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六年是多久 (ChinaByte“专栏天地”/“硅谷寄语”首发10-27) - 硅谷寄语 - 雁鸣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59 次) 时间:2000-10-30 07:42:12 来源:雁鸣 (雁鸣) 原创-IT

IC,六年是多久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终露曙光

雁鸣
美国,硅谷 (2000-10-22)

目录:

一. 海尔进军集成电路开发设计领域
--江泽民:“一定要尽快掌握芯片等核心技术。”

二. 外国IC制造商加速圈地,中国大信息家电厂家被锁定

三. IC,六年是多久!
-- “联海”ASIC设计中心项目的夭折、中国人痛定思痛

四. 个人决策、企业决策、国家决策--命运就在自己手中

五. 任重而道远

六. 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语言、EDA工具与Linux平台

七. 零距离

一. 海尔进军集成电路开发设计领域
--江泽民:“一定要尽快掌握芯片等核心技术。”

2000年8月30日,国内最大的家电生产企业海尔集团,宣布斥资5000万人民币进军集成电路开发设计领域,成立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各大新闻媒体争相对该公司的成立作出报道与评论:

 《海尔进军集成电路产业》--新华社
 《设计“芯”世界 提升竞争力》--人民日报
 《中国最大家电企业海尔涉足集成电路产业》--经济日报
《集成电路半数出口仅满足一成国内需求》--经济日报
《海尔要做第二个英特尔》--经济参考报、ChinaByte(转载)
 《海尔进军集成电路行业》--中国经济时报
 《海尔进“村”动“芯”眼儿》--北京青年报
 《海尔进军中关村打造家电中国“芯”》--北京日报
 《海尔雄“芯”勃勃》--北京晚报
《海尔宣布要改型开发国产芯片》--新浪网
《专访:张瑞敏不爱价格爱价值》--北京青年报
《市场需求猛增 集成电路业掀起淘金热》--财经时报

这是海尔集团继98年进入IT行业后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挥军进入集成电路行业,必将进一步提升海尔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仪式上说,只有具备核心技术,企业才能最快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赢得核心竞争力。而目前,家电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软件和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主要由国外大企业掌握。加入WTO后,发展独立自主能力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是必由之路。这是海尔未来整体发展战略的既定步骤。

今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旨在加速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2月21日至22日,江泽民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考察深圳5家高科技企业时提出:“一定要尽快掌握芯片等核心技术。”

媒体作为人民的喉舌,给予进军集成电路产业的企业这样的重视,是万分恰当和理所当然的。

首先,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呢?

去年我国集成电路虽已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但仅占世界总额的1%,且仅能满足国内17%至18%的需求。

由于我国集成电路企业70%的营业额集中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后道封装,致使产业价值链失衡,整体素质偏低,整机生产所需的集成电路95%依赖进口。不久前出版的《国家信息安全报告》指出,计算机硬件、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基础集成电路芯片我国主要依赖进口,使得我国IT产业关键部分受制于人。这说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空心化”局面并未得到彻底改善,集成电路业仍有极大发展空间。

技术方面,0.35um以下的工艺,现在还是对中国大陆禁运的战略安全技术。中国的绝大多数生产线,都是0.5到2.0微米的。尽管我国目前已能生产0.35微米芯片,但多是控制在别人手里,肥水流了外人田,这些线上的产品多为国外厂商买断一年甚至几年的产量,根本无缘国内整机生产厂商。(据《财经时报》)

企业急需的大量核心技术不得不花高价从国外购买。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家电行业因为缺乏关键技术的支持,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现在,每生产一台纯平彩电,都得从外国企业手中购买占纯平彩电价格一半以上的纯平显像管;每生产一台DVD,都必须交给外国企业50美元的专利费;而今年全球手机零部件的短缺,许多势力强大的国际品牌乘机买断了一些中国尚无生产能力的关键零配件,使刚刚发展起来的国产手机受到两面夹击(所有手机芯片中国都没有能力生产,而重要的元器件,如片式高频电感、电阻和电容等,生产能力也不强)。笔者亲自知道的一家国内的宽频带设备厂家,就仅因为不能得到整机中的一种零件的供货,整个生产计划就得地停顿几个月。在高技术产业,竞争已是你死我活,谁能有优裕的条件可以停工几个月呢!

