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39 次) 时间:2000-10-25 15:57:28 来源:蓝鸟 (bluejay) 原创-IT
警惕美国人的域名阴谋
【作者】蓝 鸟
【引子 美国人要来中国抢域名】
第一次发现http://www.oicq.com无法访问是在今年7月份,正是CNNIC公布统计报告的那一天,当时感觉很纳闷,还以为是腾讯的网站出了什么问题呢。直到国庆节过后,才从美国在线和金智塔的域名纠纷报道中得知那个漂亮的域名早已经被美国在线“夺”走了。
10月12日,从网上获悉,域名争议仲裁中心(WIPO)对美国在线和深圳金智塔公司之间的域名纠纷作出裁决,判定金智塔恶意注册和使用域名gameicq.com和gameicq.net,应将这两个域名还给美国在线。很快,就看到了于国富律师撰写的相关质疑文章,两股强烈的感情立刻在我的胸中升腾起来:为中国企业的无知和无能感到深深的悲哀,但同时更为美国企业的霸道和嚣张而愤慨。
紧接着,美国人又对中国发动了一连串的“域名空袭”:
──美国在线已向WIPO递交了域名争议书,要求深圳润迅公司将域名myicq.com和myicq.net归还给美国在线。
──据中新网上海10月17日消息,上海美亚在线近日收到美国CNN的一封律师信,称其旗下的http://www.cnnews.com/与CNN商标接近,要求美亚在2000年10月16日之前停止使用这一域名,否则将诉诸法律。
──10月10日,上海市第二中级法院知识产权庭对宝洁和上海晨铉关于safeguard.com.cn的域名争议案作出判决:被告上海晨铉注册的域名safeguard.com.cn无效,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撤销。赢得了这场官司之后,宝洁马不停蹄,立即又把北京天地电子集团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后者抢先注册了域名www.tide.com.cn而侵犯了其商标权以及构成不正当竞争。
【关于美国人掀起域名战争的几个恶意猜测】
或许是因宜家(IKEA)告赢国网(二者曾就www.ikea.com.cn域名发生争议)而受到了鼓舞,宝洁也想成为下一个“宜家”,于是就把注册了www.safeguard.com.cn的上海晨铉和注册了 http://www.tide.com.cn的北京天地电子送上了法庭的被告席。相比于宝洁,美国在线就显得霸道的多,把www.oicq.com夺回之后它似乎还觉得“意犹未尽”,要把包含“icq”三个字母的域名“一网打尽”,于是又把大棒挥向了深圳润迅和深圳金智塔。
CNN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就更是无理取闹般的威吓之举,根据法律界专业人士的分析,www.cnnews.com中的“cn”是“china(中国)”的缩写,与“news”组合成“cnnews”,跟CNN的注册商标的关联度相差十万八千里,CNN纯粹是在蛮横地挑衅。按照CNN的理解,似乎这世界上包含了“cnn”三个字母的域名全部应该被撤销,而不管它们本身的意思。天呐,这是一种什么逻辑?
透过这几起域名纠纷,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美国人在利用法律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吗?还是在打着法律的幌子干着强盗的勾当?
恕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域名怎么看都像是美国人设计的一个阴谋。
先说前几年的域名抢注风潮吧,中国吃了个大亏,好听的、容易记忆的域名全被老美抢注走了,要是这算咱中国人没眼光咱就不吱声了,可他们居然还把咱们中国很多城市、公司、商标的顶级域名也给抢注了,这不是强盗行为又是什么?!给咱中国人剩下的全是一些平凡的很难挖掘出品牌价值的东西,要不信,你给我数数中国有几个顶呱呱的域名?!政府、企业要上网,先得从域名入手,所以只有两个选择:一、掏钱买回本应属于自己的域名;二、自己再重新起个新名字,而这几乎就等于砸掉了自己原来的品牌。这里,我们真要感谢钱天白教授了,要不是他老人家,我们的“.cn”恐怕也早就被人家给抢走了。在互联网的拓荒年代,一个标榜文明的民族却犯下了那么多殖民扩张般的罪恶。
这两年,关于域名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了,美国人把好的域名也都注册得差不多了,于是又打着正义的幌子要维护其商标权,看到有名气企业跟它们域名有点关联的就“夺”回去,美国在线和CNN之所为就是典型的例子,更让人怀疑它们险恶用心的一点是:它们只拿有名气的企业开刀。其实,世界上包含了“icq”和“cnn”的域名数以万计,它们为何不逐个地来个“彻底大清洗”呢?早知道别人注册包含这几个字母的域名会对它们造成“巨大的损失”,它们当初为何不把所有包含“icq”和“cnn”的域名全注册掉呢?很显然,它们真正的用意并不在于包含“icq”和“cnn”的域名,而是要打击和毁坏同业者的劳动成果,这本身就是最无耻的不正当竞争。
据闻,当年美国人已经把不多于三个字母组合的所有域名全注册光了,词典里好听一点的单词尚未被注册的也所剩无几,如果美国在线和CNN的逻辑能站的住脚的话,那么全球所有国家的域名几乎都或多或少跟人家老美的商标和域名有一定关联或相似,是不是要全部还给老美呢?!法律维护的是人们的正当权益,一旦法律成为某些人攫取私利的保护伞,恐怕这就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悲哀。但不幸的是,我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居然看到了一个打着法律大旗的强盗在大街上抢劫。
我还从网上看到一个消息:美国ACE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日前与雅宝拍卖网合作,对其注册的68个商业领域的国际顶级域名进行拍卖,拍卖的顶级域名是以汉语拼音组合而成的,如aoyun.com(奥运)、youdian.com(邮电)、waimao.com(外贸)等。这些域名简洁、易记,符合中国人的发音习惯、直接表达了一个行业或一类业务,各类域名的起拍价从十几万到一百几十万不等。抢注了符合中国人发音习惯的拼音域名,还堂而皇之地拿到中国来拍卖,这不是真正的恶意抢注还能是什么?!难道这就是遵纪守法、尊重知识产权的“世界公民”的嘴脸?!
