他们联络,才会有那么高的期望—当然,这期望是不是OICQ认同的,是另外一回事了。
转贴一篇讲OICQ现状的,或许对我们多一点了解OICQ会有帮助。
来源:雨枫原创(略)

Lion 文章发表时间:今天(10:35) 【用BBS方式查看】【回应主题】
文章主题: 从万科与OICQ的分歧看传统企业与新e代企业
文章内容:
向传统企业进一言:不要因为有钱就什么都去买,也不要以为自己就代表市场需求,更不要认为新e代的企业都那么嫩。

向新e代企业进一言:不要不重视个别的需求,也不要怕什么机密,你的核心价值是提供沟通的方式,而不是什么管理,关于企业管理信息你要回避。

OICQ为什么不在现有基础之上建立面向企业的公共OICQ平台,以ASP的身份,向传统企业提供企业化的沟通服务?

不知道我的这个建议又价值几何

王石 文章发表时间:今天(11:55) 【用BBS方式查看】【回应主题】
文章主题: 标题就很有意思!(回复:从万科与OICQ的分歧看传统企业与新e代企业)
文章内容: 如何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大潮,是每个传统企业必须面对的,作为城市住宅开发企业万科自然不能置身其外。对IT企业,万科曾经很陌生,现在的理解还在ABC的阶段,但有一点是越来越清楚:万科是IT行业的客户。企望“传统企业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话题给万科决策者启迪!
ayrton 文章发表时间:今天(16:10) 【用BBS方式查看】【回应主题】
文章主题: 回复:从万科与OICQ的分歧看传统企业与新e代企业
文章内容: 承蒙各位抬举腾讯OICQ,事实上,能从99年初还藉藉无名的一个小公司,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网民中的知名度如此之高,连我们都有些始料未及。当初创业的艰辛、道路之曲折,我没有资格说,我只能说,腾讯一直在努力,在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情况下,希望能获得更多元化的发展途径。但是作为一个只有不到60名员工的规模有限的企业,发展的计划难免有个优先级。事实上,腾讯的每一名员工都十分辛劳,不说别的,就是我们客服部门的同事,几个人面对千万计的用户,每天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我个人很赞同下面那位大侠的文化一说,即形象代表了认可。我的朋友出差到山西的一个小地方,发现深夜网吧里面还有不少人废寝忘食地用OICQ,他当时就给我发信息说:“你们真是发了,这么小的地方都在用。”我想其中包含的商业价值,又岂是一个具体数字能代表的呢?有谁会废寝忘食地盯着新X,搜X或者网X的新闻、社区、搜索引擎,一看就是大半夜呢?
腾讯很看重创意,有关企业版的开发早就有了相关的构想,而且远不仅仅是万科一家曾经来找我们商谈合作的意向,但是问题远比单大侠想的复杂:每一家的企业要求都不同,腾讯在企业版的OICQ开发上也必然会因为对传统行业的不熟悉而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更没有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来满足个性化到每一家单独企业的软件开发、销售和维护。所以把腾讯作为一家软件提供商来看是有失偏颇的。腾讯短期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在现在OICQ软件基础上稍作改进,根据要求开发服务器端的控制程序,然后希望企业能接受这种方式,而不是根据企业的定制来开发不同的OICQ企业版程序。 我想反过来打个比方,就是如果全国各地许多不同企业向万科提出单独开发厂房、写字楼的需求,要求或大或小,各有不同,试问万科怎么对待呢?事实上,腾讯内部的OICQ服务器运作良好,也是公司员工日常交流的必要手段,但是传统企业甚至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就未必能接受这种内部人人平等的机制,即普通员工有可以直接向老总发信息的权限。
腾讯作为一家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其依存的根基还是在互联网。无疑,为传统行业企业开发即时通讯软件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市场,但是腾讯也必须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自己的发展状况和市场前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很高兴中国有万科这样成熟的企业,我们也非常愿意和万科展开所有可能的合作。
今天是第一次发贴子,说话不知深浅,如果有得罪的地方,还请各位大侠多多包涵。

单小海。 谢谢这位来自OICQ的大侠的回复
文章内容: 看来传统企业和网络企业是得多多沟通、加强交流。
顺便说一句,万科虽然是传统企业,但是可以接受人人直接和老总对话—-这一点,您从这坛子也可以看出来。
也许,一下子改造出一个适用于所有企业的OICQ不太现实,但是如果有心,从现在开始逐步摸索应该算是一个不晚的起步。
我本人和万科集团都希望能够有机会和OICQ这样的优秀的IT企业保持交流。