有报道说:调查表明,中国高技术对外依存度为200%左右。这是一种不堪一击的状态。

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在企业盈利能力上有天渊之别。英特尔1999年的总营业额为294亿美元,净利润为73亿多美元(25%)。而从报道中我们知道,象联想这样的PC装配企业,就算是产品挂上自己的招牌(国产品牌),利润也只有几个百分点。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下面是江泽民主席考察深圳时的一个镜头:

“来到(中兴通讯公司)集成电路展台前,江总书记又拿起公司自主开发的0.35微米的集成电路专用芯片反复端详,并详细询问了国内外市场情况和销售价格。公司总裁侯为贵介绍说:‘用我们自己开发的芯片生产SDH单板不到100美元,如果用进口芯片要达到2000多美元。自己掌握了芯片的开发设计,就能够大量节约成本。’江总书记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加入WTO已在旦夕,从国务院官员近日发表的情况是:我国还未准备好。“还未准备好”,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经济竞争的“甲午海战”惨败。你会看不到那笔巨大而无形的“战败赔款”,以及经济上的被奴役状态。

国家的电子发展基金,应当大力对海尔这类民族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进行全力支持。

海尔集团指出,他们的产品已涉及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计算机、移动电话、DVD、小家电等领域,涵盖了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这些产品均离不开集成电路的应用。家电整机产品的需求,以及信息产品的迅猛发展为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海尔在全球率先提出的网络家电,若然没有这种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竞争力,是绝无办法在技术性能、成本和市场推出时间等方面领先对手的。

相对于海尔式的家电企业对集成电路开发设计领域的进军,也存在另外一种形式的IT企业向集成电路领域“靠拢”的方法。那就是与外国集成电路厂商“合作”。

二. 外国IC制造商加速圈地,中国大信息家电厂家被锁定

正当业界对掌握核心技术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正当国家高层对核心技术给予战略性的重视、正当国家的核心技术新政策呼之欲出、正当中国国内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开始增加、正当国外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开始进入中国提供设计服务、正当国外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公司加紧向国内的IC设计公司推广他们的产品、技术培训及联合开发、正当中国要进入WTO的时候,外国IC制造商觉察到它们轻易地割取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机会已与日无多了。

于是,一场以建立桥头堡和控制制高点的战略性的市场圈地运动就以“合作”为旗号悄然地、迅猛地展开了。

就在江泽民考察深圳并发出“一定要尽快掌握芯片等核心技术。”的指示之后一个月的三月二十二日,联想公司与美国的国民半导体公司宣布“合作,并为之而建立联合实验室。

笔者从中文的报道中,发现联想与国民半导体的联合实验室的总工程师是由美国国民半导体公司方面担任的,很想了解一下究竟我们大家所关心的核心技术是掌握在谁的手里,因此特地从网上找到了英文本的正式新闻公报来看。原文中的一段是这样说的:

“联想与国民半导体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联合‘信息应用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专注于引入产品以及为目前与将来的目标市场制定技术要求进行研究开发。这些产品将基于国民半导体公司的‘作帝’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将会以“联想”的牌子在市场出售。”(国内媒体的新闻稿中,我们看不到这段陈述。)

美国国民半导体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赫拉说:“21世纪中国…很可能形成全球最大的信息电器市扬,…美国国民半导体公司把合作目标对准联想,是考虑到联想有着丰富的市场和客户经验及其创新、开拓精神。”

柳传志说:“联想希望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中国,通过实验室把技术转化成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做技术转化产品的孵化器。”

事情变得很清楚了,读者到此应当明白笔者为什么要在“合作”两字上加引号。实质上,这些实验室与研究院就是为一间特定的IC制造商作基于它们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的本地产品化,并且负责替它们找出本地市场的将来需求,以利于它们设计新的产品来打入和占领中国市场。只要你在最终产品中使用它们的集成电路IC产品,作为回报,它们允许你拥有制作招牌的核心技术,而外国IC厂商则掌握着真正的集成电路设计开发与制造核心技术。