从抢注到夺取,再到拍卖,短短几年的域名发展史真实地记录了某个民族的巧取豪夺史,莫非这就是美国人设计的“三步走”战略?!
除此之外,笔者还有一个担心:由于域名受到美国的控制,中国的.COM级网站将落入任人宰割的境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6月30日,我国在.COM.CN下的域名为78878个,而在.COM下的域名则高达410900个,后者是前者的5倍还多。由于中国境内没有顶级域名服务器,所以访问.COM网站时先要“出国”解析域名,这浪费国际信道带宽不说,每年还要因此向美国交纳大量的外汇,并且最重要、也最可怕的是,美国已经牢牢地控制了中国.COM级域名的解析权,一旦将来发生什么特殊情况,美国就可以随意地提高域名服务费,如果封锁中国.COM网站的域名解析,中国的.COM网站就会陷入“连而不通”的瘫痪状态。
导致.COM和.COM.CN发展严重失衡,是CNNIC和国外域名服务机构在收费和服务等方面竞争的结果,我们可以指责这是CNNIC垄断下的一个怪蛋,也不能排除这是美国域名机构(如NSI、ICANN)的竞争策略,但这同时也反映了国内企业安全意识的淡薄。
总之,透过域名,我看到了美国企业的霸道和贪婪,它正在挥舞着一双魔爪伸向尚不强大的中国企业。一股不祥的阴云笼罩在中国互联网的上空,挥之不去。
但愿这只是笔者杞人忧天般的猜测。
【关于域名的几点建议】
猜测归猜测,针对目前的域名争执(有很多人理解为美国人发动的域名侵略战争),我们还是应该拿出自己的对策,坚决不让那些嚣张的掠夺者得逞。
从腾讯和金智塔痛失域名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企业在发生此类纠纷时面临着客观和主观等不利因素:一是收到来自国外法院的起诉书后,因不了解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而无所适从,处于劣势;二是担心因司法歧视败诉后支付巨额诉讼费用而不敢与对手对簿公堂;三是看到有的网站败诉,导致自己心理上产生畏敌情绪,而这正是外国企业一个接一个来中国找茬儿的原因。正因如此,一连串的网站不战自败,被迫放弃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域名。
面对这一系列力量悬殊的域名较量,一个中国企业可能是弱小无力的,一个法律事务所可能会力不从心,但中国通晓域名相关国际法律法规的律师和专家也不少,很多个企业联合起来力量也强大的足以令敌人胆寒。美亚在线在有关律师事务所及媒体网站的积极配合下,给予了CNN义正词严的强有力回击,致使CNN的诡计未能得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板。所以,我国的企业、司法部门、法律界专业人士、媒体应该团结一致,群策群力,联合抵制来自美国的互联网霸权主义。
其次,笔者建议,应尽快加大力度增强.CN域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建设中文特色的域名解决方案,彻底摆脱域名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使用英文域名。由于CNNIC的收费标准偏高和服务质量差,致使多数国内网站转向申请.COM顶级域名,而正是这带来了中国网站域名控制权的丧失。紧迫的局势表明,打破CNNIC对.CN域名的垄断已经势在必行,只有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才能降低收费标准、改善服务水平,才能把中国网站域名的解析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二、使用中文域名。3721的中文网址是一个不错的中文域名解决方案,但目前的中文网址软件还有两点做得不够:第一,作为网站的一种访问方式,中文网址现在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更多的人依然习惯于使用英文域名,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厂商对用户使用习惯的引导和培养,还需要该软件与互联网访问的无缝捆绑和紧密结合。第二,通过中文网址访问网站时要先把中文域名映射到其相应或相关的英文域名。很显然,如果访问的是.COM顶级域名,还少不了要“出国”,那样依然摆脱不了中国网站的受控局面。如果中文网址软件能自动把输入的中文域名解析为对应网站的IP地址,而不经过域名服务器,并自动均衡负载,再提供方便的搜索功能,那就是一个相当好的中文访问解决方案。
最后,笔者想表达一个心愿: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抵制互联网霸权主义;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构筑拥有独立自主权的中国互联网。
衷心祝愿中国互联网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