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4 次) 时间:2000-10-30 11:29:54 来源:乐智强 (乐智强) 原创-IT
互联网铺平企业国际化道路
一般情况下,产品的产地与销售地距离越远,利润空间越大。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地区在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上存在着差别。理论上而言,业务的发展是由利润来决定的,当利润越大时,发展业务的动机就越强,因此企业国际化的行为越多。但是在实践上并不完全表现为这样。这从企业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可以表现出来。企业业务发展的一般阶段是:国内销售、被动出口、试探性出口、积极出口、国际化。这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也是利润差别小的市场向利润差别大的市场拓展的过程。之所以出现这种理论与实际的不一致,主要是因为企业经营者对市场把握的范围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其中由国内到国外是一个大的跨越。实现这一个跨越,就等于冲破了不同国家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目前世界上大的跨国企业,在其发展初期都是在各自的国内开拓市场,发展业务。当在国内的市场逐渐积累起企业经营的经验,国内的市场也渐趋饱和并有可能处于停滞甚至下滑阶段时,企业就会开拓新的市场。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产品生产成本、消费水平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因此跨国的业务发展就逐渐显示出其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于是,发达国家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就向不发达国家输出资本,实现国外生产。不发达国家缺乏发展资金,也需要外资的进入,于是双方你情我愿,导致了资本的单向流动,客观上促进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不发达国家也逐渐具备了竞争能力,于是也利用本地低廉的生产成本制造出口产品,利用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水平环境,低价打入发达国家的市场。不论是资金的流动还是产品的流动,对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这种趋势是挡不住的。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都在继续着,尽管在数量上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进程更早、更快。
企业国际化的障碍
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障碍。市场信息获得的困难是最大的一个障碍,这个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别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信息渠道不畅又限制了语言和文化障碍的消除。运输成本高昂是另一个主要障碍。有了国际运输,才有国际贸易,而国际贸易反过来大大促进了国际运输的发展。由于国际运输业是高固定成本的行业,这个成本不仅表现为船舶制造费用的高昂,还表现在船舶技术不够发达导致运输风险加大,从而更加大了运输成本。早期的这种运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随着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国际游资的积累以及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运输成本急剧下降,到今天,运费基本上已经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不构成太大的障碍。这样,企业拓展国际业务的障碍就主要是信息的障碍了。
在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早期,中国企业拓展国际贸易(当时还谈不上企业国际化),主要是获得海外订单,海外的客户成了企业最宝贵的财富。那时候,只要拥有海外客户,就等于拥有了利润。这些企业主要是专业外贸公司,从事产品制造的企业则由于没有进出口权以及无力寻找海外客户,而只能充当专业进出口公司的供应商,只能赚取国内贸易的利润。后来虽然对生产制造企业逐步放开了进出口权,但是由于手中没有客户,这些企业仍然没有太大的发展。而当时同样作为以生产为主的三资企业,则由于本身具有海外背景,对海外市场比较了解,有良好的客户关系,因此他们较易于把低成本的产品返销本国或者销往第三国,有着良好的生存和获利基础。这些在根本上表明,谁掌握了国际市场的信息,谁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日本在当时经济能够飞速发展,与其派出大批经济情报人员搜集各国经济情报有很大的关系。日本政府搜集的经济情报均免费提供给本国企业,使本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减少盲目性。