由此,我们也可以更透彻地理解经常听到的、朗朗上口的“国产品牌”的其中一种的含义。

实达网络公司与美国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合作”,也组建近四百人的研究院,相类似,也是:“(由)德州仪器公司提供了最新芯片和技术解决方案”。

依笔者浅见,在这类“合作”中,IC厂商或者可以给予你某种短期的利益,但最终产品厂家被捆绑到它们各自的战车上之后,往往失去了的就是自由--那种从不同IC厂商的技术及价格竞争中获取好处的自由。从IC厂商的角度出发,把最终产品厂家(特别是市场份额较大的厂家)以某种形式锁定到自己的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上,是市场战略上梦寐以求的事。

希望联想、实达和其他进行同类型“合作”的企业,对情况要有清醒的认识。

从近日揭露出来的荷兰菲利浦公司为首的欧盟集团多年来如何以合作为名而进行构陷,将中国各公司引入自相残杀的竞争,它从中渔利,并且进一步把中国的彩电及节能灯泡从欧洲市场赶尽杀绝,国人应已尝出一点点某些“合作”真味。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有关微软维纳斯计划的故事:

一年多前,一家中国软件企业,集中力量成功地开发出了一个用于机顶盒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一系列在这个系统上运行的应用软件(笔者看过这个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现场演示)。

由于中国缺乏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因此他们向美国的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寻求合作。在他们把有关的技术及市场产品设想与对方分享了一段时间之后,那家美国公司就抛开了他们,与微软一度开发维纳斯计划。

这个故事至少给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在合作中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第二,缺乏集成电路设计能力,终究是要吃亏的。

三. IC,六年是多久!
-- “联海”ASIC设计中心项目的夭折、中国人痛定思痛

熟悉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艰难发展史的资深业界人士,都为六年前的“联海”集成电路设计中心项目的夭折而感到深深可惜。

“联海”,在1994年,曾是联想、上海复旦大学微电子中心和上海长江集团筹备中的一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中心。

联想,我们都知道,作为中国科院计算所的“国有民营”企业,拥有任何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科技、人员与资金条件。作为“民营”企业,联想得到优惠,作为“国有”的中科院企业,联想又能更容易得到国家的拨款及从银行借贷到大笔钱,而且能方便地向外发展。

七年前(1993年),联想汉卡的主要设计者、当时的联想总工倪光南院士,根据联想在各项产品中应用自己开发的专用集成电路所获得的经济与技术优势的经验,提出了建立ASIC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的方案。为此,他多次出国调查国外的IC设计企业的运作管理经验。同时,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94年4月26日,联想、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长江集团签署了《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简称“联海”)合作意向书。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陈至立亲自接见了三方负责人,表达了上海市的全力支持。

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的专门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当时,投资已达180万美元。因此,联想在合作中投资额会相对较小。同时,“联海”是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典型例子,亦就是多年后国家一再强调的“产业化”改革方向。美国大学为之所以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教授与学生们参与到尖端的实际研究项目。

然而,在意向书签署后一个多月的94年6月6日,联想总裁柳传志突然给倪光南和另一位联想的负责人写了一张改变了联想在核心技术问题上的走向的“200字便条”。在便条中,柳传志对整个“联海”项目的“可行的解决方向”提出质疑(尽管这个项目的筹组多次向联想领导层作报告并得到一致的赞同,并且联想的多个其他负责人以至柳传志本人还参加过其中的一些合作商谈)。为了“答疑”,6月26日,在三方合作意向书签订两周月时,倪光南向整个联想最高管理层发出了一份《与上海微电子中心和复旦大学等单位的合作计划》的报告材料,再次详尽地从市场、技术、人才、管理、产品、效益、和风险等等方面论述了非常清晰的解决方向与具体方案。

柳传志没有对这个报告作任何反应。

1994年下半年,倪光南进一步为联想争取到了经贸委《多媒体技术产业化》项目的1100万人民币的拨款和数千万元的贷款,在实际上完全解决了向“联海”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的投资资金问题。

94年11月24日,合作三方商定:在12月10日签订正式合同,12月底召开首次董事会。倪光南向柳传志报告后,柳传志不置可否,拖过了日期。1994年12月27日,倪光南再次与上海方面协商,延至1995年1月20日签合同,春节前召开董事会。对此,柳传志仍不予肯定也不予否定,又拖过了日期。