关于OICQ的一场争论(传统企业与新e代) - 徐远明 - 2000-11-02 19:25:20

OICQ的最大问题不应该是无谓地扩大功能,而应该是限制功能的发展,也就是有计划的发展。 功能上的容易,但要下就难了,比如说企业内应用一块,如果上了,做的好,可以成为一个支撑点,做的不好,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包袱。 在很多IT企业甚至网络企业限制OICQ使用的时候,让OICQ推出企业功能,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Re:关于OICQ的一场争论(传统企业与新e代) - 兔兔 - 2000-11-02 19:41:31

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多元化实在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在oicq的问题上我还是附和老徐的观点,即主战场还为最终胜利之前,不分散资源.

Re:关于OICQ的一场争论(传统企业与新e代) - 拿摩翁 - 2000-11-02 20:20:16

王石是我佩服的人 万科周刊也是我常去的地方。 在那里我还看到了熟悉的名字: 书生意气,陆新之,中展,王小山。。。。 一直想问万科:房产(集团)+网络会最终走向何方? 该怎么走?象万科这样实力的集团公司如果能够解决房产和网络的整合,是否就代表着: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企业和网络究竟该如何相互的融合,从什么入手并且操作和发展“这个问题。 因为我工作的企业同样是房产+网络,同样面临如何将网络和传统业务相结合,最终达到一种平衡或者良性循环的状态的困境,作为产品经理,我一直在思索,但是却始终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 愿意向小海同志请教。

Re:关于OICQ的一场争论(传统企业与新e代) - 雨枫 - 2000-11-02 22:21:45

先说说IT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发展的问题……沟通合作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纯IT公司和传统企业走的太近的话,结局未必像某些人想象的一样好吧?从最简单的角度来看,AMAZON和EBAY,前者和传统经济领域的结合度远高于后者(配送、支付、仓储……等等)结果EBAY大大的赚钱,AMAZON大大的亏损……IT公司最宝贵的是增长速度,是应变能力,是核心技术,而不是资本规模什么的。和传统经济走的太近结局很可能是新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应变能力受到传统经济的制约,最后失去发展机会,大家一起完蛋。现在许多人大谈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这种看法固然有好的方面,但是反过来,我们也要意识到这也可以说是金融资本在受到股市下挫冲击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一种避险行为……放弃潜在的收益(可能)来规避潜在的风险(可能)。这种手法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 至于腾讯公司嘛……我一直在关注着它们的动态,感觉现在腾讯的摊子铺的太大……已经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严格来说腾讯现在正在犯某些错误,但是由于它们在(中文)即时通讯领域已有的优势太大,因此目前还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利用它们的错误。 腾讯应该反省自己的发展策略,但是我不认为向企业提供服务是个什么新鲜和引人注目的主意。腾讯的人既不是想不到,也不是做不到,只是目前还没功夫做而已。不过当OICQ新版本推出后,由于支持插件,所以很可能有第三方会有相关的产品推出。 腾讯从一开始就在坚决的沿着自己所看好的方向发展,这种坚定是很宝贵的财富。我看好这种品质,所以也看好腾讯。

Re:关于OICQ的一场争论(传统企业与新e代) - 拿摩翁 - 2000-11-02 22:45:34

也许对于3200万用户 技术服务和客户支持需要大量的工作 服务基础打好了(技术支持和硬件)框架搭好了,才能够把那些可以做的事情做好 所以oicq的60个人可能真的很少

我说的值钱的主意 - 单小海 - 2000-11-03 10:39:45

并不是什么向企业提供服务,而是关于市场推广方面的,不过觉得没有必要公开,也就语焉不详了。 我坚持认为,企业应用这一块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当然,这也许不是OICQ的定位,但是对别的从事类似工具软件开发的小公司来说,或许是他们求生求胜的新路呢。 谢谢大家对这场争论的参与,传统企业和新e代企业的道路怎么走,我们也都在探讨和探索中。现在的状况是,大家都不知道路向何方,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地去看、去做、去改,当大雾散去,也许你会发现自己正站在胜利的山岗。

关于OICQ,请大家帮忙 - fly2you - 2000-11-03 12:05:22

我们有个记者正在准备一个关于oicq的专题。请大家帮忙,可以和她交流(是个MM哦!),主要想在沟通之后找到一个深层次的主题,或者她可以通过长途phone采访一下对这个问题有想法的老大们哦。她的oicq是:10126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