为了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有实力的企业在他国设立机构、派驻人员,从而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设立海外机构往往是企业国际化必不可少的方式。以往企业拥有少数客户,只能够保证它具有一定的出口额,而无法打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海外营销渠道完全把握在外商手里。这种低级的业务方式不可能做出一个市场。因此,企业拥有了一定实力后,往往就是设立海外机构,力求打开市场。设立海外机构的好处,一方面是能够获得当地市场的信息,另一方面是能够与当地相关企业建立起业务联系,拥有自己的营销渠道。这就像电话问世之前,人们要传递信息,除了信件,就是亲自跑一趟当面说。
互联网是企业国际化的利器
互联网的出现,就像是电话问世一样,从此人们不必再亲自跑一趟或者通过低效率的信件联系。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业务的拓展。跨国企业利用互联网加强管理,拓展业务,大量尚未进入国际化阶段的企业则利用互联网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
首先,互联网使信息的获得变得很容易。互联网在本质上是信息的载体,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仓库。几乎人们需要的每一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以至人们形容在互联网世界,人们忧虑的不是有没有信息,而是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搜索引擎的出现,解决了人们选择信息的难题。以往企业对国际业务的恐惧,源于缺乏国际市场的信息,现在只需要在网上寻找自己所想要了解的国家,就可以了解到从政府政策乃至当地街头发生了什么事件,通过了解一国方方面面的情况,该国的市场情况也就容易掌握。特别是互联网上关于经济的信息是最多的,这使把握市场变得更加容易。当然,现在不同的国家还在使用着各自的语言,但互联网作为一种国际性的交互工具,已经把英语当成了通用语言,不同语言的国家都把本国的信息翻译成英语置放天网上。作为拓展国际性业务的个体,掌握英语是其基本功。因此,在获取信息方面的语言障碍也减小了。
其次是与企业的联系变得很容易,寻找客户不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全球几乎所有知名企业都有自己的网址,其域名一般都是企业本身的名称或者品牌。如果想与某企业取得联系,只需打入该企业的域名,该企业的主页就会显示在你的电脑屏幕上,而且该企业的信息都极其详尽。每个企业的网站都有电子邮箱,如果想与该企业进行联系,只需发一封e-mail,对方立即就收到了你的信息。在有些资讯网站,还提供企业列表或者各种各样的链接,这样你还可以找到很多你原来并不知道的企业的网址,进而可以与之取得联系。即使事先对某国、某行业一无所知,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通过关键字进行搜索。不久前,有个农民企业家试探性地通过互联网找到海外的企业,通过联系把石材卖给了海外客户,在网络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如果没有互联网,一个农民企业家想要开拓海外市场,其难度可想而知。厦门有一家贸易企业,通过互联网寻找客户,从而获得了一笔鞋子出口的大订单。
再次是客户寻找企业也不再是一件难事。如果不按非常严格的标准来衡量,那么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都可称之为国际性企业。当一个网站开通时,它在客观上已经使全球上网的人有能力看到这个页面。这样,客户如果想要购买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产品,他只需通过网络寻找,就能够得到满足。因此,只要商品有来自海外的需求,电子商务企业就有了国际化的可能,而不必再去海外建立分支机构,浪费财力。专营海外市场的汉林书城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只是预测海外对中文图书有需求,在没有一个海外客户的情况下,建立了网站hanlin.com,向海外华人和留学生销售中文图书,效果出乎预料的好。海外华人和留学生只需通过面前的电脑屏幕就可以购买到国内的图书,等于把一个大书店搬到了海外。不论是企业客户还是个人用户,现在都已经逐渐习惯了上网购物,不但产品种类更齐全,而且并未增加用户的支付成本。
最后,互联网是国际化企业实施管理的有效手段。国际企业由于分支机构分布世界各地,客观上导致了企业总部对企业管理的困难。各分支机构不能把各种信息反馈给总部,总部的意图也不能及时贯彻到各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也存在着大量问题。而互联网使国际企业反应迅速成为可能。这主要得益于国际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信息传递与反馈系统,其更主要的功能则在于信息流动的即时性。它的直观的表现是企业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消除了地域分散的困难,使企业更具一体性。
传统的企业经营还受到国界的限制,跨越国界的往来还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互联网则率先突破了国界的概念,它一产生就具有无国界的特点。当互联网用于企业经营时,它的无国界性促进了企业的国际化。一个企业拥有网站,就使企业成立伊始就拓展国际业务成为可能。因此,企业要实现国际化、加快国际化的进程,互联网是不可或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