于是,《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胎死腹中。中国企业在掌握核心技术方面失去了一支潜在的力量。

不久以后,在1995年6月30日,倪光南被解除了联想总工的职务。

“联海”夭折六年了,在IC或IT领域,大家都知道的著名“摩尔定律”指出,每过一年半,技术指标就要翻一翻。六年是多久?那就是16倍的增长。在六年前开始着手的话,今天的差距也就小得多了。

在1999年9月,为配合对倪光南的彻底解聘而进行的媒体宣传中,讲述柳传志有胆识地否决了倪光南“独自”与外面商议成立的“联海”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是柳传志使公司避免了一场危机,“拨正了革命的航船”,挽救了联想。

但是,从99年9月10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吕彤和徐滢的报道“柳传志倪光南各说十年恩怨”中,我们从柳传志的身上找到了事情的真相:

“1996年的一次会上,柳传志第一次把(联想)提倡了十年的‘技工贸’道路改了一个顺序,变成了‘贸工技’。他(柳传志)说,这是他在与倪光南的矛盾(决策分歧)发生后痛定思痛的产物。”

一个积极瞄准以市场需求的核心技术来提升公司竞争力的总工,毫无疑问是柳总酝酿中的“贸工技”路线的障碍。倪光南犯了许多老实人的共同错误:不懂得或不愿意“领会上面的意图”。(笔者注:倪光南院士被解除总工职务,及于99年9月1日被联想彻底解聘并被剥夺一切创业股票期权,与联想的“负债持股”事件有密切关系。但这并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在此说明。)

联想失去了“对核心技术的联想”,安下心来做买卖、做装配了。并且这些年来也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坏的成绩。因此,大家就常常在媒体上看到“亚洲xx强”、“世界xx强”、“国产品牌”等等词组。

人各有志。

朋友甲和乙,一起学会了驾驶汽车。下一步干什么?甲说:“该去学开飞机。”乙说:“距离远、速度快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把握。我还是骑自行车实在些。”

据媒体追踪报道,倪光南在去年九月被联想“彻底解聘”之后,当即全心投入到为中国IT行业掌握和发展自主的核心技术的努力之中。他向政策制定部门进言(“Linux与中国软件产业”专家研讨会99.12.03)
,在决策讲坛上论证(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二日“两会星光:离开联想后的倪光南”,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呼吁(见ChinaByte99年11月26日“倪光南打破沉默,撰文呼吁核心技术”;ChinaByte99年12月4日“倪光南认为WTO将对我国IT产业形成巨大的冲击”;2000年3月6日下午2:30,“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到人民日报强国论坛,与网友讨论发展中国IT核心技术”)同时,一年来他奔走于祖国各地,亲自参与到软件和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的发展工作中(软件专家为大连软件把脉2000.8.15) 。

下面,摘录一段倪光南院士的差不多一年前的文章:
(读者可以此对比海尔走的方向。笔者)

“以嵌入式CPU为切入点

当前的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尽快掌握CPU技术,我们应当采取合理的策略。必须承认,在这个领域我们还难以和Intel等公司进行竞争,我们的IC制造能力也还不足以生产高性能的CPU,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首先以国内市场上的信息家电需求为目标,设计在这种设备中应用的CPU(又被称为嵌入式CPU)。这种CPU的性能指标较低,不要求和Intel结构兼容,我们现有的IC生产能力也容易适应,市场需求量很大。同时,与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CPU相配合,应发展自主的嵌入式OS,发展各种具体产品的应用软件(中科院软件工程中心的女娲计划就是一例),并最终开发出各种信息家电产品。如果我们拥有了自主的嵌入式CPU和OS,我们就掌握了信息家电的核心技术,能够取得较高的技术附加值和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在掌握了嵌入式CPU技术后,我国信息家电的巨大市场将形成强大的良性循环,我们可以进一步发展更高性能的CPU,将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利润的积累,也可以推进新的IC制造厂的建设,所以从设计信息家电应用的嵌入式CPU开始,发展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PU将是较现实的途径。

总之,在世纪之交,我们应努力掌握CPU和OS这两项IT产业中最核心的技术,为下一世纪我国IT产业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引自ChinaByte99年11月26日“倪光南打破沉默,撰文呼吁核心技术”)

认识到缺乏核心技术所带来的经济上与国家安全上的严重后果,2000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这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痛定思痛的产物”。

虽然来得很迟,然而,“迟胜不为”。但愿,如人们常说的“从来都不会太迟”。(“It’s never too late.”)

这要靠有志气的人们的加倍努力了。

现在IT业界真有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况。张瑞敏,「文革」中的老三届,由工人开始,至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总裁、到今天的海尔首席执行官。带领一家濒临倒闭的作坊式生产小型家电的集体企业,历时16载(84至91年:名牌化;92至98年:多元化;99年起:国际化),与员工共同缔造了今日的海尔,走“科工贸”路线,两年前进入IT领域,现在又进军集成电路设计核心技术领域。去年的销售额为32亿美元(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水平约为100亿美元)。海尔的方向是国际化。海尔产品已出口至106个国家,其中欧美占60%以上,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六个国家设了厂,在建的有10个。海尔人认为:“国门之内无名牌”,他们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海尔在努力实践“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另一方面,柳传志,科班出身,16年前与其他十几名计算所科技人员一起开办中科院计算所“国有民营”的“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9年因总工倪光南主持开发的”联想汉卡”树立了品牌而改名”联想”),四年前正式公开宣布从“技工贸”路线改弦易辙为“贸工技”路线,现正开始与外国IC厂商密切“合作”,联手进军中国信息电器市场。柳传志说:“回顾联想10多年发展历程,从1994年起在与国外强大对手的竞争中发挥的几乎都是本土优势,因此公司在制定新世纪发展蓝图时选择了…只在本土发展,把业务面做宽,从一种产品发展到多种产品,从产品业务发展到信息服务业务。”联想目前的年销售额约为30亿美元。

在柳总迎接新千年的“创新联想,龙腾世纪”演说中,还有一段颇有人生哲理的话:

“联想通过做贸易,做国外产品的代理,学会了什么是企业,如何才能做好企业。所谓企业说白了是要赚钱的,这是企业的使命。不能先于这个使命,去谈社会责任,民族使命,否则是空话。”

大家都在努力写历史。祖国和人民怀着希望。

历史将会评判,谁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什么事,小事大事、错事对事、坏事好事。希望我们这些议论IT业界的人,不要狂妄到企图用自己的秃笔去制造“企业家”或“民族英雄”。我们若能做到反映一点历史的真实,让善良的人们从中领悟到一点什么,那已经是莫大的成就了。

四. 个人决策、企业决策、国家决策--命运就在自己手中

有一天听到上幼儿园的小侄女哼着一首歌。里面的两句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问她那是什么意思?“阿姨说,吃完西瓜,把瓜籽埋到地里,每天浇水,长出来的树上就会吊满大西瓜。”我羡慕她从小受到这样的素质教育。

任何人都在收获自己决策的果实。

媒体现在都在把中国的软件业与印度的比。还是这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为什么《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来得这么迟?那就是决策水平与素质的差距。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八个字,是无数的教训的结晶。

难道联想今天不希望自己掌握了芯片设计的核心技术,从而可以在产品上贴上一个“联想Outside+联想Inside”这样的牌子吗?非不欲也,是不能也。

还是回来探讨一下联想从“技工贸”到“贸工技”的企业决策变化。

联想前身的“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在创业初期历尽了坎坷--卖电子表、旱冰鞋、倒彩电,甚至卖过菜”(李丹“联想吃透了‘国有民营’”《财经时报》99.12.09),“公司惨淡经营,柳传志苦心焦虑”(《南方周末》99.09.10)。直到84年12月,“王树和与柳传志终于萌生一个创意‘开发销售倪光南的联想式汉卡’”,“王、柳与张祖祥三人专程亲往倪光南的家,诚恳请倪出山,倪先生是一位不仅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而且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市场观念的科学家,…,一口允诺出任公司总工程师。此后的三年内,以倪光南为主连续研制出8种型号的‘联想汉卡’…”(《北京晚报》99.09.02),公司开始体现了高技术产品的特征,自此改名“联想”。

然而,公司在技术投入上的决策走的是另一个方向。“在一篇题为《倪光南思考中关村问题》的文章中,倪光南用主要的篇幅思考了联想的问题,…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应达到8%至10%。…近年来(联想)公司R&D的投入比重在x%(一个非常小的数,笔者),…公司成立初期,它继承了计算所的成果,所以只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联想式汉卡的产品化,但现在公司利润来源更多的是依靠品牌和规模效益(而不是技术优势)。…倪光南看来,联想的发展之路应是‘技工贸’而不是‘贸工技’”(胡延平“企业是企业家的企业?”99.11.29)

“据联想董事长曾茂朝回忆,联想到90年代初,联想汉卡退出市场,联想的利润来源(变成)主要依靠代理销售和生产制造,…”(《中国青年报》99.09.10)。

就是在这个转折的关头,决策决定了企业将来的走向。柳传志否定了“联海集成电路设计中心”项目,革除了倪光南的总工职务,正式走向“贸工技”之路--一条在“联想汉卡”之前曾走过的路。

心理学告诉我们,除非一个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否则很容易不自觉地走回熟悉的老路。

这种决策,决定了今天联想要与美国国民半导体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在外国的总工指导下,作外国公司技术的产品孵化器。联想无疑是感受到了信息家电市场的扩大,希望能有所作为。

当年枪毙“联海”项目,是救了联想呢?还是为外国的IC厂商留下一个更大的突破口?

海尔也在引进外国技术,但海尔人注重于消化这些技术,一方面利用这些技术打出世界,更重要的是没有忘记自己要掌握核心技术。

海尔的“国际化”决策,在实际上是大大提高了竞争的标杆,对国内业界水平的提升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举例说,在全国家电“跳水”之时,海尔却在进行质量与设计的“跳高”。海尔的高档“美亚美”电视被“抢购”一空,海尔的智能电脑刚刚荣获《光明日报》“我喜爱的电脑”评选活动的全国唯一的“用户满意奖”。

海尔两年前开始执行进入IT行业的决策,一年前开始执行“国际化”的决策,现在又决策进军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技术领域。这一切,不单影响到海尔人的命运,而且更形成了决定中国IT业界国际竞争力与命运的一股力量。

关于国家的IT业界政策,让我们先看一段报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组成特别调研组10余人,于1998年9月开始,对联想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跟踪调研分析,写出了3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总结经验。将联想作为电子业的楷模,计划在行业进行宣传推广。报告认为联想的主要经验是‘在战略管理下的渐进创新。’目标是‘通过渐进创新逐步逼近最终赶超发达国家。’结论是‘中国IT产业的楷模。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类高新技术产业。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并认为联想现象对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有值得研究推广的普遍价值。’”(《谁是中国电脑业的龙头老大?--联想集团?》,欧阳雨龙《视点》杂志2000年3月15日)

在这里,“贸工技”路线经过理论美化,换成了“渐进创新”。而且还要上升到 “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这就是国务院研究所有关国家企业政策决策的调研!笔者认为,其结论是非常值得业界和学术界推敲的。要想清楚“福兮?祸兮?”。

我不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是否有发现“海尔现象”?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国家应该怎样根据国家的利益去区别对待联想与美国国民半导体公司的联合实验室和海尔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呢?支持的方式与支持的力度要怎样区别?或者是,“一视同仁”,因为中国人自1840年以来,在对外交往中,一直就是那么友善。

也许有些全球经济及与国际接轨的先锋们会说,都加入WTO了,还有什么国界。大家说呢?笔者从WTO中看到的是更加“刺刀见红”的竞争。

同在《谁是中国电脑业的龙头老大?--联想集团?》这篇文章中,欧阳雨龙还写道:

“‘联想电脑里的核心技术是谁的?自主知识产权又有多少?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业内人士说。一是核心技术,二是知识产权,在今天看来比什么都重要。联想卖机器的同时也在替美国卖核心技术,…”

“我们是否清晰地看到,我们的联想如同是长着一副中国人的脸孔,装着一个美国心脏(芯片),顶着一根美国脊梁骨(主体硬件)的老大,更可悲的是连这个老大的灵魂(系统软件)都是美国的。中国电脑业的龙头老大究竟是谁?”

“也许我们这样指责联想过于偏颇了,不够通情达理了。核心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上得去的,也不是联想一家就能够解决的,…”

是的,欧阳记者,六年前的一个婴儿,还在世的话,也该快上小学了。

五. 任重而道远

目前,中国已经有了几十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当中大多数是独立于成品制造厂家的,即并不是象海尔那样的由家电信息产业投入,并且首先就具备为自己的产品设计集成电路的坚实的需求,这些公司的成长与发展,依赖于有家电信息企业使用他们的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与他们合作定义出新一代的设计要求。在外国的半导体公司把联想、实达这样的大家电信息产品制造商锁定了以后,这些幼年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必然面对非常艰苦的客户项目竞争,必须要对这种状况有所准备。如果这些年幼的公司都被挤垮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将来就值得我们担心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象海尔这样的企业进军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强烈建议国家的电子发展基金要大力识别和支持这类真正使得我们国家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

一个不能设计和制造自己需要的集成电路的国家,很难谈得上有可靠的安全。谁也不能想象,联想与美国国民半导体公司的联合实验室的美国总工,可以主持一个与中国国防有关的芯片设计项目。

另外,上文提到的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在是今年8月4日在香港创业版上市的复旦微电子公司的主体。然而,笔者在他们的网站上看了所列出的客户委托设计项目之后,更加加深了这样一种认识:独立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必须积极走出去,到潜在的客户的领域中去,与客户一起去寻求与发掘应用项目。客户的应用领域知识与集成电路设计的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优秀的芯片设计项目。千万不能在公司里等着客户上门。

六. 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语言、EDA工具与Linux平台

套句近来流行的阿Q风格的语言: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落后,也许能带给我们一点“后发优势”。

在新建立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中,采用什么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语言、EDA工具与运行平台,都已有了前人的经验作为借鉴。

据报道,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凝聚了一大批在设计流程构造、产品设计、行为级设计、RTL级设计、设计验证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目标是在无线接入、数字通讯、数字音视频及高端智能家电领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整机系统。公司将采用国际上最新的TOP-DOWN设计流程,选用Synopsys 和Mentor Graphics 等公司先进的EDA软件和SUN公司最新的工作站平台。其第一款百万门级的系统级芯片(SOC)设计,采用0.25微米CMOS工艺,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推出。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整机系统”(海尔新闻稿语)!!!这是一个非常雄伟及雄心勃勃的目标。作为一个关注中国IT业发展的同行,笔者衷心祝愿海尔和一切向这个目标进军的企业能克服许多将要遇到的困难,夺得初始的胜利。我说“初始”,是因为差距确实很大。首先是所设计的产品的技术层次,我们离微处理机CPU的设计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距离。其次就是半导体工艺的先进性,0.25微米只能算是较为先进的工艺(并且笔者估计这要委托台湾或外国生产)。在硅谷,0.13微米己在采用,0.08微米也已较广泛地试用了。

据笔者的经验,海尔的设计流程决策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采用行为级、RTL级设计,及采用Synopsys和 Mentor Graphics 等公司先进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可以部分地弥补设计经验的不足,并且可以加快设计的进度。

关于设计语言,美国硅谷较流行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HDL),而欧洲则较多使用VHDL。用C/C++作为系统级设计语言是一个新兴的方法,应有所了解(见www.cleveldesign.com)。

在设计校验(Design Verification)方面,除了常规的“基于事件仿真”(Event Base Simulation)之外,“基于时钟周期仿真”(Cycle Base Simulation)、“形式校验”(Formal Verification)、及“仿效技术”(Emulation Technology),都是值得结合设计流程一起考虑选配的。

关于采用SUN工作站,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较为节约的选择,那就是采用Linux工作站。许多EDA软件现在都有了UNIX及Linux版本,原因是不少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换用Linux工作站进行IC的“前段设计”(front-end chip design),以降低成本。

这方面的最新的动态是:

1. 基于客户及市场的强烈需求,Synopsys(新思公司)、Mentor Graphics(导师图形公司)、Cadence Design Systems(韵律设计系统公司)、 和Avanti(前进公司) 等四家主要的EDA厂商,已把越来越多的产品移植到Linux平台上。

2. Linux作为EDA工具运行平台的增长速度是:
2000年--25%; 2001年--50%; 2002-2004--70%。

这是硅谷著名的科技市场分析公司Dataquest的统计与预测。它的首席EDA行业分析师嘉利.史密斯(Gary Smith) 说:“基本上,Linux平台已把NT平台从‘设计界领域’中完全赶出去了。”

3. 这种增长的加速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a.由于Linux的优异“性能/价格比”、高稳定性、以及与目前高端UNIX平台的全面兼容(因为Linux只是PC版本的UNIX,因此几乎所有的辅助软件都通用。),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

b.目前,Linux平台在应用于“晶片布局布线”(Placement and Routing)方面还受到储存器容量(Memory Size)、64位运算支持、以及多微处理器支持(Multiple-CPU Support)的限制, 但这些问题将由Linux社区迅速给予解决。

(商业讯息:由于越来越多企业转换到使用Linux服务器平台,因此,服务器抽柜式框架装置(Frame Lot Mounted)式 (非单台PC机箱式) 的PC机芯销路好且利润较高。)

4. 下列的EDA产品已有了Linux版本:

Synopsys (新思公司):Behavioral Compiler, Design Compiler, Module Compiler, FPGA Compiler, PrimeTime, TetraMax and Scirocco VHDL simulator, and VCS Verilog simulator.

Mentor Graphics(导师图形公司):ModelSim Verilog/VHDL simulator, IC Station tool suite, and Calibre phisical verification tool suite.

Cadence Design Systems(韵律设计系统公司):NC-Verilog and Verilog-XL simulators

Avanti(前进公司):Polaris Verilog simulator, NOVA-Explore RTL design analysis tool, and Hercules phisical verification tool.

然而,选择一个正确的设计流程,恐怕顶多只能算是达到成功的总努力的百分之一。举例说,如何正确使用那些非常复杂的EDA工具软件,就是一大挑战。虽然称为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它们实际上要求很高技术水平的设置与操作。

另外,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决定购置什么EDA工具(EDA公司总是告诉你,他们的产品是多么优异,你什么都需要,而且要多买。)。不同EDA公司的工具如何在整个设计流程中互相配合、传输与分享数据,是一个往往被忽视的问题。要用接近于实际应用的设计案例试用过EDA工具才好买。并且,要坚持在付款购买前让那些EDA工具公司把存在的问题修改好、把他们答应要为你们添加的新功能做好(或部分货款在任务完成后才付)。许多EDA公司,收了钱之后就在服务上就变了脸,不再回复你的电话留言或电子邮件了。就算是在硅谷这里,情况也一样(除非你们公司是他们公司的大客户,如CISCO)。

硅谷的不少公司,买了EDA工具,召聘了工程师,但就总是无法设计出目标中的IC产品。这点希望国内的同行们知道。正如谁都买得到软件开发工具及懂得写程序,而软件产品的技术层次与质量则可有天壤之别。是一样的道理。

但愿对困难有足够的估计。5000万的投资,并不是一笔很充裕的投入。但是,有时候,多投钱或多投人力都无补于事(例如,两倍的人力并不等手一半的周期,管理协调不好的话,搞不好还导致错漏百出而延误进度。)。和做软件设计一样,前阶段的产品定义、总体结构设计与总体计划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产品设计项目的命运。要投入足够的时间,作充分的验证,然后才好过渡到下面的步骤。

关键是管理,市场、技术、人才、计划、流程、质量和外部协作等的管理。可幸的是,海尔在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希望他们在把那些经验应用到这个新的领域时,有所创新,取得圆满的成功。

七. 零距离

海尔定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整机系统”的目标,并且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IC设计公司”,可以说是非常勇进的。海尔的加盟,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增加了一支具有潜力的力量。从各方面的反应(例如,中科院微电子中心吴院士提出希望海尔能够进一步考虑进军集成电路制造。笔者相信这是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充分体现了IT业界对海尔所寄予的厚望。

海尔人在他们的事业中力求与用户保持零距离。

感谢所有向核心技术进军的国内企业,你们的心与祖国和民族自强之目标保持着零距离。

(版权为作者雁鸣所有,链接、转载或复制请与作者联系。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